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电影《苹果》观后感

时间:2022-10-25 10:36:3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苹果》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苹果》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苹果》观后感

  20xx年代国际影坛上掀起一股希腊电影的诡异浪潮,由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领头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成功征服电影节和影迷,甚至让这位导演直接晋升好莱坞拍片。而在兰斯莫斯成名之后的希腊诡异浪潮作品似乎难以超越前者,往往在创意十足的概念与不到位的执行力之间失去了目标方向。

  这部诡异浪潮的最新作品《苹果》来自克里斯托斯·尼寇(Christos Nikou),他曾担任兰斯莫斯处女作《狗牙》的助理导演。这部处女作曾入围去年威尼斯“地平线”单元,并代表希腊参与竞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故事讲述在不远的将来,一种不知名的传染病在城市里蔓延,症状为患者会突然失去所有的记忆。主人公在公车上突然失忆,被送往医院治疗,随后参与一项“记忆复原计划”,并认识了一位有类似症状的女子,最终他能找回记忆吗?这个故事的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疫情之后的社会环境,人们在痛失亲人后陷入孤单悲痛的情绪,想办法彻底忘却痛苦而重新生活,这一点相信是令大部分观众最有同感之处。

  相比之下,影片讨论人的记忆和身份的话题,此前在科幻和文艺电影里经常出现:一个人仅仅是所有记忆的总和吗?在影片中,参加“记忆复原计划”的患者都会接到医生指派的清单,要去完成一系列由易至难的任务,而实际上都不过是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活动(骑单车、看电影、调情、参加派对),这些活动令病患在新生活中体验到喜怒哀乐,感受到爱情和亲情,并透过相机拍下“记忆”,由此重回生活正轨。

  隐约地,这些任务似乎限定了患者兴趣爱好的范畴,甚至约束了人的个性发展。这种带有政治独裁意味的乌托邦环境是希腊诡异浪潮电影里最常见的概念设定,从《狗牙》到《龙虾》,无不令人印象深刻。而这部导演处女作更像是《圣鹿之日》和《阿尔卑斯》的混合体,其关键情节在医院里引出,病患床前的镜头描绘,而主人公在恢复记忆过程中的表现与《阿尔卑斯》里为安抚死者家属而扮演的角色有不少相似之处。

  然而,这种设定并没有给老生常谈的主题带来太多提升,剧本里更安排了另一条伏线给这个荒诞题材逐渐祛魅。主人公很可能是为了摆脱丧妻之痛而选择假装失忆,从而加入这个计划,到最后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忘却昔日的痛苦记忆,因为家庭、爱情、失去、死亡这些人生必经的记忆无法抹去,更无法用重建的方式来取代。苹果的隐喻也较为浅显,从主人公得知苹果有助记忆而故意购买橙子的一幕就揭示了他的真实心态。

  这类符号和情节设计显然为了让观众更易看懂,这种好莱坞的处理方式也许跟凯特·布兰切特担任本片的监制有关。暂且不管是否为了日后制作美版翻拍而提前做的准备,后半段甜蜜伤感的气氛明显大大削弱了前半段营造的荒诞幽默氛围,以及核心概念里的诡异程度,令影片显露出平庸无趣的模样。

【电影《苹果》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的观后感06-10

老师电影观后感11-05

电影《芳华》的观后感11-12

电影《孔子》观后感09-25

长征电影观后感11-24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12-09

电影《刮痧》观后感12-10

小学电影观后感07-30

英语电影的观后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