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3-08-04 18:16:54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悲惨世界读后感[经典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惨世界读后感[经典15篇]

悲惨世界读后感1

  雨果说:“社会上的一切善行义举,都是科学、文学、艺术和教育放射的光芒。”这既是对以往人类道德史的总结,又是对现今社会道德建设的规谏。读后感.今天我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单靠理论说教,而要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实践的'探索,文学作品的欣赏,艺术活动的熏陶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就要以科学的理论引导人,以优美的作品感染人,以良好的榜样鼓舞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2

  感觉有点像歌剧,想起以前在上学时听的一个70多岁的`老师讲的音乐课,竟然在短时间内爱上了歌剧,虽然听不懂,一个同学一激动课下买了歌剧看,当然以后再也没有这么感觉了。可见爱上某艺术需要一个高人持续带领才可能真正入门,领路人真的很重要。

  回头再看电影,宽恕和悔过,需要信上帝才可以实现,不信上帝,万劫不复,宽恕罪犯,需要罪犯信上帝,否则就是农夫与蛇,中国人不信上帝,没有宽恕。电影的一点偏想,不是感想。走题了,大家看电影吧。

悲惨世界读后感3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冉阿让是多么的知恩图报啊,教主的宽容大度使冉阿让铭记一生,用半辈子的时间实践承诺,做尽好事。而芳汀的故事也很感人,她为了女儿而沦为娼妓,面对德纳第夫妇以她女儿为由不停地索要钱财,她一次又一次地拿自己的血汗钱给他们,还不惜用自己的.两颗门牙换钱给德纳第夫妇为女儿“治病”,这种母爱令人感动。

  这本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中由于法国封建专制社会引起的苦难与苦难中真情远不止这些,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一起走进19世纪的法国,走进这部“百科全书”!

悲惨世界读后感4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悲惨世界》。里面的主人公是冉阿让。

  本书的.主人公受到很多苦,过苦役生活。后来他出狱后改名为马德,并被选为市长,在厂里有一个女工叫芳汀,生下珂赛特,把她寄养在外地。珂赛特在那里生活的非常不好。经常被打骂,连狗都比她生活的好。所以她非常孤单。芳汀死后,冉阿让收养了珂赛特,却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冉阿让救了沙威。但沙威后来又想不开,就跳河自杀了。

  看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生活的路并不好走,有时会很坎坷,但不要放弃,因为成功就在眼前。

悲惨世界读后感5

  冉阿让的经历,并不是“悲剧或喜剧”几个简单的`字就可以总结,在法律面前,他的确是个罪人,离奇的遭遇甚至可以说让他因祸得福,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但在灵魂深处,他的经历却十分悲惨,尽管已弃恶从善,但终归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

  沙威的死正说明了这点,这个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探长,决心誓死捍卫自己的阶级。因而,沙威没有和救命恩人成为朋友,而是选择了死亡……

  这就是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6

  《悲惨世界》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了好几遍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很悲观的去看这本书里的内容,总觉得所有人都是不幸的,特别是在上了音乐课,听了《云端城堡》以后,更觉得珂赛特无比可怜,只是在结局时,才感到了一点冲出阴霾的温暖。

  但是,当我重新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又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其实,这一个个事情的背后,总有光亮。

  我们只关注到了沙威对冉·阿让的固执、愤恨,但正是冉·阿让的正直、善良感化了沙威;还有刚开始的.故事,神父的出现更是预示着这本书透漏着的光明;还有珂赛特虽然悲惨,但最终还是跟马吕福幸福的生活,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悲惨世界读后感7

  《悲惨世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主人公冉阿让悲惨、曲折、离奇的人生;让人无时无刻都投入到了书中感人、可悲或是令人气愤的.情节中。

  这本书中写到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让人在感动中,明白到道理。我不得不说:“雨果是用心在写好每一本书,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传世之作!”读了这本书,我知道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最重要的是你写作时投入了多少;你只有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写作,才能收获百分之百的惊喜,乃至成功。

  我也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像雨果那样用心去写作,也要让后人记住我。

悲惨世界读后感8

  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爱能遮掩很多的罪。宽容和饶恕的力量能够以柔克钢,能够唤回浪子几近迷失的'良知。但影片同时也告诉我们,爱不是无限制无原则的纵容。

  就如米里哀主教要最后加上那句引人深思的话:“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9

  冉阿让不该降临于凡尘。在这浊世中,他孑然一身,只有无数好事的.旁观者窃窃私语着:“看,那个罪犯,看!”。只有生性妒嫉的窥探者随时准备歪曲他的每一步言行。他起身回返所来之处,那里居住的灵魂与他相近,更为高贵。

悲惨世界读后感10

  作品真实的描写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劳苦人民的悲惨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不幸人民的`深切同情,在此基础上雨果探讨了造成广大劳动人民不幸的原因。指出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暴虐,残酷的反动法律是造成苦难的原因。

  作者说:“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确实如此啊,在世界上,只要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么雨果的这本书还是有用的。

  《悲惨世界》这本书,肯定了反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斗争,它告诉我们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

悲惨世界读后感11

  在上帝的眼里,人是简单的,因此雨果可以只用两个极端——善与恶来劝诫上帝俯视下的人。雨果只是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代言人。他替上帝审视这个世界,告诉恶者如何向善,告诉我们正义之上还有公道,鼓舞着一个时代,更是鼓舞了一个民族。这是雨果自己的圣经,世界并不是残酷的,残酷的只是坚持为恶的'人心。

  但是雨果并不怕这个充满了为恶的时代,他坚信道德是会感化人的,教育会使善良深入人心,并最终带给人类一个新的纪元。从这个意义来讲,他在给终将走向末日审判的人类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悲惨世界读后感12

  近几天,我读了《悲惨世界》,它的作者是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是他的代表作。

  《悲惨世界》讲的是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悲惨生活。他一生被法律压迫,被人歧视、侮辱。冉阿让原先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可悲惨的生活让他变得冷酷,直到他受到卞福如主教的感化,他变得无私,他的冷酷无情如大太阳下的冰块一般被融化了,纯洁、善良的本性又显露了出来,

  冉阿让让我看到了污秽中的高尚,黑暗中的光亮,堕落中的争取,悲惨中的`挣扎。冉阿让崇高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的灵魂,我们不会像冉阿让那样的悲惨,但我们可以在失败中像他那样站起来,在不理想的现实中像他那样充满希望,给人以希望、力量。

悲惨世界读后感13

  我不明白社会让诚实死去,让母爱死去,让善良死去,让坚强死去,让关心死去,让同情死去,让灵魂死去;让神父死去,让玛德先生死去,让芳汀死去,让一切该活着的都痛苦的死去。

  让贫穷活着,让酷刑活着,让战争活着,让放荡活着,让残忍活着,让欺骗活着,让肉体活着,让那个抛弃芳汀的男人活着,让流氓活着,让那对残忍的夫妻活着,让一切该死去的都舒适的`活着。因为心太痛所以假装不明白,其实我明白,我明白:这是制造悲惨世界的开始……

悲惨世界读后感14

  在国庆里我读了《悲惨世界》。

  这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写的。

  这部小说是以主人公冉阿让的命运作为主线而逐渐展开的。冉阿让经历了长期的牢狱之苦,终于获得了自由。后来冉阿让被人误解,再一次被关进了监狱。后来,在法国大革命的战场上,有人又看见过冉阿让的`身影,他英勇无畏,在枪林弹雨中战斗、救了许多人。

  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悲惨世界读后感15

  米里哀主教正是用自己的善良之心拯救了一个迷失方向的人,用自己对人们的宽容的爱感动了这颗石头般僵硬的心。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向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中射入一道温暖而明媚的阳光,能向罪恶的深渊里递给挣扎徘徊的人一条救命的绳索。社会上永远需要拥有爱的人、需要这些正义和仁爱的人和精神的存在。

  我们也应该努力变成仁慈和善良的人,用充满包容和爱的心对待这个世界,以及学会这样去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没有人能保证世界上没有罪、没有恶,但是,至少当爱和宽容越来越多时,这个世界上的仇恨和罪恶就会越来越少。

【悲惨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悲惨世界读后感想06-14

悲惨世界读后感06-14

《悲惨世界》读后感06-20

悲惨世界经典名句摘抄03-16

悲惨世界英文读后感12-11

雨果悲惨世界读后感12-05

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11-25

【荐】悲惨世界读后感03-10

悲惨世界读后感【热门】01-27

悲惨世界读后感【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