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

时间:2021-01-30 17:59:48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年周恩来》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1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周恩来总理生于乱世之中,从小就经历了与同龄人不能相比的痛苦。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由于生活条件非常不好,所以他时常靠着拿着家里值点钱的东西去典当铺里典当来维持生计,日积月累,当铺里留下了周总理矮小的身影。失去父母后,周总理不得不投靠伯父。

  伯父供他上了最好的学校,在学校里那些富家子弟欺负他,嘲笑他,但他却从不计较,反而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因为他这种宽阔的胸怀成了当代的伟人。

  虽然如此,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小便有雄心壮志。有一次,校长在班上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他们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为了功名,有的说为了财富,而周总理站起来理直气壮的说:"我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豪迈的誓言!周总理胸怀大志,不屈不挠地奋斗,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为之称颂的一位伟人。我们应该向周总理那样,为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从小就要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这样长大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读《少年周恩来》,追昔抚今,我心潮澎湃,我们要学习周爷爷的独立,自强、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我们要从小立志,长大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记住昨天,把握今天,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2

  1898年3月5日,随着啼哭声,一个将来不平常的人呱呱落地了,他就是周恩来。在他出生不久,他的外公就离开了这个人世。他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大鸾”。周恩来一共有三位母亲,一个是生母万冬儿,一个是养母陈氏,还有一个是乳母蒋姜氏。这本书首先讲了周恩来跟陈氏生活时的故事。

  周恩来是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在他小时候都用有着非凡的智慧,养母陈氏是书香门第,所以她很懂得文化,“大鸾”很小就开始跟陈氏学习练字,还学习背诵古诗文。他的生母万氏是一个见过世面、知明理的人,她擅于化解矛盾,而且处事非常有条理、懂分寸,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很多矛盾都会因为她的化解而变的无形,这也为周恩来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周恩来非常喜欢上学,但是学校的知识还是满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他有空闲事就去图书馆。有一次,校长问他们为什么而读书时,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而周恩来却说了一句相当震惊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非常喜欢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问题,而且探讨的问题还都是国家大事,周恩来的作文书平相当的好,可以说是下笔如有神,就这些都不得不让那些老师佩服。他非常喜欢读爱国人士写的书,周恩来长大了的时候,他又准备去日本留学,在漫漫追寻的途中,周恩来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书,他又开始认真的阅读,通过这些书,周恩来在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里,又重新找到了真理之光!

  读完这本书我只能说周恩来是一个聪明绝顶、勤奋好学、独立自强、气宇不凡、雄辩滔滔的伟大少年!我要向他学习的,不知道多的该用语言怎么表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3

  以前,我就听爷爷讲过周恩来的故事,知道他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最敬爱的总理。现在我读了《少年周恩来》的故事,让我更了解周恩来的一生是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这个故事追寻了周恩来成长的足迹,讲诉了他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周恩来出生于乱世之中,从小就对百姓生活的困苦、社会现实的残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独立自强,勤奋好学,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文中还讲到周恩来非常勤俭节约,他穿的衣服很简单,夏天是一件白色大褂,冬天是一件蓝色大褂。好几次,家人要给他买几件新衣裳都被他拒绝了,他很不解,干吗要在这些外表的东西上花那么多精力。为了尽量给家里减轻负担,他开始自己想办法找些事情做,赚钱来补贴家用。为了省钱,只买豆腐店便宜的豆腐,星期日从家返校时,只带一小瓶酱回校当菜吃。周恩来经历的种种磨难也激发了他努力拼搏、发奋学习的斗志。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有些同学吃要挑三拣四,穿要名牌,不懂得珍惜,不刻苦学习,到将来后悔也晚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勤俭节约这个美德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只有勤俭才能持家,只有勤俭才能强国。无论回顾过去还是面对未来,我们都要想周恩来学习,要牢记这一点,才能有所作为。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4

  少年时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这个少年是谁?他就是周恩来。

  读了《少年周恩来》这本书,我感触很多,不仅让我了解了伟人的成长足迹,更增强了我们对他的敬重与爱戴。

  周恩来自幼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写得一手好字,六岁时就熟读了《四书》、《五经》,毫不厌倦。在上学期间,由于家庭经济不是非常好,没钱买书,但他总是从学校的图书室借一些书,每到深夜总是有一盏光线微弱的小油灯亮着,灯下总有一个少年在发奋学习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是他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前进的动力,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让他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依然奋发图强,使他终于走向成功,走向辉煌!周恩来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乐于助人。

  在读小学期间,每天总是来学校最早,帮助校工打扫卫生。老校工生病了,无钱医治,周恩来把自己平时节省的八个铜板送给老校工治病,让老校工感动不已。在南开读书期间,学习竞争压力很大,班级里有同学询问问题,其他同学总是找各种理由不予理睬,而他总是乐于回答。

  读了《少年周恩来》后,总有一种力量在激励着我。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学习周恩来总理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那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做一个生活上简朴,学习上刻苦,有志向,有毅力的少年。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5

  《少年周恩来》是金石作者编著的,他记载了周恩来从出生开始一直到东渡日本求学这一段人生经历。

  翻开书本,我仿佛就走进了少年周恩来的传奇生活里,感受着他的生长足迹,周恩来那坎坷、丰富的早年生活使他养成了独立、自强、勤奋的好习惯。周恩来从小就聪明过人,他四岁就会背很多唐诗。还写得一手好字,他做事有规划有目标,并且很孝顺父母,一次母亲病了,他天天给母亲熬药,喂药,端茶送水,衣不解带的照顾母亲,没有怨言。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国内的朝廷腐败无能,国外列强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生于这样的年代,小小的.周恩来对百姓生活的困苦,社会现实的残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独立自强,勤奋好学,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的宏大志向,通过他的努力,成绩优异的恩来考进了天津的南开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继续深造,同学们都很敬佩他。

  合上了书本,我深深地被周恩来的精神所感动。我们追逐着各种明星,追求着各种各样的名牌,却很少了解伟人的故事,从这次的阅读中,我学习到了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他处处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他的伟大思想让我震撼,他在学习上的刻苦执着,他对父母的孝顺关心都让我感动并且惭愧。

  生活于太平盛世的我们生活的都很幸福,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大人们每天辛苦的工作,供我们上学,我们却一点都不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人稍微有哪里不顺我们的意,我们还要撒娇闹脾气。受了一点责骂或批评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受委屈,最可怜的人,于是就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一切,我们真是太不应该了!

  周恩来,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步伐;你是我无声的老师,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你是我永远的领航标!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少年闰土读后感范文04-06

顶碗少年的600字读后感04-19

顶碗少年读后感集合15篇04-16

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读后感04-13

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读后感小学作文08-01

《青少年百科知识探究》读后感范文06-18

少年励志故事05-20

幸福少年作文04-22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读后感08-07

《中国少年百科全书》读后感1000字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