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时间:2022-11-23 15:59:53 先进事迹 我要投稿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通用1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1

  吕xx,中共党员,现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总结构师,正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铁设计先进生产者、十大杰出青年、十年艰苦创业十大杰出代表等荣誉,2018年获得xx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正当壮年却两鬓斑白,长年的操劳让1976年出生的吕xx看上去比同龄人年纪稍大。从隧道专业的一名普通设计师成长为隧道建设专家,并担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总结构师,22年来,吕xx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专业,让事业和人生价值得以无限延伸,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镌刻在一座座通向光明的隧道里。

  一线磨砺筑根基

  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但吕xx从小在家庭中并未得到特殊的关照。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一直在外公外婆的大家族里生活。吕xx说,他的外公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至今仍然清晰记得30多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外公光着膀子,围着毛巾,拿着笔和尺子伏案作图的场景。昏黄的白炽灯下,外公神情凝重,挥汗如雨。当时,吕xx就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外公一样,成为一名建房修路的工程师。

  平日里,军人出身的父亲对吕xx的管教是比较严厉的。父亲常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长大了,最好是走出这个小县城,为国家、社会干点有意义的事。”

  在父亲的影响下,本科就读工民建专业的吕xx在攻读研究生时选择了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他认为隧道在中国交通建设实践中更具实用性,国家更需要。

  2004年担任新包神铁路隧道设计负责人时,吕xx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他们承担设计工作的线路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万吨铁路,沿线分布着4座长大隧道,共15。43公里,隧道断面跨度大、隧址区冲沟密布、地质条件恶劣。吕xx带领设计组上山下沟,深入调研、搜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他们将模块化等先进思想应用于设计,并考虑到地域性、实用性,设计方案得到了建设单位及鉴定中心的高度肯定。

  配合施工过程中,吕xx白天有空就往现场跑,晚上思考归纳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多次在工程难点问题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起吕xx,参建单位很多现场施工负责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可是个细心肯干的好小伙!”

  设计实践中,吕xx习惯于从总体布局规划出发,全面考虑各方需求。新包神铁路下穿包茂高速公路时,他做出的康巴什联络线涵洞设计,创造性地在涵洞两侧设置了大直径排水暗管,成功解决了大风沙区长大路堑排水排沙问题,既降低了成本,又满足了功能,同时还保证了公路路基安全。

  2005年,吕xx就任xx地铁4号线动—白—学区间桥梁桩基托换设计负责人。区间下穿中关村南大街长河白石桥,是该线的一级风险源,技术要求非常高。中关村南大街是xx的城市主干道,长河白石桥临近中关村南大街与西外大街的交叉路口,交通繁忙,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需对该桥10根桩基进行托换,总共托换轴力达2000吨。设计过程中,吕xx组织同事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计算分析,提出了最大限度保留原结构传力路径的设计思路,为整个设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们采用主动托换新技术,精准地控制了桥梁变形,出色地完成了设计任务。

  常年从事隧道设计,一次次临危不乱、承压解困的经历让吕xx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业内有了小小的名气。因此,在京张高铁项目批复后,吕xx有幸被选中参加了这项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的建设。

  京张高铁树丰碑

  青山环抱中的青龙桥站,毗邻巍巍长城,曾因“人”字形铁路而闻名。在青龙桥站下方,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最大埋深102米,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大。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当下与历史、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形隐于山”的重任落在了吕xx身上。

  京张高铁设计团队涉及30多个专业,工程师300余人。“前期工作我们做了7年,设计材料堆起来有1层楼那么高,相当于其他相同长度铁路设计量的4倍。”吕xx说,先辈们曾用曲线尺、计算尺、水平仪、经纬仪等最基本的工具,一厘米一厘米地绘制了京张铁路。今天,拥有更多先进装备的我们更要精益求精。

  在京张高铁建设中,吕xx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京张城际铁路大跨度深埋地下车站综合修建技术研究”“京张高铁八达岭地下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京张高铁城市密集区复杂地质高风险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课题及“京张城际铁路新八达岭隧道极限状态法设计方法研究”“铁路隧道高品质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诸多科研项目,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在专业人士眼里,吕xx是一位极具系统思维和专业素养的设计师。他主张在京张高铁设计中,不要追求“大而奢”,而要琢磨“小而精”,要建设“实用、适用、先进、人文”的工程。设计的产品要做到“精和巧”,设计人员要做到“智和恒”,体现工匠精神。

  吕xx始终把人民安全和便捷放在工作的首位考虑,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贯彻到设计工作的每一张蓝图中。在八达岭长城站设计中,他利用施工辅助坑道设置了环形救援廊道系统,并组织研发了可视化智能防灾救援指挥系统,解决了深埋大型地下车站防灾问题。在设计中,他设置了84米长的大扶梯,减少了旅客频繁上下扶梯的不便;设置了斜行电梯,破解了老弱病残旅客通行难题,体现了对旅客的人文关怀。同时,他设计了清污完全分离的排水系统,实现了每一滴清水都还给自然、每一滴污水都得到处理的环保目标。此外,他还组织研发了精准微损伤爆破技术,将爆破开挖传至长城的振动速度降低到1毫米/秒,对长城几乎没有影响,实现了对文物最大程度的保护。一系列周密的思考、细致的设计、精准的措施只为设计出体现现代建设理念、让人民满意的车站。

  吕xx认为,老一辈工程师、科学家默默耕耘基础理论、基础方法,为我们打牢了创新的根基。祖国一辈辈建设者挥汗如雨,殚精竭虑,为我们打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我们才有了可用的理论、先进的设备、充裕的资金来建设京张高铁这项伟大工程。他说:“我们在这里建设的不应只是实现功能的工业工程,更应该是历久弥新的遗产工程,是民族复兴的一个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对我们这辈人的期望。”

  初心无悔建功勋

  如果说每一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吕xx的理由就是把理想放飞到海角天涯,把青春交给大美中华。在吕xx的内心深处,隧道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谋生的饭碗,而是实现理想、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

  在负责原铁道部隧道标准图编制工作中,吕xx率先对落石冲击荷载进行详细模拟计算,深入调研,提出明洞按落石荷载控制设计的理念,并结合施工实际提出了多种优化结构,推动了铁路隧道的技术进步。在担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副总工程师后,吕xx率先引入了需求导向设计概念,增强设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竞争力,并对传统结构形式进行改进创新,加强设计先进性和经济性。经验推广后,有效提高了城交院隧道设计水平。

  同事眼里的吕xx谦逊又低调。他会将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同事,同时也虚心地向各岗位各专业的同事学习和求教。从业以来,他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留下一串串闪亮的足迹,曾获得2008年度中铁设计先进生产者、2012年度中铁设计十大杰出青年、2014年度中铁设计十年艰苦创业十大杰出代表、2018年xx市劳模荣誉称号。

  如今,作为城交院的领导班子成员,吕xx不忘提醒自己戒骄戒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多年来,在孩子尚小、父母年高体弱的情况下,他依然勤恳工作,经常加班至深夜,设计完成后,他坚持亲赴现场检查指导。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已是新天地。当年那个拆掉父亲自行车链条制作链子枪、拆掉外婆家的篱笆墙搭房子的小小顽童,如今已成家立业,在祖国的交通蓝图上勾画着自己的人生精彩。这也让吕xx的父母感到莫大的欣慰。

  为祖国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是吕xx父母的期望,也是吕xx的初心所在。面对荣誉,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能为国家的铁路建设贡献一份微薄力量是我的本分;作为中铁设计大家庭的一员,我一定尽我所能,为我热爱的事业添砖加瓦。

  壮丽山河间、万里铁道上

  一条条穿越山脉

  连通光明的隧道

  让吕xx的平凡人生闪耀着

  不平凡的光芒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2

  汝富强,33岁,2008年07月自西安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于隧道工程施工,在蒙华二工区大丰二号隧道劳务队(巫溪县松林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任技术总工兼二衬班班组长,在这工作一年多来,认真履行一名班组长的职责。获得2016年蒙华公司“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蒙华铁路31标2016年“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汝富强同志安全技能素质过硬,政治坚定、作风务实,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劳动组织能力强,任务分工处理公平、公正,能自觉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工区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人专业技能和安全素质、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加强班组建设和促进工区安全生产等方面有较大贡献,在本质岗位上取得了突出业绩,是一名让职工有信心、让工区放心、让工队省心的班组长。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人员。一年来,在他的传、帮、带下,很多工人成为工区的技术能手,并带领全体班组人员认真学习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施工,所施工的衬砌仰拱均达到合格标准。

  做好一个班组长,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汝富强同志一直巩固自己的基本功,孜孜不倦,勤于学习,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同时丰富的现场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施工现场,严格盯控隧道台阶法施工的管理、初支钢架的连接质量、锁脚锚杆的焊接、封闭成环紧跟情况等。在他的指导下,先后顺利贯通大丰二号隧道、大丰三号隧道、香源隧道,且“零事故”使隧道施工有效可控。在他的带领的大丰二号隧道施工时,设计Ⅴc围岩,现场实际围岩级别稳定,可以变更为Ⅳc围岩施工。他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及时与现场技术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通过现场核实和开会研究,采取了变更设计,提高了现场施工进度,且减少了钢筋的损耗,为项目节约了成本。

  在现场工作中,汝富强同志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把现场安全关。在多年来的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模范遵守工区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蒙华公司《隧道管理二十条》。汝富强同志几乎每天提前约半小时到现场,了解上一班的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区下达的新任务,把握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了解现场情况,进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坚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整改。他还加大班中动态巡查力度,坚决杜绝带着隐患生产。班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现场,坚持班后隐患复查,坚持做到了不带隐患交班。在维护生命安全、有效防范事故、促进工区安全生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自汝富强同志担任班长以来,在他的带领下,班组至今未发生过一起破皮红伤事故。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现场管理有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月班组长评比考核中都表现突出,还荣获蒙华铁路31标项目经理部优秀班组长荣誉,而且凭借自己的刻苦学习,获得“一级建造师”资格。

  在班组管理上,他十分注重加强团队建设。为保证队伍的稳定,他坚持与作业人员谈心交流,他要求自己每月至少和本班每个人谈一次心,精心细心排查安全薄弱人物。由于他经常对本班职工谈心,谁家有难事,哪个职工有情绪,他都了如指掌,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及时消除了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了提高了班组凝聚力。处理班务工作时,铁面无私,他劳动组织能力强、任务分工合理、明确,任班组长以来,该班没有出现过一起因工分或者劳动分工不合理引起的纠纷,在二工区中享有较好的口碑和声誉。同时他也是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班组长。他经常总结自己的班组工作,方方面面、条条块块,每个阶段每件事情都要及时全面总结,从中发现成功和不足、经验和教训,通过反思、总结继而提炼出对工作有帮助的东西,然后加以推广和发扬。他还善于向别人学习,提高和开拓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处理问题要找到最佳途径。

  在生产中帮助新作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让他们在生产的同时学到一定的技术和工作经验,让职工能够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汝富强经常这样教育班上的人员:“干好工作,一要有责任心,二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一名采煤职工,若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所说的安全生产和一切都只是一句空话。”工作之中,鼓励和帮教每一位职工学习锻炼业务,是每一位职工都能够成为行家里手、技术骨干,都能够独立工作。

  汝富强同志,业务技能素质过硬,政治坚定,作风务实,勇于创新,组织能力强,班务处理合理、公平、公正,能自觉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及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改进和加强班组建设上做出了贡献,在其本职岗位上也取得了突出业绩,是一名优秀的班组长。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汝富强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做一名更加合格的、优秀的兵头将尾。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3

  “我们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守规矩,尽职责,当好班组长,做好带头人……为建好蒙华铁路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站在台前表态发言的人叫陈善武,他是中铁十局蒙华铁路六标段项目部一工区延安隧道1号斜井支护班班组长。在中铁十局蒙华铁路六标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中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优秀班组长和外协队伍优秀党员两项荣誉称号。会场上,他的铮铮誓言表现出的不仅是身为一名班组长的担当,也是一线施工班组长对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认可。

  中铁十局蒙华六标段上,有一大批像陈善武一样的班组长,他们有的人跟着施工单位干了半辈子,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接触了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对于他们来说,确是个新鲜事儿。自2015年下半年,蒙华公司在全线推行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以来,取得很大的反响。从最开始的为了完成任务“被动的”去推,到现在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主动作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全系统内部推行此项制度。这背后,是这一科学有效的制度所发挥出的巨大的作用,是施工单位对完善自控体系建设的期待。

  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工地现场的指挥者

  比起发号施令的人,一线操作人员在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中发挥的作用要更为直接和有效。一个问题在会上被强调十遍,不如他们在现场整改一遍。班组长就是这么一群人,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带领班组成员作业,对现场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最清醒直观的认识,也往往能采取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将安全质量隐患消弭于无形中。

  陈善武在钢筋焊接施工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认为不易燃的防水板,受焊接时的高温影响,容易达到燃点,进而迅速燃烧,并释放出大量刺鼻有毒气体。而正在焊接作业的工作人员,往往因为专注于眼前工作,察觉不到。一旦发生火灾,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每次焊接作业时,他都指挥专人盯控,发现火苗及时扑救,在他指挥作业的过程中,共发现三次这样的问题,好在因为现场处置措施到位,没有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盯控现场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的带头人

  班组长并不是只坐镇指挥的“包工头”,他们和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农民工兄弟一样,是真正甩开膀子干活的施工人员。但他们身上,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承担着更多的义务,有着更严格的要求。班组长就是表率,是鼓舞班组士气的一剂良方,是全体班组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所以,他们往往要比其他人流更多的汗,吃更多的苦,付出更多的努力。

  陈善武就是这么一头“老黄牛”,担任班组长的他,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在工作期间,陈善武充分发扬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带领所属班组成员日夜扎根在一线,无论何时,工地上总有他忙碌的身影,提起他,没有人不竖大拇指。

  不仅“苦干”,还要“巧干”。在日常工作中,他通过开展班组内的技术竞赛比武等活动调动了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带领大家学习湿喷机械手等先进设备的操作,反复研究作业指导书与现场技术交底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由他带领的班组,现场操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延安隧道1号斜井在今年6月底顺利完成挑顶进洞。在项目部此次年中班组长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优秀班组长和优秀外协队伍党员两项荣誉称号,并代表受表彰的班组长上台发言。

  班组长-亮丽的风景线承上启下的联络者

  工作部署和施工计划如何在一线得到有效的、不折不扣的落实,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问题。以往来看,在指令和决策层层传达的同时,也面临着执行力度层层递减的情况。班组长的存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建立班组长长效联系沟通机制,项目部和工区两级管理人员定期深入到班组长内部,与他们座谈交流,通过他们了解施工一线最真实的情况,倾听他们对阶段性施工产值计划、现场管理措施等工作部署的意见建议,对于操作性不强的工作,及时予以调整。同时,结合中铁十局蒙华铁路六标段开展的“创诚信企业 做劳务人员贴心人”活动,关心班组长及一线施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工作环境与合理需求,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等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整顿,确保了班组长能够放宽心,干好活。通过联系沟通,进一步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施工氛围,增强了班组长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一份子,为项目管理的各项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班前小会作用发挥明显后记

  2015年12月,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蒙华铁路全线开始推行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中铁十局蒙华铁路六标段项目部迅速反应,科学部署,多措并举抓好制度的落实:一是“选好人”,选择有责任、有威望、业务能力强的一线施工人员担任班组长;二是“加担子”,通过安全质量责任书和授权书,赋予了班组长更大的权责;三是“重培训”,截止目前,标段内累计培训班组长128人,目前在岗82人,全部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四是“严考核”,落实奖惩,通过项目部“七比七争”劳动竞赛活动及此次年中班组长表彰大会,上半年累计表彰优秀班组长25人次,并发放了经济奖励,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推行半年多以来,中铁十局蒙华铁路项目部施工生产平稳推进,2016年上半年完成产值在参建各单位中名列前茅,安全质量形势稳定可控,企业自控体系建设渐趋完善,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又一有力武器。班组长工程质量,在实现企业与施工队伍的双赢的同时,成为了中铁十局一张亮丽的名片。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4

  回首百年铁路历程,从首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到如今密布在中国大地的“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

  从无到有,再到领跑世界,高铁已是我们国家的靓丽的名片,而在这背后涌现出了一个个新时代铁路榜样。与病毒赛跑,逆行而上,守护英雄城市的“头雁”党团员突击队;练就一身过硬本领,驾驶高寒高铁动车组“总教头”邢云堂;二十年坚守大凉山,为彝族乡亲开行致富、希望列车的阿西阿呷等等。不仅仅是他们,更是三百多万铁路人的坚守和奉献,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炙热的心为铁路保驾护航,吃苦耐劳背后更有着说不清的辛酸与艰辛。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他们担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他们是最美的铁路人。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5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人不变的初心,为了旅客安全温馨出行,为了货物准时到达,无论烈日酷暑还是寒霜风雪,铁路人始终坚守在岗位安全一线。

  在抗疫前线,在高原铁道线旁,他们不是“网红”,不是“明星”,却是旅客笑容背后的“最美铁路人”。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加实干,正是这种不变的忠诚与初心,让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辉,伟大和光辉的背后是默默奉献、坚守平凡,而愈是沉默积累,在成果显现的那一刻就愈是灿烂,每一位“最美铁路人”都是名副其实的“最可爱的人”。作为一名设备维修人员,精益求精、大胆创新、钻研苦干是我从他们事迹中看到的闪光点,为了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攻关技术,同样,面对铁路货车检修设备故障,我们也应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在岗位上发挥青春力量。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6

  通过观看2020年度“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分享到了10位先进个人和1个先进集体的奋斗故事,收获颇多。他们奋斗在铁路工作基层一线,有的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坚守武汉站,成为防疫物资转动的“头雁”;

  有的潜心钻研高寒高铁操纵方法和作业标准,填补了世界相关技术领域空白:有的年纪轻轻就成为“工匠达人”,用勤学苦练证明90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 ...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根本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集中展示了铁路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铁路人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群体,是由许许多多像“最美铁路人”那样的先进集体、个人和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组成,铁路人的“铁路梦”是靠着夜以维日的兢兢业业来实现,铁路人用脚踏实地与尽职尽责让“铁路梦”“中国梦”更加的触手可及。在福东运用车间也有不少奉献在列检现场线保安全、 保畅通的“最美检车员”列车制动安全 “守护神”谢秋平、“防事故受嘉奖”春运立功先进倪威、精检细修年度“安全之星"张旭东、先进班组的“领头雁”卢文良...他们同样是“最美铁路人”的生动写照。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7

  小张,中共党员,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检修车间业务指导,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谷雨过后,空气格外清爽。敲开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小张创新工作室”的房门,戴着黑边眼镜、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小张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在这位朴实随和的男子身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令人敬仰的奖章奖状熠熠生辉。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劳动者如此不凡?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要想成功,就不要轻易放弃,多坚持一步,就会多一些机会。”小张这样说道。说话间,他手里还拿着一组电力机车配件,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正在为“HXD3B型机车升弓控制电路加装接地开关联锁”攻关项目绞尽脑汁。

  正是男儿发奋时

  1980年,小张出生在河北沧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幼年时,他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要担起照看弟弟的重任。他不仅从父母身上学会了勤劳俭朴,还练就了坚强独立的品格。

  “我从小就喜欢火车,后来跟从事铁路工作的姨妈生活在一起,从言行中就能感受到铁路人的无私和责任感。当时就感觉铁路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行业,要能考上铁路学校多美呀!”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初中毕业时,小张以高分考入湖南株洲铁路电机学校(现更名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器专业。

  小张从小就对电器情有独钟,中学时代也偏爱物理课。4年的专业学习,不仅让他获得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养成了自律自控的学习态度。

  “记得当时教我电器知识的王老师业务技能特别强,但因为他的湖南口音很重,我有时听不懂,就一字不漏地把板书抄下,课后反复琢磨,有不明白的就追着老师问,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小张笑着回忆在学校时的情景,“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实习工厂,我一看到电路板和各种模型就两眼放光。正是这些实际操作的练习,给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00年8月,小张从湖南株洲铁路电机学校毕业,来到xx机务段检修车间内电组,主要负责检修、维护机车电器线路。

  最初,小张做牵引电机检测、更换电机碳刷等基础工作。这些工作让他觉得“非常简单”,可很快“这个幼稚的想法”就被改变了。

  “我在学校学的车型是电力机车,当时段里都是内燃机车,一进车间我就傻眼了。师傅让我把机车旁的测速电机拆下来,送到电配组检修。我围着车转了两圈,愣是没找到测速电机在哪儿,急得满头是汗。”小张回忆着第一天上班时的场景说道。

  为了摸清牵引电机的结构,小张白天下地沟跟着师傅学本领,经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转子、定子、接线、碳刷……他将各个部件都绘制成简易图,便于熟记。

  “火车安全行,全凭技能精。只有平时勤学苦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成为行家里手。”小张自信满满地说。

  那几年,车间、段里只要举办技术比武,小张就踊跃报名参加,就是想在技术比武中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更加精湛的技术。300多种、1000多个型号的机车电器配件,想要学精学透,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一本本厚厚的技师专业书籍被他生生背了下来,检修配件的每个作业环节他都烂熟于心。

  2014年6月,他被选拔参加第四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了迎战如此高规格的比赛,他每天一头扎进机车内,冒着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每次从机车里出来,他浑身湿透,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最终在大赛上,他取得了总成绩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天工人巧日争新

  “只要是我检修过的机车,必须保证上线后100%不出问题。我把每一个配件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能够把有故障的配件修复到完好状态,我就很有成就感。”每次提到与工作相关的话题时,小张的眼神就特别明亮,“刚开始搞技术创新时,目标就是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节约生产成本。”

  他的技术创新之路从改进操作工具开始。常规操作工具机轮头手柄过长,用起来不方便,他就在机轮头上焊上一个把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8年,该段配属机车车型增加,既有的试验台无法对多种型号的司机控制器进行检测。针对这个问题,小张暗下决心要自己动手研究解决。通过重新布线、加装插头等,他研制出能够对6种型号的司机控制器进行检测的全能型试验台。

  每到冬季,和谐D2B型机车电暖器电机故障频发,影响机车正常使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小张对故障电暖器进行了“解剖”并反复思考症结所在。“如果给它装个防尘装置,或许就能降低故障率了。”得此结论后,他便买来防火板材,测量尺寸、锯剪钻孔,制作出电暖器电机定转子防尘罩,装车试验后,电机性能和防尘效果良好。该项技改成果不仅保证了机车正常使用,而且节支近7万元,获得了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

  几年来,小张先后取得创新成果25项。2015年初,该段以小张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由包括小张在内的7人组成,主攻方向是内燃机车配件检修与和谐型机车配件自主修。

  “爱岗奉献、创新引领——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打开小张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这样一句话。

  万紫千红春满园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荣誉的背后,是辛苦付出。日常,小张热衷学习其他站段技术创新榜样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事迹当作自己开展技术革新的“指导书”,让自己的创新思路日渐丰富。

  在工作中,他每看到同事皱眉头都主动上前询问原因,追根溯源摸清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的“绊脚石”,然后想方设法将“绊脚石”搬走。

  如今,小张在段内主动兼职当起教师,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身边的青年职工。刘子源就是这些青年职工中的一员。刘子源说:“刚开始从事机车检修工作时,对电器部件不熟悉,动作做不到位,胳膊和腿上经常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焊接电路时手容易抖,导致焊出来的电路歪歪扭扭。张xx老师不断给我讲解技术要领和操作方法,使我的技艺很快得到提高。”

  有一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技能大赛,xx局集团公司有5名选手参加比赛,小张被选为机车电工组总教练。集训期间,他白天手把手教选手们故障排除方法和电工基本技能,晚上熬夜编写模拟题。发现选手情绪波动,小张一次次和他们谈心谈话。那次比赛,xx局集团公司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除了让年轻人在工作中迅速成长,小张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

  “小张创新工作室”与该段技术科联合举办“和谐大讲堂”,每期一个主题,主要讲解和谐D2B型机车、和谐D3B型机车、制动系统等知识。每名听课的青年职工都将讲堂所学应用到一线作业中,再把一线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讲堂与其他学员共同探讨解决。4年来,许多人的笔记攒了厚厚一摞,大家都成为“和谐大讲堂”的受益者。

  “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了充分认同,才能够全身心投入。任何一项科技进步都需要长时间踏踏实实地去做很多基础性工作,只有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深做透,才能实现质的飞越。”小张说。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8

  梅xx,1976年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铁建砼01”船长;2014年至2017年参建了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xx好人”等荣誉。

  子承父业,无悔青春献大海

  1995年参加工作的梅xx,外表朴实腼腆。从水手到船长,从小伙到大叔,他在船上一干就是25年。

  梅xx的父亲也是一名船员。他觉得做船员不仅是因为自己的热爱,更是对父亲事业的传承。有了这份热爱与传承,梅xx对船舶便有了家的情怀。

  2013年,梅xx被指定负责“铁建砼01”监造工作。“铁建砼01”是一个大型的海上移动式搅拌站,负责海上大型工程施工的混凝土供应,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9个月的监造,梅xx不敢有丝毫懈怠,每道工序、每个部件都精益求精。他回忆说:“这艘船就是我们以后在海上的家。监造过程中,我会时常在脑海中模拟在这艘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做精每一个细节,全方位对船舶设施进行优化,确保以后在这艘船上工作生活得顺利舒心。”

  本着“以船为家”的思想,整个监造过程中,梅xx吃住都在船厂。他主动和船厂沟通,凭借丰富的船舶使用管理经验,对船舶的建造方案进行多次改进。

  针对沉重的锚链在抛放时经常拖蹭甲板、不仅噪音大而且损坏甲板油漆的情况,他提出在锚链出口端加设托架;搅拌站粉料仓的螺旋机悬空在甲板两侧,会给日后的检修埋下安全隐患,他提出增设检修平台;二层甲板生活区前往三层甲板工作平台的楼梯垂直于甲板上,船员上下楼梯不安全,他提出对扶手转角楼梯进行改装……他在细节上的逐一把关,使得船舶在建造初期就彻底解决了使用期的不便和难题。

  看着“铁建砼01”慢慢地从无到有、从一块块板材到初具船形再到细节完善,梅xx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一个成长变化都欣喜不已。最终,“铁建砼01”提前下水,2014年4月21日便投入到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之中。

  勇闯平潭,成功打响“第一枪”

  “铁建砼01”下水的首战项目——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首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梅xx带领“铁建砼01”团队肩负着打好“第一枪”的重任。

  面对新船、新人、新环境,梅xx经常利用非施工间隙将船员们集中起来,为他们详细讲解船机设备、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鼓励船员相互交流,遇到问题随时提问、共同探讨。

  每天清晨,梅xx都会绕船“散步”,一边总结前一天的施工情况、思考今天的工作安排,一边检查船机设备是否正常、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在梅xx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铁建砼01”迅速度过磨合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平潭海峡海况复杂、天气多变,施工条件极其恶劣,“铁建砼01”每年有效施工天数仅为100多天,工期紧张、技术方案复杂、交叉施工干扰等挑战前所未有。同时,混凝土的浇筑也面临着大方量、高难度、超时长等种种不利因素。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任务顺利完成,梅xx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断优化浇筑方案,细化浇筑流程,强化安全监控防范,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浇筑顺序、温控措施等工艺反复确认,创造性地实施了“搅拌系统水箱改造”“下料斗加装过滤网”“增设拖泵交换管”等多项技术改造,大大降低了船舶故障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在船上建立起无缝隙安全防范体系,创造了搅拌船连续施工30个月“零耽搁”“零质量事故”和“零安全事故”的纪录。

  为在良好天气“窗口”期完成大方量混凝土施工任务,梅xx经常带头连夜奋战,连续工作20多小时是常有的事。

  2016年11月3日,在三方联合作业的S03号超大型承台浇筑施工任务中,梅xx坚守岗位三天三夜,创下了搅拌船连续作业60个小时、浇筑混凝土3759立方米的骄人成绩。“有‘铁建砼01’和梅船长在现场,再大方量的混凝土浇筑都没问题!”项目负责人这样说道。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期间,“铁建砼01”屡次刷新纪录,单月最高浇筑量1。65万立方米,年浇筑量超过16万立方米,提前131天完成全部浇筑任务,海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和“量”始终领跑全线,多次被项目部誉为“信得过的船舶”,成功打响了“铁建水师”的名号。

  不忘初心,逐梦远航新征程

  入行多年,从最初的普通水手,到现在的“明星船长”,梅xx没有因身份的改变而骄傲自满,也没有因职务提升而忘记作为一名船员的初心。

  从业25年来,梅xx深知船员这份职业的艰辛与不易。他在公司工会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一遍遍为年轻船员讲解实操经验,把老船员“传、帮、带、学”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梅xx的引领下,“铁建砼01”首批大学毕业生船员全部成长为公司的船员骨干。

  梅xx以船为家,更把船员当成家人,工作之余,他想办法让大家多一些欢乐、多一丝温暖。梅xx收集每一位船员的生日信息,给大家在海上办集体生日会。“我刚来时什么都不懂,全靠梅船长的耐心指导,慢慢才掌握了各方面的操作,也适应了船上的生活。梅船长和大家一起为我过船上的第一个生日的时候,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铁建砼01”的大管轮晏小龙回忆道。

  船队组建以来,船上的气氛非常和谐,船员们相处也很融洽,大家都在“铁建砼01”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梅xx就像他们的“大家长”,和他们谈心,跟他们讲自己的经历,教他们沉下心来慢慢洗去身上的浮躁。

  这份不可多得的温暖与默契,成为他们攻坚克难、无往不利的“制胜法宝”。“铁建砼01”团队因此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船员有35人次先后获得各级组织评选的先进个人称号,梅xx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无论是在常年6至9级风浪的恶劣海况下,还是在更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梅xx带领的“铁建砼01”团队都不计个人得失,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说:“‘铁建砼01’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施工中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已成过去,船队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也计划着为更大方量、更大体积的公路、铁路特大型砼建筑物、深海隧道等项目施工贡献力量。”

  继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之后,梅xx带领“铁建砼01”船队又参建了浙江舟山鱼山液化码头、浙江交工集团中澳码头以及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公路工程等项目。对梅xx来说,“铁建砼01”到达的每一片海域,都是他为之坚守的地方,都承载着他的梦想和希望。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9

  小张,中共党员,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火车头奖章、“xx大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戴上手套、拉下面罩、点亮焊枪,工作几十年间,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小张一直重复着这几个动作。

  从学徒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捧回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当、学习、勇气让小张拥有了幸福的人生。

  勇于担当是人生最珍贵的种子

  小张的人生故事,以艰辛为起笔。父亲因病离世,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孩,他必须担起养家的重担。1984年,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足45公斤的小张 进入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当电焊工。

  电焊工是当时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苦工种。厂房里金属碰撞的声音非常刺耳,电焊作业时焊花四溅,工人们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浸透……

  电焊是什么?小张不知道。车间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位50多岁的电焊技术高人做师傅。师傅话不多,抛给小张两句话:“踏实做事,注意安全!”两句话简单朴实,伴随小张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电焊这活儿不容易。上班第一天,由于没有防护经验,小张盯着电弧光看。第二天,他红肿着眼睛第一次穿上电焊防护服,在师傅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了焊钳。

  艰辛是人生的发令枪,担当是人生最珍贵的种子。小张央求车间技术员带他去了一个他认为非常神圣的地方——工厂技术图书馆。当时,这不是普通工人能进去的地方。借着技术员做“挡箭牌”,只有初中文化的小张开始读技术书籍。

  后来,师傅发现这个小伙子也能偶尔说出几句电焊专业术语,便开始对这个徒弟格外关注。

  好焊工首先要过“蹲”这一关,这就如同习武之人必须先扎牢马步。起初,小张拿着焊枪蹲下去没多久,就感到腰酸腿痛,手中的焊枪也开始不听使唤。

  酷暑严寒,四季更替,小张埋首于钢铁堆里。蹲得痛苦难耐时,他就在心里默念师傅传授的电焊工“静平稳准均”5字要诀,咬着牙坚持下去。渐渐地,他蹲的时间越来越长,手中的焊枪也愈发稳了。

  许多人知道电焊工是苦脏累工种,其实它还是个易学难精的工种。

  刚过去一年,初出茅庐的小张就能进行柴油机机体焊接了。柴油机机体是内燃机车的关键部件,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长期承受反复冲击载荷,焊接难度大。一般能进行焊接操作的都是经验丰富、技术等级高的老师傅。

  和技术工人中的“大腕”一起操作,小张每一个动作都尽量规范,每一条焊缝都保持平整。作业时,他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耳边只有电焊的声响。一个班下来,他脱下厚厚的电焊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

  柴油机机体焊接要通过泵水给压力检查质量,质检员对这个年轻人的质检近乎苛刻,小张的焊接完全达到质量要求。

  持续学习是人生回报最高的投入

  一次因为一时疏忽,小张焊出的工件报废了,耽误了生产进度,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他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低谷中的小张,在思考后订下了一份长期学习计划。

  别的年轻人工余时间在闲聊,小张在帮师傅除毛刺;别人在休息室闭目养神,他在帮师傅搬工件。老师傅们都对这个勤快好学的年轻人有了好感,都愿意教他绝招。

  每个师傅的绝招都是“宝贝”。小张跟着多个师傅学习焊接技术,把技术点记在小本子上不断琢磨:老师傅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法焊接?怎样的小角度焊接能保证焊缝平整?

  白天,他埋首于钢铁堆里,一干就是数个小时,眼睛常常被呛得睁不开直流泪,手臂酸得抬不起来。每周他都有4个晚上下班后直接到夜校学习。他每次从夜校上完课再骑十几公里自行车,回到家里已近22时了。

  小张在职工夜校完成了焊接技师、焊接高级技师、冷作工、钳工、机床工、探伤工、国际检测师等课程,还修完了高中课程,取得了大专学历。

  多年之后,小张对职工夜校的回忆依然清晰。学习让小张完成了从一个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蝶变。2000年,他被聘为电焊工高级技师,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戚墅堰公司送这位优秀的员工去国外培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等接受的培训让小张的焊接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他先后取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证书、12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以及国际EN473无损检测VT二级检测师证书。

  没有持续的学习,成功不会到来,持续的学习让小张拥有了世界视野。像小张这样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着中国铁路装备制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队。

  创新和勇气是技术提升的加速器

  2008年初,公司开始制造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开行于北京至八达岭区间,以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游客出行的需要。

  北京至八达岭段是京张铁路上列车运行难度最大的一段,对机车牵引和制动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线路。上坡需要大功率牵引,长距离下坡需要有效制动,对动车组制动缸体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这种制动缸体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完工、精加工后要用5倍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必须无任何缺陷。

  小张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四步法”和独特的焊接方法,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制动缸体焊接。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投入使用,八达岭长城下的新型动车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一道风景。

  近年来,公司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次出口机车生产中,外方监造团队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第一批试制产品出来后,因焊接质量不合格直接被叫停。小张来到现场反复改进焊接工艺,摸索试验让工艺达到了技术要求。

  外方人员提出所有的电焊工必须通过他们组织的培训考试,这样不仅公司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影响机车制造进程。

  小张主动找到外方监造:“我是高级技师,我来对其他电焊工进行培训,产品质量我负责!”外方专家被小张的技艺和勇气折服,同意了小张的提议。小张将焊接工艺和技巧传授给其他电焊工,培训870人次。培训费省了,生产按计划进行。

  公司制造的青藏高原机车要适应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对构架、总风缸等机车关键零部件的焊接要求高。小张采用了一种重熔的工艺,先焊一遍,第二遍熔化第一次的焊层再焊接,提高焊趾的低温性能和焊缝的抗疲劳强度。如今,青藏高原机车正安全稳定地运行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上。

  2019年,一台价值2000多万元的曲轴加工装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主轴孔修复。修复的精度要达到2丝,即发丝直径的1/5,而修复的空间又十分狭小,很难入手。

  这可是2000多万元的高级装备,修不好怎么办、高精度的装备修坏了怎么办?小张没有犹豫,开始了修复工作……装备正常运转了。

  一次次以创新和勇气直面技术难关,为小张的技术提升带来了加速度。他总结提炼的先进操作法代表了我国内燃机车制造焊接工艺的最高水准,在我国内燃机车制造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小张攻克柴油机机体高难度焊补修复、高速动车组庞巴迪电机吊座焊接等关键技术难关百余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授业解惑是当下最大的幸福

  现在,小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他名字命名的“金蓝领”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中,弘扬工匠精神,攻克生产难关,传授技艺。工作室带来了强大的辐射效应,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xx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称号。

  在公司的支持下,小张开设了员工培训实训练基地,亲自担任培训讲师,还牵头组织开展电焊工技术培训、岗位练兵以及资质认证和比赛。近年来,他先后开展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70多场次,举办技术讲座150余次,授课培训时间达到1000多课时,培训电焊工4000余人次。

  几十年工作在高温及充满电弧光、金属粉尘的机车制造一线,回首往事,小张认为生活里幸福很多,而授业解惑是当下最大的幸福。

  小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内的技能交流等活动,走进大学城、企业及技工学校,现场表演绝招绝技,切磋指导焊接技艺,宣传劳模和工匠精神。

  在被誉为“焊接世界杯”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小张历年担当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参赛队“总教头”,带领中车集团选手连续4次获得团体第一名。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他带领中车集团选手参赛,又获得团体第一名的成绩。

  一路走来,一个普通的一线员工在铁路快速发展中,以担当、学习和勇气让自己拥有了成功的幸福。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10

  小梅,1976年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铁建砼01”船长;2014年至2017年参建了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xx好人”等荣誉。

  子承父业,无悔青春献大海

  1995年参加工作的小梅,外表朴实腼腆。从水手到船长,从小伙到大叔,他在船上一干就是25年。

  小梅的父亲也是一名船员。他觉得做船员不仅是因为自己的热爱,更是对父亲事业的传承。有了这份热爱与传承,小梅对船舶便有了家的情怀。

  2013年,小梅被指定负责“铁建砼01”监造工作。“铁建砼01”是一个大型的海上移动式搅拌站,负责海上大型工程施工的混凝土供应,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9个月的监造,小梅不敢有丝毫懈怠,每道工序、每个部件都精益求精。他回忆说:“这艘船就是我们以后在海上的家。监造过程中,我会时常在脑海中模拟在这艘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做精每一个细节,全方位对船舶设施进行优化,确保以后在这艘船上工作生活得顺利舒心。”

  本着“以船为家”的思想,整个监造过程中,小梅吃住都在船厂。他主动和船厂沟通,凭借丰富的船舶使用管理经验,对船舶的建造方案进行多次改进。

  针对沉重的锚链在抛放时经常拖蹭甲板、不仅噪音大而且损坏甲板油漆的情况,他提出在锚链出口端加设托架;搅拌站粉料仓的螺旋机悬空在甲板两侧,会给日后的检修埋下安全隐患,他提出增设检修平台;二层甲板生活区前往三层甲板工作平台的楼梯垂直于甲板上,船员上下楼梯不安全,他提出对扶手转角楼梯进行改装……他在细节上的逐一把关,使得船舶在建造初期就彻底解决了使用期的不便和难题。

  看着“铁建砼01”慢慢地从无到有、从一块块板材到初具船形再到细节完善,小梅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一个成长变化都欣喜不已。最终,“铁建砼01”提前下水,2014年4月21日便投入到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之中。

  勇闯平潭,成功打响“第一枪”

  “铁建砼01”下水的首战项目——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首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小梅带领“铁建砼01”团队肩负着打好“第一枪”的重任。

  面对新船、新人、新环境,小梅经常利用非施工间隙将船员们集中起来,为他们详细讲解船机设备、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鼓励船员相互交流,遇到问题随时提问、共同探讨。

  每天清晨,小梅都会绕船“散步”,一边总结前一天的施工情况、思考今天的工作安排,一边检查船机设备是否正常、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在小梅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铁建砼01”迅速度过磨合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平潭海峡海况复杂、天气多变,施工条件极其恶劣,“铁建砼01”每年有效施工天数仅为100多天,工期紧张、技术方案复杂、交叉施工干扰等挑战前所未有。同时,混凝土的浇筑也面临着大方量、高难度、超时长等种种不利因素。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任务顺利完成,小梅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断优化浇筑方案,细化浇筑流程,强化安全监控防范,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浇筑顺序、温控措施等工艺反复确认,创造性地实施了“搅拌系统水箱改造”“下料斗加装过滤网”“增设拖泵交换管”等多项技术改造,大大降低了船舶故障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在船上建立起无缝隙安全防范体系,创造了搅拌船连续施工30个月“零耽搁”“零质量事故”和“零安全事故”的纪录。

  为在良好天气“窗口”期完成大方量混凝土施工任务,小梅经常带头连夜奋战,连续工作20多小时是常有的事。

  2016年11月3日,在三方联合作业的S03号超大型承台浇筑施工任务中,小梅坚守岗位三天三夜,创下了搅拌船连续作业60个小时、浇筑混凝土3759立方米的骄人成绩。“有‘铁建砼01’和梅船长在现场,再大方量的混凝土浇筑都没问题!”项目负责人这样说道。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期间,“铁建砼01”屡次刷新纪录,单月最高浇筑量1。65万立方米,年浇筑量超过16万立方米,提前131天完成全部浇筑任务,海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和“量”始终领跑全线,多次被项目部誉为“信得过的船舶”,成功打响了“铁建水师”的名号。

  不忘初心,逐梦远航新征程

  入行多年,从最初的普通水手,到现在的“明星船长”,小梅没有因身份的改变而骄傲自满,也没有因职务提升而忘记作为一名船员的初心。

  从业25年来,小梅深知船员这份职业的艰辛与不易。他在公司工会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一遍遍为年轻船员讲解实操经验,把老船员“传、帮、带、学”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小梅的引领下,“铁建砼01”首批大学毕业生船员全部成长为公司的船员骨干。

  小梅以船为家,更把船员当成家人,工作之余,他想办法让大家多一些欢乐、多一丝温暖。小梅收集每一位船员的生日信息,给大家在海上办集体生日会。“我刚来时什么都不懂,全靠梅船长的耐心指导,慢慢才掌握了各方面的操作,也适应了船上的生活。梅船长和大家一起为我过船上的第一个生日的时候,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铁建砼01”的大管轮晏小龙回忆道。

  船队组建以来,船上的气氛非常和谐,船员们相处也很融洽,大家都在“铁建砼01”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小梅就像他们的“大家长”,和他们谈心,跟他们讲自己的经历,教他们沉下心来慢慢洗去身上的浮躁。

  这份不可多得的温暖与默契,成为他们攻坚克难、无往不利的“制胜法宝”。“铁建砼01”团队因此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船员有35人次先后获得各级组织评选的先进个人称号,小梅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无论是在常年6至9级风浪的恶劣海况下,还是在更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小梅带领的“铁建砼01”团队都不计个人得失,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说:“‘铁建砼01’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施工中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已成过去,船队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也计划着为更大方量、更大体积的公路、铁路特大型砼建筑物、深海隧道等项目施工贡献力量。”

  继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之后,小梅带领“铁建砼01”船队又参建了浙江舟山鱼山液化码头、浙江交工集团中澳码头以及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公路工程等项目。对小梅来说,“铁建砼01”到达的每一片海域,都是他为之坚守的地方,都承载着他的梦想和希望。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11

  陈奇,男,汉族,一九七四年五月出生,家乡内蒙xxxx时间参军,退伍以后,工作于北京。xxxx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车间四班班长。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陈奇同志始终坚持设备人身双安全的思想,在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在许多青工千方百计调换岗位、消极对待工作时,他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任劳任怨的从事着工作。在每年进行的线路改造工程作业时,面对着作业时间的不固定性,在作业时有时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他没有一句怨言;夏天要在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作业,冬天要在刺骨的寒风中检查、作业。他从不叫苦叫累。有时线路出现问题需要抢修时,他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直到所有的问题解决后才离开。在去年11月底的货场改扩建工程中,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困难多等诸多挑战,他带领职工,冒着零下7度的严寒,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作为一名工长,他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苦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职工作出了榜样。在有新入员工来时,他总能细心的教导他们,并告诉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险,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危险。灌输正确的操作手法和安全意识是陈永奇同事对于新近员工一直的标准。做为一名以安全为核心重点,陈奇同志始终以身作则,坚持标准化作业,自工作以来自己从未出现过一次违章,未发生一起事故,并积极配合路局、段、车间三级组织认真做好安全监督工作,热心向周围的职工宣传安全作业知识,及时制止、纠正"三违"现象,在自己周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作业氛围,多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他非常热心团的工作,做为一名党员,一方面,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利用业余时间自觉、认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现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他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团支部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各种方式与团员青年谈心、交心,及时了解、掌握本部门青工的思想状况,积极配合党政领导经常性的想团员青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企业的改革方案等,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集团公司及公司有关文件精神,是团员青年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形式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带领团员青年认真开展"五小"科技攻关、双增双节、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监督岗竞赛、青年文明号创建等工作,获得了党政的一致好评。多次被授予"优秀团干部"称号。

  生活中,他热情、真诚、乐于助人,每当同事家中有事时,总能见到他热情而忙碌的身影;每当段上有职工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热心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十几年来陈奇同志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朴实无华的生命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连续多次被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班组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等称号。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12

  她是高铁车站里流动的风景,她带领的服务组10年收到表扬信近9000封;他是万里铁路线上的铮铮铁骨,反扒16年,为旅客挽回损失近百万元;他是你不曾谋面的“列车医生”“铁轨护士”……但他们都有共同的名字——“最美铁路人”。他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流动的中国”更加平安温馨。

  “最美铁路人”之所以让人感动,大概就在于他们在许多时候都和常人“背道而驰”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多铁路人还彻夜不眠的坚守在岗位上;在寒冷的下雪天,人们回家的时候,许多铁路人却逆行赶往单位应急;春节众人回家过年的时候,许多铁路人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忍受着与家人的别离……

  “最美铁路人”,来自一线铁路不同工种,出身背景各异,单从外表上来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人”。然而,他们数年如一日对工作岗位坚守的初心、对肩负责任使命的担当、对生命对家庭对生命的默默奉献,终于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在岁月长歌中绽放出美丽的华章,精神文明之光终照世间,成其大美之风。

  我国诗人李白有《咏萤火》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我认为这首诗是对“最美铁路人”的最贴切礼赞。“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艰苦奋斗之雨浇不灭灵魂深处的奋斗之火,改革春风让这精神之光更加耀眼。“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喝水不忘挖井人,党带领全国人民,感恩他们的付出,铭记他们的奋斗,并以此作为时代楷模、先进榜样、典型案例,赋予“美丽中国”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篇13

  “我所从事的测量绝对要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年仅33岁的小明,有着11年的测量工龄,在公司测量界是有名的“技术状元”,一个只有中技文化的测量技师,被鲜花和荣誉所包围,这一切,全源自于他的勤学方网苦练。

  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标准极高:整体道床全线无碴轨道,要求零沉降,是全新的施工工艺,对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很高,施工难度很大。无碴轨道对测量的要求就更高,可以说已达到了测量的极限精度。正投入使用的全站仪和水准仪都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仪器,像瑞士的徕卡tca2003仪器,测角精度0.5秒,测距精度1+1ppm。水准仪采用美国天宝dini电子水平仪,每公里误差为0.3mm。测量工作可以说是整个无砟轨道铺设成功的关键工序。设计精度要求达到1mm,也是小明从未遇见的。他深知稍少闪失,就会影响到整个测量成果。为此,白天他泡在工地进行cpiii网的测量。晚上又对成千上万个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和计算。

  由于测量时受到温度、气压等天气的影响,对测量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测量精度来自测量连接件加工、安装的准确。在测量前,小明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导致误差的细节。比如加工测量棱镜连接件,精度要求达到0.2个毫米。他对车床加工出来的每个连接件都要一个一个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用于工地。从安装一个套筒到测量墩,等等,所有的测量部件都要经过层层测试,保证每个部件的误差不超过容许值。

  测量中对人的素质要求特别高,因为使用的都是进口仪器,大部分是全英文的,有一定的英文基础是必须的,而且测量经验也显得至关重要。正因为小明具有多年过硬的测量经验,对误差的来源已经做到了如指掌。工地上使用的第一套国产粗调机和精调机,由于生产厂家没有成熟的经验,各种技术参数只有通过现场不断的测试才能发现和改进问题。一次,小明在操作粗调设备与测量设备时,他提出测量设备与粗调车的通讯连接,测量计算程序中不能显示资料,操作界面不合理,测量程序内没有断链设置,没有左右线判断,厂家通过检算,采用他的意见。厂家技术人员握着小明的手说:“非常感谢你对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这样有利于提高和改进设备,我们的市场前景就更大。

  乐于奉献

  生活中的小明就是这样一个喜好琢磨和动脑筋的人。从一名机械钳工成长为测量“技术状元”和局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测量第一名获得者。10年来,他走过了一段刻苦求学和钻研业务的成才之路。

  1998年,从武汉桥梁技校钳工专业毕业的小明,从事了测量工作,经两个月的脱产培训,小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结业,开始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测量对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工种,刚开始操作时不懂得要领,工程部长看到后冲他大吼:“连线都放不好,其它先进测量仪器看你怎么使用?!”小明第一次尝到了挫折的滋味,也开始意识到,再简单的工作要做好也要付出艰辛的汗水。

  工地上的年轻技术人员很是敬佩小明,“他比我们能吃苦,为了练就这手绝活儿,当初每天坚持练习九、十个小时,拿卡尺和测量仪器的5个手指都有些僵硬、磨出了水泡。” 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他很快就能看懂图纸,能独立测量放线并进行各种测量数据的计算。在工作中凡是他经手的测量数据,必须完全闭合,否则即使是再次翻山越岭,他也要重新测量。正是凭借这种严谨的作风,几年来,小明参与的河南宛平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沈阳地铁、深圳湾跨海大桥等20余个重大项目的测量,均得到了经理部领导和测量监理的一致好评。

  2004年,小明调到公司工程部,协助测量工程师负责全公司测量工作,这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起点。2005年7月,因深圳湾跨海大桥项目经理部急需高技术的测量工,公司安排他到工地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当时大桥工期十分紧迫,尤其箱梁悬拼是国内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在悬拼箱梁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精度要求特别高,可以说是整个施工成败的关键。总监只给他两天的考察期,如果不能胜任,就要求公司换人。小明终于不负众望,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得到了总监和测量专业监理的好评。深圳的天气变化无常,海上测量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衣服淋湿又被晒干,小明一点也不在意。他宁愿让雨水淋湿自己,不让测量仪器淋湿。他说衣服淋湿了可以晒干,就是感冒也可以吃药,但仪器淋湿了就不能用了。

  永不满足

  2006年4月中旬,小明作为首批专业技术人员,奔赴福厦铁路工地,担任测量技术主管。到工地后,他就带领测量组,马不停蹄,仅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60余公里管段内各种控制桩的交接工作,并签订了控制桩交接纪要。

  2007年8月27日,在公司召开的2007年现场工作会上,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亲自为荣获小明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小明颁发奖金和奖章。大幅照片发到了公司网站主页头条推荐新闻栏目里,小明这一专家型员工为工人争足了面子。自从以后,在福厦铁路工地上,“技术状元”、“能工巧将”的名声更加大起来,但他说:“名气大,责任更大,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做不了多少,只有团队个个技术好,做出的工程质量才是真的好。”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都热心地把自己学到和掌握好的操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工友。工友们纷纷向他请教,他积极地做好传、帮、带工作,每天根据工友们不同的水平程度进行手把手的帮教,使他们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许多青年人认为搞测量没前途,不愿意干这种基础技术工作,小明经常与他们谈心,以自己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行行能出尖子、出状元的道理。无论是谁遇到测量上的问题,他都会耐心地解答,有时甚至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他们使用仪器、计算公式。在实测过程中,他对青年技术人员严格要求,从测量计算、记录、测量复核每一步都要细致把关,培养青年技术人员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测量人员。他本人荣获中国中铁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局十大标兵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鲜花和荣誉面前,小明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自己多年来在工程测量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事实也是如此,小明带出了多名徒弟,全部成为公司技术骨干。

  小明,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诠释了“状元”的含义,赢得员工们的一致称赞。

【铁路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材料09-23

铁路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11-09

移动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材料11-09

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通用7篇)11-18

班组长先进事迹11-18

铁路优秀班组先进事迹(通用11篇)11-18

铁路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9篇11-09

铁路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9篇)11-09

铁路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1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