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潼关吏赏析

时间:2021-05-16 15:43:02 赏析 我要投稿

潼关吏赏析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

  杜甫诗鉴赏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洛阳再次失陷,叛军西攻长安,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就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正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概述。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状况。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

  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借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措施的关心与悬念。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yāo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暗承修关还备胡。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着高耸的山峦说:那层层战墙,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不必再担心长安的安危。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是借关吏之口表现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希望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复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 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 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形象鲜明地塑造出战神式的英雄形象,令人倍受鼓舞。

【潼关吏赏析】相关文章:

《潼关吏》原文、翻译及赏析03-12

潼关原文及赏析08-07

《潼关怀古》赏析10-16

《题潼关楼》赏析05-19

新安吏原文及赏析09-25

《石壕吏》赏析10-12

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02-23

潼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石壕吏原文及赏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