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什么的作文

寻找年味作文

时间:2022-02-09 16:50:23 寻找什么的作文 我要投稿

寻找年味作文(精选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寻找年味作文(精选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寻找年味作文(精选15篇)

  寻找年味作文 篇1

  孩子时候盼过年,年却老牛破车疙瘩套,磨磨蹭蹭,迟迟不到;现在老怕过年——过一年少一年,年竟搭上火箭一般,“嗖嗖嗖”一晃就来,年复一年。小时候的年,真有盼头: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既开心又热闹。

  乡俗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过年”。我们就耐着性子,熬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些难熬的节气,甚至整个严冬,熬到腊八粥热气腾腾端上饭桌的那一天。而后,烀豆馅、团粘豆包,发面、蒸供馒头,剁馅子、包冻饺子……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快活到年根底下。

  供馒头小孩子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供完祖宗才能动。那些大小不一、点红点儿、包豆沙、嵌红枣的供馒头,在妈妈手里仿佛一件件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洁白圆滑,质地绵软,花色清新,远远望一眼,也会垂涎三尺的。

  寒风凛冽的清晨,我们还没起炕,就有一阵凄厉的猪叫声钻进耳鼓,一准是谁家又杀年猪。从绑缚、放血、褪毛,到开膛、洗肠、卸肉,一个熟练的屠夫要忙上大半天。稍微喘一口气,就要灌血肠、煮肉。前槽、后鞧、腰条,都要煮几块。等到两个滚儿落下去,肉煮熟烂,再揭开锅放两叶猪肝,几根血肠,几块血豆腐。这时候,大锅里就“咕嘟咕嘟”煮沸一年到头贫寒的日子,屋里屋外到处氤氲着肉香,氤氲着挥之不去浓浓酽酽的年味儿。

  那时候虽然穷,却穷得干净、磊落,知足、感恩,乐观、向上。

  即使再困难的家庭,哪怕没有新袄新裤,也要有一双新袜。除夕夜穿上,甩开双腿走两步,叫“踩运”,踩好运、踩旺运、踩鸿运。

  然后,就提溜着用秫秸扎成框、再糊上彩纸点上蜡烛的红灯笼,或两三个人结伴,或七八个人成群,走东家串西家,送光明、赶热闹,踩运、拜年。家乡人管这叫“走灯”。偶尔有谁提议,我们也吵吵闹闹走到村外去——一溜儿的孩子,一串的灯笼,一脉的欢笑,一路的“咯吱咯吱”踩雪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向落寞岑静的乡村雪夜,就有鲜亮可人的活气、生气与灵气。

  倘若走懒乏,就在谁家歇歇玩玩,歇够、玩腻再走。有时候,走的匆促,外屋门没有关好,寒风冷气一股脑灌进去,主人也格外宽宏大量,边带上门边嗔道:“这帮孩子,怕掩着尾巴咋地”。

  就这样走四五个来回,夜更深,蜡愈短,农历大年初一灿烂的阳光越近——怀里焐着好几毛压岁钱,兜里揣着冻梨、瓜子,嘴里含着橘子瓣糖——还有什么比这更甜蜜的日子、更耐嚼的幸福——过年,真好!

  现在想来,那么紧巴的日子,那么艰苦的童年,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乐观、执着、豪迈地向前走,就是因为有个年——抖擞着金色希望之光旗帜般的年,笑盈盈召唤着我们向前走。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明白:日子是漫长的,年却很短暂;生活本身是很复杂的,但活着却可以很简单。

  寻找年味作文 篇2

  猛然间,我才发现年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记得有一次过年,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去拍关于年味的照片。我刚听到这个作业时还很高兴,心想这还不简单,以前都市快报上经常有关于年味的照片,再说以前过新年到处喜洋啼,往路上一走,拍个几十张不在话下。

  于是,放学我就和几个同学拿着相机去“扫街”了。我本来以为街上过年了一定十分热闹,可走在路上才发现是冷冷清清,行人都是面无表情匆匆而过,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

  有了,我们找一些人家,门前贴着“福”字什么的,挂着春联的,不就行了。说不定还有年货什么时候的。同学们看到路上拍不成了,于是纷纷献计。我想:这路上没有,也许是因为太冷了吧。年味浓着呢,别的地方肯定有。

  虽说要拍“福”字和春联,可现在都住在小区里,没有几个人会在墙上贴这些。我们打了好几幢楼都一无所获。“我记得以前很多的呀!”“就是,以前我家也贴的。”好多同学都很奇怪,这“福”字跑到哪儿去了?

  “有了,超市肯定有点的。”“是啊,是啊。以前圣诞节他们还带对圣诞帽呢。”“还有假的圣诞老人呢。”我们边说边来到了超市门口。但超市里的年味也浓不到那里去,除了天花板上找些小饰物,我们就当是中国结拍了下来。我想:超市里以前到过年不是很热闹的嘛,今天是怎么了?“可以拍那些买中国结的货架呀。”一个同学提议。于是我便找了起来,可我左看右看到处都找不到。我只好去问超市的服务员。“那里”。服务员往超市的一个角落一指。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心想:那里肯定是人满为患,这下有的拍了,好不容易找到那个货架。“就这么一点。”“太少了吧。”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呼。不但商品少,而且顾客也没有,只有我们几个人。“没办法,充数吧。”我无奈地按下了快门。

  我走在回家路上,心想:也许在农村里年味会足一点吧。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曾经的过年:以前,我走在街上,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里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回家过年。以前,我走在小区里,家家门上都贴着“福”字,有些人家还会挂上春联。左邻右舍互相拜年,到处都是“新年快乐”的问侯声。以前,每当新年前几天,我和妈妈都不敢去超市买东西。为啥?人多啊!到处是人山人海,有时商品还会卖光呢。

  变了,一切都变了。在这个只讲高效率的城市里,许多节日都被淡化了,只有像泼水节、愚人节那样充满趣味的节日也许会被留下来。传统节日,许多人已经忘了大半,剩下的也只剩一个空壳,甚至有人也许全然不知。

  难道,难道这些节日真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它们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它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做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从现在起了解它们,认识它们,让它们再次兴起。

  “年味?你在哪里?”我不禁高呼一声。这声音飞过城市,越过高山,穿过海洋,飞向远方……

  寻找年味作文 篇3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现在我们一谈到春节定会想到各地都有订票赶着回家的人们,春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习俗,春节带给我们的是团圆祥和、其乐融融的气氛。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我们心目中也一定有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这些深刻的感触和温暖的味道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临近春节,人们都会兴高采烈的采办年货,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拉着妈妈的衣角充满好奇的在集市中采购过年的货物,我们也会得到一年中最好的礼物,新衣服、新鞋子、各种玩耍的鞭炮……当然,家里也会充满喜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全家人一起大扫除后还会贴年画、贴春联,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除夕时,妈妈会做一大桌好吃的家常菜,全家团聚在一起幸福的吃着年夜饭,然后看春节联欢晚会。说到这儿我们又不得不提守岁了,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除夕的我们总是那么有精气神,放着鞭炮、喜笑颜开的迎接新的一年。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春节,我们的节日,让感动继续,让年味儿永存。

  寻找年味作文 篇4

  又到一年春节。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陆续出现在大门上的“倒福”提醒着人们这个只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又将来临。

  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对于无法归家的游子,年是苦的,混合着牵挂与思念,难以下咽。

  对于辗转千里终于回家的行人,年,是甜的。混合着温暖与亲切,令人迷醉。

  对于历尽坎坷的探索者,年,是咸的。交杂着过去一年里受过的委屈,忍受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与祝愿,神秘,复杂,刺激着味蕾。

  春节,新年,不能明白道来它在我心中的份量,但隐约感觉它所承载的情义与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们家,一年到头来,最忙的要数奶奶,炸藕夹,炸圆子,蒸豆腐圆子,晒腊肉,小小的空间里堆满了奶奶为家人准备的年货。奶奶已经接近80岁了,爸爸劝奶奶休息,让她不要再忙碌。奶奶有时也生气地骂咧:“都要吃,又都不学着做,真是累死了,明年再也不做了。”可是每一个“明年”奶奶都拿着锅铲重操旧业,又骂咧下一个“明年”,不再做了。我从来不劝奶奶休息,因为我知道一个就这么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在羊的最末,表达对子女们的关心。不劝,因为劝不动。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为在外求学,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的家。我总是开玩笑说,人家都是省际大春运,我是城内小春运。放寒假,对很多人来说都没什么,但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回家,意味着炸圆子,意味着“年”。圆子我只吃奶奶做的,一如今年从英国回来的哥哥,见到奶奶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做了粉蒸排骨吗?”

  于我而言,年,没有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相聚有时又何必故作伤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教育我的“传统”,“家庭”,那好像有点沉重了。它很简单,就是奶奶炸圆子的味道。重油,精廋,酥软,咬下一口,那种嘴巴和心都被填满的充实是独属于“年”的味道,也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妙味道。

  吃了十多年的圆子,只好这一口,是真的好吃。

  人的记忆很有意思,那些在脑海了顽固盘踞的东西都连接着一段段不可替代的经历或者事件。正如我,贪念圆子的味道,无非也是贪念那些过去的记忆。五岁,十岁,十五岁,吃着圆子,我数着年岁不断成长。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剥落,外表渐渐模糊褪色,不再记忆。只有这玩意,与奶奶,与家人,与年,与希望融为一体,成为一年又一年里,只属于我的牵挂,只属于我的年味。

  去年年饭时,哥哥在英国,和我们人人都在电话里拜了年,可是人没到,不能叫团圆。今年年饭,他回来,反而是我因为高三,最后回家。上桌时发现第一个菜就是他的粉蒸排骨,第二个就是我的炸圆子。

  奶奶坐在一边傻乐,她什么都记得,一个不落。

  酒过三巡,兴致正高,大家纷纷站起举杯。特别热闹。声声祝福里,人人欢快的饮下各自杯中,那无法言说的,美妙的,年味。

  寻找年味作文 篇5

  大家都知道过年是最开心的事情,过年的味道是甜蜜的。在这期间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还可以拿红包,如果天天过年就好了。可妈妈却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这个寒假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我去找找年味。难道说过年还有其他的味道?

  小年夜那天,妈妈让我和她一起贴春联,我立马说:“我来贴‘福’!”说完拿了‘福’字就去帖,左边门上一个,右边门上一个,贴得可端正了!妈妈看了连忙说:“‘福’要倒着贴!”我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倒着贴,说明‘福’到了,我家就有福了。”原来贴个‘福’字还有这么多讲究。我灵机一动把“福”字贴到了天花板上,“抬头见福呀!”“就你鬼点子多。”妈妈又拿过手机,说:“对着‘福’字,扫扫看。”我赶紧拿出手机一扫,居然扫到了“友善福”,“看来我家宝贝今年又要交上好朋友,与大家友善相处啦!”妈妈笑开了花。哇!福字后面有这么多学问呀!我要继续找‘福’啦。我拿着手机从隔壁家的‘福’字扫起来,先后扫到了“爱国福、富强福、和谐福、敬业福!”集满五福,五福临门啊!福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啊!

  大年夜那天,我们开车去舅舅家过年,一路上车水马龙,每一辆车都开得像飞一样,你超过我,我超过你,你追我赶,妈妈说这是归心似箭!都急着赶回家过年呢!到了服务区更是人山人海,简直是寸步难移!加油站前也排起了长龙,我打开窗户,空中飘过来一阵汽油的味道,我感到也有了芳香的年味。

  到了舅舅家已经下午了,我们稍作休息,就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大家又说又笑,聊聊工作,聊聊学习,小孩子呢?就是拿着面皮捣乱。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摆满了桌子。我一看,饺子居然在大人的手里就像变戏法一样,这样一捏,那样一捏,就包出来各式各样的饺子。有的像金元宝一样鼓鼓的,姥姥说,是让你们财源滚滚;有的像小船一样弯弯的,我连忙说,是让我们一帆风顺!“聪明,棒棒就是棒!”;这个呢?像两只手合在一起,是代表什么呢?姥姥笑着说:“这是希望你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能百年合好,永结同心!”噢,怪不得大家拼命往家赶,原来可以得到这么多祝福啊!

  “还有呢,棒棒快看……”妈妈连忙招呼我。我看到姥姥把洗干净的一角硬币包进了饺子。“这是干什么呀?吃到这个饺子会不会卡住呀!”姥姥说“不会啊,这是我们过年的习俗,谁吃到这个饺子,就预示着谁明年会发大财!人人都想吃到呢!”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吃着,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咬破碗里的饺子,没有发现带硬币的。等大家都吃完了,还是没有发现。这时姥姥开心地说:“明年我们家里每一位都会发大财,都会旺旺旺!”只见她从锅底找到那个硬币。这个饺子沉在锅底,代表全家福!“哈哈哈哈!干杯!”年味在笑声中回荡。

  过年的味道原来是家的味道,福的味道啊!

  寻找年味作文 篇6

  寻找年味之旅——高邮南门大街观游记

  已是深冬,二十四夜里的烟花仍历历在目。只听说南门大街上热闹得紧,我便赶了热闹去南门大街寻“年味”。

  临近中午,天空中隐约飘了些雪花,簌簌地盖满天地,却没有盖住南门大街浓浓的年味。一下车,便瞧见那似乎屹立了许多年的“南门”,几步台阶上映有岁月留下的青苔,然而那高高挂起的灯笼却昭示了,春节即将到来,更别提那招摇着的“红绿双龙”了。瞧吧,它们扭动着身体,沉重的龙头上红绿交杂――那龙却是在笑!龙下的人身姿灵活,一步扭,三步舞,直看的人发笑,那双龙不时亲吻两旁的人们,便时时引来一阵喝彩——“好――”声此起彼伏,而我那声也淹没在人海声浪之中了。

  瞧着那龙招摇着走远了,正欲向前,却又看见一群脚踩高跷,身着彩衣的人。红的,黄的,粉的,绿的,全是那般鲜艳!来了!数一数――八个。再细瞧上一瞧――哦!却原来是传说中的八仙啊!那厢吕洞宾刚过,这厢何仙姑便已跟上,古树戏本子上只说八仙过海,如今这八仙呐,却原来是过人海哩!这厢八仙过着海,那边身着红衣的武士却打着鼓。“砰――砰――砰”一声接一声,教人心头发痒,只想去敲上一敲呢。

  那鼓身是红色的,于是那声也成了红色;那龙是红色的,于是那雪也成了红色;那人穿了红衣裳,于是那年也成了红色。这样的年,直教人觉得天地都红了,天地都热了,天地都笑了。鼓声成了欢声笑语,天地成了张灯结彩。置身这样的南门大街,只有一片年味十足。

  我却仍不尽兴。等那八仙啊,双龙啊都过了,才跟着人群继续寻年味。这倒真是过年了,分明年还未来。木椅上,老师傅手执糖油,只在那铁砧上一勾,一勒,便勾勒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那老妪,一捏,一压,便塑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娃。吆喝着,捧起糖给客人,那人只尝一口,便是满心欢喜,连声称好。

  在这里,笑容仿佛成了习俗――哪个人的脸上没有欢笑?结伴而来的人互相谈论,有时不约而同笑上一声,小娃娃们蹦跳前行,左手一个糖人,右手一幅糖画,最后,那脸,那衣也成了糖。这时,不是人满为患,而是欢天喜地。

  年味,扑面而来的年味将我包裹,置身其中,只觉心、身都热了起来,这就是年味吧。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互相祝福,打闹,欢笑。

  年味,若说它是一种味道,却没人尝得出来;若说它是一种节目,却也没人演的出来。于是我只好说,年味是一种气氛,正如一家再熟悉不过的人吃着一顿再熟悉不过的饭,却吃的满心欢喜;年味是一种相识,你我萍水相逢,我却觉得亲切。为什么呢?你我皆中华儿女,过着中国年,守候同一个春晚,最后把酒言欢。

  正如南门大街的热闹,是一种年味,我们的欢聚,就是年味。

  寻找年味作文 篇7

  寂,一片寂静,亮了大灯的堂屋里,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着年已古稀的身体,数十年在这无鞭炮声的除夕夜里,独自过无味的年。

  此时我在静坐,思绪却已飞回到那栋老房子,回到那一个,我叫“爷爷”的人身边。记得年到腊七之时,和爷爷一起赶集去。那天总得要起早些,天尚是蒙蒙亮时便出门去,衔着那小竹篮去买豆。早些去时买来的豆新鲜,熬出的腊八粥好喝。买来豆后,便把家里的盘盘罐罐,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我摇水,爷爷洗豆。到了下午,院子里的几家人会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来收成中最好的五谷杂粮,邻里之间相互交换,掺到了粥中去,别有一番风味!到了晚上,小火温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静。

  在腊八,是年的前兆。腊八的粥香带来了年尾的丝丝幽香,而紧接而来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了年的味道。

  从廿四始,和爷爷上街去时,总会遇到一些老书生端着台砚,持着狼毫大笔,捋开红纸,为求联者书写一副副大红联。偶尔还会遇上卖树人,拖来一皮卡的常绿松,买来种下以祈求来年鹏程万里,好运常来,健康比树。小年后的每个早上,不待太阳照进屋内,我就会被爷爷和邻居家老人的打纸声给惊醒。曾经爷爷拿着纸月子,念叨着“一拍三个,一张九排”一遍遍地教着我。如今,孙子连祖人都不愿祭拜,何求他学会打纸?除夕前的日子,看不见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写春联,寻不见曾经为千万小朋友追捧的烟花、擦鞭、礼花,也听不见那“笃笃”的温暖的打纸声……它们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了。

  继续在记忆中搜索。我偶遇了幼时和母亲一齐去看年会的场景,时已久远,记忆却似陈坛佳酿,历久弥新。

  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凌晨,东方的鱼肚白迎来新年的晨曦时,家家户户便燃起了那万响长鞭,迎接新年的到来。早早地,我著了大红袄,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齐拜了邻居家的年,踏在红红的鞭末子上看年会去。手里还啃着小笼包,脚下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歇,直奔区政府广场,那儿是年会的举行地。广场前,政府大楼上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其下挂了几个大红灯笼,更是庄严中透出了喜庆。没至场开,广场上便围满了人,人群身上散出的热气驱走了冬日的寒风,唤来了暖阳。“锵”的一声锣响,龙珠先行,神龙后动,珠龙互戏半晌,至高竿夺珠之时,人群中更是掀起一个高潮,紧接的便是民歌贺春,晚稻大户讲经验,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过年的热闹与喜庆。

  年味,还表现在……“老头子,二更天了,我来换你”说着,老伴从里屋出来,“唉,这年哪里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无年味,怕是味已逸散于时光的碎片之中了。在这寂而无声的夜里,我回味着,那记忆中的年味……

  寻找年味作文 篇8

  家乡的春节,素来让我好奇,过惯了县城里“清淡”的春节的我更是想一探究竟。我猜,它一定洋溢着家乡的特色。

  我知道家乡人热情,厚道,好客,家乡的春节,果真如此!

  浓浓的年味早在“祭灶”时弥漫开来。老家人到春节,最不可缺的就是三大样,烧“香”,串门,和看戏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支支能点上十二小时的巨大的香。

  老家的香可太绝了,它不仅个头大(高约150厘米),且防水又耐用。这种香并不执著于暗紫的颜色,工匠们灵巧的双手用金黄的银粉绘制出手一条盘旋着的龙,更在龙鳞上下足了功夫,凹凸不平,有起有落,龙的神态更是异常逼真,正要向你扑过来似的,两端还用橙红色镶上了“吉祥”二字。

  据爷爷辈的老人说,晚上点着这么一支,它便会像秦叔宝和尉迟恭一样,整晚护着你,一年到头平平安安的。这香一户在春节期间通常备三支,除夕夜,初一夜晚,正月十五晚各一支。这香最有特点的地方还是它特有的香味。它丝毫不像平时的短短的那种香,点燃时散出一丝丝黑烟,而是略有一点儿好闻。爷爷笑眯眯地告诉我:“这香的寓意可多了,他让孩子们能够安心,辟邪,用处多了去了。”

  随着第一支香在除夕之夜燃烧为灰烬,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初一就来了。这时,第二项必不可少的礼节-----串门压岁,便取代了一切。正所谓“一方风俗养育一方人”,老家的串门并不只是双手抱拳行个礼,说声:“新年好。”或“恭喜发财”。还要用这儿产的福橘和包给主人家压岁压惊。这不,我起床没多久,就有人上门拜年了。

  这时候的主人家更不能小气了,你越是热情,越好客,自己和来客也高兴。第一个来拜年的是邻家的姆姆,我小时候可没少受她关照,她来给我们压岁,我可要好好招待她。姆姆前脚刚踏进屋里,我就迎了上去,脸上瞬间挤满了笑容,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接过姆姆递过来的一袋“压岁礼品”,我知道,这也是一种礼貌。我将袋子拿进屋里后,连忙请姆姆上座。自己则忙不迭的给客人沏茶,瓜子糖果茶面包甘蔗桔子梨样样不能小气,因为来串门的人越多,表示你人缘好,况且这也是祝福的到来。姆姆高兴地喝完茶后,我见缝插针的与她聊起了家常。她很高兴,虽然席间我们的交流语言不是很通畅,也通过比比划划来交流,可是,老家人主客之间的热情与朴素却是挡不住的滚滚而来,温彻心扉。

  初六这天,家家户户都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下午三点,雷打不动的巡演戏。这场戏很受重视,老人们津津有味的谈着这即演的剧情,小孩儿们则呼来唤去的筹备零食陪老人。

  下午两点半,我们早早来到祠堂,容纳一千人的大厅座无虚席,来自东湖镇各个村的老戏迷,小戏迷们坐拥一堂,好不热闹!

  这场戏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不仅仅是演员们精彩的打斗,更是老家人对中国古老的戏剧文化的一种热爱与推崇。

  难忘老家春节游,游见了老家春节浓浓的年味和老家人的厚道,热情与好客,谁能不说家乡好?

  寻找年味作文 篇9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清明节,春节……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应该都喜欢过的就是春节吧。

  春节又称为“年节”,反正我家这边就叫做过年,据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兽,头长尖角,异常凶猛,“年”每到除夕就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一家老少全都逃亡深山,躲避“年”的伤害。

  后来人们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百姓们把这天晚上称作“年关”,并想到了度过这天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栓牢,把家门紧紧封住,躲在屋里吃着“年夜饭”,由于生死未卜,通常这顿饭菜都是很丰盛,大鱼大肉,吃过“年夜饭”谁也不敢睡觉,全都挤在一起闲聊壮胆,这也就形成了熬年守岁的习惯。

  还记得以前过年的时候,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了,孩子们天天盼,盼星星盼月亮就在等待这一天,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穿上自己期盼已久的新衣服,和同村里的其他人炫耀;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吃到大鱼大肉,一饱口福;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有烟花鞭炮玩;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收到大人们的红包,接过红包赶紧小心翼翼地把收起来,生怕弄丢了;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买到心仪的玩具。

  以前过年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家人从睡梦中拉起跑去搬年货,有瓜子花生,大白兔,阿尔卑斯,德芙,看着手中鼓鼓的年货口水一流直下三千尺,想睡也睡不着了。

  搬过年货,我们会召集村子的小伙伴在村子里来点恶作剧啥的,而大人们有的准备贴春联,有的在包饺子,有的在放鞭炮,哦对了,还有几个在追孩子们呢,让他们不要淘气,这一天欢声笑语,那些鞭炮的吵闹也成了欢笑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吃过年夜饭,就是等待春晚了,家人们总是备好瓜子饮料薯片围在电视机旁边,一看就是结束,当时我们可是春晚的真爱粉。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一转眼一年又要从人们的眼皮下溜走。

  可是现在的春节呢?

  新衣服,孩子们什么时候不能穿?大鱼大肉,什么时候又不能吃?就连发红包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兴奋感。

  还有春晚,并不是吐槽,真的是一年比一年难看,现在谁还会围在一起傻傻的等待着春晚?全都抱着手机电脑。

  就连放炮竹也被禁止了,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引发了雾霾。

  现在的生活经济的确越来越好,市场上买的,喝的,玩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尽管如此,我们难道不应该加快脚步去寻找最初的那股年味吗?因为过去的年,味更浓,过去的年,意更深,过去的年,人与人之间纯洁无瑕,没有虚假。

  寻找年味作文 篇10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随着一首《春节童谣》响起,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可是许多人说现如今早已没有了年味。所以,李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惠州的大街小巷寻找年味。

  李老师首先领着我们到了市场。卖东西的人可真多!有的卖油果,有的卖年糕,有的卖对联和红包袋……我的目光被吸引——这不正是妈妈所缺的红包袋吗?我快步走过去,先为妈妈挑了她喜欢的“恭喜发财”。接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叠红包袋上的一只可爱的小牛身上。小牛身上印着“新年好”三个字,整个红包袋更是图案丰富。这个样式全做在了我的审美上!我往下翻了翻,发现这只小牛仅此一袋,可谓万里挑一!我紧紧地把它捏在手里,生怕被别人买走了哩!二话不说,我立马付了钱,随着李老师继续逛下去。

  我们又来到一个小型超市。刚走进门,喜庆的音乐就萦绕在我的耳边。许多商品都在打特价,且换上了红彤彤的“新衣服”。我先是拿了一包薯片,再逛再走,咦?我发现了一杯冲泡式的优乐美奶茶,正好妈妈不喜欢喝冷的,她一定喜欢这种奶茶,而且冲泡式的奶茶,冲一冲更方便!我果断拿起一杯,走向了收银台。其他同学也都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年货,陆续往这边走来。付了钱,找到了年味,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像一朵朵绽放的迎春花,迎接新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尝到了年味!让我们做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寻找年味作文 篇11

  家乡的年味是有味道的,是那种流传千古的期望,是那种承载了千年底蕴的年味。走进年味,就是走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方法。我喜欢年味,就像喜欢中国历史一样。年味,携带着无尽美好的祝愿和暖意,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这浓浓的年味。而只有走进年味,置身于年味之中,才能感受到传统而细腻的爱。

  站在年前的街上,热闹而又喧哗的街上人人都在争买年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舒心的笑容……

  终于,我看到了我最爱的几种有浓浓年味的食品:腊肠和年糕,哦,还有鱼。

  腊肠:腊肠的制作过程有点复杂,我也不会做。但,制好的腊肠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美味。上好的腊肠鲜艳无比,红白相间,白的晶莹几近透明;红的艳丽,是那种不能用画笔填充的颜色,是属于喜庆中国年的颜色。腊肠的味道很浓,有些甜,但更多的是咸香,肉质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很有嚼劲。这年味应是厚重的,像一段历史,更像一本厚重的古典文学。

  年糕:年糕是用好的江米制成。得经过千锤百炼,才可以成为美味的年糕。真正的年糕虽粘但不让人难以下咽,而且还有一丝淡淡的稻米香和点点甜甜的味道。它的颜色一般以白为主,也有淡青色的,淡青色的里面加了艾草,有一种清新的田园草木香。着年味应该是清雅绵长的,像一首诗,也像一朵田间的花。鱼:鱼是白搭的,可以做清蒸鱼、糖醋鱼、蒜爆鱼、鲜鱼汤……等等。无论哪种都好吃。清蒸鱼,嫩!糖醋鱼,香!蒜爆鱼,酥!鱼汤,鲜!……这年味是缤纷的,像现在的世界,也像我的生活。

  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意义;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年味,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寻找年味作文 篇12

  今天是腊月25,马上就要过年了,在这几天里,人们最忙碌了!大街小巷,非常热闹。有卖水果的,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鲜肉的。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啊!还有那些提着大包小包年货的人,在街上来往穿梭,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仿佛要把街上所有的东西都搬回家。人们的家里,都挂上了象征和谐美满的中国结,鲜红鲜红的,好看极了!还有那些窗户上挂着的小彩灯,五颜六色的,有红、有黄、有蓝、也有绿。星星点点的,仿佛也是为过年做准备。记得我9岁那年过春节时,爸爸去小店里买了两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小狗,样子可爱极了!没错,那年正是狗年。

  我非常喜欢那两只小狗,直到第二年过春节,我也没舍得把她们仍掉。小区里,红彤彤的旺火也搭起来了,预示着来年有个会有个好兆头。电线杆上,挂着一排火红火红的灯笼,一个个亮得如狮子的眼睛一般。楼房上,别人家的走马灯,转得异常欢快,里面的人和物,如同是现实中的一般。妈妈忙着去街上抢购年货,大包小包,花花绿绿的,拿回来一堆。堆放的冰箱、柜子里,满满的。今年过年,爸爸还答应给我买一盏走马灯,这话不知是真是假?离过年还有4天,一切都准备就续。虽然这个节日叫春节,但,北方的春天却迟迟没有到来,地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温度还在零下,根本就不是春天。

  不过,人们热情洋溢的欢笑声,已经盖满了整个春节,也温暖了整个春节,任凭外面雪花飘洒,寒风呼啸吧!望着红红的大灯笼,我隐约感受到年的气氛。初二:陈靖

  寻找年味作文 篇13

  家家门前张灯结彩,宣告着过年的临近,中国红也挂满街头,仿佛要告诉所有人"除夕将至,乐享喜庆。"

  但有人说:"现在的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不过也有人说:"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开心的人不是你了。"两种说法我都认同,也不知如何辨其真伪。所以我决定细心观察,发现身边的年味儿。

  这次回家过年,便让我找到了年味啊!只见从车窗外望去,原本破旧的老屋经过一年的拆迁重建装修变成了雕梁绣户。大门前两个中国红灯笼高挂其上,周围的墙壁上也都用中国红装饰了一遍,显得格外喜庆。

  屋内的家具大多是中式家具,可以看得出老爸老妈对搬新房这件事情的上心程度有多高。这也难怪他们一定加盟看到这样的成果,脸上难以遮掩的笑容体现出他们此时此刻的高兴。家里的装修也向着现代化,爷爷奶奶在这一年当中,多次参与对新房的规划,这也使得他们的建议以及顾虑在这套新房当中充分的体现,现在看着他们的样子很高兴,可以看出他们对这套新房很满意。这一年当中爸爸妈妈比以往要忙碌许多,这套新房可以说是他们一年当中的心血,也是这次过年的成果,是过年的喜头。

  或许是年龄的长大,生活压力的幂级数倍增长,又或许是过年趋近于形式化,我似乎已经感觉不到过年的快乐,童年时过年的童真般的喜悦了。这也是我认同了开头时的第一种说法。但当我仔细寻找,我发现春节还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胜于所有节日,就像老爸老妈一样,希望把庆新房的一是留在春节举行,或许他们是希望这样举行能够喜上加喜,双喜临门,更加有仪式感吧。这也就是后来我认同了第二种说法。

  总之生活的年味儿并没有简单,只是我们心有所感罢了,但若是仔细去寻找,你会发现生活的美没有减少,生活的年味儿也没有减少。

  寻找年味作文 篇14

  记忆中的年味“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曲童谣可能是孩童时期最具期望值最具诱惑力的话了,那时候哪一个孩子不期望过年?在那时候的我们的眼里,过年就是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长大的代名词呢!一切的期盼和欢乐都融入在了过年这个节日里了。

  那时候的寒假放的也没有现在早,但总感觉从放假到过年那天总是有过不完的时间,盼啊盼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盼过年。其实要让现在的我来说,还真的说不出到底在盼着什么,但当时总是感觉那里就是理想的愿景。

  从腊八之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过年的事务了,杀猪杀鸡宰羊,为的是庆祝一年的丰收和对自己这一年辛苦的犒劳。那时候,不管作业有多么多,都得在刚放假的头几天废寝忘食的把作业写完,为的是在新年伊始的时候能够痛痛快快的玩几天。因为俺妈就教育我,学就学个扎实,玩就玩个痛快。这一点其实至今还让我受用。其实父母作为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从他们那学到的还真是获益匪浅,尤其是作为学为人表的他们。

  作业写完了该干点什么呢?那自然是玩了,在我住的大院里,有三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那时候啊,冬天还能下点雪,每到那几天,雪就像和我们约好了似的如约而至,一晚上的撒盐空中造就了第二天银白色的世界,我们打着早起扫雪的幌子,去占据那为数不多的没有被破坏的雪地,要知道,被人踩了之后的雪可就没那么好玩了。最常玩得便是那滚雪球了,先用手做一个比较大的雪球,然后放在那没被踩过的雪地上滚啊滚啊,一直滚,不一会,一个大大的雪球就诞生了,直到滚到自己滚不动为止。然后费劲力气滚到自己家门口,就算是炫耀的资本了。当那些晚起的小伙伴看到地上没有一片完整的雪地,自然是不甘心喽,那幼小的虚荣心也得到了轻微的满足。以前的院里有一座水塔,现在已经被电动的水泵代替了,冬天的时候,从水塔的最上面垂下一个个冰瘤子,长的超过一米,短的也有半米,我们自然是去掰下来拿着当剑使,乐趣无穷啊,不过家长们却不让我们去那个地方,毕竟如果掉下一根打到谁,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过年,鞭炮什么的自然是不能少,最喜欢的是那种左样式的袍子枪,需要购买,一个六响,那个算是我们那时候最高端的玩具了,为了能有一个,自然愿意咬牙不要新衣服不要别的,当然父母自然不能那么做,该给买还是得买的。年前剩下的这段日子都是在一种欢快的基调里度过,那时候,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鞭炮响后的火药味,年味就是香喷喷的馒头味,年味就是每家每户糖的甜味,年味就是嗑瓜子的香味,年味还是小伙伴一起上蹿下跳的汗味,年味还是走亲访友收到压岁钱的钱味,年味更是一家团圆坐在一起的情味…说不尽的年味,说不尽的小时候。

  临近过年了,就要辞灶了,这时候,要在灶王爷面前嗑三个响头,祈祷他能上天

  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那时候奶奶经常为我祈祷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个好大学,那时候在我的心中,大学还是一个梦,一个充满各种幻想的梦哩!

  寻找年味作文 篇15

  过年,是让大人和小孩最为激动的一个节日,大人要去买年货,把家里年的味道变得更浓郁,小孩则会在家里玩会电脑,看会电视,规划一下压岁钱到手里的时候怎么用,而除夕,则是这一切的开始。

  除夕,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而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故事相传,2月9日这一天,一个叫“夕”的怪兽会到别人家中,把这一年中积累的食物都吃掉,对此,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春联和在门外放鞭炮,等到“夕”来的时候,看到那红艳艳的春联和震耳的鞭炮声,就吓得落荒而逃了。除夕就是这么来的。

  今年的除夕,爸妈就给我买了很多的鞭炮,有很长的那种挂鞭,也有一些礼花炮,当然,也少不了我们最喜欢玩的小摔炮。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就把所有的鞭炮拿到了楼下。被我们首当其冲放掉的是那挂最长的鞭,爸爸拆开包装,把一条红红的长鞭铺到地上,又深深的吸了一口烟,斜着身子,点着鞭炮后,一家人都躲得远远地,离得太近,耳朵会受不了的。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红色的鞭炮包装纸也飞舞着上了天,扭动着她们那轻薄的身子,似乎也为了庆祝除夕夜的到来吧。一条条长鞭放完之后,现场只剩下浓浓的火药味和硫磺味了。

  接下来我们要燃放的是礼花。爸爸小心翼翼的把礼花放在地上,慢慢把引线点着,引线发出“嘶嘶”的声响,使得我们一家

  人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大家不由自主的退到安全区域,只听到“砰”的一声巨响,礼花在夜空绽放开来,煞是美丽,像流星划过夜空。随即,第二次震耳欲聋的巨响又喷发出来,那一声声的巨响,就像在发泄自己在这一年中的不愉快,又像是在欢迎新的一年 的到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中回想着那一幕幕美丽的景象,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随之而来,没有随之而走的,就是那些美好的回忆和那浓浓的年味了。

【寻找年味作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寻找年味作文(精选49篇)01-24

寻找年味的作文(精选34篇)01-27

寻找年味作文(13篇)12-28

寻找年味作文700字10-31

寻找年味作文9篇09-14

寻找中国味作文07-04

寻找身边的年味作文(精选25篇)01-22

寻找年味的作文9篇06-11

寻找年味作文(汇编13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