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3-09-28 13:48:10 初三 我要投稿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1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赦(shè) 旁骛(wù) 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d ú) 骈(pián)进 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

  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

  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

  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

  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

  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

  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

  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2

  一、复习的总体思路:先跑面、再捋线、后蹲点。

  1、跑面。即把六册语文书从四个方面整体复习一遍。这四个部分为:字词、古诗文默写与理解、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2、捋线。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条线穿插进行。在巩固基础知识(古诗文)的同时,重点抓现代文阅读,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解题技巧,养成审题认真,书写规范的好习惯。作文每周一篇大作文,五篇小作文,大作文详批,小作文略批。作文训练的重点着重于培养三个习惯:缜密的审题、从生活中取材、规范的.书写。

  3、蹲点。抓住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集中解决,反复训练,直到重点难点不再成为弱点为止。

  二、复习步骤

  三月份,复习六册语文书。知识点的比重分配:

  1、字词部分。用120分钟时间复习字词的音、形;90分钟时间复习词义的解析。复习的方式是:课前布置复习任务自主复习,课上检测,课后批阅,然后把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再集中解决,学生做好疑难问题的积累。

  2、现代文阅读。《学习与检测》中的12篇现代文作为训练重点。课堂上,指导学生先阅读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南,在独立完成一篇现代文后自己对照答案进行批阅看看自己与正确答案之间有多远,存在着怎样的差距。课后完成一篇没有答案的现代文上交,老师批阅后根据学生答题中失分较多的地方集中讲解。

  3、作文部分。本学期日常习作全部采用中考试卷作文纸样式写作文,搞好考前演练,提醒学生平时作文就应该注重格式、书写、字数等细节部分,不能因小失大。对出现问题的作文以面批为主提高后进生的写作水平。

  4、名著阅读。拟用4课时时间复习名著阅读。以“主题阅读”为主题搞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5、对联部分。利用一课时时间复习对联的基本常识,然后每天写一联,进行长期训练。

  四、五月份:进行专项复习

  1、古诗文。

  直接默写部分,要反复检测。每天中午默写三首诗,一直循环练习。理解性默写部分,重在审题训练。训练学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去判断应该填写的正确句子。拓展性默写部分,要做好积累。对专题性诗句,如表现哲理的、爱国的、乡愁的------逐一进行归纳默写,做到有备无患。

  2、对联部分,进行专题化练习,与古诗文进行链接。

  3、现代文阅读部分,复习、精讲五篇,强化阅读技巧。

  4、作文部分,进行主题训练。把作文主题分几个方面进行写作指导。批阅、修改后的习作装订成册以备考前复习。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3

  《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兰奇斯·培根所写的一本著作。

  谈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总结: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游记《新大西岛》和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

  同学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最后一课 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 赚zhuàn钱 哽gěng住 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 注释① 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黄河颂》

  关于语文课本中《黄河颂》的内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

  《黄河颂》 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 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P.43 注释 ①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2.“望”字统领全诗

  通过上面对《黄河颂》课时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此课时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

  《伤仲永》课时知识点

  关于《伤仲永》课时的知识学习,我们做下面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知识。

  《伤仲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 六至八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对《伤仲永》课时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诗两首》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诗两首》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 怀恋liàn 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上面对语文《诗两首》课时的.内容知识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 ,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爸爸的花儿落了》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

  P.43注释 ①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 ——(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通过上面对《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时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4

  词句注释

  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⑻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白狗:一作“白雉”。

  ⑼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⑽贾生:汉初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⑾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折节:一作“折腰”。

  ⑿归去来:指隐居。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

  ⒀“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齐典故。《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⒁“含光”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贵无名,以无名为贵。

  ⒂云月:一作“明月”。

  ⒃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⒄陆机:西晋文学家。《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⒅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⒆“华亭”二句:用李斯典故。《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⒇“秋风”句:用张翰典故。《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5

  第一部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的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议论文的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一、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文)

  答题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用:

  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引用:引用了……,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__”词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用了“__”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__”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6

  1、记叙文

  运用记叙文的知识阅读记叙文(包括童话、通讯、传记)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记叙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出文章中前后关联、照应的词语和句子,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归纳段意、层意。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准确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几种表达方式,分析叙述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叙具体、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生活的一种常用文体。一是运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记叙文的知识包括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在阅读记叙文时可运用这些知识,迅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梗概。二是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准确划分记叙文的层次。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文章的层次,要着眼于全文,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上把握。先逐段阅读来掌握全篇的内容,然后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过渡、衔接的;开头和结尾是怎样安排的等等。找到它们,有助于层次的划分。三是正确归纳、概括记叙文的段意和中心意思。概括段意应该根据段落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①摘中心句法,有的段落有点明段意的中心句,这样摘出中心句就可以了。②摘要归纳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便可摘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③段末归纳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层层深入的,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④综合归纳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四是找出文中关键性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阅读记叙文时,一定要注意理解、分析关键性词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辨析关键性词语的方法很简单,先通读全文,对文章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便可较为准确地把握了。五是写人记事文章的写作。

  2、说明文

  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说明文,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明确说明的是什么,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阐明的事理)。理清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能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文的层次及层次之间的关联、过渡、概括层意。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并且能分析体会说明文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说明文要求对事物的特征做出直接的说明,一般不要求有感性形象的描绘,说明文还要求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分、功用等等。不需要对事物直接发表议论,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职能,这也就是它区别于记叙文、议论文的最明显的特征。既然这样,我们在读一篇说明文时,就要思考它说明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文中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阐释了什么事理,这个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本质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才将事物的特征弄清楚。阅读说明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从题目入手,理解把握说明的主要内容。

  二是分析各段说明内容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或本质。

  三是理清、熟练掌握说明的顺序。

  四是要重视理解各种说明方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是认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六是简单说明文的写作。

  3、议论文

  掌握议论文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并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能分析议论文的论据,理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区分立论、驳论两种论证方式,理解议论文准确、严密、富有概括力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言。议论文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或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议论文在表现手法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论证、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注重以理服人。

  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从整体把握全文;

  (2)准确掌握每篇议论文的论点,正确分析议论文的论据类型,论证方法及作用;

  (3)了解论证方式,体会议论文概括、准确、鲜明、严密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言。

  (4)简单议论文的写作。

  4、小说、散文

  运用小说三要素的知识阅读小说,要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认识小说是如何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认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以及渲染气氛上的作用。

  阅读散文注意抓住线索,注意分析散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其作用。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能力是指用语文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实践。本学年,本学科的学习依然要体现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梳理知识,进一步编织学科知识的网络,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内部规律。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7

  《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2)须晴日须:等到。(3)略输文采输:差、失。(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8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词语积累

  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呈现许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化:自然,天然。

  幅员: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啖(dàn):吃。

  萌蘖(niè):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萌,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1980年出版《生物学碎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选自该书。

  三、内容结构

  (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

  2.荔枝的形态特点(2-9)

  ①荔枝的外部形态(2-5)

  A.荔枝外壳构造

  B.荔枝外壳的颜色

  C.荔枝的形状

  D.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②荔枝的内部构造(6-9)

  A.荔枝的壳膜

  B.荔枝的果肉

  C.荔枝的贮藏

  D.荔枝的果核

  (二)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1-13)

  1.荔枝的产地分布

  2.古代的荔枝书谱

  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

  (三)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4)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四、简明精确,科学性强。

  本文在介绍荔枝的科学知识时,十分注意简明精确,科学性强。它处处使用确凿的事实和具体数字来加以说明,并且不断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

  例如,白居易诗中说“壳如红缯”,作者说这是诗人的比喻,缯是丝织物,光亮滑润,而其实荔枝壳是“粗糙”的。白居易说“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又指出《咏荔枝膜》的诗句只是诗人的夸张说法。在讲到荔枝肉时,又从植物学观点指出,这不是果肉,而是“假种皮”,真正的果肉是丢弃的那层膜。作者通过调查、观察、考证,用科学的态度,不断纠正古人有关记载荔枝的知识上不确切或错误之处,使之更符合事实,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用具体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本文说到荔枝的大小和重量时,用了具体的数字,其中关于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的重量,两本书上记载相差很大,作者不妄下结论。在讲到载培历史时,都有具体数字,使读者明确我国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知识点归纳:

  1、诗中最为精彩描写早春的绿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2、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答:小雨、草色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3、近却无一词好在何处?答:近却无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体验,早春时节春草娇嫩细小,星星点点,远看一片碧绿,近看却时有时无,这三个字将初春小草的特点细致的表现出来。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的主旨。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5、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6、写景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诗中1、2句写出了早春怎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所写的早春之景。

  答:写出了春雨细腻滋润、春草若有若无的特点。长安的大街,浸在蒙蒙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细雨的滋养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

  7、3、4句中最绝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早春特别喜爱的感情,也隐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美好时光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10

  孔乙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羼chàn水阔绰chuò绽zhàn出

  拭shì模mú样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3)(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4)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蒲柳人家(节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痱fèi子擀gǎn面杖梆bāng腌湃āzā

  dáo气咯kā吧隐匿nì名讳huì

  戏谑xuè荣膺yīng跳垩da檎qín

  嘬zuō捎shào马子断壁残垣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1)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2)断壁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3)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

  (4)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常见知识点归纳05-19

初三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12-02

初三语文上册心声知识点归纳12-02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11-25

初三语文《周公诫子》知识点归纳01-26

初三语文仿句知识点归纳整理12-02

初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01-25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归纳04-20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归纳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