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时间:2023-04-21 14:59:02 洪熔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和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1

  我们就小学生的朗读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小学生的朗读存在着以下一些常见的弊病:

  1.朗读时“多字、漏字”;

  2.朗读时“唱读”;

  3.“一字一顿”,速度过慢;

  4.速度过快,无品味。

  我们根据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朗读时的注意力、预习时间、内容理解程度、停顿划分等内容进行调查了解,从而归纳出这些朗读弊病产生的原因。

  (一)朗读时“多字、漏字”。

  1.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仔细看课文。

  2.学生读得少,不熟练。学生预习不充分,在指名读课文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二)朗读时“唱读”。

  1.学生对感情朗读的方法不够理解,对声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掌握不好。

  2.在低年级时养成的拖腔拖调的习惯没有及时纠正。

  (三)“一字一顿”速度过慢。

  1.学生在朗读时的构词能力不强,导致语法错误。难以知道在什么地方顿

  2.在低年级时养成用手指着读的习惯没有纠正。

  (四)速度过快,无法品味。

  1.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只求速度,不求理解。

  2.品味朗读指导不够。

  根据朗读弊病的成因,选择相应的改进方法

  我们在设计改进方案的时候,对可能存在的朗读弊病设计了以下几种改进措施:一是端正学生朗读的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读、多读”的习惯。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三是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四是要求学生读思结合,读中品味。这四种措施我们是根据一般的朗读指导制定的,根据学生不同的朗读弊病,我们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一)朗读时“多字、漏字”。

  为何有些学生在读课文时出现“多字、漏字”现象呢?我们针对造成这一病的两个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办法。

  其一,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仔细看课文。对此,我尝试用个人,

  小组轮读和品评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品评”的效果最为明显,学生在品评中须做到:动脑想,使思维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中;专心听,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动口说,使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品评朗读能养成学生用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当学生个体朗读完一个片断或一篇文章后,不管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应舍得花时间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这样学生会听得很认真,特别会用心记,不但可以将他们所学的朗读技巧用于评价别人的朗读,而且自己朗读“多字、漏字”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其二,读得少,不熟练。对此,就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比如在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比赛,每次两人,每人两分钟,教师及时讲评记分,一轮下来,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会大有提高,学语文的兴趣也会更浓。

  (二)朗读时“唱读”。

  要防止或纠正唱读,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应做到:

  1.多作正确的范读,或多放一些与课文相配套的朗读录音磁带,让学生模仿。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齐读应安排得少一点,再少一些,我们借助学生模仿力强,好胜心强的优点,采用各种方式的读,如比读、挑战读、请读得好的同学领读等,来激起学生朗的欲望,提高其朗读能力,克服朗读中“拖腔拖调”的现象。

  (三)“一字一顿” 速度过慢。

  学生一字一顿地读,是因为教师范读太少,尤其是教师没有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到句中大停顿与小停顿。要防止或纠正这一错误,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注意句中的大停顿与小停顿,即在朗读一个长句时,主语与谓语。动词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时间应稍微长一点,即大停顿,而修饰语与中心语(即定语与主语中心语,定语与宾语中心语、状语与谓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与补语)之间的停顿时间应稍微短一点,即小停顿,当然,不要对学生讲这些术语,应多作示范,让学生模仿,而且这种方法不可过分机械地训练,否则学生会把课文读得干巴巴,毫无味道。

  2.教师可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领会句子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

  3.我们教学生一点方法,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读出语气语调来,比如让学生动手划划词,读读句子,随后让他们找找哪里是词与词连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读句子。

  (四)速度过快,无法品味。

  学生朗读速度过快,特别是在背诵课文时,速度尤其快,针对这一弊病的两个原因,我们做到了以下两点:

  1.在布置朗读任务时,应强调朗读的时间和朗读的质量,不宜强调朗读课文的遍数。

  2.加强品味性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感情,品味语言。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在克服学生朗读弊病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加强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地指导和点拨,才会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还语文课堂一片朗朗的书声。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2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三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到读写的过渡,从这时起,首先就应注重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一、在备课时强调备读

  强调教师的备读,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反复训练,自己首先读熟、读通、读好课文,进而掌握本文朗读和默读的基本要求以及具体的技能指标。如语气、语调、情感、停顿、重音、轻声和有效速度的掌握。二是结合教材的学生实际,确定读的训练重点和指导读的方法步骤,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在授课时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

  中年级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到阅读教学时,还不太习惯。教师要从读书的姿势到读书的要求逐步指导,养成一手拿书一手拿笔、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先带学生练习一段时间,然后放手让学生在预习时练习,课堂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培养,课外多一些独立练习。在预习时,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如“一读文章写什么,二读画出生字词,三想四查通词意,不懂之处加标记。”这是初步要求。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带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达到读有所思,思有所得。

  三、精心设计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指导学生读书,形式应灵活多样,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处。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淘和美的享受,或者为了指导朗读,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当教材中出现了长句、结构复杂或学生难懂的片断,教师采取领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通、读顺,并指和训练导学生要把视线放宽一点,一次多看几个字,避免读破词、读破句,为理解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课文,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组全班学生接续读。为了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或序目理清文章脉络、捕捉关键词句,可出示相关提示问题,引导学生细心默读,在读中思考勾画。为了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词,教师指导学生小声自由读或闭目听教师吟诵。为了提高兴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情节强或对话较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为了强化记忆,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也可以齐读。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刚开始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有一定基础后,为了提高朗读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读的形式,在于学生读熟、读通、读好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

  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形成,要有时间的保证。教师在每节课要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云读和思,进行圈画勾点,理解体会。利用早读等时间,加强训练。课后可适当布置一些阅读训练篇目,不定期举行一些朗诵比赛或讲故事比赛,多鼓励学生去认真读书,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真读书的时间和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终生受益。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3

  一、示范诵读。我在课上给学生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诵的名篇。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

  (1)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2)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1分,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都很投入。学生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3)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分十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学生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也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也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冶情操,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采取默读、朗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等,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反复朗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从课文入手,大量阅读,勤写勤练,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体会语言的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阅读教学的另一任务就是要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

  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溢于言表。随着语文课堂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相信,在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的心灵架起一座缤纷的彩虹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09-1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1-23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11-27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1-18

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11-08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03-29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0-19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03-22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