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反思 百文网手机站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4 14:42:23 考试反思 我要投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通用8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通用8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篇1

  今天自己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在这门“遗憾的艺术”中获得一点点的成功。兴奋中我不忘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悟。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个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自己也感觉这节内容比较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我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导入--在比赛中引入。

  这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比比谁的图形涂的快”。两个学生进行涂色比赛。

  比赛时,我故意准备了一张很大的长方形和一张很小的长方形。涂大的长方形的同学速度很快,但是小的一张长方形肯定会涂的比大的长方形快,让下面的同学一起为他们加油,但是还是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没有学生觉得这个比赛是不公平的比赛,没人提出什么疑问。

  二、探究--在活动中理解

  (一)“面积”的教学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生要理解,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大小”、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学生往往把它与“周长”混淆。怎样避免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比比”“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

  1.看看--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以及图形等实物的表面,初步感知“物体表面”。

  2.摸摸--引导学生用手摸摸数学书、课桌面、黑板面,使“物体表面”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比比--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比比两张彩纸的大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面积”。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面积单位的教学,它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自学--提出疑问。

  2.在比比、估算、联系实际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拿出1平方厘米学具;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L拿出1平方分米,联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物体是1平方分米;估算数学书封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自己准备了一张1平方米纸,让学生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人?再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正确构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估算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应用--动手操作。

  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学生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