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作用意义

时间:2022-12-27 16:55:00 赛赛 意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上丝绸之路作用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上丝绸之路作用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上丝绸之路作用

  一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周边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在新形势下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将成为我国与东盟之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有利于搁置争议、增进共识、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共进的周边环境。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形势下应对挑战、用开放倒逼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深远谋划。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起点上科学谋划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助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而且对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大大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兴起以来,就是联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走廊、推动商业贸易繁荣发展的黄金路线。目前,我国和东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我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力推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已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海上丝绸之路意义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圳该如何发力?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深圳应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新一轮改革开放为推动力,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的发展。

  “海上丝路”的“路”有新含义

  郭万达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新的含义,是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要求。新在哪里?他认为,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其本质是更加开放,是全球化的更高版本。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打通中国与世界的海上贸易通道。在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融合现代化、全球化的新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种发展观念的转变,深圳应该迎头赶上。”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抹新的亮丽色彩,将让中国以更新的开放面貌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路”有了新的含义,不仅包括港口、口岸、运输等传统的基础设施,而且有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互联互通的“路”。

  打造全球供应链重要节点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圳有自己的优势。郭万达提出,35年前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深圳开始,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规划上,深圳占据优势。

  郭万达认为,深圳港与香港水陆相连,坐落在珠江口东畔,加上珠三角强大的工业经济支撑,深圳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有着强大的后备支撑。深圳港与香港港联结起来,共同打造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在国家新的海上丝绸之路规划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深圳本土的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华为、比亚迪、华大基因等大型跨国企业。也就是说,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圳已经具备强大的产业支撑,可以顺利与国际进行接轨。

  应充分利用“三化一平台”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规划中,深圳有希望成为一个重要节点,但是机会和挑战并存。

  郭万达认为,深圳要抓紧规划步伐,尽快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对接,与深圳提出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湾区经济、外溢性经济对接。

  “深圳质量”、“国际化城市”等理念在深圳的改革发展中不断深化推进。郭万达提出,深圳要继续坚持这些理念,并充分利用深圳已经确立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开发开放战略平台这“三化一平台”,发挥前海在深圳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载体和引擎作用。目前深圳的国际化标准还要进一步提高,在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同时,要更好学习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深化改革。

  历史背景

  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

  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唐代,中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这条航线全长1.4万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宋元时期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仍是丝绸,所以后世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出口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又称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由于输出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此也称作“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约定俗成的统称。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首先,同过去三十年实行的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类似,“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可以看做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不同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开放,我国将从接受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到广泛进行海外投资。贸易、资本流向的转移,标志着世界贸易、资本主动权向我国的转移。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中,我国将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引入转向引出,由配角转为主角。

  第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担当的表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担当。我国前30年的改革开放,诞生了沿海的经济特区。如果说这是一种初期的开放,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我国真正开放国际视野、拥有国际担当的表现。“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具体的、新的全球化的政策和愿景,为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为中国下一个30年、50年的发展支撑,对未来的经济走向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看,海洋贸易深刻影响大国兴衰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部分,是我国贸易对外开放的延续和升级。此前,中国进入WTO后经济有很大的提升,国际贸易增加了六七倍,而对外投资则翻了七八十倍。中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国,走到顶端。之前,中国的西部开发、环渤海、中部崛起战略还是着眼于内地,沿海经济特区的作用也集中在将内地货物销往海外。而“海上丝绸之路”是面向世界产业格局的新规划,将我国产品的“卖出去”,升级为生产链“搬出去”。

  概括来说,一带一路将以前的内向型开放转变为外向型开放。一带一路要充分利用中国参与全球化物流、资本流、人才流动红利,推动中国参与构建全球治理创新体系。

  海上丝绸之路未来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人才的“互联互通”入手,建立共同交流、协调的机制,打造合作样板国,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

  第一,“海上丝绸之路”首先实现人才的“互联互通”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巩固海上货运通道、加强沿海国家经贸合作、推进降低贸易与人口流动壁垒、推进港口城市建设等重要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亟待具体化,将概念性的东西进行丰富和理清。我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降低人才流动壁垒可以作为切入点,带动其他国家参与讨论人员流动、互联互通、资金、技术等。配合“一路”的陆上“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海上沿线国家的“软性”互联互通。

  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世界分工进程的参与。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以人才全球化流动与竞争为主题的全球化第三次浪潮。据统计,世界上有2.32亿人口不在出生国生活,移民、留学、旅游等形式人员的跨国往来、全球人才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并且很大程度影响到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人才输出国和“海归国”,人才流动和国际人才竞争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我国企业走出去将实现新一轮的走出去浪潮,急需大量国际化人才,但我们的人才储备依然不足。中国的外国人口只有0.06%,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1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6%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2%。我国在华留学生比例也仅为0.04%,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比例8%,也几乎为世界最低水平。美国很多模式之所以能够转换来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有大量留美学生,带回了先进的科技和商业模式。中国也需要培养对中国产能、中国经济等有大量了解,深入研究的留学生。我们需要加大吸引“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留学生大量来中国留学。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人口超过4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一带一路”规划中提到,“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首先实现人才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规划的应有之义。我国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应主动与更多国家签署协议,简化签证手续和流程,提升海关通关效率、加强人才评价制度的互认和保障制度的衔接。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实现人才顺畅流动,也有助于他国对我国加深了解,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第二,海上丝绸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建立共同交流、协调的机制

  对企业来说,海上丝绸之路蕴含巨大发展机遇。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13年沿线64个国家的GDP总量12.8万亿美元,平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但是,“海外丝绸之路”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涉及面广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家宏观层面,需要处理好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发挥文化优势、塑造国际形象;在企业微观层面,需要保障劳工利益、坚持环境保护。“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60多个国家,覆盖人口超过40亿,几乎经过了世界上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几个地区。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怎样去应对在东道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非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复杂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意外损失。此外,文化语言不通也是很大风险之一。

  要真正开发好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建立共同交流、协调的机制。中国是全球化和加入WTO最大的受益者,“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为新的全球化治理模式,甚至是一个新的WTO多边机制安排或类似TPP的安排。可以考虑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联盟,或“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委员会,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一带一路的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秩序。

  福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福建泉州市。未来,福建省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推进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等。随着港口建设的完善和自贸区制度安排的完善,福建有望培育出我国南部沿海最大的“自由港”。

  第三,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样板国,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最终要落到具体的项目上来,要拿出项目模版,打造合作样板国,为接下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拥有大批海外侨胞。福建可以发挥海外侨胞的优势,吸引他们参与家乡建设,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和服务。

  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支持中国到当地办学,包括开办更多的孔子学院。中国的大学还没有走出去取得成功的例子,中学更少,面临的挑战也很多。

  第二,充分开发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地充分利用6000万的海外华侨,在非洲、独联体的国家也有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的华侨。华侨就是我们的人才储备,这就督促我们放宽人才流动的限制,建立优惠政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使这些国家有更多的华人华侨。中国过去改革开放的70%的外资是靠华人华侨引进,中国未来对一带一路的开放和发展,华侨华人,还有留学生都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拥有大批海外侨胞。福建可以发挥海外侨胞的优势,吸引他们参与家乡建设,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和服务。

  第三,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智库的作用很大。政府领导人无法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深入研究,政府与政府之间了解与沟通还有待加深。民间二轨交流机制非常重要。智库可以探讨各种机制、方案,利益的平衡。如果两国或多国的智库达成共识,并提出很好的建议,政府间的合作方向将更明确。充分发挥智库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可以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智库峰会或智库联盟,通过智库来探讨、推动战略的实施。智库还可以研究企业、机构、国民国际合作的政治、经济风险等,发展风险评估行业。

【海上丝绸之路作用意义】相关文章: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12-01

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意义03-04

协会建立的意义和作用01-25

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及作用10-13

自我管理的作用及意义04-09

CT检查医学意义及作用02-14

成本管理的意义和作用06-12

员工手册意义和作用12-29

职场礼仪的意义与作用有哪些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