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2022-11-24 07:25:33 地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所以要对地理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方便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知识结构分析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精神,高二年级期末地理考试范围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内容。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如选择题。1.2.3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的基础知识;8.9题考查植被类型与气候类型的正确对应的基础知识;18.19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等基础知识;25题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29.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数值;7~9题的经纬度、运河和等高线等;20、21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要判读出该题并没有强调一定是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等不确定性因素;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10题第(1)小题中的“欧洲西部”、“运河及自然河流组成的河网”就蕴含了经济、气候、地形、河网四通八达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1、2题,地图的“三要素”可以说人人会说,但是否能把地图“三要素”知识与台州市地图和卫星照片结合起来;12、13题,要求学生把有关气温、降水等有关地理要素在地球表面分布规矩掌握了,才能判读出图中三条曲线,而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又需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23题,考查“水能知识”、“筑港条件”及“经济部门”,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26题,有关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及衰落(锈带)形成的原因分析,教材上对这个区域的这部分知识讲述甚少,但对德国鲁尔区的工业区位因素在湘教版必修Ⅲ中有重点讲述,需要学生把已经学到的知识与考试题目有机结合;14题(2)(3)题,考查的区域是非常陌生的地方,需要学生把已经学过的评价工厂区位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知识与题目有机结合。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26(2),就是要求根据图中“气压、风速、降水量曲线”说出甲地“气压低;风速(或力)大(或狂风);阴(或阴云密布)、降水量大(或暴雨)”这些天气特点。27(3)“该国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归纳出三点”,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城镇信息进行定性描述:“主要分布在南部(西南部);沿交通线路(铁路)分布;沿海分布”。29(2)“描述欧洲一月份等温线的总体走向并分析原因”,要求学生描述图中等温线的“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内陆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总体特征。

  15题第(1)(2)小题都要求学生“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地分析说明“(1)水能丰富的原因”和“②筑港条件优越的原因”。第(3)小题实际是对岛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论证。19题第(3)小题就是分析论证当地重工业衰落的原因。23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对某工业区位条件进行分析论证。14题第(3)小题也是要求学生论证畜牧业发展的合理性,得出“合理规划载畜量,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的答案。12题第(1)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论证欧洲西部“航运发达”的地形、气候、河网、经济发展等条件。

  二、学生答题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总体情况

  根据各小组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选择题答题情况(得分最低的题目分析)

  15题,得分仅为0.31分,难度系数达到0.16,是所有选择题中得分最低的题目。

  从命题的思路看,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两国基本地理概况的了解,是属于基础题目,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高考大纲要求的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掌握欠缺,也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强调不够。

  21题,得分率为21题,得分为0.35分,难度系数为0.18。

  从命题的当初,已经预测到了该题目的难度系数。因为过去此类考试题目中,大多数是把上下两个题目做一个关联,上一个题目考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那么下一题往往还是

  围绕着这个区域进行考查。但本次命题,就是想要改变学生、老师的思维定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只要是符合题干要求,也可以考另外区域的地理概况。

  (三)非选择题学生答题问题分析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下学期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4.加强对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试题提供的有关资料中,获取信息资料的有效内容,并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找出与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有关的信息,能够进行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5.加强对学生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的培养。

  要加强地理学科语言表达和答题规范的训练,使学生能规范、完整地使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的解读地理图表,辩证地考察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的地理表述,准确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原因。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初一地理期末试卷分析总结09-06

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总结01-13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08-03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11-25

期末试卷分析总结(精选18篇)09-02

高二地理考试卷分析(通用6篇)02-13

地理标志的意义分析11-23

地理大题分析要素11-23

数学期末试卷错误分析11-07

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试卷分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