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护士资格妇产科护理学复习

时间:2020-11-07 11:59:38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2017年护士资格妇产科护理学复习

  导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下面护士资格妇产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1.外生殖器:包括、大、小、和阴道前庭。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后部,黄豆大小,可形成脓肿或囊肿。

  3.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

  4.成人子宫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积约5ml。成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

  5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

  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

  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

  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上牵引,间接保持子宫前倾的位置。

  6.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7.真骨盆的大小是决定胎儿能否由阴道娩出的重要原因。。

  8.真骨盆的标记有:①骶岬;②坐骨棘;③耻骨弓。

  9.中骨盆平面 是骨盆最窄平面,

  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

  10.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区组成。

  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是出口的重要径线。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两径线之和>15cm时

  11.黄体退化 若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

  12.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促进子宫生长发育,使子宫内呈增殖期改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质变稀薄

使内膜出现分泌期变化,抑制子宫收,宫颈黏液分泌,稠厚

卵巢

促进卵泡发育、调节卵泡内分泌功能。

 

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的运动

抑制输卵管蠕动

阴道

上皮细胞角化,阴道呈酸性,增强抗菌能力

加快上皮细胞脱落

乳房

刺激乳腺管增生

促进乳腺腺泡增生

水钠潴留

促进

抑制

垂体

正、负反馈

仅负反馈

体温

 

升高体温(0.3~0.5℃)

骨钙

促进骨钙沉积,加速骨的生长及骨骺软骨的愈合

 

其他

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第二性征)的出现

抑制血管、消化道平滑肌收缩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1.外生殖器:包括、大、小、和阴道前庭。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后部,黄豆大小,可形成脓肿或囊肿。

  3.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

  4.成人子宫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积约5ml。成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

  5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

  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

  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

  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上牵引,间接保持子宫前倾的位置。

  6.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7.真骨盆的大小是决定胎儿能否由阴道娩出的重要原因。。

  8.真骨盆的标记有:①骶岬;②坐骨棘;③耻骨弓。

  9.中骨盆平面 是骨盆最窄平面,

  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

  10.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区组成。

  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是出口的重要径线。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两径线之和>15cm时

  11.黄体退化 若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

  12.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促进子宫生长发育,使子宫内呈增殖期改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质变稀薄

使内膜出现分泌期变化,抑制子宫收,宫颈黏液分泌,稠厚

卵巢

促进卵泡发育、调节卵泡内分泌功能。

 

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的运动

抑制输卵管蠕动

阴道

上皮细胞角化,阴道呈酸性,增强抗菌能力

加快上皮细胞脱落

乳房

刺激乳腺管增生

促进乳腺腺泡增生

水钠潴留

促进

抑制

垂体

正、负反馈

仅负反馈

体温

 

升高体温(0.3~0.5℃)

骨钙

促进骨钙沉积,加速骨的生长及骨骺软骨的愈合

 

其他

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第二性征)的出现

抑制血管、消化道平滑肌收缩

  第二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1.胎盘的形成:胎盘由底蜕膜、叶状绒毛膜和羊膜构成。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受精后10天左右即可用放射免疫法自母体血清中测出,成为诊断早孕的敏感方法之一。其作用是维持妊娠、营养黄体,使子宫内膜变为蜕膜,维持受精卵生长发育。至妊娠8~10周时分泌达高峰,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

  3.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1000ml。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如羊水量超过20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多;如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少。

  4.妊娠足月胎儿的脐带长约30~70cm,内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和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

  5.妊娠开始的8周是胎体主要器官发育形成时期,称为胚胎;从第9周起称为胎儿。

  8周末:面部已初具人形,B超检查可见胎心搏动。

  12周末:外生殖器已发育,部分可分辨性别。

  16周末:可确定性别,部分经产妇自觉胎动。

  20周末:临床上听到胎心音。

  24周末:各脏器均已发育,皮下脂肪开始沉积,出现眉毛及眼毛。

  28周末:身长35cm,体重1000g,若能加强护理,可以存活。

  32周末:面部髦毛已脱。

  36周末:身长约45cm,体重约2500g,出生后生活能力良好,基本可存活。

  40周末:胎儿成熟,身长约50cm,体重约3000g,哭声响亮,吸吮力强,生活能力强,能很好存活。

  6.子宫体:增大变软,妊娠12周超出盆腔,妊娠晚期子宫略向右旋。

  7.子宫峡部:非孕时长1cm,随妊娠进展而拉长变薄,妊娠晚期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达7~1O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8.血液循环系统:

  1)心脏 向上、向前移位,心率增加10~15次/分。心尖区、肺动脉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平均约增加1500ml。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

  3)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白细胞稍增加。

  孕妇长时间仰卧时,压迫下腔静脉,能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9.停经是妊娠最早及最重要的症状。

  10.早孕反应:约半数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一般约持续12周左右后消失。

  11.妇科检查:阴道和子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子宫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宫体与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为早孕典型体征。

  12.胎动:正常胎动数约3~5次/小时。

  13.胎心音:正常胎心率120~160次/分钟。

  14.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式。

  15.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胎位。。。如:枕先露时,枕骨位于骨盆左前方,为枕左前位。

  16.预产期推算: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17.听诊: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侧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下方右或左侧;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上方右或左侧;肩先露时,胎心音在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24周前胎心音多数在脐下正中或略偏左右处听到,当腹壁紧、子宫较敏感、确定胎背方向有困难时,可借助胎心音及胎先露综合分析判断胎位。

  18.骨盆外测量

  1)髂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骶耻外径:正常值18~20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4)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正常值为8.5~9.5cm,平均值9cm。

  5)耻骨弓角度:正常为90°,小于80°为异常。

  19.骨盆内测量常用径线有:

  1)骶耻内径:也称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真结合径值,正常值为11cm。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Ocm。

  20.高危因素评估

  下列高危因素:孕妇年龄<18岁或>35岁。异常孕产史、各种妊娠并发症、各种妊娠合并症。

  第三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1.足月产:孕满37周而不满42周分娩者。

  2.早产: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分娩者。

  3.过期产:孕满42周及以上分娩者。

  4.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

  5.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腹压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胎盘娩出。

  6.骨盆倾斜度:骨盆入口与地平面说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度。若骨盆倾斜度过大,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7.位于胎头前方,为两额骨与两顶骨的空隙,称前囟,呈菱形。

  8.位于胎头后方,为两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空隙,称后囟。

  9.枕下前囟径:自前囟中心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9.5cm。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

  10.下降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临床上以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若先露部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水平时以“O”表示,棘上1cm为“-l”,棘下1cm为“+1”,依此类推。

  11.正常枕先露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12.见红:是分娩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

  13.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需ll~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l~2小时;经产妇需几分钟至l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14.第一产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约需8h,超过16h称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平均需4h,超过8h称活跃期延长。

  15.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遵医嘱注射缩宫素。

  第四章 产褥期的妇女护理

  1.产后第一天子宫底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测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正常未孕期大小。

  2.产后位于低雌激素、高泌乳激素水平,导致乳汁开始分泌。考试用书

  3.初乳是指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 一般产后7天,乳房开始分泌过渡乳,产后14天以后乳房分泌成熟乳,

  4.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500ml。

  5.每日用O.2%苯扎溴铵冲洗外阴两次,水肿严重者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如有侧切伤口,产妇应采取健侧卧位,一般于产后3~5天拆线,于分娩后7~10天可温水坐浴,但恶露量多且颜色鲜红者应禁止坐浴。

  6.纯母乳喂养指婴儿从出生至产后4~6个月,除给母乳外不给婴儿其他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品、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称为纯母乳喂养。

  7.母婴同室指产后母婴24小时在一起,母婴分离不应超过1小时。

【2017年护士资格妇产科护理学复习】相关文章:

1.执业护士妇产科护理学复习指导

2.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试题

3.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复习笔记

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绪论

5.护士资格证《妇产科护理学》强化试题

6.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考点

7.最新护士资格证考试妇产科护理学重点

8.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