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塑料加工业情况汇报

时间:2022-11-23 17:09:32 情况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滑县塑料加工业情况汇报

一、发展现状

滑县塑料加工业情况汇报

我县的塑料加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95年前后出现第一次发展高峰,全县塑料加工业一度达到300余家。90年代未,全国市场一度疲软,我县塑料加工业受到影响,塑料加工户锐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县的塑料加工业又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并自然形成2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道口镇、城关镇以生产塑料管材为主;上官镇、老店乡以生产鸡槽、塑料颗粒为主。另外,万古、白道口、留固、大寨、焦虎、瓦岗等乡镇也有零星生产厂家。据2004年底统计,全县塑料加工户分布在11个乡镇,有256户(其中从事塑料管材生产38户,从事塑料颗粒生产125户,从事塑料鸡槽生产36户,其它塑料制品57户),从业人员2024人,完成产值2.3亿元。其中,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100-1000万元的有24家,50-100万元的有122家,50万元以下的有108家。生产产品种类主要有异型材、PVC管材、PE管材、塑料管、下水管、农用管、电信管、冷变管、穿滴管、塑料颗粒、鸡槽、窗纱、摩托车辆挡泥板、热水壶袋和其它塑料制品等10多个品种。目前,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长通塑业、绿塑科贸、东方塑胶、百合塑胶、东方电信、祝丰塑

料等。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塑料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塑料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不开放。大多数企业主管理理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部分企业还停留于家族式管理,不善于与外地合作,不善于精细化管理,不善于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县塑料行业近四十年来还没有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二)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粗放,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往往“丰产不丰收”,有的甚至算着有利,实际亏损。

(三)企业总体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规模较小,科技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档次偏低,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使企业做大做强。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县塑料加工业的产品多为管材和颗粒等低端产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却很少,就连安装管材用的管件也多从外地购进。

(五)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县还没有形成一个配套的产业链条,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所生产产品多为模仿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知名品牌和知名商标;没有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供销网络、中介服务机构和健全的流通体系。

(六)企业分散,难以形成聚集效应。

三、几点建议

(一)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建议县委、县政府健全塑料加工行业工作领导组织,制定塑料加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服务措施,为塑料加工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塑料加工业分布相对集中的道口、城关、上官、老店等乡镇成立相应组织,抽调专人负责,以推动全县塑料加工业快速发展。

(二)整合资源,规划塑料加工园区和市场。在塑料生产相对集中的乡镇,规划出相应的加工区域,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聚集效应。建议在道口镇卫西工业园区设立塑料加工园区、在城关镇大吕庄附近建设原材料供应市场、在新区建设高规格的塑料制品交易中心。

(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逐步把我县打造成区域性的塑料加工、交易中心。

(四)重视和发挥塑料商会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组织交流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和参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我县塑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我县塑料加工业健康发展。

(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塑料加工企业外出学习考察。一是到有关科研机构学习,二是到塑料加工产业先进的地区学习。从思想、思路、技术等多个层面促进我县塑料产业的发展。

(六)加强企业管理,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加强企业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向管理要效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行业整体素质;三是引导塑料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四是积极开拓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滑县工商联

2017年9月5日

滑县塑料加工业情况汇报 [篇2]

一、发展现状

我县的塑料加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95年前后出现第一次发展高峰,全县塑料加工业一度达到300余家。90年代未,全国市场一度疲软,我县塑料加工业受到影响,塑料加工户锐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县的塑料加工业又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并自然形成2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道口镇、城关镇以生产塑料管材为主;上官镇、老店乡以生产鸡槽、塑料颗粒为主。另外,万古、白道口、留固、大寨、焦虎、瓦岗等乡镇也有零星生产厂家。据2004年底统计,全县塑料加工户分布在11个乡镇,有256户(其中从事塑料管材生产38户,从事塑料颗粒生产125户,从事塑料鸡槽生产36户,其它塑料制品57户),从业人员2024人,完成产值2.3亿元。其中,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100-1000万元的有24家,50-100万元的有122家,50万元以下的有108家。生产产品种类主要有异型材、PVC管材、PE管材、塑料管、下水管、农用管、电信管、冷变管、穿滴管、塑料颗粒、鸡槽、窗纱、摩托车辆挡泥板、热水壶袋和其它塑料制品等10多个品种。最近,没有对塑料加工行业进行专门统计相关资料,具体数字不清,据掌握情况,企业数

《滑县塑料加工业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量有所增加,产值、效益有所增长。目前,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长通塑业、绿塑科贸、东方塑胶、百合塑胶、东方电信、祝丰塑料等。塑料加工业已成为我县一大支柱行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塑料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塑料加工业的长远发展。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观念不开放,缺乏相应的高级管理人才。大多企业主不善于与外地合作,不善于管理,又不敢于引进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这也是我县塑料行业发展了近四十年来还没有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二)融资难。这是我县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特别是流动资金的短缺,造成企业周转困难,有的企业拿着定单,就是生产不出来产品。同时,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塑料加工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

(三)企业总体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企业规模较小,科技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多为中低档产品,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够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县塑料加工业的产品多为管材和颗粒,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却很少,就连管材用的管件也多从外地购进,且缺乏知名品牌和知名商标。

(五)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县还没有形成一个配套的产业链条,机械制造水平很低,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所生产产品多为模仿产品,没有自主产权;还没有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供销网络、中介服务机构和健全的流通体系。

(六)企业分散,难以形成聚集效应。

(七)产品销售不畅,利润下滑。电价、工人工资等成本上涨,销售价格下降,利润越来越低。

(八)政策环境不宽松。部分职能部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对企业吃、拿、卡、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执法部门执法行为不规范等,制约了我县塑料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尽快出台发展塑料加工业的特殊的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措施,为塑料加工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建议县委、县政府健全塑料加工行业工作领导组织,制定塑料加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在塑料加工业分布相对集中的道口、城关、上官、老店等乡镇成立相应组织,抽调专人负责,以推动全县塑料加工业快速发展。

(三)规划塑料加工园区和市场。在塑料生产相对集中的乡镇,规划出相应的加工区域,集中连片发展,整合资源,形成聚集效应;建议在道口镇卫西工业园区设立塑料加工园区;在城关镇大吕庄建设原材料供应市场、在新区建设塑料制品交易中心,

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逐步把我县打造成区域性的塑料加工、交易中心。

(五)重视和发挥塑料商会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组织交流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和参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使我县塑料加工业健康发展。

(六)设立塑料行业发展基金,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建议县委、县政府给予塑料行业重点扶持,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塑料加工企业外出学习考察。一是到有关科研机构学习,二是到塑料加工产业先进的地区学习。从思想、思路、技术等多个层面促进我县塑料产业的发展。

(八)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一是加强企业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行业整体素质;三是引导塑料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积极开拓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滑县工商联

2017年8月2日

【滑县塑料加工业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塑料情的作文05-05

塑料的危害作文09-28

塑料的危作文11-05

“吃塑料”的鲸鱼03-21

塑料餐具的优缺点03-10

塑料袋作文12-06

与塑料瓶的作文10-09

塑料的自述作文08-26

塑料袋的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