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百分网手机站

高考化学知识点(5)

时间:2020-11-10 18:51:50 高考 我要投稿

2016年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大全

  ⑸计算:均利用的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第十三篇---元素周期律

  第一片:概述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决定因素:周期表中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内容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增加至稳定结构

  电子层数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元素化合价

  最高正价从+1逐渐增加到+7(一、二周期除外)从第ⅣA族出现-4逐渐增加至-1,最后以0价结束

  最高正价及最低负价相同,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电负性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电离能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1)

  1.化合价知识:

  ⑴数值是化合物中原子得失电子(离子化合物)或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数目

  ⑵单质化合价为0,但化合价为0的不一定是单质,如HCHO、C2H4O2中的C的化合价等(也可能是分数→氧化数)

  ⑶金属只有正价,有负价的一定的非金属

  ⑷主族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F、O除外)

  ⑸F是唯一没有正价的元素(O有+2价,OF2)

  ⑹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⑺通常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⑻共价化合物中,若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原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2.粒子(包括原子和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对比:通常情况是:先对比电子层数,电子层数愈多,其半径愈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再对比核电荷数,核电荷数愈大,其粒子半径愈小。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2)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对比

  ⑴金属性强弱对比标准:

  ①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靠前的金属金属性强

  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周期表中同周期靠前、同主族靠下的金属,金属性强

  ③和水或酸反应产生氢气剧烈的金属性强

  ④置换反应中,被置换的金属,金属性弱

  ⑤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金属性强

  ⑥电解池中阴极优先放电(即氧化性强)的金属阳离子的金属性弱(Fe3+→Fe2+例外)

  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的金属,金属性强。

  ⑧电负性小、第一电离能低的,金属性强。

  ⑵非金属性强弱对比

  ①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化合的难易,越容易化合的,非金属性强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④置换反应中被置换出来的非极性,非金属性弱

  ⑤周期表中,同周期靠后的,非金属性强;同主族靠上的,非金属性强。

  ⑥电负性大、第一电离能高的,非金属性强

  ⑦对应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的,非金属性弱。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3)

  4.物质熔沸点高低对比

  ⑴不同晶体类型间的对比: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间差别较大,很少对比,通常高于分子晶体。

  ⑵同类晶体之间的对比

  ①原子晶体间:原子半径小的,共价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

  ②离子晶体间: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能越强,熔沸点越高

  ③分子晶体间:

  A.看有无氢键,有氢键的熔沸点高。无机物有HF、H2O、NH3,有机物有低级的醇和酸。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量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量接近的,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D.同分异构体间:链烃及其衍生物,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芳香烃的两个取代基时,邻、间、对位熔沸点降低。

  ④金属晶体:差别较大,通常是价电子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⑤合金的熔沸点一般是比任一组分的熔沸点都低。

  ⑥固>液>气,脂>油,石墨>金刚石,AlCl3是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4)

  5.常见的10电子和18电子粒子

  ⑴10电子粒子

  ①原子:Ne,

  ②分子:CH4、NH3、H2O、HF,

  ③离子:

  A.阳离子:Al3+、Mg2+、Na+、H3O+、NH4+;

  B.阴离子:N3-、O2-、F-、OH-、NH2-。

  ⑵18电子粒子

  ①原子:Ar,

  ②分子:F2、HCl、H2S、PH3、H2O2、SiH4、CH3F、N2H4、CH3OH、C2H6,

  ③离子:

  A.阳离子:K+、Ca2+,

  B.阴离子:Cl-、S2-、HS-、O22-

  第十四篇---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来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即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⑴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S、气→g、液→l)

  ⑵生成物不标明↑或↓符号

  ⑶除非特殊条件,反应条件一般不写

  ⑷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其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可以是分数(一般不写成小数)。

  ⑸方程式后面写出反应的焓变△H,△H的大小随方程式系数的改变而改变。

  ⑹反应环境在常温、常压下不需要标明,其他温度或压强需要标明。

  ⑺△H=生成物总内能-反应物总内能=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H>0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

  ⑻对比焓变、△H大小时带正负号,对比反应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时,不带正负号。

  3.燃烧热和中和热

  ⑴燃烧热:101KP时,1mol的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

  注意①可燃物只能是1mol

  ②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常考的是H→液态水、C→气态CO2

  ③看清楚题意要求的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还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前者方程式系数不必刻意,如果是后者,可燃物系数只能是1。

  ⑵中和热:酸碱中和生成1mol的水放出的热量

  注意:

  ①只能是生成1mol的水

  ②实验测定中防热量损失的措施

  4.盖斯定律

  ⑴含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⑵应用: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适应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条件下的反应。具体体现在:,则:△H1=-a△H2或

  则: 。即:方程式按照一定的系数比加减时,其焓变也必须按同样的系数比进行带正负号加减。::

  第十五篇---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

  该类问题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介质,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质量、体积、微粒数目、物质的量浓度等多角度定量的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是高考中常见题型,通常以选择题判断正误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但题干中可能是陷阱重重,一不小心很容易掉进去。

  正确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注意一下方面:

  1.外部环境:通常提出是常温(25°C或298K)、常压(1标准大气压或101KP),对气体不适用22.4L/mol,但不涉及气体体积的如质量、浓度无影响。

  2.物质的状态: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时,应是标准状况下(0°C或273K、1标准大气压或101KP),并看清楚相关物质是否是气体,如常考的H2O、SO3、苯、CCl4、氯仿、乙醇标况下不是气体,不适用。

  3.物质及晶体结构(求算原子的量或化学键):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白磷的正四面体结构、石墨的平面六边形、Si和SiO2的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所有单烯烃及NO2与N2O4的最简式相同、O2和O3混合气体求原子的量。

  4.特殊的摩尔质量:H218O、D2O、14C16O等

  5.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a2O2+H2O、少量Na和O2生成两种氧化物混合物、Cl2和NaOH溶液等

  6.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水解,如Fe3+、Cu2+、NH4+、CO32-等

  7.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中无分子存在

  8.注意隐含体积,如NO+O2相互反应的混合体系、NO2和N2O4相互转化,求分子数。

  9.题干条件是否全,如有时候给浓度而无溶液体积,求离子数。

  10.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求算相关离子或分子数量

  11.注意“离子”和“基”的区别,如OH-为10电子,而-OH则是9个电子。

  第十六篇---关于简答题(学会表达)

  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尤其适合于高层次能力的考试,为历年高考题中的重要角色。

  1.化学用语规范,关键字、词不能有错别字。

  如:铵与氨、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硝化与消化、酯化与脂化、消去与消除、萃取与翠取等。要原理正确,操作规范,气体:通入,液体:滴入、固体:加入等。

  2.回答问题时,意思完整,表达准确、严密,如:

  ⑴沉淀的洗涤: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没过固体,自然流下,反复2~3次

  ⑵洗涤干净的标准: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XXX,无YYY现象,即洗涤干净。

  ⑶焰色反应:洁净,灼烧

  ⑷PH值的测定:取PH试纸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的中央,待颜色稳定后,和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对应的PH值。

  ⑸气密性检验:关闭活塞、止水夹,手捂、加热XXX,有气泡产生,冷却后有稳定的水柱上升。

  ⑹滴定终点判定:滴下最后一滴XXX,锥形瓶内反应液由YYY色变为ZZZ色,且半分钟不复原。

  ⑺.渗析完全的标志:取最后一次渗析液,滴加XXX,无YYY现象,即渗析完全。

  ⑻SO42-的鉴定: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⑼.SO2漂白性的检验: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复原。

  3.要注意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

  ⑴液溴的存放时上面加水、FeSO4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Fe(OH)2,FeSO4溶液上面覆盖煤油或苯、用分液漏斗做反应滴入液体,下颈套一小试管,若问它们的作用,回答“液封”。

  ⑵滴加液体、上部玻璃塞需要盖着的分液漏斗,用橡皮管和下面的容器相连,若问橡皮管的作用,回答“畅流 ”即可。

  第十七篇---几个重要的转化关系

  写出下列转化的、尽可能多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第一片: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片:硫及其化合物

  第三片: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四片:氯及其化合物

  第五片:钠及其化合物

  第六片:铝及其化合物

  第七片:铁及其化合物

  第八片:几个重要的颜色

  1.物质的颜色:

  ⑴气体:Cl2黄绿色,NO2、溴蒸汽红棕色

  ⑵液体:液体溴红棕色,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溴的CCl4溶液,溴的苯溶液,碘水、碘的CCl4溶液随浓度大小,颜色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