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

古诗综合性学结

时间:2021-11-24 12:08:44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古诗综合性学结

六年4班 肖家浩 47

古诗综合性学结

在本学期,我们小组开展了一次“与诗同行”的综合系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如:搜集整理诗歌、欣赏诗歌、吟诵诗歌等。

我们搜集诗歌,是从报纸、杂志和书籍中搜集的,有唐诗、宋词、元曲和现代诗、儿童诗。我们把这些诗词分成了几类,有送别诗、思乡诗、塞外诗等,还按类别在搜集补充了一些诗歌。我们还找了几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赏析,如:《墨梅》、《竹石》、《石灰吟》等。我们还找了几个有关诗歌的典故,如:《七步诗》的典故。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来找了几首童趣盎然的童诗,并学习了童诗的方法,如: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等。我们还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呢!

我们还在完成应完成的任务之后,把我们搜集、整理、补充并赏析的诗歌、诗中的典故和我们写的童趣盎然的儿童诗等内容,编成了一本小诗集,来作为我们的成果。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如: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等,还有很多古代和现代的诗人,如:艾青、李白、余光中等。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古诗综合性学结 [篇2]

每次研修学习,都能深感自己的浅薄,有待学习的内容是太多了。这次在子专题三-----快乐古诗词教学中不时地停留驻足,回眸留神,心中留下了许多痕迹。

是呀,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学习古诗词,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文化的一扇大门。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去感受祖国文化的瑰丽,是语文教师必修的学问。韵涵文字美、韵味美、意境美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文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呢?通过这次学习,自己有了一些启发

一、反复吟咏,在诵读中品诗情悟诗理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悟,咀嚼体会,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因此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二、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钩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三、搭建学习平台,促进知识与能力相生相长

一般来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诗词的领悟就越丰富深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夯实作为新知识生长点的知识基础。这个基础包括作品积累、诗词常识、鉴赏方法、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主要诗歌流派的风格特点等。

1、注重作品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内外作品,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吟咏中感悟陶冶。

2、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掌握诗词的一般常识。比如诗词的题材类别、意象、意境、风格、表现手法、朗诵技巧等。

3、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诗评名家赏析诗词的文章,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近名家大师,这样既有助于对所学诗词内容的理解,又能从中学到赏析诗词的方法。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诗人传记,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时代风云、生活遭际、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从而提高诗词赏析水平,并能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哲理。

四、拓展学习方式,在合作对话、互相促进的开放式探究学习中整体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又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主要应在三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一是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如“诗的意象与诗的情感主旨”、“诗词中的联想和想象”、“诗人的风格与诗词的主题”、“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应该分为更具体更小的问题,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二是从资料的来源、搜集、取舍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三是组织和指导学生把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

诗词的教学有别于实用文体的教学,应该把鉴赏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的过程之中,诵读,联想,感悟,赏析,评价,探究,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只有这样,古诗词的教学才抓住了根本。

古诗综合性学结 [篇3]

我们中华民族是读着《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长大的,我们不能设想没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伟大诗人。历代优秀诗歌,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诗歌在语文课中,属于一种最精致、纯粹、优美的文体,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因此,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尤其是古诗文,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国学素养和学问功底。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首先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思想、道德、文化的低子。二、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开拓学生想象,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三、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积累语言,增添文化积淀。因此我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做以下尝试:

一、反复朗读吟诵,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于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而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包容在格律里面,而建设、转化格律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可见,诵读是感受诗歌音乐美的关键。由于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深刻。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引领学生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1)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韵律,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诵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五言句为三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句为四个音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2)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让他们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充分地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如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作者为了显示老妇的情感由沉痛到愤恨再到平静,有意识用不同的韵脚显示语调的高低,突出人物的个性,这段对话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仿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使他们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如读王维的五言体诗读出的是平和宁静的情感;读王昌龄的七言体诗读出的是情感的动荡;岳飞的《满江红》因押仄声韵,读出的情怀是慷慨悲壮。音乐美的熏陶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美的愿望。 

二、整体感知体会,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

“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艺术境界。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二、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如 陶渊明借《饮酒》感怀,情融于景,景中见情,情形并茂,余韵缭绕,将满腔情思化于坦然自若的意境酿造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我们在尘寰鼎沸中寻到了一份魂魄的平静。可谓情与境的完备连合,正由于这样,陶渊明为我们谱写了古今传诵、千载扬名的饮酒之歌,人生之曲。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了解安史之乱,了解安史之乱中杜甫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就自然理解了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圣人胸襟和仁者光辉。

三、精心咬文嚼字,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美

李元洛《诗美学》说:“以文字为手段的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诗的语言艺术,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作者都必须讲究语言之美,诗人就更需要追求语言的美感。”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语言美。 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同时在欣赏诗歌语言时,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原意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犹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能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丰富其内涵,正如陆机所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从而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感受古诗的音乐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深入,引领学生陶冶性情,提升人文修养。 

古诗综合性学结 [篇4]

语文古诗词鉴赏是我们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我们大家也都是希望能够在这块分数上有所突破。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给大家带来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学习方法总结,希望大家从中可以收获自己想要的知识。

一、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弄清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类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低头采菊与仰头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关系,进入了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佳境。

第二类情感:伤春惜春,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以惜春之情来写送春,新颖别别致。作者通过写花、鸟,把自然物象点化为情感现象,抒发出对春的一种执着、深厚、缠绵、凄婉的依恋之情。

第三类情感:秋思、秋恨,对离愁别绪的咏叹。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既是写眼中所见,又借景物巧妙地烘托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心情,那凄清的景象,不正暗示了那悠悠不返的男人辜负了女主人公的脉脉之情吗?读罢使人感同身受,平添一种怅恨。

第四类情感:爱国报国之志。

此类诗歌通常从亡国之痛、壮志难酬这两个角度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两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不顾年迈体衰,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句借助梦境把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类情感: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控诉。

①不劳而获。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作者通过对比,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

②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徭役、战争)。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姓君王,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反映了农民在苛捐杂税的逼迫下不得将青苗和蚕抵押给债主的悲惨遭遇,呼吁统治者能关心民生疾苦。

③****无能(南宋、清朝)。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民众的感情融成一股情感的潮水,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清政府****无能的愤怒之情。

第六类情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艰辛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可怜与悲苦,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类情感:对友情、爱情的赞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谐音双关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歌颂情人之间那种致死不变的爱情,成为千古名句。

第二步:掌握进入古代诗人情感世界的两条途径

(1)由物象(事物的形象)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说:“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物象有限,意象无穷。”也就是说,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种情境中被观照、被表现的月亮才是意象。“物象”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义物象、载情物象等。表义物象如“柳”。古人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含有“柳”字的诗句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载情物象以“雁”为例:“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以对雁的怜惜寄托羁怀,也就是托物抒情。

(2)由诗人自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处在唐朝典盛时期,希望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视权贵,一生不与统治者合作。这些思想情感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很强烈。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提到“杜甫”就应想到他“陇国忧民”的思想;杜诗,乃至他个人情感也融入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南宋是个风雨飘摇的朝代,汉人(统治者)被子金人赶到江南(杭州)。因此,南宋词人在诗词中大多表现出收复失地,慷慨报国的壮志。如陆游《示儿》中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空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写“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正反对比。

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

2、衬托。

①从正面衬托。“江山荒城猿乌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是涛声似旧时。”“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表现手法。该句以“荒城”的悲衬托“乌”悲,衬托诗人内心的悲,猿猴、乌鸦与悲凉、愁苦相联。

②从反面衬托。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绝项,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岭都会显得十分渺小。该诗句表面上是在写景抒情,而实则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虚实结合的手法。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文的虚写“铁马冰河入梦来”,与前文的实写“僵卧孤村不自哀”相照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慨叹。

4、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归三件事比喻离别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见,沉痛哀婉,十分凄凉。

5、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一纯写景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学习方法总结了我们大家需要面对的事情,我们期待大家在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大家加油吧。

古诗综合性学结 [篇5]

=

六(6)班 姜开阳

在这三个星期,我们走进了诗的海洋,在里面漂泊,尽情的吮吸诗的精华。每一篇诗歌都使我感触极深。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我的总结如下。

在诗的宇宙中,最早的诗集是《诗经》,编辑的是太师。它分为风、雅、颂,手法有赋、比、兴,它历史悠久,已经有2500年了。经过更深的了解,我还知道诗按朝代来分有唐诗、宋词、元曲,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通过这些资料我懂得读书要理解深意,不能囫囵吞枣,要不等于白读。

之后,我背诵了《古诗70首》,在课外有查了一些经典诗集。我仿佛在诗的海洋中与一位位诗人谈古论今,共同创诗。

了解了许多诗歌、诗人,我也学这开始自己动手创诗。

创诗时,我都感觉下笔如有神,放飞着自己一滴滴的童年梦想。

令我最难忘的就是小诗集,我也做了一篇关于李白的小诗集,在小诗集当中,我知道了李白的人生年谱,虽然然他一生不断的漂泊,但他还是不断地作诗,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让我感到诗人的坚强意志力和生存能力。后来,我又了解了李白的诗歌。以前,我只是死记硬背,现在我都是带着理解和赏析。我还知道李白小时候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他告诉我们李白纯真的童年。经过小诗集真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难以忘怀,因为我对诗的了解是更上一层楼了!在诗的世界里,我无限荡漾,了解它的奇异。

【古诗综合性学结】相关文章:

高中综合性学结06-04

古诗词学结06-05

对学结06-03

远程学结06-13

安全学结05-30

班级学结05-30

班长学结05-30

版画学结05-30

保安学结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