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诗经·大雅·抑》的赏析

时间:2022-03-25 09:06:05 赏析 我要投稿

《诗经·大雅·抑》的赏析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历两千多年,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一直受到历代文人的尊崇,但是魏晋六朝却是我国经学的衰落时代。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经·大雅·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大雅·抑》的赏析

  《诗经·大雅·抑》赏析1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注释:

  抑抑,慎审貌;谦谨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毛传:“抑抑,慎密也。”马瑞辰通释:“此传慎密犹慎审也。”美好貌;轩昂貌。《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毛传:“抑抑,美也。”马瑞辰通释:“抑,通作‘懿’。”忧郁貌。威仪,指威严的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维,隅,角落。《广雅》:“维,隅也。”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角落;〔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靠边的地方;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靡哲不愚,没有一个哲人不会有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靡,没有。哲,哲人,明理贤达的人。庶人,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职,管理某种事务,为分内应做的事。掌管。由于。疾,病,为各种病证的泛称,引申为缺点,毛病。厌恶。憎恨。妒嫉。快,急速。猛烈。疼痛。猛烈。快速,急速。斯,这,这个,这里。乃,就。劈。古同“厮”,卑贱。又古同“澌”,尽。戾,罪,罪过。凶暴,猛烈。违背,违反。至,到。

  译文:

  时刻注意并及时收敛自己那威严的仪态,这是你保持个人美德的地方。人们也常说:“并不是所有的贤哲之人就一点愚昧也没有。”王畿自由居民的愚昧,也是由于受到了伤害所致。而贤哲之人的愚昧,也是由于过失所造成。

  赏析:

  抑,也可以理解为“修养”,或“把缺点藏起来”。王者必须时时处处保持和蔼着可亲的仪表,给人以爱民、亲民的好印象。抑,通“懿”,美好的德行。

  威仪,本指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礼记·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孔颖达疏:“威仪三千者,即《仪礼》中行事之威仪。”威仪为庄重的仪容举止。《书·顾命》:“思夫人自乱於威仪。”孔传:“有威可畏,有仪可象。”什么样的形象,包含着什么样的本质。为了给人以好的形象,有人躲躲藏藏,偷偷摸摸,有人装模作样,弄虚作假,于是“笑面虎”、“伪君子”、“假斯文”粉墨登场,让人上当受骗。威仪也指服饰仪表,帝王或大臣的仪仗、扈从。有形式才有内容,什么样的形式,决定什么样的内容。这里应当理解为仪容、姿态或态度。

  “靡哲不愚”的意思是说,贤达之人也会犯错误,所谓千虑一失。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所谓“人无完人”,是说任何人都存在某种缺点和短处。只是普通之人所犯错误,往往伤害的只是自己,而贤哲之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会波及他人,危害社会。

  庶民,实为居住在京城或城郊的自由平民。在周代王畿所在,即国中(即城内)及国郊的居民,统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而下层为庶人。庶人还包括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以及已被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意即夏、商、西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今天也成了平民。大部分庶人其实居于城郊,耕种贵族所分给的土地,也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诸如参加国人大会,参与军事活动,充当徒卒(步兵)等。也承担着沉重的'义务,诸如服兵役,缴纳军赋等。此外,青年庶人还得负担一定的劳役。

  《抑》以“赋”法开篇,即开门见山“直陈”。当然这种直陈,并不是常见的叙事,而是在说理。

  《诗经·大雅·抑》赏析2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注释:

  无竞,不争,没有竞争。《诗·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高亨注:“无竞,不争。”不可争衡;无比。《诗·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朱熹集传:“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诗经·周颂·清庙之什·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训,劝说归顺,引申为说教、教导。《说文》:“训,说教也。从言,川声。”觉,觉悟,醒悟,人或动物的器官对刺激的感受和辨别。四国,指四方的国家。《诗·曹风·鸤鸠》:“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四个古国。《诗·豳(音:宾)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毛传:“四国,管、蔡、商、奄也。”又《大维·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訏谟,远大宏伟的谋划。訏,大。谟,计谋,谋略。《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毛传:“訏,大;谟,谋。”郑玄笺:“大谋定命,谓正月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也。”定命,审定法令。定,决定。命,命令,法令。远猷,长远的打算。《尔雅·释诂》:“远,长远;猷,谋也。”《尔雅注》:“猷者,以道而谋也。”辰告,及时告知。辰,及时。告,告知。又,及时告诫。辰,时光。敬慎,恭敬谨慎。《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译文:

  如果不与人争什么高下,则周围的人都会愿听从他的训导。如果又有先见之明且具有高尚的品德,则四方的国家都愿意归顺于他。要能以整体大局谋略来决定法律、法令等大政方针,并将自己的长远计划及时告诉大家。同时时刻保持恭敬谨慎的威望和仪容,因为这是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唯一法则。

  赏析:

  “无竞维人”,应当理解为“不与人争权夺利”,而不是“与世无争”。如真的是“与世无争”,那可谓到达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不争是争”,就象“没有信息,就是信息”一样。

  争名,争利,争天下,自古以来,盖莫如此。有争斗,但也有妥协。与天妥协,顺从自然规律,顺从天命天意;与地妥协,顺从生态平衡,顺从物产特点;与人妥协,顺从人文关怀,顺从和谐双赢。

  “不与人争高下”,并不是说“不与人争是非”。真理在手,才能服众,直到“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的意思是,既要站得高,看得远,统览全局,顾全大局,又要大公无私,光明正大,则其地位将自然确立。

  古人喜欢占卜问卦,其目的是追求对事物的先知先觉。然而作为预言家,既招人喜欢又惹人讨厌,如同某种评论家一样。一张嘴,可以把一个人说“活”,也可以把一个人说“死”。就是“半句话”,也足以让一个人永世不得翻身。比如,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对某个人进行评论时说:“这个人……”没有后文的半句话,就可让这个人休矣!不仅错过了难得的机遇,还给人造成了不小的疑团,以及无穷无尽的猜测。

  话说回来,对于未知,可以假设。但是这种假设,应建立在符合事实和合乎规律的基础上,最后获得实际的检验和逻辑的推断。站得高,看得远,;多角度,全方位;有推理,有反思;有比较,有统一;有分享,有双赢。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尔雅·释诂》曰:“訏谟,大计,宏谋。谟,谋也。”《说文》:“訏,詭譌也。从言,于声。”

  “詭譌”,好象有贬义的意思。然而仔细想想,如大政方针,包罗万象。军政大事,错综复杂。国家机密,盖莫如是。谢安推崇“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让一场淝水大战挽救了华夏文明,成为永远的颂诗。

  王夫之《诗绎》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观也,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

  诗有“兴”、“群”、“观”、“怨”等“四义”。正如《阳货》所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王夫之说“訏谟定命,远猷辰告”,属于“观”。所谓“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由此可见,执政者要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政治形势,利益得失,以及风俗盛衰,才能顾全大局,以雄谋大略,制定相应法令,并指明行政方向,同时还要及时宣传,将远大计划及时告诉大家,同心协力,共夺辉煌。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则要求执政者务必时刻保持恭敬友好,谦虚谨慎的姿态,因为这是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唯一法宝。

  《诗经·大雅·抑》赏析3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注释:

  于今,至今;如今;到现在。兴,起,起来。发动,举办,提倡。旺盛。流行,盛行。允许。或许。迷乱,指迷惑错乱。使迷惑错乱。颠覆,颠倒失序。颠仆;跌落。谓倾侧,翻倒。颠坠覆败;灭亡。推翻;摧毁。困顿。厥,气闭,昏倒。其他的,那个的。乃,于是。古同“撅”,掘。古同“撅”,断木。荒湛,指沉湎于酒色,行为放荡。湛乐,过度逸乐。绍,连续,继承。罔,迷惑。失意。通“惘”。敷求,广求;遍求。敷,通“溥”。先王,前代君王。指上古贤明君王。已经去世的君主。克,能够。战胜,攻下。明刑,明确的法令。《诗·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毛传:“刑,法也。”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郑玄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衺恶之状,著之背也。”指严明刑罚。以刑法晓喻民众。

  译文:

  可是如今现在,纵然兴起了一股迷纲乱政之风。失序颠倒而道德缺损,荒淫无度而沉湎于酒色。你虽然大可过度地安逸快乐,但是从不考虑到后继无人。迷茫之中只有遍求父祖先王,能够共同将其所犯之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

  赏析:

  “其在于今”,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突出了创作的动机和及其主题。当然这也是创作的背景。在此话锋一转,口气也急转直下。直言痛陈积弊,并切实予以批评。爱之深,才痛之切。

  “兴迷乱于政”,可不是区区小事,关乎江山社稷。怵目惊心,动摇国本。当时情况是,昏君奸臣,上下互动,播乱朝纲,危害天下,形势十分严峻,犹如《庄子·秋水》所说:“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亦如《荀子·臣道》所说:“偷合苟容,迷乱狂生。”杨倞注:“迷乱其君使生狂也。”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说的是君臣酒令智昏,色令智昏,道德沦丧,一切全都乱套,犹如《书·胤征》所说:“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孔颖达疏:“惟是羲和颠倒其奉上之德,而沉没昏乱於酒。”

  颠覆,停顿,倒地,犹如《楚辞·刘向<九叹·逢纷>》所说:“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王逸注:“颠,顿也;覆,仆也。”《诗·王风·黍离序》:“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孔颖达疏:“以先王宫室,忽为平田,於是大夫闵伤周室之颠坠覆败,彷徨省视不忍速去。”又如《孟子·万章上》所说:“太甲颠覆汤之典型,伊尹放之於桐。”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君臣亲密无间,酗酒作乐,狂欢纵欲,损伤身体,斩祧绝祀,败坏纲常,犹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又如《国语·周语下》所说:“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韦昭注:“湛,淫也。”汉王充《论衡·语增》:“《经》曰:‘惟湛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看来也只能求告烈祖烈宗,才能公布天子罪状。

  《诗经·大雅·抑》赏析4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埽庭内,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注释:

  肆,指放肆,肆虐。皇天,即道教神话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泉流,泉水流出形成的水流。沦湑,相率牵连。泛指沦陷、沦丧。沦,水上的波纹。沉没,降落。《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毛传:“沦,率也。”郑玄笺:“胥,相铺,徧也。言王使此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徧得罪也。”胥,全,都。夙兴,即早起,新浴。《礼记·昏义》:“夙兴、妇沐浴以俟见。”孙希旦集解:“夙,早也,谓昏明日之早晨也。兴,起也。”埽,同“扫”。戎兵,军服和兵器。《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孔传:“其当能治汝戎服兵器。”亦单指兵器。《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孔颖达疏:“弓矢即戎兵,而又言戎兵,容戈、盾、矛、戟之类军之所用皆是。”《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兵士,。《管子·内业》:“恶气迎人,害於戎兵。”《战国策·韩策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戒,防备。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戎,我国古代西方的民族,西戎、戎狄。逷,同“逖”。)远,不近。用作“惕”,意思是警惕。蛮方,指南方,南蛮地方。《诗·大雅·抑》:“用戒戎作,用逷蛮方。”高亨注:“蛮方,当指南方。”三国魏曹植《朔风》诗:“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译文:

  如果继续让其肆意任为,连皇天上帝也不再崇尚,而让时光如同泉水一样白白地流失,却没有留下丝毫波纹,就全都不见了踪影。早起晚睡,洒扫庭除,这本是管理民众的章程。得赶快修理好你的车马,以及弓、箭、戈、盾、矛、戟等兵器。用以防备西戎北狄作乱,用以警惕南方的蛮族。

  赏析: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意思是不敬天地,虚度年华,活得不明不白。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就是“黎明即起,打扫庭除”的翻版。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从小学会做家务,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不可认为这是长辈在教训小辈。

  凡事可从小事做起,逐步增大。有出息的人,他从小就养成了做家务的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父母给子女最好的财富。一个连自身都收拾不好的人,能好到哪里去。

  治家过日子,得勤谨。看是小事,却是“维民之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在修身。修好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夙兴夜寐”,成语。指早起晚睡。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也形容勤劳。一个坚持五点起床的人,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人。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是说要修理好交通工具和武器,以加强战备。

  “用戒戎作,用逷蛮方”,是说要防备南蛮北番的侵略和搔扰。

  《诗经·大雅·抑》赏析5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注释:

  质,诘问。问明,辨别,责问。谨,严防;严禁。严守;谨守。侯度,为君王之法度。《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郑玄笺:“侯,君也。”戒,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通“诫”。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柔嘉,柔和美善。《诗·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孔颖达疏:“柔和而美善。”又指温和善良的人。汉蔡邕《汉太尉杨公碑》:“天降纯嘏,笃生柔嘉。”指美味、美食。《国语·周语中》:“无亦择其柔嘉,选其馨香,洁其酒醴,品其百籩。”韦昭注:“柔,脆;嘉,美。”白圭,亦作“白珪”。古代白玉制的礼器。玷,白玉上面的斑点,亦喻人的缺点、过失。使有污点。

  译文:

  在诘问你的人民时,必须谨慎你作为君王之法度,用意在告诫他们并以防不测。你说话一定要慎重,尊重你自己的威信仪表,无处不是给人以柔和美善的印象。洁白玉圭上的斑点,还可以逐渐磨去;如果所说出的话有玷点,那就不可收回了!

  赏析: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对待自己的人民,当然要有法度,但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天子无戏言”,威信、威望的建立,不一定非得威严。追求“真善美”,是人的天性,人民大众也一样。“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本质是一样的。

  看来古人也知道要以法治国,要全面进行法制教育,防范于未然。倡导谨言慎行,以建立和保持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信和美好形象。深知一旦造成了坏的影响,要挽救就非常困难了。

  不虞,就是不测。语出《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待不庭不虞之患。”诸多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料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难以预料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到“千里之堤溃于蚁”,无不包含这层意思。

  “白圭之玷”,成语,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但本意是小缺点可以变成大缺点,小问题可以变成大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白圭之玷”,一目了然。就象医生穿白大褂,目的是要保持自身的高度清洁;官员要求增大透明度,目的是要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戏言之,黑玉之玷,反而让“洁白”变成了“污点”。

  《诗经·大雅·抑》赏析6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注释:

  由言,说话。《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陈奂传疏:“此诗乃深戒幽王,当慎用其言,不得易出诸口。”苟,姑且,暂且。马虎,随便。如果,假使。扪,按,摸。扪舌,按住舌头。表示不说话或不发声。朕,我,我的。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庶民,指一般的民众。《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小子,指的是平民百姓。官称“大人”,民称“小子”。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后辈。今用以昵称男性同辈之年轻者或晚辈。学生;晚辈。用为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绳绳,形容接连不断。小心谨慎。万民,表示百姓、人民。承,在下面接受,托着。担当,应允: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继续,接联。顺从,迎合:奉承。

  译文:

  其实说话并没有那么容易,更不要说是随便说说。不要捂住我的舌头,所说的话不是可以消逝吗。既没有说话不会让人记仇,也没有德行不会得到报复。要多多施惠于自己亲朋好友,还有那广大的人民大众。子子孙孙代代相传,人民大众是不会不承蒙恩泽。

  赏析: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总的是强调“谨言”。“天子口中无戏言”,所以“金口难开”。就是平头百姓,也不能口无遮拦,口若悬河,口不择言,口吐狂言;不能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出口伤人,或者出言不逊。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是在负责任的。隔墙有耳,只要有人听到,就“言不可逝矣”。雌黄,有剧毒,古代用于制作文字“涂改液”。语言是没有“涂改液”的,“信口雌黄”是在告诉人们,不加思考所说出的话是无法更改的。

  伤人之言,永记于心,损人之行,必遭报复。这就是“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所以要多种鲜花,少栽荆棘;要普降喜雨,恩泽万民。子孙相承,千秋万代。

  诗经赏析蒹葭

  蒹葭

  佚名·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chǎn )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写之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诗经》原文赏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赏析:

  《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从诗本身而言,只是一曲形象的赞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全诗分三章,反覆吟咏。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汇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这是因为诗歌本身比较短小,不能长篇铺叙,无法按称颂对象的各个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点到为止。同时,三章内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覆歌颂的作用,使听者印象更加深刻。

  那么,《淇奥》反覆吟颂的是士大夫的哪些方面的优秀之处呢?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会弁如星”、“充耳琇莹”,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正因为他是个贤人,从政就是个良臣,再加上外貌装饰的庄重华贵,更加使人尊敬了。所以,第一、第二两章结束两句,都是直接的歌颂: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此诗就是这样从三个方面,从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

【《诗经·大雅·抑》的赏析】相关文章:

诗经《南山有台》译文及赏析12-06

大雅·灵台古诗词鉴赏07-09

《东山》全诗译文赏析 诗经《东山》鉴赏答案10-30

君子偕老(先秦 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2-23

两大雅思阅读题型备考技巧03-26

小雅·采薇(先秦 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21

野有蔓草(先秦 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6

关于中国考生的三大雅思写作备考误区10-02

唯美的诗经句子06-21

先秦诗经学史国学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