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读后感

时间:2024-01-09 15:05:11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叔同读后感(通用7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叔同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叔同读后感(通用7篇)

  李叔同读后感 1

  读完《怀李叔同先生》这篇文章后,我便浮想联翩:人生的舞台光芒四射,我们会出演许多个角色:孩子、学生、朋友 、家长……如何扮演好每个角色,只有简短二字——“认真”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李叔同先生,每扮演一种角色,都会做得十分象样:青年时候,他是一个翩翩公子,英俊博学,驰名全上海;后来留学日本,他又全面进攻西洋艺术,“竟活像一个西洋人”;成为教师后,他布衣布鞋,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修养影响着学生们;他下决心学道就断食17日天,学佛则坚持24载,一贯到底。

  我觉得,认真可以使人做事变得更加仔细。心中没有认真的人,就像没有眼睛的蜻蜓,东扯西撞,没有方向。“认真”就是李叔同先生传给我们的法宝。做人就做个认真的.人吧!不会错的哦!

  李叔同读后感 2

  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这五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名词,却构成了李叔同先生从富家子弟到弘一法师的全部历程。而且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因为他认真去做了。

  有人说,弘一法师的成功源自他天才的大脑,而并非是认真。笨人用功,即便是认真也没用!

  也许吧!还记得爱迪生的名言吗?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对他本人而言,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爱迪生没上过几天学,在校时被当作“低能儿”。母亲在家教他,可他会做出孵小鸡的蠢事。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低智商儿童。可他诸事认真,痴迷于自己的研究发明。他永不言败、屡败屡战,终于叩响了成功的大门,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又有人说,这与爱迪生强健的体魄分不开,一个残疾人的认真,想也换不回辉煌的胜利。

  不,残疾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事例,激励着古今中外的多少人;轮椅上的张海迪谱写了生命的绚丽;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奏响的是他那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霍金的几节手指仍在敲击着键盘,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认真可以弥补身体的残缺,认真可以弥补指挥的有限。认真使你迈向成功的大门,名噪一时;认真使你奏响生命的最强音,千古绝唱;认真使你弥补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缺憾,美玉无暇!

  世间诚难得者,莫过于认真;若得认真,则无难事矣。

  李叔同读后感 3

  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杭州任教期间写给西湖边上一所师范学校的一首曲子,后来广泛传唱,其曲音流畅,柔美,带着几分凄凉,虽短短几句,却写出了当时作者对祖国这片土地的热爱,及自己虽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却不能救国家于水火的悲伤之情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角半零落一瓢{hu}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清末民初世事动荡,国将不国,有多少杰出人物怀才不遇,历经苦难,还未划过星空却悄然陨落。世事变迁,到底是什么磨去了你的棱角,是什么磨去了你的激情,让你失去了对所有人与事物的'热度。当真爱与责任不能共存时,却在你不去面对与逃避中勉强共存着。你放不掉哪一个,也不能近了哪一个,怎么做都是罪孽。所以你选择了永远的逃避,放掉了所有的所有,皈依佛门。我这么说对弘一大师有一种失敬的感觉,但什么能使年轻有为。以救国为己任。有着远大抱负的的李叔同放掉救国之大事,放掉养家教子的责任皈依佛门呢!

  李叔同读后感 4

  教有他的博大精深所以在中国延续千年,但对于弘一大师为了研佛,与自己的修行,不但负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更负了为了爱他放弃了自己的国家随他而来到中国的日本姑娘春山淑子,当日本侵占祖国的领土战火四起时,心也能空,也能静吗!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不能理解大师的深度。就像他的妻子俞氏夫人来劝他回心转意时,对他所有的.控诉他居然只字未言,没有安慰,没有解释,听完转身离去。

  人内心总是崇尚本真的,纯粹的东西,但越长大发现本真的东西越少。世俗与偏见,环境的渲染,当这些与我们内心的期望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时,人是矛盾的共体。这时大部分人为了生存选择了随波逐流,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有的人在矛盾体内挣扎。郁闷。有人厌弃,选择了离开。人一生的变化有多大,父母无法估测,朋友无法估测,甚者连自己也是无法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人在不停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历的增加阅历的加深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经过痛苦的磨砺而一次一次蜕变。没有经历过你不能理解经历过人的抉择,不能了解经历过人的的心境。弘一大师遗言中最后一句是这么说的:“当呼吸停顿,热度散尽时,送去火葬,身上只穿这身破旧的短衣,遗体停龛时,要用小碗四个,填龛四角,以免蚂蚁闻臭味走上。应逐日加满,以防蚂蚁再爬上去,焚化时,损害了蚂蚁的生命。”

  李叔同读后感 5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讲话。汲取书中有用的知识,你会受益匪浅。把握每一本书中的精髓,会充实你的头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吹拂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书已读完,李叔同先生的这首送别曲仍然在心中回荡。在寂静的夜伴着歌曲的余音,我用浅拙的文字来追寻李叔同先生“悲喜交集”的一生。

  如果把人的生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少年时李叔同的生活属于物质生活层次。他出生在一个天津富商之家,家境富裕,文化底蕴深厚。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较早的接受教育。遗憾的是他没能逃过封建婚姻这条枷锁。因为他是个孝子,违背父母意愿的事他是做不出来的。但李叔同是个性情中人,没有爱情的婚姻于他无疑是一潭死水,如何能荡起快乐的涟漪。父母离世后,李叔同痛苦万分。他觉得自己成了一叶浮萍无所依靠了!后来他与妻子离了婚去了日本,从此他的物质生活结束,精神生活开始。

  到日本后,他肄业于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主修油画,兼攻钢琴。课余热心于话剧活动,和同学联合创办了“春柳剧社”。还创办了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并发表歌曲多首。学成归国后,在津沪杭等地从事艺术教育事业同时做《文美杂志》的主编。他是在中国学校开设人体写生课的第一人。然而他的思想和才华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他们妒忌他的才华,侮辱他的艺术。他只是对工作更加尽职尽责,对学生关爱有加。可是谁能想到此时他正在酝酿一个痛苦而又无情的决定——皈依佛门。说这个决定痛苦,是因为他从此要离开妻儿,告别学生,只身前往寺院。说这个决定无情,是因为他抛妻弃子,放弃学生,一个人寻求超脱世界。或许我们根本不用来评价是非,追求因由。因为一颗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心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阻挡的。也许李叔同觉得他的精神生活应该升华,是时候寻一方净土安放他的灵魂了!

  李叔同皈依佛门后法号是“弘一法师”。他精研佛理,却没放弃艺术。艺术与宗教本来就有同一的归趋,他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是,随处可得。对日常生活的观照咀嚼在他的文章《白马湖放生记》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这样写道:“放生(鱼虾)之时,岸上簇立而观者甚众,皆大欢喜叹未曾有。”我们不妨把这看作是他普度众生的一个缩影。

  我想借用李叔同先生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的话给李叔同一生的角色做个总结。丰子恺说:“李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缘故。”我喜欢李叔同的每一个身份,但尤喜欢他为高僧,因为他人性的光辉在这一时刻得到最大的诠释。他尊重生命,一只小虫爬到他身边他会轻轻地把它放归大地;他普度众生却不在乎自己性命的安危,患病后他对医生说:“小病从医,大病从死。即是大病,从死便是了!”试想,世间能有几人能将死看的这样豁达、洒脱。

  停下笔,夜已深。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此时海棠已经睡去,红烛正在燃烧。我知道李叔同先生的一生是说不尽的。他的灵魂魅力已化成皎洁的月光,倾泻在了大地上,将繁花映照的更加荼蘼。

  李叔同读后感 6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曲送别,再次翻开李叔同的人生,民国的才子,风姿傲骨名满天下,半生的风流给了过往,半世的禅心赋予烟云,归去佛堂僧衣芒鞋,万事安然。青灯古佛,清净无尘。

  李文涛,天津桐达李家文字辈三少爷,乳名成蹊,字叔同。少时天赋异禀,聪慧与灵秀让李鸿章惊叹此子日后必是旷世奇才。情窦初开时在夕阳微雨后,他会挽了那个叫杨翠喜的女子,看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两情缱绻,彼此欢喜。城南文社里,续写八红楼。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与天涯五友志趣相投,文采风流合倾慕,情适闲居赋。穿过历史的.微光,我们能看到那个潇洒的身影,于兰亭下,酣畅挥毫对酌流年。欢言得所憩,陶然共忘机。

  文采风流的李叔同却在科场屡次折戟,怀才不遇之时他走进了天韵阁,于是才子佳人诗酒唱和,风花雪月情深意浓。李萍香、朱慧百、谢秋云、高翠娥,走马观一朵朵路边闲花,樽前眉底佳人巧笑,春余梦影纵意流连。

  母亲的故去让他肝肠寸断,结束了在上海这平生最幸福的几年时光,远赴日本,人生如寄。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成了首位专攻油画的中国留学生,钢琴戏剧无一不精,他在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中行走。学成归来携诚子回国,他在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做了教师。丰子恺刘质平是他最得意的门生。烟火人间韶光正好。

  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沐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那一刻,他不再是李叔同,那一刻起,他是弘一法师。那个叫李叔同的旷世才子,那个让所有师生们敬仰有加的李叔同,那个在各个艺术领域,诗词歌赋、音乐美术、金石书法,都达到了当时最高境界的李叔同,转身弃了这尘世,茫茫人海了无牵挂,从此深山古刹暮鼓晨钟,远离喧嚣淡然听禅,身若浮云,心如水月。如云,无心而得自在。如水,无形却知慈悲。心无挂碍,来去自如,他的世界渐渐风烟俱净。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至此,天涯笛声,也不再断肠。掩卷唏嘘,那个传奇一样的男子啊,半世风流半世僧,半世才子伴孤灯。沐手敬书: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叔同读后感 7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象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象个青衣,起老生象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噩耗传到贵州遵义的时候,我正在束装,将迁居重庆。我发愿到重庆后替法师画像一百帧,分送各地信善,刻石供养。现在画像已经如愿了。

  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李叔同读后感】相关文章:

怀李叔同先生读后感12-29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08-30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原文及赏析08-29

达叔的语录01-28

叔于田原文及赏析07-30

叔于田原文赏析10-06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19

同手同脚作文09-19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_杜甫的诗词01-02

复制幺叔的风波作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