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先秦诗经学史国学

时间:2021-11-24 17:54:11 国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先秦诗经学史国学

  黄震云教授《先秦诗经学史》,全书50万字,中国诗经学会原会长、90高龄的夏传才教授作序,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先秦诗经学史国学,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先秦诗经学史国学

  《先秦诗经学史》作者简介

  黄震云,男,1957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以及与法律、艺术的交叉研究。主要著作有《楚辞通论》、《辽代文史新探》、《经学与诗学研究》、《汉代神话史》、《辽代文学史》、《名家讲解山海经》、《〈窦娥冤〉校注》等著作多部,发表论文400余篇次,其中核心刊物一百多篇。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多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学术声誉。

  《先秦诗经学史》摘要

  《先秦诗经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先秦《诗经》学学术史著作,以现代的学术视野,结合文史哲相关学科知识、经验和方法,通过仔细阅读归纳分析出土文献、文物、遗址,印证辨析传世文献,对《诗经》进行了重新反复的思考,并进行了深刻的开掘和系统的研究,对系列重大的学术悬疑进行了客观可信的释读和阐发。全书以创新为特色。本书为作者几十年来治《诗经》的心得,因此自成体系。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关于歌到诗与《诗经》诗体的形成。传说中的伏羲、黄帝时代的歌,以抒情叙事为主;尧舜开始创造了以言志为特征的,和音乐、舞蹈、歌唱相配合的诗,作为礼乐,是三大礼之一。诗是言,没有文字。殷商时代有文字,但没有完全的关于诗歌的记录。周公制礼作乐,言开始落实到具体的文字,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诗》的形态。虽为礼用,但主要用在祭祀场合。礼崩乐坏之后的抒情诗重新出现,实际上是在新的平面上回归本旨,不是文学自觉的开始。诗言志,用歌来表现,是诗的人文的本质的特征。诗的主要表现技术或者说特征比兴与时空,出自象数技术;押韵,来源汉字特点和表达需要,在盟誓、诰命中常用;整齐四言,取决于金石节奏掌握与合乐;章节建构,出自赓歌习俗和容量的需要,也与巫风盛行有关。风诗见于夏商,而雅诗是西周创造,也是风诗的精神提升和形式规制的发展,雅俗异途亦从此始,诗文分工初步确认。诗是长期的先周语用的结果,不是一时一地的发明。

  二、《诗经》的名称、作者和应用。《诗经》的名称出自战国,与纯粹体现宗教文化的或缺少王道精神时代的,有诗人之心的辞不同,而赋出自《诗经》的适用,作者写作时没有诗的生态,以体物为特征,因此彼此有明显的区别。《诗经》的命名有6篇出自诗外,其余的或取开头字,或截取诗中文字,或归纳诗义,以取开头两字、三字、四字为主。《诗经》的命名体现类《诗经》风雅颂分类的原则和内容和形式的协调。《诗经》的作者生活在三代到春秋后期,商以前不可考,西周建国前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都曾作诗,之后除特别记载的以外,一般不署作者,有的'概称某国人。三代以来遵循着功成作乐、治定制礼的传统,因此周武王翦商之后立即告庙,命周公作《大武乐》,六年后洛邑告成,祭祀天地时又制礼作乐,《大武诗》七首因此产生,《大武乐》为六成,二者并不对应,时间上也有数年之别,而一般的诗和乐舞是一诗四体。诗的来源有献诗、作诗、求诗、陈诗等,这些都是成体,等到太师比于音律之后,经过君王的选定,最后成为制体,也就是礼乐。没有选择的就是普通的歌诗,选定的部分有一些用作典礼、仪式、教化之乐,是为正歌,而其余的就是无算乐。因为历代都根据需要修订礼乐,因此,礼乐不断处在增损中,失去礼乐地位的作品进入无算,后人称为逸诗。春秋中期之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都有自己的诗,西周以来的礼乐也就成了周诗,成周的作品叫王风。在各国有不同的本子的《诗经》流传,最后由孔子编定,以备王道、陈六艺,一方面出现雅诗,也就是制体礼乐不足的情况,主要是经常用来演奏的《崇丘》等,而歌诗则很少损失,所以说《诗经》的流传不独在竹帛。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关于帝王礼仪的作品,如《肆夏》等,孔子并没有入选。所以对诗书缺不能绝对地看。

  三、《诗经》的生态与礼乐体制。 《诗经》的诗体要约主要是文字、押韵、比兴、意象、齐言等,这是中国诗歌的民族特色。其中文字和押韵在散文中也存在,但不是必须,齐言四字两拍出自钟磬、歌唱、舞蹈声折的配合需要,是必然的选择。《诗经》中诗体以四言为正格,共192篇,正格和变格(杂言)的关系是从短句到长句发展演变,在语境协调配合。其艺术手法与语言特征直接影响着后代诗文的发展。《诗经》以十首为一章,即某某之什,以第一首代表,每一节叫一章,开始叫首章,最后叫卒章,与音乐有关。《诗经》在使用上正体具有宗教色彩,通过直觉体悟,实现天人和自然万物的合一。《诗经》最早体现了政教合一的思想和实务。六诗即为行政特征,乐语是教化方式,彼此联系,融为一体,形成西周礼乐文化体系,也是西周的行政法典。在具体的应用上,有大合乐的禘袷郊祀庙祀等的祭祀礼用,也有具体的或言独立的仪式,具体的仪式在诸侯相见时往往以三首作品为一单元,或者交叉使用,礼经三百,截取分合形成三千,是客观的写照。

  四、《诗经》的名物。《诗经》的名物考主要涉及《诗经》的礼乐,不仅体现在《诗经》的整体上,也包含在具体的作品中。《诗经》的礼器上承三代,下开汉唐,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广泛用于社会和生活,体现了不忘祖宗历史,立足现实,服务未来的发展理念,培养塑造的是德才兼备、性格健全、能力全面的人才。通过《诗经》的礼乐、名器、礼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诗经》的经典性和现代价值。其名物同时也是当时人们经济思想和美好浪漫的情感的体现。

  五、《诗经》的文化转型与东周诗学。《诗经》的六诗是《诗经》的价值和实现价值的方式表现,与用诗相辅相成。汉代人为建国寻找理论基础,因此秉承战国传统,从六诗中寻找义,因此产生六义,六义是六诗的文化转型和实用。春秋时期,有赋诗断章的风气,也就是从诗中按照自己的需求寻找道义。像《论语》,不仅明确地引用《诗经》,论理明事,更多的是直接将诗作为生活的道理,与此分成明引和暗引两种状况。当然也包含着评价和理解,如“郑声淫”理论就是孔子对郑伯不守传统礼制的批判,桑间濮上之音则是对周代政治利弊的极端看法。因此说,六义理论是《诗经》学发展的结果。在引诗用诗或者说断章取义的过程中,义不是想象的,而是来自《诗经》本身,因此赋诗必类,也就是赋诗必须符合本义是东周以来的传统,而这也正是毛诗序之前能够了解《诗经》的真实的第一有效途径。作为赋诗用诗的方式,因为用在诸侯聘问仪节上因此格外引人注目,而其中君子曰的代言方式更是别出心裁。汉代人认为赋诗不过是小事,但意义很重要,因此有微言大义之说。春秋以来的引诗用诗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和特色,以及风格。战国时候的竹简,如郭店楚简可以看出,诗的神圣性与普世价值具有持久广泛的特征,而对于研究则增加了很大的困难。著名的如儒家论诗,亦各有特点,既一脉相承,有自成一体。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诗经》都那么理性和本真,《诗经》是真实的但是又充满着理想,有人间的也有天上的,《诗经》涉及的神仙思维,体现了中华民族乐生厚生长生的伟大理想。取义的结果诞生丰富了儒家舍生取义思想,表现在诗学气质上就是楚辞的九死未悔的精神。但楚辞整体上虽然号称为中国诗歌的又一源头,还是不比《诗经》,因为《诗经》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和源头。

  六、《诗经》的影响。《诗经》的影响需要评估,举几个例子说,五言诗的出现主要得力于《诗经》,汉代的汉乐府也是这样,唐代的格律诗更是如此。历代的著名学者都首先从学习《诗经》进入学术,如吕祖谦就是。《诗经》不仅中原,就是遥远的北方的僧侣们都很熟悉,说明《诗经》确实可以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名列世界最美之书。

  《先秦诗经学史》本书目录

  摘 要

  序

  引 言

  第一章 先周语用与《诗经》诗体的形成

  第一节 传说中的歌与礼乐的诗

  第二节 盟誓仪式与组诗赓歌

  第三节 巫风与比兴叙事歌诗

  第四节 西周冖乐和《诗经》的生态

  第五节 金石礼器与诗文的写作

  第二章 《诗经》的形成与书写

  第一节 诗辞赋的名称

  第二节 《诗经》的篇名

  第三节 《诗经》的作者和周公制礼作乐

  第四节 《诗经》的礼乐形态

  第五节 正歌无算乐和逸诗

  第六节 孔子删诗和《诗经》的编订

  第三章 《诗经》的诗体形态

  第一节 《诗经》诗体的正格与变格

  第二节 《诗经》的成体与制体

  第三节 春秋赋诗和《诗经》的章节规制

  第四节 《诗经》的形态要约

  第五节 徒歌和乐语

  第六节 《诗经》的乐舞与应用

  第七节 春秋赋诗引诗与《诗经》的增损流传

  第四章 《诗经》名物考

  第一节 《诗经》礼乐考

  第二节 《诗经》名器考

  第三节 《诗经》礼制考

  第四节 《诗经》的名物与经济思想

  第五节 《诗经》牵牛织女和天仙配的传说

  第五章 《诗经》理论与东周诗学

  第一节 《诗经》和神仙的起源

  第二节 六诗和六义

  第三节 《论语》引《诗经》考

  第四节 郭店楚简引《诗经》考

  第五节 断章取义和赋诗必类

  第六节 郑声淫考

  第七节 桑间濮上之音考

  第八节 春秋聘问仪注与歌诗必类原则

  第九节 《左传》引《诗》和君子曰的代言方式

  第十节 孔子孟子荀子和儒家诗学

  第十一节 诸侯聘问仪节和微言大义

  第十二节 《诗经》楚辞比较

  第六章 《诗经》的影响

  第一节 《古诗十九首》用《诗经》考

  第二节 周南召南和汉代《房中祠乐》

  第三节 儒家诗学与唐代格律诗的写作传唱

  第四节 《诗经》《全辽文》一之日二之日考

  第五节 吕祖谦《读诗记》与续《诗诗记》的诗经学成就
 


【先秦诗经学史国学】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先秦史考点小结06-28

二十世纪诗经学国学06-30

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国学06-28

史通国学书苑06-27

神话与诗国学06-30

中国哲学史新编国学06-30

中国诗歌史通论国学06-28

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国学06-28

唐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国学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