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时间:2024-01-06 13:23:16 赛赛 三国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一、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他每次战役都是那种统帅护军或者押运粮草的角色,偶尔出战也不是正式的大将出征。

  二、关张与刘备亲如兄弟,而且从头跟起,无人可比。黄忠年纪大功劳也大。马超家世显赫,而且在羌人中地位无人能比。

  三、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所谓的名号将军(易中天语)只有四个位置,你总不能再来一个中将军吧。赵云后来被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这和魏延的职位基本平级。而魏延是汉中太守是因为刘备认为其勇武足以镇守一方,赵云的中护军明显是刘备和刘禅、诸葛亮都认为赵云可靠,所以用来保卫中央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刘备从来没有轻视赵云,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他封为第一等级的将军,但对他的信任也许只比关张差一点。

  另外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赵云是政治 斗争失败者。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没有野心,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得。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独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第三个原因是赵云时运不济,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

  赵云简介

  本名:赵云

  别称:赵子龙、虎威将军

  字号:子龙

  所处时代:三国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常山真定

  去世时间:229年

  主要作品:驳成都屋舍园田分赐诸将议

  主要成就:两扶幼主、扫荡西川、汉水之战

  官爵:镇军将军、永昌亭侯

  谥号:顺平侯

  轶事典故

  常胜将军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赵云是常胜将军的描述,但是民间自古一来就有常胜将军赵云的说法。

  所谓常胜将军,就是每战必胜的将军,但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赵云都有一次打败仗的经历。虽然也打过败仗,但是赵云仍然被称作是常胜将军,其主要原因是赵云在唯一的一次败仗中没有受到较大的损失,类似的情况在长坂坡也有发生。长坂坡之战虽然是刘备军战败了,但是在赵云的努力下救出了刘备的夫人和孩子,而在小说中对赵云大战长坂坡进行了艺术加工,赵云闯入八十多万曹军里无人能挡。

  箕谷之战也是一样,大军已经决定撤退,为防止敌军追击,赵云亲自断后,虽然年老,却仍能斩将破敌。而在其他的战役里,赵云也常能在失败的战斗里有突出表现,即使战局处于劣势,赵云也能斩将杀敌,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长久以来就给广大民众造成了赵云不会被打败的印象,一些民间传说中,甚至有赵云征战一生,从未受伤的说法,由此可见,常胜将军赵云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单骑救主

  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事情。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与建安十四年。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术加工出现在小说、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

  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

  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是指蜀汉名将里名声最响、地位最高、能力最强的五位将军,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却在百家讲坛栏目里提出了四虎将之说。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而五位将军又有虎将之名,关羽、张飞被称为“熊虎之将”,赵云被称为“虎威将军”,马超“与翼德并驱争先”,黄忠“勇毅冠三军”,可以看出,称这五位将军为蜀汉五虎上将,都是有史可据的。而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又先后将五位将军评为蜀汉的“爪牙”,也就是说,关张马黄赵就是正史所承认的蜀汉“五爪牙”。

  而五虎上将的称谓也并非是先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之前的《三国志平话》称其为“五虎将军”,再往前推,元曲中就已经将这五位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不管是“五虎上将”还是“五虎将军”,其实都只是一个称谓,一个统称而已,关张马黄赵这五人在蜀汉也绝对称得上虎将的,非要计较是出自演义还是正史,是没有意义的。

  除此之外,五虎将也是见于官方史料记载中的,包括《山堂肆考》、《历代名臣传》,而《四库全书》的收录再次以清代官方的身份对其做了全面的肯定,也就是说从明代开始,官方史家是认可五虎一说的。

  艺术形象

  演艺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死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谥顺平侯。

  评书形象

  平话里“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

  赵云在《三国志平话》中登场时为袁绍之将,当时刘备失了徐州,与关张相失,欲向袁谭借兵以讨曹操,袁谭久不能决,后来赵云便以刘备为仁德之人,舍了袁绍跟随刘备。之后刘备、赵云听说古城有一“无姓大王”,使一条枪丈八神矛,万人难敌。刘备怀疑是张飞,赵云便出战“无姓大王”,硬战六十合,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刘备乃认出“无姓大王”果然就是张飞,兄弟相认。 当阳长坂一役,赵云单马入曹军中,欲寻刘备家族,遇见甘夫人时,她右腹已受箭伤,深可见肠,在把阿斗托附给赵云之后,于墙下身死。赵云乃推倒墙,盖其尸。之后赵云怀抱阿斗南走,撞入曹军军阵,曰:“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

  赵云血战之后抱著阿斗终于见到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掷于地上曰:“为辱子,几乎折了吾之良将赵云!”至刘备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将军,将关公封寿亭侯,张飞封西长侯,马超封定远侯,黄忠封定乱侯,赵云则封为立国侯。

  传统戏剧

  在传统戏剧方面,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征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稳健,嗓门洪亮。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表演《长坂坡》的剧目著称,有“活赵云、活子龙”的外号。

  以赵云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主要有《磐河战》、《借赵云》、《长坂坡》、《取桂阳》、《截江夺斗》、《龙凤呈祥》、《阳平关》、《凤鸣关》等。

  元杂剧中,关汉卿在《单刀会》中有“赵子龙胆大如斗”之句,在《襄阳会》《黄鹤楼》《隔江斗智》等近十本杂剧中,赵云都作为较重要角色出场。杂剧时代,“五虎将”一称呼已经极为普遍,而且“赵子龙胆气豪”是剧作家们的共识。赵云作为主角的杂剧有《赵子龙大闹泥塔镇》一本,但已失传。赵云谨慎细心的特点亦被加以强调,出演赵云的演员都会被特别要求,必须要表现出赵云胆大而又细心的特点。

  赵云生平故事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古代所有的名将都逃不出一个怪圈,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君王所猜忌,而落得被宰杀的下场。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群雄逐鹿,这是个英雄井喷的年代,作为蜀国的一个名将,赵云的名气虽不及诸葛、刘备之人,但他的英雄气概依旧力拔山河。

  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可见其武力定不差。但是赵云的名气却远远比不上关羽、张飞,甚至谋臣诸葛亮、郭嘉等人都比赵云受关注度多太多了。这个在蜀国战斗的英雄,他或许并不想受到太多的关注,尽忠竭力,便是他最大的职责。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赵云传记及其裴注原文: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赵云不管在三国里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不仅武艺高强还具有谋略,在三国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赵云,字子龙(?——229),汉末三国常山郡真定人,汉族。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县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帮助攻取汉州。建兴六年(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三国演义》更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傲视群雄的气概,作为臣子对主公的无上忠诚,为义而死。《三国演义》也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由此可见,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的关张所媲美的。

  义薄云天的赵云,他既骁勇善战,又有谋略胆识,是统帅三军之英才。三十二年忠心护主,矢志不渝。当年刘备逃奔江陵,曹操追兵紧追不舍,于当阳长阪刘备与其妻儿失散。兵荒马乱之中,见赵云单枪匹马,突出重围,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夫人时,糜夫人身受重伤自身难保,唯有将阿斗托付于赵云,赵云怀抱婴儿,奋力血战后突出曹军的包围,将阿斗安全交付于刘备。不曾想,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闻之为之感动,从此后更加竭力效忠刘备。这是赵云的胆和忠。

  还有一次,诸葛亮命令赵云去攻打一座城池,诸葛亮已经把军事行程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什么时候出发、用餐、行军、休息等等,都计划好了,赵云只需要按照计划办事就可以了。但在行军的途中,赵云发现诸葛亮的计划虽甚是周密,却存在严重的疏漏,即按照原定的时间,那条河正值涨潮,军*无法渡过河流,正当诸葛亮担心赵云能否按照计划完成任务时,赵云早已经按照预定的时间攻下城池。原来赵云知道什么时候会涨潮,已经做好了渡河的木筏,因此顺利完成任务。从这里又能够看出赵云的谨慎、心思缜密。可见,他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赵云包揽了所有优秀将领所具有的一切品质,谁说他不是一代名将,谁又说他不是盖世英雄。

  赵云九岁拜师的故事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三国时期刘备属下一位著名将领,以在当阳长坂坡救阿斗的忠勇行为而扬名,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历任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等职,封永昌亭侯。

  他九岁的时候,有一个拜师学艺的故事。

  赵云自幼丧父,家中贫寒,无以生计,全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活。父亲去世前,赵云也读过书,学过字,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舞枪弄棒。每当艺人来到村中表演,他便去看,看会几招,回家就练。每每听说哪个村中有会武术的,他便登门求教,然后自己苦练。久而久之,到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虽然不懂系统的武术套路,但也掌握了不少武功招数。

  有一天,他正在门口练习,忽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路过这里,被他那刻苦练武的精神所感动,便停下观看,看到好处,也不由得拍手叫起好来。

  这一叫好,赵云便停了下来,他认为老人是个内行,便上前施礼问道:“道长,您会武功吗?如会,就请您教我两招吧!”

  老道长见赵云对学武功如饥似渴,便笑着对他道:“孩子,很抱歉,我不会武功。不过,我却认识一位武林高手,你若经他指点,保准能学到天下第一流的武功!”

  赵云一听大喜,急问道:“请问道长,这位高人现在何处?我一定前往拜师求教。”

  老人说:“离这里很远,你这么小的年龄,怎么能去得了?”

  赵云说:“不怕,再远也不怕。我一个月走不到,就走两个月,两个月走不到,就走三个月,直至一年,甚至两年,一直走到为止。”

  老人见他决心如此之大,就对他说:“那好,我告诉你,此人就是太行山玄武洞的玄真道长,你就去拜他为师吧!”

  赵云听后,立即回到家中告诉了母亲。母亲因他年龄尚小,开始不同意他去。后见他主意已定,再三央求,也就不再阻拦,给他做了些干粮,还让他带上盘缠,便送他上路了。

  一路上,赵云风餐露宿,饥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困了睡在破庙里、小路边。鞋子磨破了,脚上起了很多血泡,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叫苦,不喊累。不久,干粮吃光了,盘缠花完了,他便沿途乞讨,继续前行。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赵云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了太行山玄武洞。

  可是,当他来到玄武洞后,只见洞门大开,却不见人影,急得他高声喊道:“玄真道长,您在哪里?赵云求您收做徒弟来了!”但是,回答他的,只有山间回响。赵云此时又饿又累,加之连日奔波,又见没人应声,便在洞门口蹲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会儿再说。不料,他这一蹲,竟蹲在山洞门口睡着了。

  赵云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洞中的一个床上了。他忽然发现,在他身旁坐着一位道长,正是在自家门口遇到的那位老人,不由得惊喜万分,赶紧下床跪倒在地说:“道长,就请您收我为徒吧!”

  玄真道长说:“孩子,你经过千难万险,来到这里,我一定会教你武功的。不过,你先休息几天再说吧!”

  赵云着急地说:“师傅,我不累,您现在就教我吧!”

  道长见赵云学武心切,不忍再拒绝,便答应了他。

  从此,赵云在玄真道长的精心教导下,勤学苦练,从不懈怠。两年后,他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后来投靠刘备,成了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战将。

【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相关文章:

诸葛亮为何要害死赵云12-18

不被珍惜不被在乎的说说12-23

刘备的名言01-16

刘备的名言名句09-30

品刘备作文04-29

“刘备”的电脑作文08-02

关于刘备作文09-06

描写刘备的作文01-30

不被影响的句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