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时间:2022-03-24 09:57:49 教案 我要投稿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1dm和1mm的长度。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米和厘米的长度

  师: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1厘米有多长吗?

  生1:1米大约是小林的身高。(小林的身高大约1米)

  生2: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的宽。

  ……

  师:这两个单位“娃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1:教室的门高大约2米。

  生2:我的文具盒的长大约是18厘米。

  ……

  2、设疑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老师想考考你们,谁知道我们的课桌高大约是7( )吗?

  生1:7米。

  生2:不可能,那不比姚明还高了吗?

  生3:是啊,那人怎么能坐上去呢?

  生4:米和厘米都不行,如果用米太长了,如果用厘米又太小了坐不了。

  ……

  (学生经过一会儿争论后,大部分学生处于沉思状态)

  师:别急,今天我们学了以后你就能解决了。

  〔反思: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快,遗忘也快。特别是不常用的数学知识或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更容易回生,所以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以前复习旧知是必要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争论课桌的高大约7( ),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一种新的长度单位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一支吸管,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的。(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1:大约8厘米,我是一小节一小节的数的。(用手比1厘米)

  生2:大约10厘米,我是感觉出来的。

  师: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

  生:10厘米。

  师:你知道吗,像这样10厘米长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就是1分米,用字母dm表示。(带学生读三遍,书空一遍)

  2、感知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你能用食指和拇指比一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并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同桌同学互相验证)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小组中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谁知道1分米=( )厘米?

  生:1分米=10厘米

  师:可以用字母表示为:1dm=10cm(引导学生读一读)

  3、体验1分米的长度(加深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

  师:分米这个单位“娃娃”现在也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给找出来吗?

  生1:我的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

  生2:我的学具盒长大约是1分米。

  ……

  4、感知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米尺来,你能从米尺中找出1分米吗?(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生1:从0―10厘米。

  生2:从20-30厘米。

  生3:只要它们相差10厘米,这一段就是1分米。(掌声)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谁知道1米=( )分米

  生:1米=10分米

  师:用字母1m=10dm表示。(学生读一读)

  5、解决问题

  师:现在谁知道我们的课桌的高大约是7( )?

  生:7分米。

  (反思: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认识1分米的长度。)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铅笔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枝铅笔来,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然后量一量。(同桌同学互相交流验证,师参与引导)

  生1:我的铅笔长15厘米。

  生2:我的铅笔长10厘米多一些。

  生3:我的铅笔长13厘米又3小格。

  师:是啊,有时我们在量的时候发现不是整厘米数的怎么办呢?(让学生想一想)

  生: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呢?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用字母mm表示。(学生读一读)1小格就是1毫米,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生:10个。

  师:我们就说1厘米=( )毫米,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1厘米=10毫米,用字母1cm=10mm表示。

  师:现在谁能读出它的铅笔有多长吗?(请那些不是整厘米长的同学读一读)

  2、感悟1毫米的长度

  师:请学生拿出一枚一分硬币,像老师这样量一量它的厚度(由于学生对“厚度”这个词可能不理解,所以教师做示范是必要的)有多长?

  生:1毫米。

  师:把一分硬币用拇指和食指捏一捏,并轻轻地把它从手指中抽出来,看一看它在我们的手指中有多长。(让学生把自己比出来的长度与同桌交流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3、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的呢?找一找并与同桌交流。

  生1:我的本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2:尺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3:蚂蚁的长度大约3毫米。

  〔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依据这一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我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通过捏一捏,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让学生体验并感悟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本节课学生学得非常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表达,感受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生活中,培养了学生“做数学”的乐趣。

  三、梳理长度单位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认识了些什么?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哪一位同学表现最棒?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展学生反思评价能力。)

  四、游戏:“火眼金睛”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从你手的物品中找出几条不同长度的边吗?再估一估各条边的长分别是多少?(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物品)

  (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能找出不同长度的边来,并能恰当地选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

  全文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都能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能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具体长度。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还不是很好,有待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篇2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以我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教学案例及分析:

  课题:铅笔有多长

  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课桌等活动,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4、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一枚一分钱的硬币、橡皮、铅笔盒、小红绳。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张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看着老师,估计老师的身高,并说出有多高。

  学生猜完后,老师测量自己的身高: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用手势比划出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学生伸开双臂表示出约1米长,用食指和拇指间表示出约1厘米长。

  师:谁还记得米和厘米用英文字母怎样表示?学生说出米用m表示,厘米用cm表示。

  师: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明确:1米=100厘米

  1m=100cm

  师:刚才同学们对1米长、1厘米长都认识的很好,我们现在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一下我们的铅笔有多长,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

  学生测量后,汇报结果。

  学生A:我的铅笔13厘米多一些,差一点不到14厘米。

  学生B:我的铅笔9cm多一点点。

  学生C:我的铅笔是新的,正好是18厘米。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汇报,我知道有的同学的铅笔长度是整厘米数,能准确地表示出来;而有的同学铅笔的长度是几厘米多,却不能准确地表示出来,这可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想办法,发言。(可能有的同学能说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同学们,要想准确表示出你们铅笔的长度,就需要用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毫米。板书:毫米。

  [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越接近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导课的情境创设上,我以这一理论为依据,从学生能看到的老师到估计老师的身高入手,让学生对所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回忆,且再一次去感知1米和1厘米的长度,为下面学生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此外,猜老师身高同时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学生显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按教材先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而是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原因是想要遵照课题《铅笔有多长》,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手里的铅笔长度,学生的铅笔实际上是长短不一的,而书上编排好的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直接认识分米,总觉得有些生硬、牵强。而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手里的铅笔,当铅笔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就会想到需要用一个比厘米要小的长度单位,很自然地导入到认识毫米。]

  二、小组合作、观察测量,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观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以外,还有什么?

  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探究。

  汇报:直尺上除了有厘米刻度线外还有许多小的刻度线,这些小的刻度线把一厘米又平均分成了许多小格。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直尺上厘米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出示课件:直尺的放大图:

  提问:从0刻度到1刻度是几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从1刻度到2刻度间是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从2刻度到3刻度间呢?……

  1厘米里有几毫米?

  小组的同学合作观察,探究、交流。

  汇报:每厘米间都平均分为10个小格,也就是说:1厘米=10毫米。

  老师指出毫米可以用英文字母mm表示。也可以写成:1cm=10mm

  (2)引导学生动手测量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

  量完后学生明确1分钱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一分硬币,再手右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约是1毫米。

  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厚度约是1毫米?

  如学生说出10张纸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等等。

  (3)师:同学们,学习了毫米之后,我想现在你肯定能准确地表示出你的铅笔的长了,请动手再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看一看它到底有多长。

  学生动手测量、然后汇报。

  学生A:我的铅笔长是13厘米8毫米。

  学生B:我的铅笔长是9厘米2毫米。

  学生C:我的铅笔是85mm

  ……

  (4)估一估,量一量。

  你的估计测量结果

  你的铅笔盒的长度

  你的橡皮的长度

  [分析: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应该成为课堂主要的学习形式,而操作也应该是学生理解新知的重要手段。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自己去发现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自己思考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从而掌握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厘米间小格的长度,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并用手指夹住1分钱硬币,然后抽出后再观察两指的间缝,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长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且探究出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再一次来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和橡皮的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巩固这些知识。]

  2、认识分米

  (1)引出分米: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是不是就已经够了呢?下面张老师就碰到了一道难题,请看:(课件出示:)桌子的高是7()。

  这里要求填上合适的单位,该填什么呢?(学生可能会不加思考地填米、或厘米、或毫米。)

  当学生说出这些单位后,老师相应地演示出7米、7厘米、7毫米的长度,学生思考。(这时学生一片哗然)。

  师:填米、厘米、毫米都不行,那么这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

  师:课桌的高度不到1米,用厘米、毫米作长度单位又太小,这还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合适?

  学生讨论、商量、交流想法。

  学生能说出10厘米作一个单位比较好,从而得出1分米。板书:分米

  师指出分米也可以用英文字母dm表示。

  (2)理解领会:10厘米=1分米

  1dm=10 cm

  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3)在米尺上每1分米系一根绳子作为记号,让学生思考:1米里有几个1分米?

  板书:1米= 10分米

  1 m=10 dm

  (4)在你身上、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如自己的手掌长等。

  (5)现在想一想:课桌长7()。怎样填?

  [分析: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认识分米时我设计了一个疑问让学生帮我,当用学过的单位都不行时,学生想到要再创造一个新的单位来才行,学生这时候想到要有一个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最后通过小组商量,确定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这实际上是个小创造。同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充分感知1分米的长度,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且通过系绳这一活动理解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动手测量一下你的课桌高是多少。

  2、画线段:(1)30 m m(2)2 cm 5 m m(3)1 dm

  3、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床长2厘米();

  牙刷长约13毫米();

  小树高3分米();

  老师的讲桌高9分米();

  小明的身高130cm();

  橡皮的长约30厘米()。

  [分析:练习的设计,既要注重知识性,又要有“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既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从估计老师的身高,到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还有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等,都为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脑、手的结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合作、自主性的学习又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我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

  如:观察、探究直尺厘米间的'小格的长度、数量,测量铅笔长度、橡皮长度、课桌高度,一分钱硬币的厚度,在米尺上每1分米处系绳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从而把握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关系。

  三、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如:在认识分米时我设计了一个疑问让学生帮我,当用学过的单位都不行时,学生想到要再创造一个新的单位来才行,学生这时候想到要有一个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最后通过小组商量,确定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这实际上是个小创造。同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充分感知1分米的长度,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且通过系绳这一活动理解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编排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每个人要认真领会和遵循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活力。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篇3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 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习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

  (1)填出适当的单位。

  (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板书设计:

  铅 笔 有 多 长

  估

  量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知

  比 1m=1dm 1dm=10cm 1cm =10dm

  找

  课后小记 :

  本课时教材选取贴近孩子生活的题材,通过创设估计、测量铅笔的长度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采用“猜测质疑——操作验证——归纳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上课前,我先准备一些长约1分米的铅笔,上课时,让学生进行估计,再实际测量。给学生充足的实际测量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再用手势比一比1分米多长?然后找一找身边的1分米,在头脑中建立一分米空间观念。接着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索和小组的学习优势,让他们用认识1分米的估 、量、知、比,找的学习方法去认识1毫米。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开推理和想象,引导总结出长度单位的关系。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铅笔以及身边大约是1分米、1毫米的物体进行测量,在活动中去去学习新知识,又通过自己实践而得出结论,在观察、测量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学生始终处在乐学、好学的氛围之中,学习兴趣会十分浓厚,积极性也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材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测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市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班级配备有电脑、电视及投影等电教设施,便于日常教学工作的使用。此外,学生对数学有着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年龄、体重及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用“米”或“厘米”作单位量自己课桌的宽。(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量得很麻烦。)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1m=100cm,1m=10dm。)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多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1分硬币的厚度,IC卡的厚度,3张扑克牌的厚度,1分硬币上表示年份的小数字“1992”中“1”下面的“”长,扑克牌中“K”一竖的宽度,胶带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11月份上旬全国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图、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图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说出来。)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自己测量树叶标本的长度和宽度。

  4.剪出长度为30mm,2cm,5mm,1dm的彩带。

  5.先估测各种实物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再进行实际测量。

  反思

  在 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过的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让他们说一说米和厘米分别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并用手势表示1米和1 厘米的长度,再说一说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创设了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的情境,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及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我课前已经准备了4根 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他们在小组内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小组汇报,这也是本节课的第一个合作点。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 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用铅笔画一画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步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

  这一课的第 二个合作点是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我也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先估计,再进行测量橡皮有多长。当学生测量出橡皮有6厘米多一点时,我说:“多一点,你们 能不能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表示呢?”“能!”学生们抢着回答,此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 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了毫米,掌握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铅笔有多长》教案及课程反思】相关文章:

《花瓶》教案及美术教学反思12-26

《父母的心》教案及反思11-20

《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11-20

申请海关行政复议的期限有多长08-06

中班语言《小猫生病了》教案及反思03-09

计算机等级证的有效年限有多长11-08

中班语言《小青蛙的叫声》教案及反思03-09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磁铁》11-24

大班科学活动《光和影子》教案及教学反思03-17

三国鼎立历史教案及反思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