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电影美丽心灵的观后感

时间:2021-11-27 12:39:3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电影美丽心灵的观后感

  《美丽心灵》是一部以真实人物生活经历为蓝本的传记,其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这部电影一经问世,便得到了业界的好评。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仅供参考。

关于电影美丽心灵的观后感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篇一

  这是7年前的一部电影了,上个学期在一次英语听力课上偶尔听到了纳什在领奖是说的那段话,一直感触良多,直到今天才终于白电影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思绪千万,刚好又看到你这有观后感,就想顺便跟你讨论一下拙见。

  我一直奇怪,这部片子为什么要叫美丽心灵呢。片中的确说到了艾丽西亚对纳什不离不弃的爱,但我始终认为这只是电影的一条副线。

  纳什在获奖时说道了这样一句话“My quest has taken me through the physicak,the metaphysical, the delusional--and back".他一生都在探索逻辑本质,从形而下到形而上, 最终到了妄想症,这其中没有任何可以让人理解的逻辑,一生大起大落,然后归于平静,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生命之神投来了惊鸿一瞥,当所有一切都一看平淡那个头衔分量几许?这也许只有纳什自己知道吧!世界的荣誉在风平浪静后才姗姗迟来,它的意义之余纳什来说应该是下午茶后的一种欣慰吧!

  什么样的心灵才称得上A Beautiful Mind呢?影片中的小女孩,威廉-帕彻,查尔斯都是纳什出于对自己的满足感,认同感成功感的需求而虚拟出来的,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天才的自负,孤傲和内心的孤独,沉浸在自己虚拟出来的世界中难以自拔终而走向妄想症,不能不说这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劣根,又何只发生在纳什身上?然而不同的是,纳什走了一条艰辛的,不同常人的路,他靠自身控制力抵制妄想,直到最后虽仍未能彻底赶走住在心里的虚构人物,但他们早已无害,反而变成了只有纳什自己认识的朋友。这需要异于常人的意志和勇气呀。

  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或多或少的住着几个这样的人,而不同的是有的人沉迷于自己的王国不能自拔最终碌碌一生,有的人却能清楚地分辨现实与理想,最终到达自己人生巅峰。纳什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无法控制到平静对待,走了一条没有逻辑却极具戏剧性的路,最终仍能保持一颗坚毅的心,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颗美丽的心灵。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篇二

  我经常问自己:什么是美?看过两遍《美丽心灵》之后,答案在脑海中渐渐清晰。

  美是对兴趣的坚持。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约翰?纳什是个孤独的天才数学家,他不善交际,经常旷课。他整天沉迷于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也许在一般人看来,他不是个好学生,甚至疯狂。然而,纳什毕竟是一位英才的非凡人物,在普林斯顿大学——世界数学中心,他广泛涉猎数学王国的每一个分支,如拓扑学、代数几何学、逻辑学、博弈论等等,深深地为之着迷。纳什经常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自信和自负,充满咄咄逼人的学术野心,并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在这个高速竞争的时代,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常常心力憔悴而疲惫不堪。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人来到这世上,应快乐地度过,坚持自己喜欢的,只要我们虔诚地去努力,乐观地去对待,不懈地去奋斗,我想一定会得到成功的希望。

  美是对信念的坚持。在盛名的顶峰,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让他在以后的30年里,一直饱受思维与情绪错乱的困扰。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为了坚持自己的爱好,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这是对人生的信念。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困难会时刻萦绕着。然而,人的信念不同,活法也就不同。那些选择退缩或逃避的人,整天浑浑噩噩,怎有心情去体会生活的乐趣?怎有精力去发觉自己的潜力?怎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当我们选择挑战和克服苦难,就应另当别论了,因为苦难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历炼一次,丰富一次;使我们更加坚强,让我们有机会认清自己,然后有所作为。就像纳什,选择面对,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然后度过了人生中黑暗的时期,最终迎来了光明。

  美是对家人的坚持。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后,他的妻子艾利西亚——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生,表现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她挺过了丈夫被禁闭治疗、孤立无援的日子,走过了唯一儿子同样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震惊与哀伤——漫长的半个世纪之后,她的耐心和毅力终于创下了了不起的奇迹:纳什教授渐渐康复,并且因为在博弈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走上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的领奖台。艾利西亚的不离不弃,让每一位观看影片的人潸然泪下的同时,心灵也被深深震撼。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会感到空前的浮躁。为了自身利益,尔虞我诈时常发生。但不可否认,真情还在。相爱,不是一句话,而是用一生去守护。总有一天我们的财富、名望和权利都将变成细枝末节的事情, 那时我们的快乐来源于家人。对于很多人来说,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就是他们人生路上前行的源泉和动力。就像艾利西亚说的一句话: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但每当看者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因为爱,这种爱无论是来自父母抑或伴侣,都会给我们莫大的欣慰,让我们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准备考研的人来说,坚持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我对美的概念很模糊,感觉它是朦胧的、抽象的。直到最近我第二次观赏《美丽心灵》,“坚持”二字突现脑海。早就听说考研的过程是对心理和毅力的一个巨大挑战。想想考研成功的人,那个夏天的难耐的酷暑,早晨疯了似的占位,跑很远的地儿去打水,应该都是些甜蜜的回忆吧!因为最终都坚持下来了。想想纳什一生都执着于数学,潜心钻研。想想艾利西亚一半个世纪以来对家人的不抛弃不放弃。我们面对的这些怎能算上“苦”呢?它只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沉淀下来的`就是美!心灵之美,美在坚持!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篇三

  《美丽心灵》是一部让我感动且受到震撼的影片,看这部影片是在最近的一次心理课上,看完之后感慨良多。有感动,感动于男主角的坚强毅力;有震撼,被女主角的不离不弃所震撼。看完了之后也明白了影片为何叫做《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这故事里的主人公是确有其人的。天才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很年轻时就作出惊人的数学发现,奠定了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数学基础,开始具有国际声誉。但30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在自己的天才与狂乱中历经痛苦,他的那个美丽的头脑,不仅有过人智力更有过人勇气,使他终不至于沉入深渊。这是长而痛苦的旅程,然而疾病逐渐恢复,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传记电影,我认为《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不是通过事实,而是通过想象来试图赞美一个生命的精神,并达到一些真理。

  相比男主角传奇的人生,我更喜欢里面的女主角—艾丽西亚,她本人不仅美丽,而且很有一种气质,一种兰花般的气质。可以说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纳什病情的好转和她是分不开的,没有她的坚强和努力,我想纳什也不会坚持到最后。艾丽西亚和纳什结婚不久,纳什幻想中的机密解码工作越来越危险,他已经完全沉迷于一个虚拟妄想的世界无法自拔,我们可以想象这对艾丽西亚造成的伤害将是无法言喻的,按照常人的思考,受西方特定的社会意识氛围感染,或者干脆点说是人性自私论的驱使,离婚或许是艾丽西亚的最优策略,但是电影难得的是在于艾丽西亚所作出的心灵的选择,她选择了不离不弃,选择留守在纳什身边,这绝对称得上是美丽的心灵,当然如果只是单凭这样一种心灵的选择就试图证明整部电影的意义,这显得很天真并且显得很肤浅,《美丽心灵》表达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我认为艾丽西亚对现实的包容才是最感人的,也是最核心的,她可以包容纳什给她带来的伤害与惊悚,她可以包容没有情爱的爱情,她可以包容周围投射来的异样眼光,我相信这才是最可贵最闪光的,也是《美丽心灵》真正揭示的真谛。

  《美丽心灵》是一部生命蜕变史,纳什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道德完人,我们尚且不去评价真实的纳什,在影片结局中,当纳什站在那高高的讲台上时,他一生的滑稽都变得如此的可爱,他的一切都成为了闪光点,我们都应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故事的结局是美丽的,完整的,更是均衡的,纳什拥有了看似平凡却

  不平凡的东西,不平凡的爱情不平凡的原创理论,这一切在历经锤练历经证明后而变得无比珍贵,纳什余下的人生还无法消除幻觉中出现的三个人,我认为这不是遗憾,而是一种公平,一种和谐,更深层次的说这正是博弈领域的纳什均衡,这是很奇妙的格局,纳什最终证明了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最终证明了自己。

  人生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全领悟,我们只能在某一方面有所认知,一部电影也只能探讨人生某一个点,它如果能将一点表现出来并引发人们的共鸣,那么它就是一部好电影。我个人认为《美丽心灵》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电影美丽心灵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倾听心灵》教案11-22

倾听心灵教学设计11-16

《用心灵倾听》教案11-21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12-02

心灵双语美文:爱在何处08-13

经典的电影英语口语08-12

电影场景英语短语08-18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01-25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09-16

《倾听心灵》优秀教案设计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