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时间:2023-11-17 17:24:05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1

  赵老师的文章写的平实有趣,只是一个序言就写的如此丰满:先是讲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再讲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然后讲这本书讲的是大学问但是用一个一个故事把道理引出来让大家都能看懂而且这个名著的解读跟其他人的不一样,最后讲这本书与大家见面是人类参不透的机缘天命,在人事上感谢《百家讲坛》的看重与展示平台,对于个人的努力付出自己给自己了一个小激励“我又成长了”,临了还不忘向自己借用的资源载体“孔明先生”致敬!看到这我都笑出声了,可爱的赵老师聪明智慧风趣幽默,有人情有智商!

  怎样讲诸葛亮?是讲《三国演义》中传说的神?还是讲《三国志》里面真实的人?非常欣赏赵玉平老师的总结“讲诸葛亮,不讲真身没有根,不讲化身没有魂”。诸葛亮有两个,一个是《三国志》等史书里面的诸葛亮,他是客观真实,体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另一个是诸葛亮的化身,他是《三国演义》小说塑造的诸葛亮,包含很多演义的成分,浓缩千百年来我们民族的经典智慧。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历史考证人物,更要解读这些智慧。诸葛亮不仅仅代表一个人,这三个字里面有我们民族的心灵史,是我们民族智慧的化身。所以讲诸葛亮,不讲真身没有根,不讲化身没有魂,一定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有味道。

  如何把故事讲好,让读者爱看?赵老师用吃来比喻写文章真的是让我受教了,受教的不是学会怎样讲故事,而是学会了怎样克制住贪吃的欲望,哈哈,无论结果如何总之是学习了吗!关于吃的原则在这分享下:

  1、戒目食——所谓目食,就是品多量大,眼前摆的满满的,看得饱满,吃的有限。其害一是浪费,二是乱神。口未食而害已生,此为食家大忌。

  (1)吃东西如写文章,务必简洁清爽,按量奉上,主次分明,意未尽而箸已停。贪多过量、贪大求全是大忌。

  2、以常养——家常菜最是养人。山珍海味、奇材妙品,皆非长久之计,不可多食,不可久食,久则生病。

  (2)如同写文章,不必说得玄妙高深,但凡能从眼前的事情出发,使用平常话语,讲得妙趣横生,那才是高境界。

  3、留余味——人之相交,难在适可而止。一夕欢宴,倾心交谈,能及时收场留些余味最为重要。食物也如此,珍馐美馔、妙味菜品,取用也需适可而止,留些想头在心里。

  (3)写文章也是如此,须得控制篇幅,控制语言,适可而止,留有余味。

  4、尽一品——不求品多量大,但求发挥食材本性,烹调得法,在一品之中证得味之正道。

  (4)此理仿佛读书,必尽心于一本,寻章摘句,细品慢嚼,有一醉一陶然的快乐。若十几本几十本,杂然陈设,每部必读,每本必讲,则难免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毫无趣味可言

  5、调浓淡——浓是情,淡是趣。浓味补消耗,淡味养日常。荤菜以浓为本,素馔以淡为本,荤素搭配,以素淡打底,浓香点缀,此为妙道。浓淡不调时,可以粥、汤、茶饮调之。

  (5)写文章讲故事也是一样,需要雅俗共赏,情趣搭配,有高雅,有通俗,有幽默热情、热血沸腾,也有理性冷静、冷眼旁观,再佐以百姓生活、身边小事,间或嬉笑怒骂、歪打正着,这篇文章的滋味也就饱满了。真正的味道是调和之美。

  作者写到这相信读者对这本书的兴趣增加了很多,浓淡调和相宜后开始进入题了。

  诸葛亮的出场历来就有很多解读,至于哪一种解读是最好的或者是你最认可的呢?我认为是哪一种解读和你的'价值观最一致就是你认为最好的。这里赵玉平老师讲诸葛亮的出场在造声势之前已经借由当时的名士徐庶、司马徽等人介绍给了当时的名人曹操、刘备等。同时自号卧龙居卧龙岗用与众不同的行为吸引眼球,对于刘备的拜访是欲擒故纵激发需求,同意出山后言行却很谦卑低调。辅佐刘备打天下时诸葛亮给刘备制订的策略是自己弱就联盟而且只联盟实力居天下第二的不联盟天下第一的,因为第一已经很强了,借力之后第一更强,你就成了与虎谋皮了,早晚是人家的大餐。与第二联盟如果把第一干掉了你强我也强了,如果干不掉在战斗的过程中三家共同消耗大家一起弱。在三方斗争过程中,第二名和第三名联合起来打第一名,这是最明智的选择。没有永远的感情,只有永远的利益。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实力接近,联盟稳定。这是最基本的外交原则。在联盟中,感情往往中模糊的,利益却总是清楚的。在用人上赵老师总结了四点:放水养鱼,什么样的人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海洋。分槽喂马,能人不能扎堆。筑巢引凤,对于凤凰要想留住他要让他觉得这份事业有意义。躬身接水,不要以貌取人小人物有时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做事业就要有好的管理人才,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管理人才。在用人上不不拘一格,方法上制度严有感情没情面。态度上服从领导安排,做什么不重要,做好当下的事才是重要的,不发牢骚不报怨。对待下属一边给待遇一边给未来有规划有意义。对待领导永远解决后顾之忧。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完成工作,自己不做调动别人做,这叫管理。后世很多人说诸葛亮是累死的,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赵老师分析这是由于诸葛亮的人身经历造就了他的性格缺乏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控制欲也比较强,而且容易主动出手攻击。所以有了六出祁山。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2

  可能是从小深受爸爸的影响,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上学的时候历史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随意的看着电视,有很多频道播放的是三国演义,有老版的,也有新版的。三国里我比较崇拜的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和曹操。于是,趁假期闲来无事,便看了一本关于诸葛亮的书------《向诸葛亮借智慧》。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才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用事件描述灵魂,用幽默启迪心智,用历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们面前放了一面镜子:正心、正形。今天做教师就意味着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读完这本书,我也有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

  首先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现在的工作的环境与诸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大有不同,但也要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去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们的班级管理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所以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服从大局至关重要。

  其次是要知人善任,因为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像诸葛亮那样,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分槽喂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七八岁的孩子。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表现的状态也会有差异,老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发现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一种知人善任,诸葛亮的智慧就在于他深刻理解人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最后身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社会角色是教书育人,但同时也要承担家庭责任,每一位教师也都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父亲或者母亲,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而诸葛亮的育人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深思。诸葛亮曾经写给儿子一封信,虽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和待人处世都有具体的忠告。虽然距今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前了,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仍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相关文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11-24

诸葛亮草船借箭优秀读后感作文11-23

读智慧背囊有感01-18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03-22

读《包容智慧全集》有感06-28

读草船借箭有感08-24

读《草船借箭》有感11-03

读草船借箭有感08-30

读《智慧人生》有感(精选21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