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时间:2021-06-27 14:00:41 地理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地球 和月球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2分

  太阳辐射→能源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周期 长小时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

  速度 15°/时。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60

  - 1 -

  ,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

  地方,

  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

  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

  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

  时 ,又称 标准时 。

  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

  球球形而导致的

  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

  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

  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近日点时较,远日点时较

  ,约为日分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2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名称 带

  五带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对应点选填右图)

  A

  地平面 的高度角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

  太阳光直射 的纬线最大,向 南、 北 两侧逐渐降低。

  ,而且纬度越

  高,白昼越长 ,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极昼 现象。另一个半球的

  情况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白昼较长, 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古登堡面:千米,

  厚度:平均约 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 ,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

  约 6 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 ; 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 ,分布连续。 三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上地幔 组成。 圈

  层下地幔

  岩石圈:和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

  的上界。

  水 圈 由 液态 水、 固态 水和 气态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海洋 水、

  陆地 水、 大气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陆地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 3 -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单质 或 化合物

  矿产:

  气态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液态 如 石油、天然汞

  固态 如石英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属 矿 等。

  非金属矿 常见的有 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等,其中,以 能源类

  矿物和 宝石 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 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 组成。

  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 侵入岩,如 花岗岩 ;喷出岩,如 流纹岩 、

  玄武岩 。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而

  砾岩 、 白岩 、石灰岩 、 砂岩。

  。

  温度 、 压力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

  先的 结构 、 矿物成分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 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 石英岩、页岩→ 板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概 念:是指 岩石圈 和其下的 软流层 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 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 诞生 ,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 则 逐渐地消失 。与之相伴的是 大地的沧桑 以及 地壳物质形态 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侵入作用和 喷出作用,岩浆 冷却凝固 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 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高温熔化 成为新的岩浆。

  - 4 -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岩石圈由 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 (运动或静止)当中,

  (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张裂 (碰撞或张裂)形成 裂谷 。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 山脉、岛弧、海沟 。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岩层上凸的称为 背斜 、岩层下凹的称为 向斜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内力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2) 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壳 运动, 压力、张力作用。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地垒 ,如我国的 华山 、 庐山 、泰山 。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地堑 ,如我国的 渭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 。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 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

  (3)现实指导意义: 背斜 储油、向斜 储水; 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 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的 千沟万壑 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 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 冲积平原,

  山口 冲积扇 。

  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

  对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

  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 5 - 原因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各地

  篇二: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 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 行 星 木星 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地球上有液态水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 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 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晨昏线:

  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 B.特点:

  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夜弧→昼短夜长,昼弧=夜弧→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3.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 昼夜交替的时间 24时 光照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④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夜长的计算)

  (2)时差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①规律:

  000

  A.经度相差360,地方时相差24小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B.东早西晚C.东加西减 D.东大西小 F.同经同时

  ②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

  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步骤:

  00

  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取商;余数部分>7.5,取商+1) b.求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日界线

  (1)人为日界线: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2)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注意:顺着地球转动,从0点到180o为新的一天,180o到0点为旧的一天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右图)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向。(左右手定则)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书19页)

  ①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简便计算:太阳高度=90-两地的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3) 四季更替和五带

  1. 四季的划分

  ①我国的传统四季划分:四立

  ②欧美国家的四季划分:二分二至日

  ③气候四季的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2. 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分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

  失。

  3.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水 圈 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分层: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

  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1.受热过程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反射: 性。

  散射: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篇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 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 “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A

  B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备的知识点11-18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29

高中地理的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4-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1-09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05-2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备知识点11-15

上海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22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01-26

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