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杂感黄景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时间:2022-11-25 12:04:56 赏析 我要投稿

杂感黄景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杂感黄景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杂感

  清代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创作背景

  七言律诗《杂感》,是黄仲则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后写的,当时黄仲则二十岁。黄仲则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愁苦的语言,朋友都劝他“愁苦的诗歌不是好的预言”,但是黄仲则坚持不平则鸣,回顾自己二十年“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出不平的感慨。

  赏析

  黄景仁的诗作是清代最优秀的诗作的.组成部分,上不逊色于吴伟业,下可与龚自珍相伯仲,留下了不少名句和名篇。他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都门秋思》所说的“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真是写尽了人生的苦状。其他如《病中杂成》《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孤独痛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他甚至动了快一点死去的念头,有“愁多思买白杨栽”、“寄语羲和快着鞭”等话语。

  本篇也是悲愤得百感交集的名篇。首联写孤独无奈,回首一生一无所成,前途毫无光明;颔联写漂泊生涯,处处悲辛,以及因爱文学诗歌而带来的无用的虚名。两句对偶精巧自然,意象优美,感情充沛,曾引起不少知识分子的共鸣;颈联更进一步直说,既表现了作者处世的傲气,又概括了读书人的心声。在封建社会中,即使像作者所处的时代还是所谓盛世,也完全不能自我把握命运,连温饱都难以保证,表明自己写诗是抒发真情而已。

  拓展:杂感黄景仁阅读答案

  杂感

  黄景仁①(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②飘尽悲歌气,泥絮③沾来薄幸④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⑤,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①黄景仁(1749—1783),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诗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它乡。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表达出自己成仙成佛的心愿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个人情怀的心境。

  B、 “风蓬飘尽”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虽漂泊不定,生活落魄,但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

  C、 “泥絮沾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如沾泥的柳絮,本不再轻狂,却得到负心汉的坏名声的平生遭际。

  D、颈联诗人言明自己书生无用,世人十之七九好似当年阮籍一样用白眼来鄙视“我”的现状。

  E、尾联诗人表达出无惧诗谶,要像虫鸟发声一样抒发自己内心自然真实的情感。

  2、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的三种并做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D

  2、 ①首联直抒胸臆,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

  ②颔联借物自比,揭示自己的漂泊身世和艰难处境;③颈联用典与反语再次直抒胸臆,表达白眼看人,书生无用、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之情;尾联借物自比,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同样发声自比,再次将“不平则鸣”之气推向高潮。

【杂感黄景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别老母_黄景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4

《别老母》黄景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杂感原文翻译及赏析08-14

暮归山中_蓝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4

还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4

杂感原文及赏析03-09

杂诗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28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赏析02-27

《木兰诗》原文翻译及赏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