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时间:2023-10-09 11:41:29 文圣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培养方法

  一、要正确引导,教会学生怎样去做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正面启发诱导,教会他们怎样去做,并使他们明白其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让他们在正确的指导和行动的反复训练中得到锻炼,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众所周知,培养正确的习惯比纠正不良习惯要容易得多,所以要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不良习惯,不要让他们形成不良习惯后再花很大的力气去纠正。

  二、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反复尝试

  培养习惯的过程,就是动力定型的过程,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提出学习要求,只是学习的开始,还需要创设情境,反复训练,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如,培养学生按时按量按质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必须要求他们端正态度、书写工整、卷面清秀、格式规范、独立演练、按时完成。首先,教师布置作业时要严格统一格式,甚至字体大小、哪道题写在哪个格子里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要以榜样感染学生

  初入学的学生最注重他所敬佩的人的言行,并以之为模仿的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艺术家、伟人等怎样学习以及他们具有的良好习惯。此外,凡是学习行为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学生都应该给予表扬,以戴小红花、上光荣榜等形式促使学生互相模仿学习。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想要学生做作业认真书写,教师板书和批改作业就应该工工整整。

  四、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良好习惯的形成,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主观努力,尤其是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需要学生自己的顽强意志。因此,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从易到难、由简到繁,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让他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克服不良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注意方法,因材施教

  刚入学的学生,好奇、好动、贪玩,不习惯学生生活。针对这一特点,要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教育方式鼓励他们,哪怕有点滴进步也要如此。这样能激发他们去重复受到表扬的行为,巩固并进一步发扬这些优点。一些学生自制力差,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对这些学生教师只能关心、鼓励、教育他们,而不能歧视、打击、冷淡他们。

  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不良习惯,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较好的方向发展变化。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尤其差生,更需要老师的爱。学生最愿意接受他所敬佩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并积极改正不良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成绩的差异并不取决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异。因此,对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从小事中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把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给学生重复不良习惯的机会。

  学生良好习惯体现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步骤的第一个环节。如果学生课前不进行预习,往往心中无数,特别是一些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直到课上完了才知道学了什么内容,这样就很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课前能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特别是预习时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疑问,在心中打个问号来进行新内容的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习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来完成。可以说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否最主要的因素就取决于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要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应养成以下良好的习惯。

  1、听课习惯

  学生课前预备铃响作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这都是听课习惯,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老师,随身的先生,要充分发挥它老师的效益。语文课一直较重视读,而数学书则受冷落,往往是把数学书当作一本习题集,其实读书的习惯也要从读数学书起。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太少,不会看书,教师要指导学生看书,比如翻书页,指页码,看插图,看算题,都要一一到堂,十分具体。对于个别差生还要帮着翻书、指点看的位置,不然学生就象是入迷宫,不知所措。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教师可慢慢脱手,到中高年级,可让学生自己读教材,钻算理,求思路,在课本上作记号,加批注等。读书习惯的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同时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求新求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形成主动学习的读书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教知识,而应该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3、审题习惯

  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严重。特别是中低年级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作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如低年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在中年级常有学生把很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作一步应用题解答,或者两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审题习惯与学生解题能力同样重要。教师要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长期这样坚持,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4、验算习惯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党热心于作题目,一旦作完,便万事大吉。至于正确与否,已无心顾及了,不愿回头验算。如(8)8=64、(500)-700=200,一只大象重5千克等,其实只要稍作验算,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一些学生还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说明他们还没有树立验算的观念,更谈不上验算的习惯。因此学生验算习惯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道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养成解题验算习惯。

  5、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山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所以可以利用同桌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6、质疑习惯

  凡事问一个为什么,这种习惯实质是一种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

  (三)、课后复习与家庭作业的习惯

  遗忘规律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的东西,课后有部分是会忘记的。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学了某一类习题的解答方法,学完一个课时的内容,学完一个单元乃至全册,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总结一类习题的解题规律及方法,总结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小学毕业阶段还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块和知识的线进行概括、总结等。这种习惯一经养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知识要领,形成数学能力。

  各科作业的书写都有规范化的要求。小学生数学作业书写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有二:格式正确,书写美观。就前者而言,不同类型的题目和练习有不同的书写格式。如解应用题与一般的四则计算的书写格式有区别;解方程与脱式计算书写格式不同。学生如果不懂得这些格式的基本要求,任意书写,一个班的作业格式将五花八门,十分难看。有些则因此产生错误。至于书写美观,它与格式正确密切相关,前者作得好,它才有作好的可能。教师要用统一的书写要求规范全体学生的作业,诸如字的大小、空行、题目的排列、错题更正的形式、卷面的整洁度等,要求全班学生一致,不合要求的要重作。长期坚持这样,学生才会重视书写,养成书写规范化的习惯。

  完成家庭作业应该规定固定的时间,除非有极特别的情况,否则不能轻易更改,这样久了,学生一到写作业的时间自然容易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写作业。其次,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孩子认认真真做题,不能吃零食、喝饮料或写两三题就走动走动,玩一会,这些都是不良的写作业习惯。所以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应尽量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周围不要放一些新奇的吃食或玩具,要求孩子尽量把作业写完再休息,当然作业多的时候可适当调整休息的时间与次数。最后就是作业的检查,写完作业进行检查是良好的作业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拾遗补缺,养成做事严谨的良好学习态度。家长在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时如果发现错误,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题错了,应该如何如何改正,而应该重新让孩子读读题目,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做,或请孩子说说这题为什么这样做,看看他到底思路在哪儿出了问题,再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课堂学习裨益不少,而且在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对孩子综合能力的也十分有好处。我在教学中有时会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读读报刊、杂志中的数学故事等,不少学生很感兴趣,爱上数学课的学生也有所增加。家长在选择读物方面一定要选择健康的、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以实现良好的文化熏陶。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1、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做题、计算马虎不认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和训练

  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和训练,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功到自然成。

  ②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和训练,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

  ③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

  ④在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评选的一个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求去做。

  ⑤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04-15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4-12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05-14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1-18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0-19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09-15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07-17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0-17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2-26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