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时间:2022-10-17 12:14:31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一、人物简介: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是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霸主。

  二、性格特点之一

  广纳贤才,礼贤下士。

  具体事例:

  1、曹操是个颇负盛名的爱才之君。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局面一直僵持不下。袁绍手下,有几位谋臣,其中就有才高八斗的许攸。在袁绍的.旗下,许攸是最受宠的谋士。一次偶然的机遇,郭图趁许攸探查曹军虚实。在袁绍帐前大肆指控许攸私通曹操,一脸茫然的许攸被伦为囚犯。他明白,如果自己仍旧辅佐袁绍的话免不了杀身之祸,还是赶紧弃袁绍而去为妙。眼下只有曹操离自己最近,何不投奔曹操为快。消息传到了曹营,曹操早已耳闻许攸的才华,兴奋不已。鞋子还没穿好就跑来迎接许攸。最终,许攸帮助曹操找到了袁绍的粮库,放火将其烧毁,袁绍大军不战而忘,袁绍不久后也因被曹操数次打败吐血而死。

  2、刘备本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百姓,可后因与祖辈与皇室有关,天子口喻将其提拔为皇叔,这也让心疑的曹操对他有了一丝警惕。刘备是个正人君子,他为人忠义,心胸宽广,平凡却素有大志。从而桃李满天下,变为妇孺皆知的好口碑。所以,投靠刘备的英雄豪杰特别多,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是千古英才,出力拔萃。徐庶就是其中的一位。徐庶是个才华横溢的谋士,后被刘备所用。因为刘备势力单薄,一直吃败仗,惨烈的局面僵持不下。来因为偶然的机遇,经部下介绍而得了徐庶,徐庶刚进蜀营,刘备便打了一个打胜仗。曹操听见了,便从徐庶的老家把徐庶的老母架过来,同时命令手下写好文书,说徐庶的母亲饱受苦难,被囚于牢狱之中。徐庶生来就是个孝顺的儿子,一听这话,便含泪弃了刘备,投曹操而去。虽说这种手法奸诈,的确不是英雄所为,但这样恰恰可以体现出曹孟德的爱才之心啊!

  二、性格特点之二

  心胸狭窄,血腥残忍,疑心过重,

  具体事例:

  1、曹操妄图杀死董卓而未得手,还赔了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刀,心中很是悔恨,他想起兵灭了董卓,可势力远不及董卓的一本。再者,如果再在这城中拖延下去的话,免不了会被通缉,引来杀身之祸。于是,曹操与陈宫连夜逃往郊外,在一家亲戚开的驿站歇息片刻。当晚,曹操在客房休息,忽闻楼下传来刺耳的磨刀的声响,吃了一惊。于是揣着宝剑,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楼下,不知不觉中,磨刀的人倒在了血泊中,而曹操生怕别人会告知官府,便把所有的人全都杀害了。陈宫还不知道曹操做了些什么,却被曹操告知此地不宜久留,应当速速离开。一脸茫然的陈宫忽然看见了成片的血迹,吃惊的望着曹操,却看见他已经走远了,于是跨马去追他。这时,驿站的掌柜来了,他见曹操这么慌忙地离开,十分不解,说:“我们本想用猪肉款待客家,却不知客家这么急着要走,诺,这是我为您准备的美酒,你捎上吧!”掌柜摇了摇头,笑着离开了。陈宫这才恍然大悟,却发现曹操已经将掌柜的首级斩下。他大惊,去问曹操为何这样做,曹操却说:“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陈宫愕然沉默。

  三、总述

  在罗贯中著写的(三国演义)当中,曹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在我看来,曹操心胸虽然狭窄,但也不乏英雄豪杰的霸气和正人君子的气度。在三国割据天下之时,曹操的势力是最大的,最后也是曹操门下的诸侯统一了天下,由此可见,曹操不乏过人的才华,就像诸葛亮所说的:“只有袁绍、吕布、刘备和刘表这四个诸侯可以攻克曹操。”这四个人都是那时的豪杰。可见,曹操一人便抵得上千军万马,我们不能否认一个英雄在三国时代的统治。就像司马懿在史记中说的那样,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事实而已,谁又能断定,在三国的纷争中,到底谁更接近一个君王呢?这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述。

  于禁简介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1],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

  于禁人物评价

  曹操:①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②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14]

  虞翻: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15]

  司马懿: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16]

  陈寿: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14]

  裴松之: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14]

  陈叔宝:李陵矢竭,不免请降,于禁水涨,犹且生获,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17]

  孔平仲:将军畴昔负朋友,若此昌豨犹得生。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18]

  郝经:张辽、徐晃诸将壮猛有谋,亦关张之亚匹;然失身于操,终为勇而无义。[19]

  李贽: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20]

  王歆:世无百战百胜将军,禁逢霖雨,败于关某,不为耻也。然虽比类荀林父、孟明视,虽败而国家不替,然未闻其腆颜降敌也。使二子降楚归晋,吾恐不得死所也。禁为国家宿将,以威慑众,能治乱伍,亦当时之杰,惜乎为德不终。既为羽禽,复为吴得,送诣文帝,如此辗转,禁未羞死,独登高陵而突然惭恚发病乎?文帝所为亦过矣,非帝王之行,亦非君子之行,然大有为王仲宣作驴鸣之味,是名士行,真大快事也。

  于禁艺术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于禁于曹操招贤之时前来投奔。曹操起兵为父复仇,于禁与夏侯惇、典韦同为先锋。宛城之战中果断斩杀企图叛乱的青州军,因而得到曹操赏识。随曹操参与官渡之战,后随夏侯惇一同讨伐刘备,因担心遭受火攻而曾试图提醒夏侯惇,但为时已晚,曹军败绩。

  赤壁之战中,曹操中周瑜之计误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于禁和毛玠因而代替二人成为水军都督。[21]赤壁兵败之后,于禁随曹操征讨马超、韩遂,于阵前不敌马超而败北。关羽率军攻樊城时,于禁、庞德奉命前往援救镇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恐庞德与己争功而屡次牵制庞德,并拒绝庞德的建议于低地扎营,终被关羽以水攻大败。战后于禁被俘,向关羽乞降,被押解往荆州。[22]吕蒙攻陷荆州后于禁被送往吴国,孙权降魏后将其释放返魏,奉命守护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05-01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的形象分析07-10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分析05-01

曹操形象分析课件05-01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04-28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09-08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06-02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内容05-01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模板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