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爱的国学

时间:2021-11-23 20:29:39 国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的国学

  在国学热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不仅名家学者们发表鸿篇高论,普通的国学爱好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睿智的见解。以下是小编为你推荐爱的国学_关于爱的国学文章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爱的国学

  爱的国学:问题的提出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易中天教授,于2008年10月11日开讲《先秦诸子百家》。易中天在讲座中自问自答曰:“什么是‘仁’?简单地说,就是‘爱人’”“比较接近于定义的,就是‘爱人’。”易中天还以此为标准评价道:“老子寡情,庄子善感。”

  或许易中天以上的界说代表了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的主流认知,故而青竹迄今未见有学者站出来评判易的说法。

  然而,作为儒家五常之首的仁,其内涵果真是毫无条件的“爱人”吗?老子真的是是“寡情”吗?青竹的回答是:非也,大谬也。

  老子寡情?任何完整读过一遍《老子》的人都应该知道,老子五千言乃是以劝导统治者特别是君王善待和尊重平民为主旨的,这样的人如果还说是寡情,那青竹实在想不出什么样的人是多情了。即使没时间看完这五千言,只要大家读到这一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就应该知道老子对于国家和民众用情是多么深重了。老子都已经把慈爱作为“三宝”的第一宝了,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后人认为他“寡情”,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提到老子的慈爱,我们又不能不想到墨子的兼爱。那么,慈爱、仁爱和兼爱的真正义涵究竟是什么呢?

  爱的国学:何为仁

  易教授及默认易教授关于老子评论的人,除了在阅读《道德经》时自动过滤老子对于国计民生深切关注的词句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先秦仁的义涵没什么概念。基于这样的认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逻辑:提倡仁的人是有情有义的人,而反对仁的人就是无情无义之人。以这样的认知逻辑来解读《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自然就会得出老子是“寡情”的结论了。

  老子就是这样被不知仁为何物者所冤枉的。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老子,唯有先弄清楚什么是仁。

  古往今来,一提到仁字。很多人几乎都不假思索地、条件反射地立刻想到“爱人”二字,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仁的本质。而且,很多人也几乎从来就没思考过,从孔子、孟子、及子思口里说出的“爱人”究竟是什么含义。比如,谁爱?爱什么人?怎么爱?等等,这些问题很多人都是懒得考查和思考的。

  仁的基本内涵,在《论语》的第一篇“学而”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话虽然不是孔子说的,但能被编入《论语》中就已经充分说明,这是被儒家承认的。而且,有子可不是孔子的一般弟子,在儒家里有子乃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山东肥城市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因此,他说的话是不用怀疑的。

  从有子的这一番逻辑论证中我们不难看到,在儒家的思想里,家庭伦理的“孝弟(悌,音tì)”乃是推行仁政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儒家的“仁”、“仁政”,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孝弟”。

  “孝弟”的含义,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顺”,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顺服”,而且在西周的礼制里,这个“顺服”乃是“绝对的顺服”。

  孝,首先是指儿子对于父亲顺从。顺从到什么程度才算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孔子及其弟子是怎么说的。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第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第二》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

  从上面的摘录我们可以看出,西周的礼制对于孝顺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今天的想象。西周的礼制下的孝顺,不仅要求父亲在世时,做儿子的要完全以父亲的意志为意志,以父亲的意愿为意愿,而且在父亲死了之后至少三年之内也不能有丝毫的违背。这样的孝,试问今人有几个能做到?

  弟(悌),是指弟弟对于哥哥的顺从,这种顺从也同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且看孟子是怎样解释弟(悌)的:“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孟子?告子上》)也是说,两兄弟同走在一条路上,弟弟一定要走在哥哥的后面,如果走得快了,冲到哥哥的前面,那就是对于哥哥的不顺从或者说不敬。

  先秦儒家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家庭做到了这一步(齐家),即对于父亲、兄长的绝对顺从,那么他才有资格去从事一国的政事(治国),而从政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仁。

  仁既然以“弟(悌)”为本,那么它的内核也就是“顺从”,只不过这回顺从的不是父兄而是官长。即,对于官职高于自己的人,或者虽然与自己平级但资历比自己老的人,都要绝对服从和顺从,对于他们的意志和意愿不可有丝毫的违逆。

  《论语?子路第十三》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说,有一次樊迟请教孔子,应该怎样做才算仁?孔子告诉樊迟的“三字经”——恭、敬、忠,内核就是顺从。

  又《论语?颜渊第十二》载:“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讱,是语言迟缓,有话难以说出口的样子。“仁者其言也讱”的意思,就是真正顺从上级或平级中资历比自己老的人,即使在某一件事上有自己的见解,也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司马牛再次问孔子: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叫做仁了吗?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如果连做到这一点都感到困难,你的个人见解那岂不是轻易地脱口而出吗?

  司马牛与孔子的对话,又揭示出了仁的另一个内含,即做为下级或平级中资历浅的人,首先必须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凡事做到只听不说,三缄其口。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有一句话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即孔子说,能够决定地做到反应迟钝,这样就离仁者不远了。

  基于这个原因,孔子说:“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即孔子认为那些话特别多的人,是没有仁的意识的,哪怕他说的话让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听起来很舒服。

  《论语.阳货第十七》又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的恭就是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恭恭敬敬,宽就是心胸宽广,对于上级和平级中的长者的批评或斥责不产生丝毫怨气和恨意,信就是信守承诺,答应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的事一定要做到,敏就是腿脚勤快,对于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吩咐的事不要拖拉,要立即付诸行动。这五字真言中,只有一个惠字是针对下级而言的。惠,在这里是指给以以好处,这种好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精神的。孔子告诉子张,你要为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办事,不可能全部都是亲力亲为,有时要用到你的下级帮你办理,这时你应该给你的下级一点恩惠,这样你的下级就好使唤了,他们好使唤你帮你的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办事的效率也就高了。所以,归根结底,惠,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你的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

  上面提到,《论语?子路第十三》记载的樊迟问仁的事,孔子给了他三点提示,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其实樊迟还有一次向孔子请教仁的事,当时孔子就给了他两个字:“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至于这两次问仁哪一次在前就不得而知了。而很多人对于孔子所说的仁的认知,就停留在这里,殊不知这只不过是孔子所解释的仁的义涵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自己的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的小手段。仁的内含中,恭、宽、信、敏、敬、忠这是态度,是第一位的,爱即惠则是第二位的,因为这只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仁的必要手段。

  这里的爱人,意思就是惠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産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按《史记?郑世家》引此语,裴駰集解引贾逵曰:“愛,惠也。”所以,象易中天教授等,把爱(惠)人作为仁的主要内含本定义,这是对“仁”的认知极其肤浅的表现。

  仁的恭敬之义,其实还可以从仁的古字看出来。

  我们现在看的仁字,字形结构是从人从二,这是秦朝时把古文字篆化、整形的结果,其实,在篆化以前,仁字是从尸从二(见右图)。那么,尸字在先秦的意思是什么呢?请看《汉语大词典》给出的解释:

  1.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載起。鼓鍾送尸,神保聿歸。”《仪礼?士虞礼》:“祝迎尸,一人衰絰奉篚哭從尸。”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心無所繫,立尸而主意焉。”《公羊传?宣公八年》“祭之明日也”汉何休注:“祭必有尸者,節神也。禮,天子以卿爲尸,諸侯以大夫爲尸,卿大夫以下以孫爲尸。”唐李华《卜论》:“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變。戰國蕩古法,祭無尸。”

  .由此可知,仁字的本义就是对自己的先祖及神灵恭敬地祭拜的'意思,是生人对死人表示的崇敬意思。古人相信,通过这种虔诚的祭拜,先祖的在天之灵及诸神灵就会佑护自己,即恭敬、虔诚的祭拜先祖和神灵,会换来先祖和神灵的恩惠,仁的“爱(惠)人”之意也是由此而来。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仁的“恩惠”之意是以恭敬顺从为前提的。周公及孔子提倡的仁的全部义涵,就是仁字的本义在现实中的引伸。

  为了切实做到仁,孔子(或周公?)还给行仁设置了行动的准绳:“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十二》)即,孔子认为周礼既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仁人)的标尺,同时也是恢复仁政的根本保证,只要恢复了崩溃的周礼,天下自然就会恢复仁政。礼法,是天下的宪法,自然也是仁者的行为准则。

  在孔子看来,仁是对于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绝对的、无条件的尊敬、服从、顺从、听从,与此相反的就是不仁,不仁就是忤逆,忤逆就是不道,这种大逆不道的人自然是不会遵守礼法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

  对于仁,孔子认为比生命还要重要,为了做到仁,哪怕长官要自己死也在所不惜:“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后世的“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孔子这句话的最好注脚。

  爱的国学:小结

  1、孝悌的核心是对于父兄虔诚的尊敬,对于父兄意志要绝对地、完全地顺从,对于父兄的指令要绝对的遵从,作为晚辈或同辈中的年少者,对于父兄布置的事要无条件地竭尽全力去完成,且在任何方面都不能超越长辈或兄长。

  2、孝悌是推行仁政的基础或根本,所以,行政与孝悌具有相似的内含。

  3、周公所制定、孔子所推崇的仁政,其核心是对于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要虔诚的尊敬,对于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的意志要绝对地顺从,对于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的命令要绝对的遵从,作为下级,对于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布置的事,下级要要无条件地竭尽全力去完成,且任何方面都不能超越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

  4、为了完成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布置的事,可以给予你的下级一些小恩小惠,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听你的使唤,更快、更好地完成自己承领的事务。这就是“仁者爱人”的含义。

  5、后世有一句话是对孝悌和仁义的通俗解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爱的国学】相关文章:

学国学、品国学、悟国学12-28

国学通论国学06-28

什么是国学-国学知识06-19

国学四十讲国学06-30

谈国学国学书苑06-30

国学拾遗国学书苑06-27

国学的名言08-18

国学经典名句07-20

国学经典名言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