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作品赏析

时间:2024-02-09 07:24:52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作品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品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作品赏析】相关文章:

项脊轩志原文翻译和作品赏析11-25

艾青的作品赏析07-25

顾城的作品赏析12-08

《时间》作品赏析11-26

《龙移》作品赏析01-17

《银河吹笙》作品赏析11-04

咸阳的作品介绍与赏析11-24

《醉眠》作品赏析11-23

世界大师经典摄影作品赏析07-03

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