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作文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时间:2022-08-29 11:41:07 生作文 我要投稿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通用3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袁隆平的一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通用34篇)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

  星期一,我早早起床。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明媚。我来到学校,老师却告诉了我们一则十分沉痛的消息。他说,5月22日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老师说到这里,我们全班突然一片安静。大家静默不语,老师给我们讲了袁爷爷的许多事迹。袁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应用和推广。1961年7月,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株做种子能高产,此后他耗时9年,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终于研究成功。

  直到后来,每年增产稻谷可养6000多万人,解决了困扰中国甚至世界的温饱问题。袁爷爷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曾深情地畅谈梦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能够在禾下乘凉。

  袁爷爷的一生只为研究水稻产量,他十分珍惜粮食,深知粒粒粮食皆辛苦。所以,他曾勉励青少年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一粒粮。

  袁爷爷也十分节俭,平时只穿几十块钱的衣服,为了让中国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默默无闻,从不奢华,和土地和水稻打了一生交道。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去世后,应家属要求,汽车载着他的遗体进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绕行育种实验室一周,让他最后再看一眼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

  听了老师的讲述,我的心里无比沉痛,也感慨万千。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袁爷爷这种博大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我们小学生呢?也要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并朝着目标努力前进。袁爷爷的故事也让我想到了我的梦想,从小我就想当兵,考个军校,将来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现在,我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用行动来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

  袁隆平爷爷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粮食”,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向他致敬。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

  5月22日,对于全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无比悲痛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全网尽是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悼与送别!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在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社会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的进步树立了丰碑!

  当我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事迹后,再一次瞻仰他的仪容,袁隆平爷爷,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满脸皱纹,慈祥可亲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然而在这朴素的外表下却有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因为他的科技研究让中国老百姓实现了吃饱饭的梦想,在查阅袁隆平的视频资料时,袁隆平爷爷说过他曾做过一个梦,他梦见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稻穗有扫帚那般大,谷粒儿就和花生粒一般大,风儿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和他的助手高兴地在水稻下乘凉!虽然这是他在梦境里出现的场景,但中国的每个人都该记得他的这个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将会实现这个梦想。

  一粒一饭,当思之不易,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伟人——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时候缺少粮食,袁隆平爷爷有时只能吃糠维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爷爷发誓他一定要让中国人吃上一顿顿的饱饭。1949年,19岁的袁隆平爷爷即将报考大学,袁隆平爷爷的家人反对,他却不顾家人的任何反对,还是执意报考了重庆湘辉学院农学系,23岁时毕业,毕业后袁隆平爷爷来到了偏远的湘安农学院任教,袁隆平爷爷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爷爷被中国人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中国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爷爷。他是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后,眼睛里逐渐冒出了米粒大泪水。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啊!多么的伤心啊!多么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机上搜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时,我看到了一个视频——袁隆平爷爷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9日。在医院袁隆平爷爷老伴的床头,飞来了一只人们从未见过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后都看哭了。这是多么感人呀!

  袁隆平爷爷您养活了半个中国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您没有放弃,您的这种精神,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

  袁隆平爷爷我们永远爱您!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4

  金秋时节,秋风习习,迎面送来阵阵禾香,金黄的稻穗,拍打着手掌掀起滚滚金色的稻浪……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一粒伟大的种子,悄然降临人间。那是一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他的童年时光也都是在四处逃难中度过。

  高中毕业后,从小热爱花草与大自然的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当官发大财,而是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农业大学的农学院,并在毕业之后到湖南农校任教。在课堂上,他细心给同学们讲解,课后他也会与同学们一起做实验。

  60年代饥荒降临,大量的人民因饥饿而去世,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望着此情此景,他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远离饥荒,于是他迈开双腿,向田野中奔去,开始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漫长征途……

  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而另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高产不封顶”。他说了也这样做了,一个又一个早晨,他奔向实验田,一个又一个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我不在家,就是在实验田;我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在他日日夜夜的努力中,他不断创新,反复实验,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状态。

  获得了一次又一次大奖的袁隆平,十年前身价1008亿,可他却独爱15元的衬衫,他勤劳质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研究水稻的事业。

  他也终不负自己的期望,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亩产量不断刷新记录,不仅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国家吃上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袁隆平爷爷研究室的种子是伟大的种子,而他本人何尝不是一颗伟大的种子呢?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5

  “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题记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九十岁高龄还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他国家交谈;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拥有这个想法的老人究竟是谁?没错,他就是我最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烈,为解决发展中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山河因而色变,草木为之含悲。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爷爷去世了,未曾蒙面,看到消息已泪流满面。他终究是离开了,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最诚挚的最深沉的爱,踏着七彩祥云离开了。

  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族群的前行,完成使命后又变成天上的星星,他一定是赶着去创造下一个奇迹了,他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袁爷爷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为万世开太平,家国情怀。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此,我向您致敬,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6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

  耄耋之年,病榻之上,弥留之际,气若游丝,却心怀天下,心怀稻禾,心怀万民,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炎日高照,蝉鸣聒噪。你却身着一件衬衣,弯下腰来,愈显佝偻。手捧着稻穗,见证着肥硕。站起身来,一眼望去,广阔的清浅水田上,一排排稻苗,甚是微小,却是点滴的希望,汇聚而起,若繁星点点,汇聚为星海万千。

  俯身望去,却回忆起了从前。

  六十七年前,“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一届人大的召开,使新中国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那时的你二十四岁,踌躇满志,但数十年征战,祖国早已是积贫积弱,欲强国,必以民。民以食为天,稻乃民之本。多年的颠沛流离,一路上,饿孚盈野,硝烟四起,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十室九空,农田荒芜,草盛稻稀。更深深刺激了你。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少年豪气干云,忘身民生。令人惊愕,令人起敬。

  七十年代,岁月磨过棱角,时光滑过流年,下放的你,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不时滑倒,脸庞有着点点泥印,带着滑破的血痕。却一心执着,四顾地寻找着饱满的野生稻,久不停息。你却不觉苦累,怀念着昔日的惨幕,回想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毕生追求,坚定不移地努力前行。

  恰如其所言:“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能使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奋斗,更多的,应是一种信念,一种愿望,一种豪情。

  在超市里,他步履蹒跚,额角满是白发,却风尘仆仆地走向米粮,察看着白米,只见粒粒白净,俱皆饱满,嘴角便出现了一丝笑意。又不放心似的,急切询问道:“现在的米价怎么样?稳定吗?”

  “袁老,现在的米价是2元一市斤,很是稳定。”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忙回答道。

  袁老高兴地点点头。转身离去,只听他呢喃说道:“第三期超级水稻研制要加快了,要让老百姓吃上更好,更便宜的米,造福更多人。”

  他已身价千亿,却仍穿着堪称地摊货的衬衣,功勋赫赫,却仍奔走四方,为超级水稻的提高和改良尽心尽力。一位九旬老人如此关心粮价,粮为民之本,更见其以国事承担,以民生自许。令人感慨,令人忘言。

  “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袁老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功高而不自矜,财多而颇节约的人。

  朴素的伟人,一言一行,无不显示着担当与伟大。心比天高,路比海阔。不懈奋斗,不懈成就。袁老一人,却见九州风骨,华夏性情。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功高而不自矜,财多而颇节俭。袁老,您这位当代神农,是我心中的英雄。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7

  夕阳下,一片稻田散发着金色的光辉。在这其中,有一位耄耋老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命运,不停地研究……

  他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两个“简单的梦想”。他的第一个梦想是“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在一个世纪前,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大型贫民窟。到处都是灾民,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他看到这一切,心中悲痛,便有了这一愿望。然而,当他说出自己的愿望时,换来的却是全国人民的质疑及外国人的嘲讽与冷漠。可他没有放弃,依然躬耕在农田的第一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在这几十年间,有过失败,有过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失败了就再来!”他一直坚持着,不断努力着。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全球发展,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他的第二个梦是“禾下乘凉梦,高产不封顶”。在他梦中,试验田中的杂交水稻比高粱还高,谷粒甚至比花生还大。他坐在这片稻穗下乘凉,与助手谈笑风生……他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与他的团队不懈奋斗着,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不断在刷新。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完成梦想就走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将会实现。老人家地下有知,那该多么欣慰啊!

  这位老人,为祖国,为世界,为消除饥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获得了无数荣誉,身价早已上千亿,但他并没有贪图享受,一个月6000多的工资也十分满足,他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让我们祝这位老人,祝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祝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这颗种子,包含着老人家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他就像一颗伟大的种子,为我们播下了希望。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8

  《我有一个梦》这首歌的词是一位老人抒发内心的呈现,他有着伟大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给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绩!

  这位老人他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越挫越勇;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成功而自负,不断的制定目标,不断的进取,不断的超越自己!

  这位老人他很朴实无华,他就是一颗定海神针,能带给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爷爷,一位非常慈爱的老人,我曾经看过老人的一篇采访,其中他说:“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啊,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我亲眼见过”主持人接着问:“您是不是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老人连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可知粮食的重要性!”回想老人在采访中的神情,大有忧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了让人民不再像他看到的那样食不果腹,他带领着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攻坚之路!

  他瘦瘦小小的一个人,风吹日晒皮肤黑黝黝的,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为人低调,他的奖项非常的多,但是他从不在意这些,攻坚克难,一丝不苟!

  还记得老人给自己母亲写的那封信,他为了人民不再饿肚子,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积攒了多少想对母亲说的话,多少的悔,多少的盼,这已成为老人永远的惦念了!

  这位老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他离开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人主动的去送老人,为老人留下想念的泪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的成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终于放心的离开了。

  袁隆平爷爷对您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9

  这是全国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级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举国上下,悲痛欲绝。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出现,广大人民纷纷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对他们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爷爷真的是太伟大了!

  他年虽近百,却不在家乐享天伦之福,而是终日奔波在实验田,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灵的秧苗,在和风中翩翩起舞,那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爷爷毕生追求的是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我们中国人,因为有袁隆平爷爷,端稳了饭碗,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世界都为之震惊。

  像这么一位对人民做出卓绝功勋的杰出科学家,广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请看看各个媒体平台下的评论: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稻花香处忆袁老,泣雨声中送英雄。我们的“神农”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带着种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听听人们的请求: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为中国人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的袁爷爷。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隆平爷爷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袁隆平爷爷生前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将一生奉献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说我浪费粮食,其他人没有资格。因为是他让我们不再饥饿,不再担忧温饱问题。

  请求国家将5月22日设为珍惜粮食日!以此纪念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学生们应该铭记5月22日,好好学习,带着袁隆平爷爷那份对我们的希望,为国家争光!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0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但是不管是谁,都向他致敬。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他就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听老师说,以前我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人口位居全国第一,这么多的人。那一定需要很多粮食,但是这里除了让人居住的还有山川河流,不能把他们都变成种地的。种粮食的地也少。所以我国就发生了饥荒,饥荒的过程中,人们看见什么都吃。听说还有把石头磨成粉吃的。再见,他们当时是多么的饥饿。但袁隆平也体验过饥饿的痛苦,他想起人民的痛苦,所以他就想要培育出新的水稻。解救人民的痛苦。

  经过他的研究培育,培育出了新型水稻这种水稻。比如说近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2·4亿亩,每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这可足以养活中国14亿人民。而他的梦想不只是让中国种上杂交水稻而是让全世界都这么做。可见袁爷爷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袁爷爷,希望我们能吃饱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经济条件好而去浪费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古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好的。因为他是劳动人民的丰收成果。记得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就看见有些同学把没有吃完的饭菜倒在餐余桶里。把食物给糟蹋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袁爷爷和他们凡对近几十年来研究的科研成果,如果我们把它糟蹋了,那么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就变得分文不值了而且还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不尊重。所以我们要每天吃好饭,不浪费一粒米。不浪费每粒粮食。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珍惜现在的每粒粮食,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牢记在心里!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1

  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是多么的伤心难过!我所了解的袁隆平院士,毕生都在为世界的粮食供应做努力,做贡献。就连在医院治疗期间,他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杂交水稻,每天都向护士询问气温、降水等情况。一位护士在袁隆平老先生逝世后,还哭着说“他自己都已经病的那么严重了,还时刻关心着他的稻子。”

  袁隆平爷爷说过:“我有两个梦想。”袁隆平的梦想有两个,一是“禾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但就在他的两个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却走了。为此,我们要牢记袁隆平爷爷给我们的寄语:“知识是基础,汗水要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弃它。”

  总是下意识的以为,那些伟大的人会永生。却忘了他们也会老,也会生病,也会突然离开。他悄悄地带着草帽,弯着个腰……就这样,突然离开了……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由于袁隆平的杰出功绩,有许多人提议国家给袁隆平爷爷实行国葬,降半旗哀悼。

  我认为袁隆平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时刻关心人民、简朴、不慕名利、不畏艰险,勇于付出、顾全大局、甘为人梯……所有的这些精神,造就了中华人民对于他的尊敬与喜爱,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多么的平易近人!

  致敬袁隆平,我们要珍惜粮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汗水,坚持不懈,才能表达我们最真诚的致敬之心!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2

  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他80多岁每天还坚持打排球游泳,现在年轻已经90岁了,已经游不动了,打不动了。但他还是在学习,他在办公室里全都是书,书桌上堆满了书,书柜里塞着满满的书。老师说有句俗话叫:学到老,活到老!90多岁了还在学习,我们现在在是小学生,更应该学习!

  有一天,一位记者来采访袁隆平爷爷,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研发这个杂交水稻呢?袁隆平爷爷说,因为几十年前人们吃了上顿就没有了下顿,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现象,希望长大了以后想不要再出现这种状况,就想要研发这个杂交水稻。经过长期研究,他最终完成了这个愿望。袁隆平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在水稻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袁隆平一个人解决了半数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他非常的伟大!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费粮食,他曾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多年过去,浪费粮食现象依然存在!希望人们不要浪费水稻,现在我们有饭吃了,却变得不懂珍惜。

  所以我们应该要学习袁隆平爷爷这种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一心为人民的精神!老师说我们以后要光盘行动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3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平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袁隆平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平,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4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夏季粮食的丰收时节。粮食的大丰收让祖国的粮仓爆满,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让让人明更加安康。但是为我国甚至全球粮食曾收层产的袁隆平院士却离开了我们。

  粮食的丰收意味着国民能吃饱饭,意味着国家的国泰民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粮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他为人类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贡献。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在为自己的饭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边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压弯了腰,偶尔的一阵风,稻穗随着风摆动,我仿佛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边看着稻田丰收的笑容。再过几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灿灿,每当这时就想起了伟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为粮食的曾加产量而努力,与种子打交道,简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远铭记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吃饱饭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饭我都会想起他。

  斯人已逝,忧思长存。他在稻穗下乘凉的未完成的梦,后人将踏着他的脚印继续前行。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5

  我们中国近代涌现了一大批的国之栋梁,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英雄钟南山,"两弹元勋"邓稼先………这些人为了祖国,为了中华民族,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甚至生命。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拥有不死之躯继续为国家进行贡献啊!但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离开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心中不由得一惊,顿时就流下了眼泪。我想:这么伟大的人,竟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给你们讲讲这伟大的人的一生吧!1930年9月7日,这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于北京协和医院。他随着母亲到过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天津等地居住。然后在重庆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1949年8月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1950年至1953年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袁隆平续读三年至毕业。

  1960年,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植物。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水稻。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实验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束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孕株种子。1966年2月28日,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又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号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1982年在国际水稻学术研讨会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95年,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十月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2018年12月18日,袁隆平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这就是袁隆平爷爷的一生,是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食物不足的问题。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让我们为他致敬,祝他在天堂生活的快乐。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6

  一个人将一生献给一片土地,只为坚守一个梦想。——题记

  您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田埂上的背景,您那一件件廉价的花衬衣,您那台“世界名车”奇瑞….这年夏天,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背灼炎天光

  烈日当头,稻浪滚滚。您肩杠农具,兜揣放大镜,在没腿的泥中满跚。低头端详,您脸上的老年斑正是岁月的勋章,花白的银发让您更加精神。手捧稻穗,您深陷的眼窝渐渐有了光彩,闪烁的瞳仁与微笑流光溢彩,您用汗水浇灌出这沉甸旬的黄金稻。

  从实验田这头一路俯首仔细观察到那头,身影遂渐被拉长,一趟来回,一背汗水。每日都如此艰辛,您面朝稻叶背顶炎阳,偶尔才坐到树阴下,在夹子本上记录所得。火热的烈日从东方升起爬到山顶,又顺着西边的树梢徐徐滑下。

  但惜夏长

  时光如川,又是一年稻丰时。夏日转瞬即逝,稻儿们奉出颗颗金黄,摇曳在微风中,您立于田埂之上,双手插腰站定,极目四望,满眼金黄,不禁咧开嘴,憨憨地笑了,满脸的自豪与兴奋。

  但您总叹息夏天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是啊!“贪心”的你又怎么可能知足呢?您将水稻每公顷15吨的产量提升到每公顷18吨,将高产水稻变成海水稻。水稻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长,都凝聚着您的无尽心血啊!若不是当年历经饥荒,若不是当年的深痛怦击,又怎么能“贪得无厌”,怎么能开创水稻的新纪元,救济苍生呢?

  15元的衬衫,50元的衣服,100元的鞋子,260元的手表,是您!怀揣着永恒的赤诚之心,是您将一生都献给深沉的土地,一生都专注于陪伴在水稻左右,解决了全国、全洲乃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向您致敬!还是您!

  手执水稻,痴迷一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个夏天,稻子熟了,金浪翻滚,而您却永远地去了,去追求那个永恒的梦,您也许化作了天的一颗明星,闪闪烁烁间看着我们吃饭呢……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7

  “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题记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九十岁高龄还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他国家交谈;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拥有这个想法的老人究竟是谁?没错,他就是我最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烈,为解决发展中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山河因而色变,草木为之含悲。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爷爷去世了,未曾蒙面,看到消息已泪流满面。他终究是离开了,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最诚挚的最深沉的爱,踏着七彩祥云离开了。

  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族群的前行,完成使命后又变成天上的星星,他一定是赶着去创造下一个奇迹了,他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袁爷爷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为万世开太平,家国情怀。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此,我向您致敬,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8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

  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他拉着身上的衣服说:“这是我最贵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买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买六条领带,人家都说好。”但他抽烟要抽好烟——“中华”,每个月二千元,是生活中最奢侈的开销。“我对财富的看法,有钱不花就是没钱,放在银行里那不是自己的钱。”

  不论银行里有多少钱,袁隆平还是种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渐增多的条条皱纹,没有任何的变化。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19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去世了。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纵观袁隆平爷爷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一生是伟大的。

  路有饿死殍,路有冻死骨。

  上世纪60年代3年自然灾害时期,袁隆平爷爷亲眼目睹了在街边有人饿死的景象,这给正在研究农业的他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也让袁爷爷明白了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的道理。从此袁隆平爷爷走上了研究水稻的道路

  一心一意做研究,坚持不懈出成果。

  那时袁隆平发现苏联人的方法并不可靠,于是他只好偷偷研究欧美的学说。学习完后,袁隆平便天天下地观察,寻找合适的秧苗。他经常四处奔波,在各地的农田地里观察。为了育种,他在火车上用体温育种。尽管有人总会反对,说他不好,但他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取得突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不断反思、总结。终于取得了突破。以至于在滇南大地震的时候他也在临时的帐篷里研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研究出了野败。后来,杂交水稻的产量不断突破新高,为我们的粮食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禾下乘凉几时有,杂交水稻覆全球。

  袁隆平说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杂交水稻的亩产是不断增加,秧苗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我相信在不久后的,禾下乘凉梦一定会实现的。可惜袁爷爷没有等到这一天,这可能是他的一个遗憾吧。现在,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吃饭问题。这是袁隆平爷爷对世界做也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应该学习他纯朴、勤俭、纯粹、高尚的品德。现在,我们充分落实光盘行动就是对袁爷爷最高的敬意。国士无双,原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0

  与粮食同行,珍惜当下——沉痛悼念袁隆平爷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每吟诵这首古诗,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一介“农夫”。他毕其一生耕耘田间,淡泊名利,播撒希望,收获粮食的富足,他在泥泞中倔强地寻找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方法。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爷爷。

  “仓廪实,天下安。”千百年来,粮食一直就是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是全民的希望。袁隆平爷爷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了近70年,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一事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无人超越的成就,他成功了!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使得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袁隆平爷爷,是人民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曾说过,他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不幸的是,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时间,全国哀悼,长沙人民更是自发十里长街相送。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内心很是沉痛。但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饭。把碗中的米饭吃完、吃干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虽然,现如今各种各样的精美食品层出不穷,但眼前这碗洁白的大米饭,更应该让我们心存敬畏!因为这是袁隆平爷爷呕心沥血栽培出来的成果,这是他为民为国的精神!

  很多人热衷追捧娱乐明星,并乐此不疲,又有多少人去关注科学界这些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默默无闻于人群中的一些人呢?像袁隆平爷爷这样为中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该追捧的明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我做起,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与粮食同行,珍惜当下。“地上播种子,天上撒甘露。”祝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1

  在前一天的时候,我们中国一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年仅91岁,他是为了让中国的杂交水稻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让整个世界不再饿肚子而牺牲,他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顿时原来种植粮食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啊!那么我下来也要好好的吃饭。

  就拿这几天在学校来说吧,因为这几天在学校我们是要进行中午吃饭。然后我就发现许多同学都有剩饭的情况,这些剩的饭他们都将它倒进参与桶里就这样将它遗忘在那里,可是,买中1千克的粮食就非常的困难。在以前的时候。杂交水稻还没有彻底开发来的时候,大街上都有许多要饭的,并且每个人都吃不饱肚子,就算今天这一顿吃饱了,但是明天也就不知道吃什么了,甚至在那个时候还有彷徨,因为吃不饱饭。许多人都去那些富人家里做保姆,好能吃饱饭。

  袁隆平爷爷再一次出去时就到了一个地方发现有一些草竟然在水上生长,袁隆平爷爷就收到了这样的启发,于是他就开始刻苦的研究这是为什么,最后他就发现了那些粮食在水上也可以生长,并且这里面积也不大,成功的几率却很大,于是袁隆平就开始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终于他研究出来了杂交水稻,他就将他进行投放研究,他经过了许多次的实验,开发了许多次的杂交水稻试验它发明的杂交水稻,一次比一次强盛,一次,第1次好,从原来的每公斤1千千克,到现在的每公斤将近一吨,让人们脱离吃不饱的现状。

  当在袁隆平爷爷去世时的这个消息,让我非常的震撼,他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是为了他的梦想而牺牲的,的两个梦想都是要付出毕生的兄弟他一个梦想是要让人们吃饱饭,另一个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走遍全世界,白龙平也遇到这种精神我们也要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就要从小坐骑节约粮食。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2

  2021年的五月,是波折的,残忍的,不平凡的,他带来了地震带走了数条生命,带来了520的美好却带走了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一位从小就在课本上如神一样存在的伟人,用一己之力承担起全国粮食问题,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如今中国人能吃饱了,他却走了。他不是神,却如神一般的存在,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可他的功勋伟绩永不磨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5.22这位老人离开了我们,恍惚记得早上听到这个消息,那是满脸的诧异与震惊,一刹那就是满屏朋友圈的缅怀紧接着的就是满屏的辟谣和对媒体的谩骂,辟谣那时心中无限欢喜,袁爷爷只是为了让大家安心吃个午饭吧,午后他还是永远的离开了。谁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在一些时刻,中国人是团结的。人们自发送别袁爷爷,灵车所到之处停车鸣笛送别,万人空巷告别瞻仰,场面浩大动人心魄。他值得。

  他的一辈子都投身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哪怕在离开前的两个月,依旧身先士卒在稻田里投身研究,脑海里仿佛就浮现这位耄耋老人的佝偻背影。中国人的一口饭,袁隆平的一辈子,生病住院是因为在稻田里搞研究摔倒,意识尚存的最后一刻,记挂的还是田里的稻子。他的童年是颠沛流离的,头顶是日本人的飞机,身边是逃荒的人群,大地满目疮痍,他知道吃不饱饭有多难受,他却希望让所有人吃饱穿暖,他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夜夜攻坚克难做研究,换来不断突破的数字,挽回无数被饥饿折磨的生命,拯救了无数挣扎于贫困的农民,他始终记得自己经历过的灾难,倾注一生解决粮食问题。

  这位老人是和蔼的.、可爱的、可敬的,他也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服老不服输。他的一辈子不是用三言两语能讲述的,即使未曾与他谋面却深受其恩,心中与他分为亲近。不能亲自送别,却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慰藉。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荒。送别袁爷爷,您才是真的国士无双。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3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穿越时空……”一听,就知道表弟又在看奥特曼了。他还一边兴高采烈的说:“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了!”我很疑惑:英雄?虚拟世界中的一个人物也可以被称为“英雄”?我摇着头,问:“他是英雄?你知道什么是英雄吗?”“我知道呀,拯救世界的就叫英雄。”“对,没错,但是,真正的英雄,应该是解决人类生存难题的,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而不是在虚拟世界中叱咤风云的。”“哥,那你说,谁才能被称为英雄呢?”我思来想去,回答:“袁隆平爷爷!”

  “为什么呢?”表弟疑惑不解。“袁爷爷对我们的贡献可谓是‘前无古人’,你现在之所以能够吃上这香喷喷,甜糯糯的大米,每一粒都离不开他的贡献。因为他,全世界的人民都吃饱了饭;因为他,才会有我们这衣食无忧的生活。你说,他是不是才可以被称为英雄?”“嗯!对,只有像袁爷爷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英雄!”表弟若有所思的说。

  “那他现在这样一位老人,啊不,英雄,他现在在哪里呢?”表弟奇怪地问。说到着,我已经热泪盈眶。“他,他现在已经离开了,就在5月22日下午1点钟,袁爷爷含着微笑,带着疲惫的身躯躺在病床上,谁能想到,他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啊?这怎么可能?袁爷爷他怎么会……”“对,没错!他确确实实已经逝世!在5月22日那天下午,长沙举城哀痛,人们含着眼泪,一步步的跟着灵车来到殡仪馆。军人们为他守灵,人民为他献花。从外地专程赶来的人、当地群众自发排队送袁爷爷最后一程……”我的语气渐渐变得呜咽,变得泣不成声。

  “所以,表弟,你以后所吃的每一粒米,都不要浪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袁爷爷!”“好的,我记住了,我长大以后也要做像袁爷爷那样为人民做贡献的人。”“嗯,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负青春韶华,长大为国做贡献!”说着,我和弟弟都向着南方行了一个军礼……

  致敬,袁爷爷!

  致敬,英雄!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4

  1930年9月7日,一个注定伟大的人出生了,2021年5月22日,一位享誉世界的人去世了。他就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袁爷爷出生于战乱时期,见证了饥荒的可怕,患难时期粮食对人民的重要性,于是袁爷爷暗下决心,长大之后要让群众任何时候都有粮食可以食用,要让中国不再出现饥荒。

  他努力学习,23岁时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一直坚持研究水稻产量,在田中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根据这株水稻,他研究出了一粒种子,特殊的种子,种在了稻田中,这粒种子,经过了一波三折,最后成长为一片稻田,长成了袁爷爷的代名词——“杂交水稻”

  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每亩水稻产量最高可达500公斤,使全世界为之震撼,养活了世界数亿人口。我们所有人都所知道的是,袁爷爷他确确实实使中国再也没有经历过一次饥荒,他使更多的人,能吃上更多的饭。

  2019年,在荣获“共和国勋章”以后,袁爷爷依然殚精竭虑地“向着亩产1200公斤冲刺”,并且还说:“我现在是‘90后’,我希望在百岁之前,实现每公顷20吨的目标。”可是袁爷爷他食言了,这个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老人,终究还是离开了这片——他曾用一生不悔来热爱和奉献的土地。袁爷爷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袁爷爷的精神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着袁爷爷,也会有一辈又一辈的人延续着袁爷爷的精神。我想,这应该是袁爷爷最想看到的结果,这是我们能给袁爷爷的最好的慰问。

  袁爷爷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每一片稻田中,活在梦里。

  如袁爷爷所说的那样“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他播撒下心怀人民、爱党爱国的“种子”,用汗水浇灌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是袁爷爷的梦,是禾下乘凉梦。“禾下乘凉梦”,我们一起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5

  每当我们听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我们就会想到袁隆平。

  袁隆平是个伟人,他发明出了水稻,让我们吃上粮食。袁隆平在小时候就很喜欢学农,妈妈却告诉他说:“孩子,现在,你必须学会劳动。”后来他学习了很多的爱好,但他一点都不喜欢,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母亲却很担心他,“你会苦一辈子的”母亲说。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那颗坚定的信念稻穗低垂的时候,稻子就要熟了。可是他的妈妈已经不在了。袁隆平一生都牢记着妈妈教他:“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今天,他是去远方寻找最亲爱的妈妈去了。六岁时的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园艺里参观,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喜欢大自然,希望以后能学农,长大能创造出稻谷。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袁隆平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他只要在。他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从此以后,他开始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来,有汗水和辛酸,也有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梦见自己禾下乘凉梦,袁隆平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是他永远的梦想。其实他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人像一粒种子,我们要做一粒好种子。我觉得袁隆平爷爷是一位舍己为公的人,他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他每天都在田里研究水稻,最后他成功了。他为我们发明出了粮食不让我们挨饿,他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是我们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袁隆平是我们的水稻之父,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袁隆平一样,我们祖国做出贡献,每当我们在吃粮食时,我们一定要记住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6

  袁隆平爷爷说过:“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题记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他辛辛苦苦培育出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使我国人民不再挨饿,都能够吃饱饭。小时候,妈妈教会我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好好吃饭,拒绝浪费!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能吃饱饭了,但世界上却还有很多人在挨饿。据资料统计,2017年,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上升至8.21亿人,相当于全球人口中每9个人就有1个人在挨饿。当我看到非洲小孩饿得皮包骨时,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他们那深陷的眼窝、无助的眼神、枯木般的四肢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但地球的另一边,有些人却根本就不懂得珍惜粮食,经常浪费,奢侈无度,白白浪费太多的食物=,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我们要杜绝一切奢靡之风,拒绝浪费。

  要做到不浪费粮食,就要“好好吃饭”。比如在吃自助餐时,我们要吃多少拿多少,一次不能拿太多;在餐馆吃饭,我们也要尽量做到光盘行动。

  在我家,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粮食。如果有吃剩的米饭,我们也不会把它倒掉,而是留到晚上肚子饿时,给它加些水,熬成粥,或者做成蛋炒饭,也很美味。我们在外面吃饭时,如果不小心点太多吃不完,也会打包回家。每当弟弟不想吃饭时,爷爷就会跟我们讲他年轻时缺粮少食、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的艰苦生活,教导他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袁隆平爷爷在5月22日因病逝世了,全国人民都伤心不已,人们用各种方式悼念他,有的人给他敬献鲜花,有的人到现场为他送别,有的人为他书写挽联。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好好吃饭,拒绝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好的缅怀。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7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而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最伟大的人。

  为什么说袁隆平爷爷是最伟大的人呢?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爷爷做出了如此之大的贡献,却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他拉着身上的衣服说:“这是我最贵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买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买六条领带,人家都说好。”但他抽烟要抽好烟——“中华”,每个月二千元,是生活中最奢侈的开销。“我对财富的看法,有钱不花就是没钱,放在银行里那不是自己的钱。”不论银行里有多少钱,袁隆平还是种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渐增多的条条皱纹,没有任何的变化。

  一位记者问到有没有想过把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对台湾水稻界保密时,袁隆平回答:“那要看对哪些人保密啦,这个东西内外有别是不是?台湾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大家没什么可保密的,当然是分享成果啦。说老实话,我一点也不愿保什么密,我个性是这样。”好个“内外有别”,在涉及“两岸关系”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袁院士可一点也不含糊。

  袁隆平,天上的行星以他命名,地上的水稻认他为“父”,居功不自傲,妙语常留香,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为他人带来的欢乐!永s记人们心中!一路走好,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8

  不畏艰难,将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结合

  为了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视科学为生命。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袁隆平深谙这个道理。

  以实践求索真理、验证真理,不断创新

  科学家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袁隆平常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袁隆平认为,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先后成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的水稻产量,就证明了这句话。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

  引用指导:袁老与钟老这对“衣食”无忧组合,可以用作联系现实的素材。袁老发展杂交水稻,解决饥饿问题,造福世界人民。钟老疫情危急时挺身而出,坚守抗疫一线,力挽狂澜。二老以一己之力,造福万千人民。

  适用角度:责任,博爱,鸿鹄之志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引用指导: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科学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而七十多岁的高龄的袁隆平在获500万科技大奖之后仍然一天下田两次。“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老用行动告知我们:实践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日复一日田间的暴晒,让袁隆平变得瘦削、黧黑。可这也正体现了他的坚持、努力与敬业。适用角度:实践,敬业,努力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29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烈日当头,身穿宽松粗糙白衬衫的老人站在的金色稻田间,一副近似老农民的样貌,他时而观望,时而拿着本子记录着什么,憔悴并饱经风霜,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而我,有幸见过他几面。

  懵懂初遇

  上小学时,一个,衣着平凡朴素的老人出现在品德书上,那是我第一次与老人相见,老师和我们说,他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农”,一个人养活了全中国的人,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豪喜遇

  2019年6月3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盐碱地,老人和他的科研团队试种下“海水稻”。伴随着大型机械的轰鸣,稻苗在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地上扎下了根。如今,那片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有价值的黄沙戈壁,在老人的耕耘下,变成碧绿良田。我坐在液晶屏前,与老人相见,心中无比的自豪,看到这位伟人的一个个功绩,我不得不佩服,随着共和国勋章佩戴在他胸前时,如稻穗一般的阳光洒在老人身上,那一刻,我才懂得了老人,才是真正耕耘者。

  悲痛哀遇

  今年年初,老人因伤入院,即使在身处重病中,老人最牵挂的还是科研。五月,老人去世,举国为之悲痛,连老天都为老人伤心,雨一连下了两天,那是我与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手机上卒然多了几滴水,我不敢相信老人逝世的会这么突然,多么希望他去世的信息是假的,我多么希望老人还能笑盈盈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也希望稻田上还有那个身着白衬衫老人——袁隆平。

  金黄沉甸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30

  偶像,是什么?是那种在舞台上表演的人,还是电影里演绎的传奇人物?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的偶像,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千万中国人民的生命,让中国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的脸颊因为长时间的劳动而布满了皱纹,像那长时间缺水而龟裂的大地;他的眼睛永远都是那么的明亮;脸上的笑容也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约在20世纪70年代,他与众多科学家一起研究新型水稻,解决中国的饥荒问题,他常年穿梭在田地里,对待这些研究出来的水稻,像宝贝一样寸步不离,可是每一次的实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每一个夜晚,当村子里陷入了寂静,天上的月亮也闭上了眼睛。他的屋子里却永远都是亮着的,就像那路边的灯一样,有时候他连轴转做研究,连饭也顾不上吃。他把国家颁发给他的工资和奖金都投入到了实验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有一次在路边,他发现有一株水稻的产量是其他的20倍,他欣喜若狂,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手舞足蹈。他将这株水稻带回去仔细研究。在他的努力之下,实验获得了重大突破,他发现,这种水稻产量多,结出来的果实也比一般的要大,很快便在全国推广开来,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生活中,他虽然不拘小节,却对实验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有时候实验里的一处差错就要抱着脑袋思考半天,直到想出来为止,这种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并且传承发扬的。我们国家正因为有他这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才会强大。而就在前不久,他新研制的海水稻也种植成功,马上便会向全国推广开来。他说过,他的梦想就是让全国人民都吃上饱饭,现在梦想也已经实现了,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人正是我们要去追捧的。他就是袁隆平,被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31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平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32

  作为国家最高科技的获奖者—袁隆平,是世界上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如果没有他,我们将不会吃上这么美味的大米饭。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走在大街上如果你碰到他的话,也许你都不会知道原来他是袁隆平。因为他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的就跟平常的老百姓一样,肤色是一样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短小精悍,容颜是那么沧桑。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这张照片的工作人员竟然给这幅画配了一幅“农民获得丰收的喜悦”的文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但是却也显示了一个事实: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就是这样的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科学家今天要来我们学习做报告了,为此,我们异常的激动。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

  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33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

  2020年9月29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共和国勋章”奖章。作为杂交水稻体系的开创者,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技术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被人亲切地称作“杂交水稻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然而在获得荣誉后,袁隆平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仍保持这几十年前进入大众视野时的那样,干瘦、黝黑、生活简朴。尽管已年满90,却坚持每天下田。为国家排忧解难,为事业全力以赴,似乎已经成了他的要务和本能。

  艾青曾言:“个人的痛苦与快乐,必须融入时代的痛苦与快乐里”袁隆平年少立志学农,青年时有感于国家因饥饿而贫弱的现实,便将全部心血都投入了农业技术研究的工作。他始终将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放在心上,在与时代共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体生命也许是易逝的,但无数个体汇入时代洪流后,就能产生永不停息的巨大能量。对于袁隆平的生活,他套用巴尔扎克的名言进行形容“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因为对杂交水稻爱得深沉,袁隆平化苦为乐,用超强的毅力坚持了下去,最终收获了成功。

  天才之所以显得卓越超凡,并非完全因为天资聪颖,也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关。功名成就之后,袁隆平没有被鲜花和掌声迷花了眼而是不断坚持前行,成为令人赞叹的“90后”追梦人。对于青年学生的我们而言,时代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像袁隆平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用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2021年5月22日,13:07分,您离开了我们。你或许是神仙吧,毕竟神仙到凡间播散完种子又要回到天上去了。您是中国人民的光,星河可暗,此光不灭!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 篇34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颗粒无收的土地,哭声直上千云霄。一把稻米,那会是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风吹过稻田,小小的稻苗随风摆动,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闲。可小小的稻苗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位老人不再会开着小车在田间,小心地培育它们。

  小苗们会努力长的很高,长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样高,穗子要像笤帚那么长,结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样大……不会再有人为饥饿所迫,因为“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们害怕伟人的离去,我们害怕后来的人们不记得他们,害怕他们真的变成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遗忘。我们害怕他们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义,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为什么值得我们记住。我们真的不会忘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

  一位老爷爷,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开着他的小车,行驶在田埂上。田里的稻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一样大。爷爷笑着,我们跑去告诉他,超级稻长遍了全球各地,他还是笑着,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

  昨天,就在昨天,一则消息让天下人默哀。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于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当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很伤心,因为是袁隆平爷爷让全国14亿人吃饱饭,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爷爷毕生的追求。袁爷爷还说过“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感谢您为中国人能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有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我们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是袁爷爷辛苦努力奋斗一生所得。我们更应该乖乖吃饭,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袁爷爷您辛苦了!您在天堂好好休息!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一生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袁隆平的作文02-21

赞美袁隆平的作文02-16

关于袁隆平的作文范文07-01

关于袁隆平英语作文05-27

袁隆平介绍英语作文03-03

采访袁隆平的英语作文03-03

关于袁隆平院士的作文07-26

介绍袁隆平的英语作文11-23

致敬袁隆平的句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