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蚕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10-20 12:09:07 赏析 我要投稿

《蚕妇》翻译及赏析

  蚕妇》是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蚕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出自] 北宋 张俞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

  蚕妇:养蚕的农家妇女。

  市:这里指集市、市场。

  遍:全。

  罗绮:绫罗、丝绸、锦缎。

  译文

  看到街上不少人,绫罗绸缎穿满身。

  仔细看看他们的模样,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赏析:

  作者简介

  张俞,一作张愈(《宋史》),字少愚,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史书上说他“隽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仁宗宝元初(1039),曾上书朝廷论边防事。因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益州长官文彦博特别优待他,为出资买得青城山自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他因此号称“白云先生”。“喜弈棋,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疑,买石载鹤以归。杜门著书,未就,卒。妻蒲氏名芝,贤而有文,为之诔曰:‘高视往古,哲士实殷,施及秦汉,余烈氛氲。挺生英杰,卓尔逸群,孰谓今世,亦有其人。其人伊何?白云隐君。……’”(《宋史·隐逸传》)确如蒲氏所言,像张俞这样古风强烈的士人到宋代已是不多了,宋初柳开、张咏、寇准、石延年以至范仲淹等人犹见余习。蜀中因地处盆地,那里的士人身上保留的古风也相对多一些。“三苏”中的老苏与大苏那豪迈高逸的风概也有这种古士之风的影子。

  北宋大诗人张俞为了宣传县籍三位杰出学者(即严君平、扬雄、李仲元),常借成都地区的佛教圣地之一中兴寺宝地,宣讲儒佛道相济相通的思想。寺庙住持也对张俞的宣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应住持之邀,张俞书写了三人的选诗相赠,上世纪90年代仍供奉在寺内。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鉴赏

  《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

  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从这两句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中,真正的劳动者过着的是穷苦的生活,连自己亲自做的罗绮都不能穿。而那些达官贵族却穿着绫罗绸缎。这一点表明了在当时平民与达官贵族之间,生活物品的相差和欺压的平民的现象。

  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完全诉诸形象——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泪满巾”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既深,构思也巧,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创作背景

  宋代初期,其社会形势比起晚唐、五代百余年来的混乱局面,表面上安定得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努力生产,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但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便大量剥削,以其所得的物质财富来宠养前朝的降王、降臣和庞大的官僚地主集团。张俞屡试不第,深明民间疾苦,此诗即是诗人目睹了劳动者的辛劳后,为揭露这种剥削压迫现象而作。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养蚕女进城后的所见所感。诗中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平凡和悲苦,并对不平等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诗的前两句写蚕妇进城卖丝引起的伤感。通过蚕妇“入城市”、“泪满巾”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尤其一个“满”字,表现了泪水之多,伤感之重。至于蚕妇为什么入城,是去卖蚕茧或卖自己缫的丝还是做其他事,这前两句给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引人深思。

  而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解释,“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些“遍身罗绮者”,穿着十分华丽的丝绸衣服,却并非自己养蚕做成。一句“不是养蚕人”,十分尖锐地揭示出封建剥削制度不合理的现实,不劳而获者掠夺了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那满巾泪水正是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

  此诗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一个养蚕妇女之口,深刻控诉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残酷现实,揭示出封建社会极为严重的阶级对立。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全诗语言明白如话,含意深刻,发人深省。诗中淳朴通俗的语言,明快流畅的韵律、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成为流传很广的诗作。

  作者生平

  张俞,隽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宋仁宗宝元初年(1039年),西夏事起,曾上书朝廷论边防事。因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益州长官文彦博特别优待他,为其出资买得青城山白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自号“白云先生”。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余年,卒年六十五。张俞非常重视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率先创办“少愚书院”,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亲自教授。明代时改“少愚书院”为“子云书院”。著有《白云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蚕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蚕妇原文、翻译、赏析02-21

《蚕妇》原文及翻译赏析03-06

《蚕妇吟》原文及翻译赏析03-03

蚕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4

蚕妇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2-15

蚕妇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2-15

《蚕妇》原文及翻译赏析4篇03-07

蚕妇原文及赏析08-20

《蚕妇》张俞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