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完全总结

时间:2021-06-20 19:35:52 化学 我要投稿

苏教版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完全总结两篇

  苏教版必修一化学篇一:

苏教版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完全总结两篇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 物质的分类

  (1) 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

  将物质进行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2) 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3) 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态物质。 (4) 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资分为可溶、难溶。 另外,还可以从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其他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 物质的转化 1.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1) 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变化

  2.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1)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Mg+Cl2

  MgCl2

  (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CaO+CO2=CaCO3 (3) 酸+碱→盐+水2HCl+Ba(OH)2=BaCl2+H2O (4) 盐+盐→两种新盐 AgNO3+NaCl=AgCl↓+NaNO3 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 (5)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2Cu+O2

  2CuO

  (6) 碱性氧化物+水→碱 CaO+ H2O=Ca(OH)2

  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Fe2O3等不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 (7)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 (8)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S+ O2

  SO2

  (9) 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SO3+ H2O=H2SO4 (10) 酸+盐→新酸+新盐 CaCO3+2HCl=CaCl2+ H2O+CO2↑

  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1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Zn+CuSO4=ZnSO4+Cu

  符合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新金属、金属活泼性不能太强(K、Na、Ca等与盐溶液接触立即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等条件。

  (12) 金属+酸→盐+氢气 Zn+ H2SO4= ZnSO4+H2↑

  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规律应注意:一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氢以前,二是酸不能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稀硝酸等)

  (13)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CuO+2HCl=CuCl2+ H2O (14)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CO2+Ca(OH)2= CaCO3↓+ H2O (15) 同(7) (16) 同(10) 三、 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 是表示大量粒子的集合体中的粒子的多少。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 用符号n表示。

  (2) 摩尔 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

  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 任何微粒的集合体中的微粒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通常使用近似值6.02×1023mol1。

  -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的关系:

  四、 摩尔质量

  n=N

  NA

  (1) 摩尔质量 1mol任何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1,符号为M。

  -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m

  M五、 物质的聚集状态

  (1)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①微粒数目;②微粒大小;③微粒之间的距离。 (2) 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 对于气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距离。 (3)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影响其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温度一定,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小,气体体积越大; 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温度越低,气体体积越小。 六、 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m,单位为L·mol1,气体摩

  -

  V尔体积的表达式为Vm=n

  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

  -1

  这里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由此也可以推

  知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是用气体的摩尔质量除以

  Vm,即

  由此也可推得:

  M

  =

  ?·Vm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

  不同表述:①若T、P、V相同,则N(或n)相同;②若T、P、n相同,则V相同。 2.推论:①T、

  p

  N1V1

  相同 N2=V2=

  n1n2

  ②

  七、 物质的分散体系

  (1)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2)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①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做“胶体”。根据分散剂状态,可将胶体分为液溶胶,如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气溶胶,如云、雾、烟;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烟水晶。②胶体有如下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浑浊光亮的光柱,其中有微粒闪烁,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质点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热运动,称为“布朗运动”。*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注意:电泳只是胶粒定向地向电极运动,并没有凝聚而沉淀。

  凝聚——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凝聚”。能促使溶胶凝聚的物理或化学因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

  量减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经常采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分馏)、萃取、渗析、洗气等。 (2) 物质的提纯:是指将某种物质中的杂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的过程。它 和分离的主要区别在于除掉后的杂质可以不进行恢复。 ①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易分。

  所谓不增,是指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物质,不变指被提纯的物质性质不能改变,易分是指使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开。 ②提纯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杂转纯: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即可将混合物加热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杂变沉: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成沉淀,最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

  化为气: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如食盐水中混有Na2CO3,则可加盐酸使CO32变CO2逸出。

  -

  溶剂分: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或被提纯物质萃取出来。如用CCl4可将碘从水中萃取出来。 (3)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二、 常见物质的检验

  (1) 常见阴离子的特性及检验:

  (2) 常见阳离子的特性及检验: 三、 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一) 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 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常用单位为mol·L

  -1

  或mol·m3

  -

  (2)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2.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主要配制仪器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如下:

  cB=

  nB

  V

  托盘天平(以固体药品配制时)或量筒(以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 (1) 计算:计算配制的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固体溶质)或体积(液体溶质、浓溶液); (2) 称量(或量取):用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3) 溶解:把称量好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搅拌;

  (4) 转移:待溶液静置到室温,倒入容量瓶中(配多少毫升的溶液选用多少毫升容量瓶); (5) 洗涤:洗涤烧杯2~3次,把每次洗涤的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洗液

  及原配液不能超过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6) 定容:往容量瓶中加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瓶颈刻度地方,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和刻

  度相平。把瓶塞盖好,反复摇匀。

  3.

  关于容量瓶的使用

  颈部有标线,瓶上有温度和容量。

  (2) 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 a) b) c) d) 4.

  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50mL、100mL、250mL、500mL) 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使用前要先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

  容量瓶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配制误差分析

  (1) 容量瓶是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它的

  (1) 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使用砝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 (2) 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使n减小,结果偏低。

  (3) 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则对结果无影响。 (4) 俯视刻度线:V偏小,c偏高。 (5) 仰视刻度线:V偏大,c偏低。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则V偏小,c偏高。 四、规律总结

  物质的量(mol)与其他常用计量的关系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 氯气的生产原理 (一) 氯气的工业制法 (1) 原料:饱和食盐水。 (2) 原理:2NaCl+2H2O(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MnO2+4HCl(浓)(2) 装置:用“固+液

  气体 ”

  MnCl2+Cl2↑十2H2O

  2NaOH+H2↑+Cl2↑(在阳极生成黄绿色的氯气,阴极生成氢气)

  (3) 除杂:制得的Cl2中含有氯化氢杂质,通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如要制取干燥的Cl2,

  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以除去水蒸气。

  (4)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收集。

  (5) 尾气处理:氯气有毒,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必须加以吸收,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Cl2+2NaOH

  二、 氯气的性质 (一) 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1) Cl2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 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有毒。(闻Cl2的气味时应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Cl2飘入鼻孔,

  NaCl+NaClO(次氯酸钙)+H2O

  苏教版必修一化学篇二:高一化学必修1苏教版专题知识点完全总结

  (1)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①微粒数目;②微粒大小;③微粒之间的距离。 (2) 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 对于气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距离。 (3)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影响其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温度一定,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小,气体体积越大; 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温度越低,气体体积越小。

  六、 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

  符号为Vm,单位为L·mol1,气体摩尔体积的表达式为Vm=

  -

  V

  n

  这里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

  -1

  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由此也可以推知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是用气体的摩尔质量除以Vm,

  即

  由此也可推得:M=?·Vm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

  不同表述:①若T、P、V相同,则N(或n)相同;②若T、P、n相同,则V相同。 2.推论:①T、p相同

  N1V1n1

  == N2V2n2

  ②

  七、 物质的分散体系

  (1)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2)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①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做“胶体”。根据分散剂状态,可将胶体分为液溶胶,如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气溶胶,如云、雾、烟;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烟水晶。②胶体有如下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浑浊光亮的光柱,其中有微粒闪烁,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质点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热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

  现象。

  注意:电泳只是胶粒定向地向电极运动,并没有凝聚而沉淀。凝聚——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凝聚”。能促使溶胶凝聚的物理或化学因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

  量减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经常采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分馏)、萃取、渗析、洗气等。

  (2) 物质的提纯:是指将某种物质中的杂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的过程。它 和分离的主要区别在于除掉后的杂质可以不进行恢复。 ①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易分。

  所谓不增,是指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物质,不变指被提纯的物质性质不能改变,易分是指使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开。

  ②提纯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杂转纯: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即可将混合物加热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杂变沉: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成沉淀,最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

  化为气: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如食盐水中混有Na2CO3,则可加盐酸使

  -

  CO32变CO2逸出。

  溶剂分: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或被提纯物质萃取出来。如用CCl4可将碘从水中萃取出来。

  二、 常见物质的检验

  (2) 常见阳离子的特性及检验: 三、 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一) 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

  --

  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常用单位为mol·L1或mol·m3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24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1610-17

2017年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22

2021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11-29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22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1-06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22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10-17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2知识点总结02-09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知识点总结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