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百分网手机站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成熟篇(2)

时间:2017-05-22 12:00:50 中考 我要投稿

2016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成熟篇

  弗洛伊德的爱情

  (爱情在磨难中成熟)

  那时,弗洛伊德刚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正在实验室里热中于鳗鱼脊神经节的研究。但是,一次邂逅改变了一切。

  玛莎·贝纳斯,弗洛伊德妹妹的朋友。弗洛伊德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坐在弗洛伊德家午后洒满了橙黄色阳光的客厅里,削着一只苹果,柔润的面庞和优雅的姿态令每天在实验室里盯着玻璃试片的弗洛伊德从此告别了显微镜——“她感受到我不敢追求女人,就泰然地走到我的面前。她使我有了信心,给了我新的希望和活力,而这些正是当时我最需要的。”

  弗洛伊德开始了与玛莎的约会,两个人的感情在升温。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订婚了。就在这时,玛莎一家搬到了汉堡。此时,弗洛伊德已经深深地依恋玛莎,离开了玛莎,他觉得一切生活都乱了套。他每天都要给玛莎写信,后来开始责备她搬家,最后他开始怀疑玛莎对爱情的纯洁与深刻。弗洛伊德的无端怀疑令玛莎很气愤,她毫不客气地斥责了他一顿……弗洛伊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忏悔。在磨难中,爱情逐渐成熟了。

  康熙大帝

  (成熟就是善用理智与情感)

  康熙是我国清朝时期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时,清朝的政治逐渐稳定,国力逐渐强大。公元1661年,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被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玄烨幼年登基,虽经祖母悉心培养少小持重,但担负国家的重任还为时过早。尤其,当时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利用玄烨年幼、孝庄太后一介女流之便掌握朝政大权。在朝中,他们结党营私,玩弄权术,骄横跋扈,不把小康熙放在眼里,连孝庄太后也只好隐忍。年轻气盛的康熙几次想将鳌拜惩治法办,但是实力相差悬殊,如果时机不成熟,只能是以卵击石。因此,康熙把怨气与怒气埋在心里,一直积蓄力量。

  终于,1669年,年满16岁的康熙羽翼丰满,发动攻势,一举剿灭了鳌拜一伙。之后,他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击退沙皇俄国的入侵,开创了一代盛世。

  而康熙如果不是用理智战胜了愤怒,把怨气压了八年,恐怕早就被鳌拜害死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康乾盛世”。

  韩信受胯下之辱

  (成熟才能忍一时之气)

  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熟读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侯。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韩信被杀

  (政治上不成熟祸及于身)

  历史上有三个十分著名的人物,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旷世英才,刘邦之所以得到天下,这三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曾对部下说过这样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运,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很有能耐,各有千秋,难分仲伯,但在成熟这一点上,就有天壤之别了。张良、萧何非常成熟,尤其是张良,洞察世事,绝顶聪明,他根本不相信刘邦的鬼话,为了保全自己,他称病去深山学做神仙,从而可以安度晚年。萧何历经种种磨难,总算化险为夷。韩信则不然,在统兵打仗上,他十分娴熟,但是在政治上,他看上去十分不成熟,先是把刘邦的应景的话当真,接着摆出高傲的姿态,向刘邦要这要那,这样刘邦就难免生疑,而那心如蛇蝎的吕后更容不得韩信,于是一代名将韩信便稀里糊涂做了鬼。临死时,韩信仍执迷不悟,他仰天长叹:“不听蒯通言,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命。”可见,成熟二字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不论你有多大本事,你不成熟就要吃亏,韩信的教训确实发人深思。

  意林故事

  彼得·潘综合症

  (成熟是必然的)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样一个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这些人就是“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也就是一些不愿长大,拒绝成熟的人们。

  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成年人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不愿成熟起来。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被称为“彼得·潘综合症”,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

  帮助患者摆脱“彼得·潘综合症”的最好办法是迫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

  快快长大

  从前,有一位国王,王后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国王非常喜爱这个女儿。

  国王天天看着襁褓里的小女儿,欣赏她小巧的鼻子、红嘟嘟的嘴巴。他想:女儿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儿!可是,女儿长得实在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她长大的模样呢?

  国王把太医叫来,命令他说:“快给小公主开些药吃,让她立刻就长大。如果办不到的话,就杀你的头!”

  太医是个聪明的人,他思考了一会:

  “陛下,您尽管放心好了,我知道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立刻长大。但是,这种药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10年才开一次花。请您给我一些时间,我保证带药回来见您。不过,在我去找药期间,您不能见小公主,不然药就不灵了。”

  国王同意了。于是医生就出发了,不过他没有去找药,而是找了个地方隐居了起来。

  12年后,医生回到京城。他禀报国王说:“我终于找到药了。”国王大喜。医生很快带着公主过来了,国王一看,公主真的长大了,高兴极了,夸奖道:“太医的医术果然是举世无双啊!”还赏赐给太医许多珍宝。

  世上哪有能够使人立刻长大的药呢,小公主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自然地长大的,而不是服了什么灵丹妙药。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去改造它,不但不能成功,还有可能受人愚弄。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历经60余年的呕心沥血而完成的巨著。在书中,他借用浮士德的经历说明了只有每天接受新的挑战,才能战胜自由与生活,才能不断地成熟起来。

  在《浮士德》中,恶魔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打德,赌订约:条件为魔鬼今生侍奉浮士德,浮士德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于是恶魔就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浮士德的愿望:他先是使浮士德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年轻人;又引诱他和一个少女格雷辛恋爱;后来又协助浮士德成为地下宝藏的拥有者;甚至带浮士德回到古希腊,娶了绝代美女海伦。但是金钱和美女并没有使浮士德感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他想干一番大事业。他要征服海水,征服海洋,在不毛的沼泽中为人们建立新的理想之邦。

  浮士德终身探索,最后发现与人民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由国土才是美。他真正地成熟了。

  谦逊是一种成熟

  某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聚在一起聊天,当中有一位学生因家里相当富有,便趾高气扬地向所有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这一大片全是。”

  苏格拉底又问:“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相比,的确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接着又问。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找不到。他家那块广大肥沃的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尴尬又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找不到!”

  愈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实,开花是向上,所结的果实都是向下。

  龙虾与寄居蟹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蜕掉,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惟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但是,你如果想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画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说他们是织工,还说他们能织出谁也想像不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叫他们马上开始工作。他们摆出两架织机来,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机上什么东西也没有。他们接二连三地请求皇帝发一些最好的生丝和金子给他们。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却假装在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皇帝先后派了多位大臣去查看进度,但是大臣们虽然什么都没看见,还是装作看到了。为了不被别人嘲笑为愚蠢,皇帝自己也装作看到了美丽的衣服。于是,穿上这“衣服”亲自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所有的人都随声附和着。只有一个小孩子最后叫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安徒生童话》)

  应用与创新

  成熟不是装出来的

  成熟并不与年龄成正比,但成熟需要经历沧桑岁月的磨炼。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是历经失败的人。失败使人重新反省自己,遭受失败后人们往往获得一段使自己蜕变的宝贵时间。此外,很多人发现巨大的打击往往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去尝试从前从未尝试的东西。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是肩负着某种责任的人。家庭、事业、祖国无不在心中,用尽所有的潜力来负担起这份责任。

  所以成熟的人,大都是智者,且朴实无华,谦逊平和。只有小才华才有华而不实的傲慢相。所以成熟的人,不虚荣,更不会嫉妒;不自大,也不带偏见。对志同道合者深深敬爱。

  所以成熟的人,是清醒的。他洞悉人生,洞悉世事,但又不悲观,不消沉,他有超凡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他能享受成功,也能享受痛苦、忧愁和烦恼。成熟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但它能给人一种容纳一切的气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镇定自若,从容得体。

  成熟是什么

  散文家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狂放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潮。可见成熟是至境。

  据说孔子临终前几年就很少说话了,弟子们问他为什么,孔子回答说:天何言哉(包容宇宙的天难道说话吗)?看来他老人家算是成熟到家了。

  成熟又是火候。如摘瓜,摘早了生,摘晚了老,不生不老正好,是成熟。

  正因为成熟是至境,又十分讲究火候,所以一般人虽然向往成熟,却难得成熟。芸芸众生,一辈子在家长、老师、领导的手中掂来掂去,结论不是幼稚,就是单纯,总是不成熟,掂来掂去,眨眼也就老了。其实,人生更多的是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必刚一发芽就刻意追求成熟,只要一枝一叶地自然成长,不必太在乎别人如何评说。

  杯子

  在橱柜里翻出了一只水杯,水杯好长一段时间没用,蒙上了一层灰,擦掉灰之后看了看,又放回去了。杯子刚买的时候纯清透明,盛上水放在桌上。不到一个月,杯子就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变化,原本清清纯纯的杯身蒙上了擦拭不掉的灰色,它也渐渐失宠,最后被扔到壁橱里去了。

  这一刻看着杯子我想到了人,那个新买的杯子多像一个婴儿呀,每个婴儿都那么纯真可爱,白玉无瑕。成年人都羡慕婴儿,却不断朝着背离婴儿的方向成长,婴儿长大了,又变成羡慕婴儿的成年人。

  “等你大学毕业就完全成熟了!”“成熟一定好么?”我真的很想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当时我觉得所谓的成熟来得太痛苦,是一种无奈的过程。我相信表兄一样也是在这种无奈中成熟的,面对我的提问,大人也忽然发现成熟实在算不上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其实世上一切事物都无法回避这种无奈,在时间面前我们无权选择。一块石子放到河里,在水流的推动下不断和其他石子摩擦,千百年后,磨掉所有棱角,光滑圆润,变成一颗普普通通的鹅卵石,和其他石子的摩擦总算达到最小了。人也如此,只不过人的这一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完成了,生活是河流,我们是石子,时间是水,成熟的是鹅卵石。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问我:成熟是什么?那么我告诉你,成熟是用思考作催化剂,从痛苦的熔炉里提炼出来的精钢!

【2016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成熟篇】相关文章:

1.2016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个性篇

2.2016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尝试篇

3.2016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成长篇

4.2016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逆境·挫折

5.2016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机遇·成功

6.2016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继承·创新

7.2016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坚强·懦弱

8.2016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信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