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学科知识

时间:2021-06-20 10:16:06 化学 我要投稿

化学学科知识集锦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化学学科知识集锦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教师资格证化学篇二: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_完整版

  标准预测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3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 ()。关于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元素 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

  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 D.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增大的是( )。

  A.Hcl B.

  3.浓度均为

  0.1

  A.

  C. C. D. 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B.D.

  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①常湿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O.l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03溶液反应,产生C02气体 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I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 B.①④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

  6.下列化合物中可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丙烷 B.丙醇C丙醛 D丙酮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用煤气灯加热,分解产物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

  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1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9为了使变暗的古代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则需要( )。

  A用气体漂白 B.用稀擦洗 C.使用漂白 D使用氯水擦洗

  10下列气体可用PdCl2溶液检出的是(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环骨架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大约出现于处

  B.物理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

  C.紫外光谱中若在220—280 nm范围内无吸收,则该化合物必然不含醛基

  D液一固分配色谱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12教师素质的核心是( )。

  A.职业品质 B.教育观念 C.知识结构 D.能力结构

  13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 种方法是( )。

  A.讲述法 B.讲解法 C.讲演法 D.谈话法

  14科学探究的核心是( )。

  A.科学问题 B.科学解释 C科学证据 D.科学假设

  15.化学教材不包括( )。

  A.化学教科书 B.电子教材 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 D音像教材

  16.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

  提倡( )。

  A接受式学习 B.探索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

  17.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耍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 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 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

  c答卷费时.速度慢 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18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 )。

  A.就是教学的重点 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C不是教学的重点 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

  19.“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澡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

  A自主学习 B.“填鸭式”教学 C.启发式教学 D.研究性教学

  20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 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

  二、简答题

  1、实验导人是化学课堂导人的基本类型。请以“钠的氧化物N a,0,”内容为例,设计一个实验导入过程.

  2简要介绍化学课堂导人的功能。

  三、诊断题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

  【试题】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O.l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mT.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考试结果】部分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而错选答案A或B。

  由于要配置480 ml,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若溶质为硫酸 铜.则0.48x160x0.1=7.68 g,因此选择A选项;(2)若溶质为

  因此选择B选项。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解题思路是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四、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结

  构主义学习认为:获得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或建构)过程;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原有的认知结构,新概念进入头脑之后,要同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点发生联系,经过同化、顺应、转变、建构等过程,形成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心理结构加以了解后进行教学。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建立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学生的知识点时一个个地建立起来的,而第二个知识点是在第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的。

  (摘自 周长杰 结构主叉教学理论与化学教学,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2)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举一个中学化学中课程改革中采用上述理念的实例.

  2、按照结构主义理论,化学教学过程的实施可以分为哪几个环节。

  3、谈谈结构主义教学理沧指导下的教学特点。

  五、教学设计题 请对以下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所必须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

  (1)相关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教学对象分析:

  (3)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分析:

  (4)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第一节“氧族元素”(第一课时)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分子中属于抗磁性的是( )。 A. B.CO c. D.NO

  2、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不需要使用惰性电极的是( )。

  B. C. D.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B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D溶于Ⅲ溶液中:

  4、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D.4000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M中的少量02:通过灼热的Cu0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o:中的少量HCI:通人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溶液中的少量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1溶液中的少量: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6.F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 ①③⑧ D全部

  7.25℃时,若pH=a的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pH=b的l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A.a+b=14 B.a+b=13 C.a+b=1 5 D.a+b =7

  8.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配位剂L存在,aM(L)=l时表示( )。

  A、M与L没有副反应 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 D.M与L的副反应较大

  9.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 2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与过量的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D.78 g 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

  10.把11.5 g钠投入过量水中得到ag溶液,把12g镁投入过量盐酸中,得到bg溶 液,若,a和b的质量关系是( )。

  A.a>b B.a<bC.a=bD不确定

  11.下列化合物属于亲核试剂的是( )。 A. B.

  C D

  12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

  ①文献法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④实验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

  A感受 B.关注 C珍惜 D.养成

  14下列哪一个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中掌握水平的行为动词( )。

  I+H20

  A.知道 B.辨认 c解释 D.证明

  15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寨

  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 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 16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

  17.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 )。

  A.教育目的一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一教学目标一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

  D.教学目标一教育目的一课程目标一培养目标

  18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 革核心理念是( )。

  A学生的全面发展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性学习D素质教育

  19.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

  A.设计教学目标 B设计教学媒体 C.设计教学策略 D.设计教学模式

  20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

  A.课程教学计划 B.课时教学计划 C.课题教学计划 D.学期教学计划

  二、简答题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也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袁中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该把它放在第ⅡA族”,你认为这样编排元素周期表有何利弊?

  2.结合化学教学实践,论述三序结合的原则在化学教材编写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理论部分的应用.

  三、诊断题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

  【试题】在反应中,当生成0.5 mol: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1 B.5:1C.1:3 D.1:5

  【考试结果】部分学生按下述恩路解题而错选答案A或C。

  由于反应过程中KCI03得到6个电子被还原,而HC1失去一个电予被氧化,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选择A;

  或者由—f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还原为KC1(还原产物),而HC1失去电子被氧化为Cl:(氧化产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选择c。 ┃

【化学学科知识】相关文章:

2017上半年化学学科知识备考指导10-17

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卷10-23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测试题10-24

2017年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10-23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知识易错题08-13

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案例分析解答技巧10-17

2017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10-22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题10-23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04-04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题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