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时间:2022-11-07 18:21:25 方宇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自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欢迎大家分享。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1

  自立自信原本就与“自强不息”紧密关联,“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早在周代典籍《易经》中就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曾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就指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要知道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要坚强地面对一切挑战,因此父母就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社会意识与独立意识。做为父母不仅是给孩子宽松的生活环境,无忧无虑的成长空间,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品格,让孩子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作为年轻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呢?

  一、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亲情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的品格的培养。

  有一首诗歌中说到“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这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家庭中大大小小的成员忙碌了一天,回到幸福的家中享受着家庭的关爱与亲情,传递着美好的情感。的确,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了充分的安全感,让他眼中的世界是祥和的,纯净的,让他心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光明的,有安全感的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自立自强与自信。相反,长期处于不和的家庭,孩子目睹父母争吵与敌对,常常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与不正常的情感反应,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对他人往往产生不信任感,在行动上也会常常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甚至脆弱自卑,害怕与他人交往。这样的孩子是与自立自强自信挂不上钩的。因此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和睦,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当然,年轻的父母自身也要面对工作、生活、交际的各种压力,但是无论遇到何种的不顺利,父母都要必须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遗忘那些不愉快的不顺心的事儿,用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家庭,面对孩子,面对未来。尽可能的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攻击对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孩子乐于表现自我,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培养。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因一点儿小事起了较大的争执,一贯活泼开朗的儿子突然间缩在我的身后,噙着泪水的眼睛呆呆地望着我俩,一副可怜巴巴的孤独无助的神态。当我看到这一幕情景,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憾,俗话说“打无好手,骂无好口”,父母双方的争执吵闹只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痛楚,无以适从,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又从何而谈?从那以后,我与爱人都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有了不高兴的事儿也做到心平气和地沟通,将家庭的矛盾消弥在无形中。家中的温馨和睦让儿子更加开朗,自信。每当儿子搂着我俩的脖子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我们一家”时,我看到儿子的小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幸福。

  二、减少对孩子的不必要的束缚,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相信孩子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儿,让他拥有成功与满足感,也有利于孩子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是的,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有自己的人生,他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挑战,父母不可能一辈子跟着他,替他包办所有的事儿。他必须学会自立自强与自信。父母要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不必要的束缚,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相信他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儿。当他做好了这些事儿时,父母要面带微笑,使用充满激励性质的语言“你真棒!”“你已经学会照顾自己了!”等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满足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树立自立自强与自信的意念;如果孩子还没有做好这些事儿时,父母也不要责备,而应使用有建设性的语言“你一定能行!”“我们慢慢地试着再做一次!”让孩子失落的情绪得到及时的调控,重新考虑该怎么做,恢复他的自信。平时,我就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儿子摔跤了,我尽量不扶,让他自己爬起来;儿子穿鞋也让他自己穿;儿子吃饭也是自己吃。一开始儿子很不乐意,摔了跤爬起来后用脚跺地责怪地挡了他的道,当我发现后,立刻告诉儿子,是他自己不小心摔到地上的,怎么怪起地来?由于我有意识地坚持让儿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儿子小小年级就比较独立,做起事来也很有想法,也很有主见。记得有一次到市场购物,4岁的儿子买了一件玩具,当时商场里的人不多,我有意识地从包里拿出20元钱交给儿子,让他独自一人地收银台付款,并告诉儿子还要找回5元钱。也许是买到心爱玩具的喜悦让儿子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蹦着跳着就往前走,刚走了几步,儿子突然间停住了,回头对我说:“妈妈,你陪我一起去。”我微笑地对他说:“收银台就在前面,不远,妈妈就在这儿等你,去吧。”这时儿子迟疑了一下,又继续蹦着跳着向前走。一会儿,儿子的小手就扬着一张小小的票据,十分自豪地叫到:“妈妈,我回来了!”话音还没落,只听得“啪啦”一声,儿子踩到塑料地垫滑了一跤,重重地摔到地上了。边上的营业员也愣住了。我心里一紧,“糟了,儿子摔跤了。”但是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比较平静的语调说:“乐乐,能自己起来吗?”这时儿子看了看周围立刻骨碌一下从地上爬起来摸摸膝盖,好像没事儿似的走回玩具柜拿自己的小玩具。当时那些营业员都夸他很勇敢。回家的路上,儿子对着我的耳朵小声地说:“妈妈,你说我勇敢不?”我含笑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说:“乐乐真的长大了,不仅会自己一个人去付钱,而且摔了跤也能自己爬起来,是个小男子汉。”这时儿子神气极了。以后只要是他自己能做到的事儿,我夫妻俩尽量让他独立地做,并且相信他能通过努力做好,大大培养了儿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品格。有一次,佳佳基的工作人员去儿子的幼儿园开展活动,要求幼儿自己上台表演节目。儿子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大方方地说:“我来!”虽然节目称不上精彩,但儿子的那份自信却已表露无遗。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才会更有机会得到培养。

  三、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抗挫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人生无坦途”,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他在学校活动家庭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为了让孩子不被挫折击败,父母就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和性格,使他们从小受到意志的磨炼,形成克服困难,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放眼望去,不少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加强生存教育对儿童适当施加劣性的刺激,给以必要的挫折教育。所以我认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工作需要,我爱人经常要值班,晚上不能回家,家中只剩下我和儿子两个人,有时儿子必须要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刚开始他很不习惯,老要缠着我陪他,我告诉他,爸爸是名警察,他要保护县城的老百姓的生活和安全,所以晚上都要值班不能回家。除此我还想了些办法,让儿子找出一些他喜欢的玩具给他作伴,鼓励儿子带玩具们看看书,讲讲故事,让儿子模仿幼儿园的老师给玩具上课,回答问题。淅渐地儿子不再害怕一人独处,反而对我说:“妈妈,爸爸不在家,我来保护你!”一副小男子汉的模样让人觉得他信心满满的。作为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在成长是得到温暖,而且要教会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我,正确地对待挫折。

  孩子的教育像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只有坚持不懈方有收获。父母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让孩子适当地参与家庭中重大的决策,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对家庭同样也有一定的责任。用典型逆境成长的事例教育孩子,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品格。只有这样不懈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勇敢地飞向自己的天空。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2

  要使孩子形成自立自强的品格,需要爱护孩子的独立意志。如果以为做父母的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可以改造孩子的意志,那可是过高地估计了父母的力量。别忘了,小小年纪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维,将来他们也要独立地闯天下、过日子。

  所谓“独立”,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行为上的独立,孩子离开家庭走进学校,在学校里吃住学习,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如果家长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生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饱,担心孩子受冷受热,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长大,不要惯孩子这种总是依赖家长的习惯。最近总有一些家长到学校给孩子送吃的东西,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没好处,你越送,他越是盼着,反而使孩子不好好吃饭,希望家长不要在生活上过多地疼爱孩子,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立能力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第二,独立是指心理上的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首先指的是心理上的独立。美国家庭教育的一大长处就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生长环境,让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长大。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更能充分培养孩子的素质。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是美国教育最突出的特色。美国人在自己的孩子刚呱呱落地时,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了。他们那种让中国人难以置信的措施之一,就是让刚出世的婴儿与父母分床、分室而居。美国人认为,分室而居对独立性的形成影响很大。分室而居,就是在孩子还没有选择能力的时候,父母替孩子选择一个有利于培养独立性的环境。

  许多孩子不愿意去托儿所或幼儿园,原因就是父母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需要离开家上幼儿园时,就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恋母恋家、畏惧独立的情绪。如果我们能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当孩子需要离开父母、走进更大的社会圈子时,从小培养起来的独立意识就会主导孩子的行为。

  许多父母喜欢“听话”的孩子,培养出的总是完全按照父母要求生活的“乖”孩子。其实,所谓“听话”的乖孩子,就是由家长任意改造、扭曲的孩子。这种培养方式使得孩子的个性不能很充分地发展,孩子的潜在素质不能完全显露,孩子自己的意志不能实现。

  小亮是个读高二的女孩子。她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钢琴,写得一手好字,还能歌善舞。她参加演讲比赛、班干部竞选以及节目主持总是得心应手,令人刮目相看。可是就是这样正值花季的少女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逝去,远远没有她的遗书上写的那么简单:会考两门不及格,打击太大……

  小亮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但在10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十分要强,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受到多方面能力的训练。但她不能容忍孩子的一点怠惰、一点错误、学习上的一点落后,并总是用训斥来对待孩子的坏毛病。

  小亮正值青春期,独立自主的“叛逆”意识渐渐明显,跟妈妈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她甚至被怒不可遏的母亲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赶出了家门。小亮只好跟爸爸在一起住。但爸爸希望她能考上大学,不允许她考喜欢的幼儿师范。爸爸煞费苦心地用钱奖励她,还给她请家教,带她参加各种辅导班,并用尽心思把她从普通高中转到重点高中。

  可惜小亮的成绩在高手如林的重点中学里还是不理想。两门会考不及格,要被分流到职业班里,那意味着没有资格参与高考竞争,也意味着与自己喜欢的男孩分手,爸爸的心血就要白费……她感到命运总在捉弄她,她已经被妈妈抛弃了,此时她感到自己又要被学校、被社会、被爸爸、被男友抛弃,她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终于选择了不归之路。

  孩子的人格是落地生根的。孩子虽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虽然还“依附”父母,但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思考,有对生活的独立看法。小亮的父母人心所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的独立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往往会发生冲突。冲突来临时,父母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明确表明父母的态度。而小亮妈妈的做法是逼迫孩子顺从自己,这就是矛盾的根源所在。解决分歧的办法是同孩子一起坐下来,冷静地讨论双方的分歧,摆明利弊。最后应该把决断权留给孩子。或许孩子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或者孩子的选择是有道理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是他自己做出的。当面临多种选择时,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给孩子留下自决的余地。在这个例子中,父母根本不允许让小亮有自己的选择。

  父母给孩子表达甚至发泄自己情感的机会。有时孩子面对生活的难题会表现出徘徊、犹豫,甚至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疏导情感,给孩子一个回旋的机会。小亮出现问题时,没有人发现,没有人能跟她交流,当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已经难以收拾。

  10岁的'泽克是个有五年球龄的“资深球员”,不但球龄长,而且球艺好。泽克想当足球裁判,得到了爸爸的赞成,他通过考试获得了足球裁判资格证书。在一次比赛中,甲队的前锋突入乙队的大禁区边缘,然后在一片混乱中这名前锋摔倒了。泽克果断鸣笛,并判禁区外直接任意球。人高马大的甲队教练冲进场,对着泽克吼叫……泽克毫不畏惧,向教练出示黄牌警告,并作记录。泽克的行为得到爸爸的又一次赞同和鼓励。

  小泽克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表现,是因为他有独立的品格,也有强烈的自信。自立与自信有直接的关系。从小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就很难自信;反之,没有强烈自信心的孩子,也很难有较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没有自信心,就无法面对独立生活;有了独立性,更能增强孩子的信心。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仅仅10岁的孩子,坦然面对来自成人社会的挑战时表现出的那份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他的自信显然来自身边的环境。孩子要考足球裁判时,爸爸赞同,放手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考。泽克面临教练的吼叫时,父母没有出面干涉,任由孩子自己处理。孩子处理完后,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这是对孩子行为的积极反馈。整个过程中,孩子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自主权,而且获得了父母的充分信任。他那“干些什么”的欲望,由于总是得到父母适时的鼓励和充分的信任,才使他最终赢得了社会的认同。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而不是你的小影子、小尾巴。父母不是孩子的“手”、孩子的“脚”,更不是孩子的“脑子”,父母仅仅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一个“保护者”。

  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来。当孩子要“干些什么”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干。这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萌芽。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给孩子一块安全的“保留地”。在这块“保留地”里,孩子该干什么、要干什么、想干什么、怎么干,父母应一概不加干涉。

  父母对孩子的独立业绩应作出及时的反馈。积极的反馈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家长的意见只是“参考”,不是“指导”,更不应该是“命令”。必要的时候,尽可能地为孩子的独立活动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重要的是,内紧外松,不要让孩子感到一切在父母的监控之下,这样就把他的主动性消磨尽了。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3

  自信心的建立需要有成功的心理体验。家长应当让孩子多看到自己的优势、长处,避免孩子老盯着自己的弱点。同时,家长还应让孩子辩证地、客观地认识自我,既有利于孩子实事求是地制定自己前进的目标,又有利于孩子充满坚定的信心,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自信心在自立中培养。要让孩子有自信心,就要让孩子在自立中磨炼。比如穿衣,学习,洗一些简单的衣服。对于处于逆境中的孩子,父母更应该从树立自立精神上去勉励孩子。把进步分为几个阶段,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难以实现,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学习是一件“主体性”过程,必须得孩子自己主动才能学好;而要激发起孩子的“主体性”,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所谓“引导”,也同样是要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相关文章: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06-17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06-17

父母如何着手培养聪明孩子的方法09-22

家庭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10-20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11-17

幼儿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学设计09-26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04-10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09-02

如何培养有灵性的孩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