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11-02 16:35:36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林海音众多作品中,大陆读者最熟悉的莫过于她的《城南旧事》了,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1

  一、 富有正义感、童稚可爱的英子

  英子以第一人称出现在小说里,用她的眼睛来看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她的童年里,有调皮的时候,有贪玩的时候,但与其他伙伴比起来,英子的身上多了一份勇敢与正义,多了一份迷惑与疑问。

  小英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小英子一家是从台湾搬到北平的,妈妈说不好北京话,讲的是闽南话,把‘惠安馆’说成‘灰娃馆’,爸爸的北京话带着很重的客家方音,‘惠安馆’成了‘飞安馆’,“宋妈是顺义县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而小英子的北京话是说得非常地道的,因此,当母亲用方言教她数数时,她能很快地纠正过来,“二十,不是二俗;二十一,不是二俗录一;二十二,不是二俗录二……”惹得全家哈哈大笑。

  可爱的小英子不仅给家里带来了欢笑,同时也为惠安馆的秀贞带去了欢笑。街坊邻居见到惠安馆的疯子都避而远之,而小英子却同秀贞成为了好朋友,经常找她玩耍,陪她说话,帮助秀贞寻找到小桂子,甚至冒着狂风暴雨把小桂子(妞儿)送到秀贞那里。这都体现了小英子的善良和助人为乐。

  英子的心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带着正义感的。妞儿在油盐店里买酱醋,伙计硬要妞儿唱一段才许走,“妞儿眼里含着泪,手摇晃着,醋都要洒了,我有说不出的气恼,一下蹿到妞儿身旁,叉着腰问他们:‘凭什么?’。”于是英子和妞儿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在西厢房里一起喂养着那些小油鸡。可惜好景不长,妞儿被她父亲逼着去吊嗓子,身上被父亲抽出了很多伤口。为了帮助妞儿逃离地狱般的生活,为了帮助她和秀贞一起去找思康叔,她犹豫而又大胆地偷了妈妈的首饰给秀贞母女做盘缠。

  小英子天真活泼,正义善良,同时,在她的内心世界里,也有很多疑问与迷惑,英子遇到了为了供弟弟上学的偷儿,偷儿很想从英子那里得到好人与坏人的答案,可小英子迷惑了:“我不懂什么是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清”“金色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可是它也是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呀?我分不清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与坏人。”英子有一个想法,“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与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与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与贼子分清楚。”

  其实,小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善恶的划分,不然英子不会帮助秀贞母女,不会经常到荒草地里陪着偷儿说话,虽然他们没有逃出悲惨的结局(秀贞和妞儿被火车碾死,偷儿也被抓走)。

  二、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妇女的代表—宋妈

  《城南旧事》的中心人物仍然是女性,她们的命运全融在小英子的大眼睛里。从《惠安馆》里活泼可爱的`少女秀贞到《兰姨娘》中出生于贫苦人家受尽伤害和损害的兰姨娘,再到《驴打滚儿》中奶娘宋妈,这些女性的命运都是悲惨、凄凉,让英子难过,让读者心碎。

  “宋妈因家庭窘迫,不得不忍痛扔下两个孩子到城里当奶娘。在英子家,她用无私的母爱、勤劳的双手和民间的情趣,哺育着娇小的孩子。”宋妈在林家是受欢迎的,英子及弟妹们都离不开她,母亲有事没事都爱找她商量。《驴打滚儿》里的宋妈“带着我们四个人—我,珠珠,弟弟,燕燕坐在新板凳上讲故事。”宋妈在照顾英子及弟妹的同时,也深深惦记着家里的小栓子和丫头子,她很希望回去看看她们,但又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弟弟。宋妈勤劳善良,但命运却捉弄了她。当英子睁大好奇的眼睛问她为什么不自己给奶?为什么到我家当奶妈?为什么你赚的钱又给了人家去,宋妈这样回答:“为什么?为的是—说了你不懂,俺们乡下人命苦呀!小栓子他爸爸没出息,动不动就打我,我一狠心就出来当奶妈自己赚钱。”可见宋妈不是一个依赖男人生活的妇女,她不仅要用双手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她的孩子。但是她是狠着心走出家门的,因为她舍不得孩子。她出来赚钱为的是两个孩子,她省吃俭用,一年到头,边把攒下来的几个血汗钱交给前来探望的丈夫,但她嗜酒成性的丈夫先卖掉幼儿,大儿子后来又溺水而死。宋妈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非常痛,但她没有沉沦,还是将希望寄托在被狠心的丈夫卖出去的丫头子身上,希望能够寻找到她的孩子,于是走遍了整个马市,询问了赶马人,可惜音讯全无。后来,英子父亲去世,林家失去了经济支柱,辞掉了宋妈,于是宋妈只好坐着黄板儿的驴回老家了。

  宋妈的悲惨命运无疑是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妇女凄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企图逃避现实,逃离丈夫的毒打,可现实却让她失去了日日挂念着的儿女,最后又回到那个山坳里,继续痛苦的生活。

  三 惠安馆的疯子及看海去的小偷儿

  惠安馆里活泼可爱的少女秀贞,与青年学生思康相爱,她在恋人被迫出走,刚生下来的女儿又被父母仍到城外的双重打击下而发疯。但她仍在内心痴恋着恋人和女儿。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她带着妞儿去寻找恋人,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为了让弟弟漂洋过海去读书,他成了一个偷儿,最后被人发现,逮捕了。在英子眼里,秀贞不是疯子,他也不是坏人。疯子与偷儿身上都有着美好的东西,有天真与善良,正因为这样,小英子才敢跟他们在一起玩。秀贞为了思康和小桂子而疯,他冒着危险去偷东西,为的也不是自己,但是他们心中都有期盼,秀贞盼望思康与小桂子的出现,偷儿期盼着弟弟能出人头地。可是,他们的都没有盼到这一天。

  此外,还有妞儿,兰姨娘,英子的爸爸妈妈,都是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妞儿是英子儿时玩伴,童年里有她们的笑声,但是妞儿的没有英子幸运,她经常被养父母毒打,最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而被碾死于火车轮下。兰姨娘三岁时为了给哥哥治病被父母卖掉,从十六岁起被迫过了整四年的“烟花苍”生活。二十岁时,又去做一个六十三岁有钱人的姨太太,受尽损害,最后设法逃离出那个罪恶的家庭,在英子家,她邂逅了从事革命活动的北大学生徳成叔,两人倾心相爱,一起离开了北平。英子的妈妈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妇女,她生了一大群孩子,爸爸要严厉些,但对英子很疼爱。在英子毕业那一年,爸爸的花儿落了,从此家里就靠大小姐英子撑起,因为妈妈经常拿不定主意,平时都听爸爸和宋妈的话,爸爸去世,宋妈走了,英子代替着爸爸做了很多决定,顶起家中大梁。

  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秀贞:

  这是一个读了让人心生怜悯的角色,她与思康的爱情在那个年代是不被允许的,他们之间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没有三媒六娉,八抬大轿。他们之间只有对彼此的好感,只有一份轻的不能再轻的承诺。而秀贞却贴心的不想给他任何负担,没有告诉他小桂子的存在。可是,思康的一去不复返与小桂子被扔了,让一个未满二十的女孩子再也无力承受,她疯了!一个本在豆蔻年华的女孩子疯了!一个初尝爱情甜蜜的女孩子疯了!一个初为人母的女孩子疯了!她为自己、为爱情、为孩子疯了!因为当时的封建,不允许男女之间有私情,不允许无中介之人的婚姻,不允许未婚先孕;现在的社会,恋爱自由,恋爱随便,婚姻随性,甚至早恋。秀贞的命运被当时的社会定位了。我个人认为,秀贞的爱情还不足以让她有黛玉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般的肝肠寸断、万箭穿心,只是“小桂子”让她久久心痛,我们抛开她的的角色,就当她单单只是一个母亲,才初为人母,就被骨肉分离,谅哪一个母亲能承受?但是,恶果是她自己种下了,她就必须为自己得无知、任性而负责。悲剧不是无缘无故就酿成的,它在特有的环境、背景、人物的一系列因素下,悄悄孕育。

  宋妈:

  这是一个和英子家有着极深感情的奶妈,她的最终结果就是万分伤心,儿子死了,丫头也送了人,这个消息还瞒了她几年,从一个母亲的角度上想,儿女是自己的心头肉啊!可是这些却又全是因为宋妈的外出。宋妈当时的社会,只允许男方休了女方,而她的丈夫又使用家庭暴力,宋妈一气之下出走。大家试想一下:倘若当时的社会婚姻自由,宋妈会出走么?若宋妈不出走,”黄板牙儿”会让小栓子放牛,不好好待他么?会将小丫头子送人么?是社会背景,酿了宋妈的一出悲剧。那时的重男轻女,是一个极其封建的思想,为什么小丫头子可以毫不心疼的送人,而小小子就可以视为珍宝呢?社会又酿成了男尊女卑的悲剧,宋妈说:“要不是小栓子没了,小丫头子就是送给了老子我也不找她。“是封建的社会和男尊女卑让宋妈抱憾。

  拓展阅读:《城南旧事》读后感1

  《城南旧事》这本书讲述了以作者本人为原形的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的生活经历和故事,让我认识了天真烂漫的小英子,美丽温柔的兰姨娘,经历悲惨的疯女人,善良忠诚的宋妈。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小英子。小英子有着既幸福又充满悲伤的童年生活,本来她应该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她们家的生活富足,她还有许多的兄弟姐妹,小伙伴也不少,可是她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她帮助伙伴与其疯妈妈相认并亲眼看见她们被火车撞死,她在无意中使一名“善良”的小偷被抓并被处死……最后,她的爸爸在她童年快要结束时死去了,从此,她成为了一家之主并过上了清贫的生活。她经历了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经历过的事,也许,这就是她拥有了一个特殊童年的原因,这些事也使她拥有了她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隐隐之中透露出来的狡黠和成熟。

  读了《城南旧事》后,感觉到有一种现实世界所缺少的东西——真善美。这本书不但道尽了小孩子间纯真的友谊,家人间诚挚的亲情,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亲切动人。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穷苦,人与人之间各种琐事、隔阂,还有社会封建制度的黑暗。

  但综合各方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英子和她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在小学毕业的时候,爸爸的去世对英子的打击很大,但也使英子懂得了长大的意义,了解了自己对妈妈和弟弟妹妹的一份责任。可见,爸爸对英子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的爸爸,虽然爸爸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没有受过什么特别的教育,但他总能用他的一言一行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爸爸虽然嘴上不怎么会关心人,但从他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家的默默付出。他对奶奶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只要奶奶开口想吃点什么,想买点什么,他能做到的,都会竭尽所能。对于我们几个小孩,他不会对我们有求必应,而是坚持让我们吃饱穿暖的原则,他强调的是“健康第一,其它的都是其次。”爸爸的话不多,每次我打电话回家,我都能猜到他要说的话,爸爸是不会像妈妈一样跟你家长里短,每次都是简单扼要那几句,要吃饱,穿暖,家里不用挂心,安心学习,自己一个人出门在外凡事都要留心。虽然每次都是这样的话,但我听到这些还是感觉鼻子有点酸酸的,说不上来的感觉。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大学开学的第一天。那一天做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第一次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下车的那一刻起到那天晚上,爸爸的背就没有干过,一直被汗水浸透着,拖着几大袋行李,买日常用品,帮忙打扫宿舍卫生,充值,就这样来回奔波着,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和湿漉漉的背影,那种心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那天晚上爸爸的一番话我至今犹记在心,他说:现在你一个人在外,家里人看不到也不能给你任何意见或建议,你将会面临许多选择,决定权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所以做什么决定之前都要多想想。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以为来到大学就可以放松,很多时候虽然成绩不是起决定作用,但还是很重要的,趁现在多学点知识,等到以后踏上社会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现在,尽管很多时候我也想偷懒,觉得书本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上的很少,加之现在所学专业我学起来不是很容易上手,但想到爸爸的话,我就会尽力做下去,就算不能做到最好,也要做到问心无愧。所以,尽管爸爸只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个,但他对于我而言就是独一无二,是我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我也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深知那是我永远也还不尽的.恩情,但我只希望能够尽我所能的去回报他,至少让他觉得欣慰。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杂意,总能让我在一些不经意的瞬间联想到自身,不管是身边的人还是事,抑或是曾经走过的童年,踏过的足迹。现在不时地捡拾这点点滴滴,确实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城南旧事》读后感2

  这真是一本值得回味的好书。

  老屋的瓦片,河畔上的青石板,围墙边的破酒坛子……这是我对“旧”的概念。而在林海英笔下,“旧”指的是深藏在内心中的那些回忆,它们就像一条涓涓的细流从她脑中渗过:惠安馆、僻巷、草垛、妞儿、疯女人秀贞……不论是景还是人,都在英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当读到英子和秀贞一起玩闹时,我不禁为英子担忧,但看到她帮助妞儿和秀贞母女重逢,我又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一个六岁的孩子,懂得友谊,懂得爱,这也许是她生来所具有的纯真与善良;当她度过了欢闹的童年,伴随着爸爸去世,花儿落下,英子也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个孩子。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时,虽然没有潸然泪下,但我隐约感觉到周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或许该说是惆怅。

  比起英子坎坷而又戏剧化的童年,我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在贯穿童年时代的香甜中很少尝到苦涩的滋味。花儿谢了可以再开,一曲终了可以再来,而童年一去再无回。英子在儿时接受的磨练,终将会成为以后在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反,如果在优越的环境下,享受着“掌上明珠”一般的待遇,也许就会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旦暴风雨来临,只能任其摧残。

  《城南旧事》是一本怀旧基调的回忆录,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连缓缓流逝的岁月都那样安然。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都洋溢着友情与亲情。单调的场景描绘出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我相信一本好书可以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城南旧事》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学会了爱与珍惜。

【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03-17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01-20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07-23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03-26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09-08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09-08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02-09

罪与罚人物形象分析03-25

貂蝉人物形象分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