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 百分网手机站

大学生须理性面对“考证热”

时间:2020-08-27 10:18:49 大学生考证 我要投稿

大学生须理性面对“考证热”

  软件工程师证、计算机等级证、物流师证、报关员证……随着暑假的到来,各地也迎来了高校大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高峰。专家认为,目前国内认证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学生参加认证考试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味跟风考证。证书不在多,重点在于含金量。

大学生须理性面对“考证热”

  “证出多门”问题多,究竟谁是权威?

  据了解,目前,我国把职业划分为知识型和技能型两大类,分别由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管理。人事部设定和组织职业资格考试的有30多种职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定和管理的有80多种。在实际工作中,职业资格的管理权又进一步分散到各行业主管部门。

  由于各行业在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技术、设备种类繁多,具体劳动形式多样,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写教材,制定考核标准、规程,组织考核和核发资格证书等具体管理活动中参与更为深入具体,事实上掌握着职业资格的管理权。此外,一些机构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自行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参与到职业资格管理之中。

  此间专家分析认为,当前职业证书市场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缺乏规范,证出多门。各部门、机构推出的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证书的权威性难以判断。仅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目前就有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十余类数十种认证,考试培训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二是报考资格门槛随意降低。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三是认证内容不科学。一些机构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四是认证考试过程缺乏监督。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出现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其实质是花钱买证。

  由于管理权力分散,职业分类方法不合理,没有形成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重复设定职业资格,重复考核认定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许多矛盾。首先是多头重复管理。职业资格制度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需要科学规划。在我国,各部门重复设定职业资格制度的问题十分普遍,给从业人员造成额外的负担。

  其次是限制类职业范围界定不明确。限制类职业是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重点,也正是政府通过国家考试、行政许可管理的对象。这类职业,从业人员首先要取得职业资格,用人单位才能录用。但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规划,有些部门混淆就业限制类职业和普通职业的'界限,把一些不必要实行就业限制的职业作为就业限制类职业进行管理,一概要求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对有些需要进行就业限制的职业,又没有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实行就业限制。由于对就业限制类职业和普通职业未作区分,就简单化的一概要求各个职业都要持证上岗,削弱了职业资格管理的严肃性。

  第三是考核方法不科学。授予职业资格,应当以考核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主,重在业内认可。但我国有些职业资格考核,存在重公共科目考核、轻专业知识和能力考核的倾向,这种做法使职业资格在业内认可度不高。

  资格证书超百种,为啥工作时仍觉不够用?

  毕业证、职业证,如今在人才交流市场,经常会有很多大学生在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就读学校和专业的同时,也介绍自己获得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拥有多个证书好找工作,这已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共识。

  然而,最近刚刚大学毕业的长春市民朱力明却向记者诉说了他“有证”后的苦恼。他手中有3个计算机证书,却不知哪个更权威。朱力明称,上大学时,他参加的是教育部门设立的全国性计算机考试。毕业后找工作时,应聘单位要求考劳动部门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后来在单位,又被要求参加人事部门的计算机水平考试。谈到自己的证书,朱力明显得有些无奈:“有时真不知道哪个证会管用。”

  一份来自某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在培训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50%以上是正在本科以上院校就读的大学生;另一份调查则显示,近三成大学生手中持有一本以上“非必要”证书,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拥有五六本证书。

  据了解,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经超过了百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能力型证书,如托福、全国计算机成绩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物流师证、会计证等等。这些证书中,职业资格证书门类最多,但也最不规范,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关键时刻发现自己所考证书不管用的主要原因。

  围观:大学生“证途”列46种证书

  在这张描绘大学生“证途”的图片中,除了毕业证、学位证、大学英语四六级之外,甚至连品酒师、营养师、秘书职业资格证等也都“榜上有名”,总数达到46种。

  “证途”照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与吐槽。很多网友吐槽自己就是那悲催的“考证大军”中的一员,有不少网友认为大学生花费精力考取这些证书,用处却微乎其微。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尽管考证实属无奈,但被形势所逼,也不能免俗。

  大学生:考证有利于就业

  记者昨天走访我市部分高校了解到,不少大学生都加入了“考证大军”。记者随机采访了近百位大学生,发现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表示自己有考证经历,其中有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会考与本专业无关的证,为的是将来就业多些选择,证多不压身。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各种证书中,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语言类的证书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基本上是大学生必考的“标配”,教师资格证、导游证、会计师资格证等一些从业资格的证书也非常受青睐。此外,驾驶证、普通话证以及速录师证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证队伍。到大四毕业时,平均每个大学生拥有五六本证书已经十分常见,甚至有的考证达人大学期间就考取了二三十个证书。

  而随着考证大军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考证市场也越来越繁荣。除了为考证所购买的书本、材料以及考试时的报名费,很多大学生还会参加各种培训辅导班。辅导班的费用一般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所以考证的金钱成本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