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12-22 09:14:54 初二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

  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1

  以yǐ(以后)(以为)(所以)(以前)

  仔zǐ(仔细)(仔鸡)

  巧记:为人(亻)要仔细。

  细xì(细条)(细胞)(细节)(精打细算)

  巧记:田间纺细线。

  察chá(观察)(考察)(察看)(察觉)(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巧记:擦掉左边就是察。

  现xiàn(现在)(现代)(实现)(兑现)(现身说法)

  巧记:看见大王。

  道dào(知道)(道路)(道别)(难道)

  巧记:首辶道。

  泳yǒng(游泳)(泳池)(潜泳)(泳姿)

  巧记:永字加水(氵)就是泳。

  妙miào(美妙)(妙计)(奇妙)(妙不可言)

  巧记:年轻的妙龄少女。

  多音字

  为wèi(因为)(为何)

  为wéi(为人)(事在人为)

  仔zǎi(牛仔裤)(崽‘仔’子)

  仔zǐ(仔细)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2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播禾。”

  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

  这三个例子生动地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形成了必然规律。“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不能改成分号,因为前后说的是不同季节。“杏花开了”“桃花开了”说的是晚春时节,而“布谷鸟开始唱歌”指的是夏初时节;且前面讲的是植物,后面讲的是动物;还有句式也不相同。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这里的“前者”与“后者”各指什么?

  “前者”指“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3

  1.给下列各组多音字注音。

  和平()落叶()差劲()

  和面()落枕()出差()

  和了()丢三落四()参差()

  2.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1)物候——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A.观察B.观测C.观看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

  A.耕种B.播种C.耕地

  (3)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A.区别B.区分C.区划

  (4)如果能注意到物候——,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以避免。

  A.延迟B.推迟C.推长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抒情比喻拟人

  B.证明拟人比喻

  C.叙述拟人比喻

  D.描写对偶拟人

  4.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5.下列文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②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它为物候。

  ④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⑤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4

  说明文的种类: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认识、了解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清楚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文本赏析】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⑤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归纳11-17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06-06

八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总结04-21

C语言数组知识点总结10-05

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的知识点05-21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08-18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0-14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总结07-28

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语言表达03-28

C语言知识点集锦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