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

时间:2022-08-31 10:48:20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

  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 篇1

  一)、来园时的常规培养

  早晨虽然孩子入园时间很短,老师忙着接待家长、幼儿,但即使再忙也不能忽视幼儿来园时的常规教育。每一天的清晨,是孩子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这时,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幼儿每天早晨入园时与老师、小朋友的问候,从这个可以培养了师生之情,也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能忙着做别的事情而忽视孩子,导致有的孩子不愿打招呼了。所以在晨间接待时,老师一定要精神饱满,,给幼儿做一个好榜样。让幼儿有意识的形成良好常规习惯。

  二)、点心的常规培养

  1、点心前的常规培养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我们把点心前的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例如:每天的点心及午餐前孩子总有一段等待的时间,本来是敲孩子开好小花坐在那等的,但是发觉孩子们洗完手后还是这里摸摸那里抓抓,于是我们设计了各种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安静等待。通过做这种手指游戏,即让孩子静下心来安静的等待,又能锻炼小手,使小手灵活的动起来。孩子在游戏中能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久而久之,孩子们熟悉了班级常规,自觉地按班级规则做事。

  2、点心时的常规培养

  吃点心时,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孩子很快吃完了,吃完了他们就在教室溜东瞧瞧西摸摸,要么走来走去,要么就和小朋友大架,还有的孩子自拔积木弄的到处都是;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要吃好长时间,豆浆洒了、掉饼干的事经常发生,还有的甚至一节课都上完了杯子力的豆浆还没有喝完呢?作为我们教师不但要组织他们吃点心,还要维护“秩序”,还要打扫,忙得真是不亦乐乎。所以到了中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设立“值日生”职务,让值日生作为小小检查员,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可以翘力强的孩子来担任小老师,每天的值日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有的值日生负责擦桌子,有的值日生负责幼儿吃点心的情况。

  我认为:常规是孩子的学习实践过程,应该“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教育活动中的常规培养

  1、坐姿的培养

  这是最基本的常规。无论是画画、数学操作、音乐、语言或故事等都涉及这一常规培养。如小脚并并拢、小胸膛侹起来、小手放膝盖、小眼睛看老师等等。怎样培养好良好的`坐姿?首先可以通过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来培养,中班有一节健康课就说到了让幼儿能有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才能使脊柱不弯曲。其次,可以通过小朋友的竞赛,比比谁坐得端正。对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或鼓励,对差的孩子提出希望,从而进行强化。如讲故事时,请一些坐不好的孩子坐老师身边,请一些好动的坐姿差的孩子坐在前面一些,便于老师的提醒督促;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会形成。

  2、操作活动中常规培养

  每天早晨都有区角活动,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后的常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动中随时教育幼儿活动所需物品,从哪里拿,还要归放到哪里去、离开座位时应随时将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渗透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 篇2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

  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用手,听到特定的音乐就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睡觉之前要上厕所并把自己的鞋子在固定的位置摆放整齐等等。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

  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

  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认识自己的标记,并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我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总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常规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习惯养成以及人格、性格的养成。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用耐心、爱心和智慧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非常时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 篇3

  1、在环境创设中浸透惯例提示。

  教师能够将班级的惯例要求用绘画著作、相片、图示、文字符号等方法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恪守惯例。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掉需要做的工作,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能够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工作用相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然后提示幼儿按次序干事。

  2、强化幼儿的杰出惯例。

  教师要经过及时的表彰和鼓舞,对幼儿杰出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前进,使其杰出的行为得到稳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总是让教师喂饭,不愿自己着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彰他们,还能够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杰出行为。

  3、和幼儿一同拟定惯例。

  针对班级惯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一同剖析、评论、拟定惯例。此办法比较合适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同剖析其间存在的风险,一同拟定上、下楼的惯例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上;不急不挤。

  4、经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灵敏地标准班级惯例。

  比方,在引导幼儿悄悄走路时,教师能够带领他们一同学习小花猫。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悄悄静悄悄,别人干事不打扰,我们夸我好宝宝。”幼儿爱仿照的特色在愉快的儿歌空气中被激起出来,这时,教师便能够通知幼儿:“走路的时分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悄悄的,不跺脚、不跳跃,做个好宝宝。”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怎么走路。

  5、用游戏激起幼儿学习惯例。

  依据幼儿喜爱游戏的特色,教师能够用游戏的.方法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起幼儿学习惯例,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你有必要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比方,小班的幼儿十分喜爱游戏情境,在情境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融入角色。因而,在培育幼儿构成拾掇玩具的认识时,教师能够用“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游戏完成。比方引导幼儿边拾掇玩具边说:“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黄筐住楼上(玩具柜第一层贴上黄色标志,中心一层贴上红色标志,最下面贴上蓝色标志),红筐住中心,蓝筐住在最下边。”

  6、用拟人的言语引导幼儿习得惯例。

  这种办法比较合适年纪小的幼儿。教师使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言语,引导幼儿理解惯例,恪守惯例。例如:在培育小班幼儿的进餐惯例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所以便将吃青菜说成:“小白兔最爱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心爱。”

  7、榜样的力气是无量的。

  依据幼儿“爱仿照”的年纪特色,教师能够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以激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对仔细洗手的幼儿进行表彰和鼓舞,期望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要仔细洗手。好榜样还能够是爸爸妈妈、教师或者是幼儿喜爱的文艺著作中的某个形象等。

  8、家庭与幼儿园同步培育。

  教师能够经过家长会、班级教育博客等家乡交流的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惯例以及幼儿惯例、行为习惯培育的正确办法;还能够经过家庭教育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常识和办法,防止家长在家庭中过度维护幼儿和包办代替,鼓舞家长让幼儿进行自理、自立行为的测验。

  总归,惯例教育就是协助幼儿学会恪守集体生活规矩,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开展,也就是从遵守别人办理开展到自我办理。惯例教育的意图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开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运用多种方法锲而不舍地、灵敏地促进幼儿惯例的养成。

【如何进行幼儿园新生的常规培养】相关文章: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09-15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通用12篇)10-13

如何与新生宝宝进行非语言沟通10-20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12-30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一日常规10-1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感的培养11-09

培养幼儿常规心得02-17

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培养计划09-30

教育小结-幼儿常规培养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