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

中国戏曲的起源

时间:2023-04-24 18:00:30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戏曲的起源是什么?如何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戏曲的起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中后期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时期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时期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期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唐代对戏曲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开元盛世,安居乐业,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娱乐,尤其是群众性的戏曲活动,民间散乐的娱乐活动,更多地趋向于农闲“自乐班”式的娱乐,也是他们交流感情,学文化、学历史、学道德的一种形式。

  中国戏曲的发展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中国戏曲知识:川剧

  川剧产生于18世纪中期,即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它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经过许多前辈艺人的辛勤劳动,以及成功吸收了古典戏曲的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四大声腔和本地区的民间灯戏精华,在这些戏曲流入四川以后,受到四川地方语言及民间音乐的影响并相结合,经过长期的改造、演变过程,这才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以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四川地方色彩的地方剧种。

  川剧在初期还只是一些班子,这些班子只用一种声腔形式,如纯粹的丝弦班子(胡琴腔),著名的就有成都的“泰洪班”,重庆的“毕胜班”、“吉群班”、“同庆班”,稍后也有把胡琴腔、高腔等混合组成的“皮河两开”班子。而真正把川剧的几种声腔形式结合起来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各大城市建立了茶馆的时期,它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由于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茶馆,这一市民固定的娱乐场所,从客观上为川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较好的物质条件。而且不仅是这些专业的班子,老百姓也喜欢参与进来,这种业余的表演,四川称为“玩友”或“围鼓”,是老百姓重要的文娱活动方式,这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群众基础。解放后,川剧发展得更加完备,整理出大量的完整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剧目。到八十年代以后,四川省专业川剧团就有127个之多,云贵也有十几个专业团体。

  川剧是一种以音乐、舞蹈、念白作为表现手段,以写意为主,虚实结合的表演艺术,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展现了广阔的内容。

  在音乐上,川剧音乐独具特色。其打击乐非常精彩,川剧锣鼓是各种剧种打击乐中最优秀的,它音响强烈,节奏鲜明、多变,音色别具一格,牌子非常复杂,极其多样,贯穿五种声腔,与演员的唱、做、念、打丝丝相扣;川剧的吹打乐也是川剧中最重要的内容,有许多唢呐曲牌和锣鼓套打;川剧丝竹乐常用胡琴、笛子曲牌演奏,使用上,昆腔用曲笛,胡琴腔用小胡琴,弹戏用盖板,灯戏用“迷胡子”伴奏,音乐风格多样,极富艺术特色。

  在角色的造型上,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过去全由男演员担任,在上世纪初开始出现女演员,改进和丰富了旦角表演艺术。

  川剧化装,其精致与艺术性,不亚于京剧,净和丑都有脸谱,丑角的脸谱是在鼻梁上涂白色方块,人们称为“化鼻梁”,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寓庄于谐;净角,又称为“花脸”,脸谱造型丰富多彩,忠奸分明,黑色代表刚毅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狠毒,红色代表忠勇性烈,绿色代表侠骨义肠,蓝色代表刚强坚毅,黄色代表残忍暴虐,金银脸代表神圣威严,高度的概括性和想象力,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川剧有许多蜚声全国的名角。旦角里,著名的演员有阳友鹤,陈书舫、竟华、杨淑英;生角里,著名的有天籁、贾培之、张德成、司徒慧聪;丑角有杨成基、周企何、周裕祥、陈全波。他们蜚声全国,其中,中国邮政发行过陈书舫的记念邮票,是她在《思凡》中的扮相;周企何被誉为与京剧里萧长华同名的川剧幽默大师;阳友鹤和周企何表演的《秋江》里,演员仅靠一支木桨,以神代形,展现出一派波光粼粼、小舟荡漾的风光来。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赞誉道“我们都不敢演“打鱼杀家”啦!”;川剧传统名剧《白蛇传》里,《金山寺》一场,紫金铙钹三变化身,护法韦驮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