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时间:2024-02-21 15:50:13 玉华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些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

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1】与龙有密切关系的风俗习惯

  (一)

  1、正月正 舞龙灯

  春节舞龙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

  2、二月二 龙抬头

  据说冬眠的龙,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此节是龙文化意识最浓厚的一个节日。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二月二,不懒床,懒床压在龙头上”“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之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3、三月三 祭龙王

  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把农历三月初三作为祭龙日,特别是水族,在这一天各村寨都聚集到龙王庙举行祭龙仪式,用猪羊供奉龙神,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4、五月五 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每到这一天,尤其在江南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盛会,是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如箭齐发,鞭炮阵阵鸣响,两岸欢呼雷动,一片龙腾人欢的节日气氛。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此外,各地人们还赋予其不同的寓意,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5、六月六 晒龙袍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都要把衣服、书籍搬出来晒一晒。据说,在这一天被晒过的东西整个春秋不生虫。此俗在民间流行至今,有民谣曰:“六月六,日头红,晒了衣物不生虫。”

  6、七八月 舞草龙

  舞草龙是一种群体性的祭祀活动,活动包括“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环节。

  七月里我国一些地方尤其是土家族以舞草把龙的仪式来驱逐稻瘟病,久之成习,聚众娱乐。“中秋舞草龙,万点金摇曳”中秋之夜,金光摇曳,万众同欢,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二)

  农历二月二为汉族的“龙抬头节”。此时正值尺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正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冰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这一天,人们吃龙须面、龙鳞烙饼、龙耳饼子等等。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按地支推算,“五”为“午”,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岫》中的大龙舟,头、尾、鳞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古代帝王服饰中有龙袍。《清朝通志·器服略》中记载:“皇帝龙袍,色用明黄,棉袷纱裘,惟其时,领袖具石青片金绿,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笔型色去。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衣襟处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在清代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袍的下端排列着许多“水脚”,水上绣水浪,俗称“海水江涯”。包含着一统江山及延绵不断等寓意。

  解放后,迷信禁忌渐次消失,边远乡村,尚有残存。属于礼貌性的,仍多沿袭。

  分布于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均有“祭龙节”。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间,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认为杀猪祭龙,可保人畜平安。瑶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活动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祭玉皇、祭神农等。祭品是全寨人出钱购买的猪,祭毕由全寨人分食,妇女不得参加仪式。广西侗族流行耍龙灯。用竹片制成一条三四十厘米长的龙,龙须下有一包,以便点蜡烛,元宵节晚上玩耍。玩时,摆一张八仙桌,两面三刀人围绕桌子舞动,跳跃嬉戏,互相追逐,然后配以有节奏的乐器演奏,有声有色,十分有趣。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是与龙有关的。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吴氏所说的是静止观赏的龙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名,说的是由人舞动的龙灯。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绘,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师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清喜庆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亦载:“今圆明园正月下五日,筵宴外藩,放烟火,转龙灯。其制人持一竿,竿上横一竿,状如丁字。横竿两头,系两红灯,按队盘旋,参差高下,如龙之宛转。少倾则中立,向上排列‘天下太平’四字。”舞龙灯并非灯节才有,春节、中秋以至各种庙会均有此项活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瑞兽,人们用灯模拟龙的形象,无非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义。

  (三)

  1、龙须面

  龙须面为传统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是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今已为居民普通食品,常年食用。

  2、元宵节舞龙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3、端午节赛龙舟

  龙舟赛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传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含恨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4、生肖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龙一说。龙与凤凰、麒麟、玄武一起并称“四灵”。

  5、龙的传人

  所谓龙的传人,主要意思是说龙之血缘的传承人,说远古的先祖是人和龙交合的产物,次要意思是说龙之泽物无畏精神的传承人。

  除了汉族,中国百越系的壮侗泰佬掸芒等族传说因为神农娶洞庭君之龙女为妻而生,苗族始祖之一的蚩尤传说头有双角也是龙,藏族蒙古人和满族等东北一些少数民族也崇拜龙。

  【2】龙代表的形象

  《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辞书之祖《尔雅》提到了凤凰的形象,关于龙却只字未提。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同为宋人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曹操之口,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龙的形象特点为九似: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形象演变

  从数千年前无信史可考的文化时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战国先秦,关于龙形象的器皿、纹饰一向层出不穷,有翼的、无翼的,有角、无角,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学者认为,龙的起源、源头众多。

  西汉(包括王莽时期)的龙形象身体细长,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鳍。头部似鳄鱼,整体较瘦长。分为有翼、无翼两种。有的角似牛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上下颚等长,上下唇分别向上下翻卷。分为有无两种,翼为鸟翅形。兽腿,短粗。足部分为兽、鹰足两种,三趾。

  而到了东汉,龙体粗壮,似虎形,身尾分明,个别有鳍。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现突起的棱,顶端前卷,也有类似鹿角的。且都有翼。兽腿较长。以虎的形象为主,其他动物形象辅之。

  建安至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龙体较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头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无两种,有翼的龙形状仍旧为鸟翅形。腿为兽类,长。

  南北朝至隋时,龙体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颈和背上出现焰环。龙翼依旧分有无两种,出现飘带形翼,鸟翅形尚存。四肢上飘,有长的兽毛。

  唐宋时期,体粗壮丰满,回复到蛇体,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鳞,宋代时尾上则有一圈鳍。吸取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唐代时出现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上唇很长,顶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龙翼已经都为飘带形。宋时出现四爪的足,后肢和尾常交叉盘旋。

  【3】澳门醉龙节民俗文化是什么节日

  时间:每年五月或农历四月初八。

  活动内容:醉龙节只在很少的地方有庆祝活动,但在澳门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是渔业行会的传统节日,渔业人士每年都举行独有的醉龙醒狮大会庆祝。他们以舞醉龙方式到全澳各区巡游。舞醉龙与中国各地盛行的方式很不同,醉龙只有头和尾,用坚实木料制成,没有龙身,由两名艺人各执头尾舞动。他们一边舞龙,一边喝酒,舞步似醉非醉。

  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此日为澳门的“鱼行团结日”)举行,为澳门的一项传统性活动。这种龙很非凡,由只用木头制成的龙头和龙尾两截组成,重约20斤,由两人各持一截舞动。舞龙前,表演者要喝一定量的酒,脚步轻浮,形醉而意不乱,乘着酒兴,舞弄起来,上下翻滚,左右飞舞,煞是好看。

  【4】与龙有关的地方民俗:

  1.中堂龙舟制作工艺

  说起与龙有关的民俗,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赛龙舟。而龙舟的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是龙舟之乡,这里的龙舟制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堂龙舟制作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包括选底骨(龙骨,主要选笔直的大杉树做底骨)、起底(钉蝴蝶底,起蝴蝶底)、起水(拗弯龙骨,使之呈流线型)、打水平(中线定位,平衡蝴蝶底)、转水(安装挡水板)、做大旁、做横挡(排骨)、做坐板(划龙舟者座位)、安龙肠、加固中肠(用竹片加固座位与龙肠)、上桐油灰(板与板之间缝隙加固,防漏水)、刨光、涂清漆(使舟光滑)、制作安装龙头、安装尾舵等多个重要步骤。

  中堂龙舟制作在材料选择上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清代为第一阶段,造龙舟主要使用进口木材,材质坚固耐用,舟身重,舟行时阻力大,制作时间约需三个月。民国至20世纪末的近一百年为第二阶段,用料以松木为主,舟身重量有所减轻,舟速有所提高,制作时间约一个月。近十多年为第三阶段,龙舟改以杉木为料,重量轻,成舟吃水浅,舟速快,制作时间为六至七天。以前龙舟用料尺寸等数据全凭师傅经验和记忆,不见诸文字记载。

  龙舟竞渡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民俗,因此龙舟制作技艺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乡土生活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界,龙舟竞渡之类的活动已不常举办。加之龙舟制作工艺复杂,目前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日益减少,制作技艺濒临失传,急需保护。

  2.大澳端午龙舟游涌

  谈到了制作龙舟,自然也要说说围绕龙舟开展的民俗活动。在全国各地的龙舟活动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地区的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澳位于香港的西端,广东珠江出海口的东岸。1970年代以前,大澳曾有五百多艘渔船,人口超过两万。对渔民来说,海洋变幻莫测,危机重重,渔获更难预计。渔民组成行会团结成员,互相帮助,排解会员间的纷争。以捕捉黄花鱼为主的大尾艇渔民组成“合心堂”,以捕捉鱼为主的扒艇渔民组成“扒艇行”,而收购鲜鱼转销的渔商则组成“鲜鱼行”。

  相传百多年前,大澳出现瘟疫,渔民用龙舟拖着小艇在水道巡游,小艇上载有从大澳各庙宇接来的神像,借此洁净社区,驱除瘟疫。之后,这个当地称为“龙舟游涌”的传统维持到现在。

  近年渔业式微,大澳三个传统渔业行会,即扒艇行、鲜鱼行和合心堂在2008年联合组成“香港大澳传统龙舟协会”,结合多方面的力量,保存这个有百多年历史的节日庆典。

  每逢农历五月初,各渔业行会成员把19米长的龙舟,由“龙厂”推到水上,并划到船厂维修船身,以准备作游涌之用,称为“推龙”。

  五月初四,“合心堂”及“鲜鱼行”成员划着龙舟、拖着神艇,到大澳四间庙宇“接神”,请出代表杨侯、天后、关帝、洪圣的小神像,接到位于棚屋被称为“龙趸”的行会基地供奉。

  五月初五早上,“扒艇行”成员划着龙舟到杨侯庙后的宝珠潭山边采集青草,然后将草放进龙的口中,称为“采青”,行会的长老又以雄鸡的血混到白酒里,然后洒到龙头、龙尾及船身上,称为“喝龙”,有辟邪之意。接着,“扒艇行”成员便到各庙宇进行“接神”仪式。

  然后就是“游涌”,当地人又称为“游神”,由龙舟拖着载有神像的小艇巡游各水道,沿途为水中的幽魂化衣,也就是焚烧金银衣纸,棚屋居民也同时朝着巡游的龙舟焚香拜祭。游涌完毕后,三条龙舟竞渡,娱人娱神。下午,各行会“送神”,把神像送回各庙宇。当天晚上,行会成员聚餐,庆祝端午节,也是成员欢聚的时刻。

  3.乐清龙档

  乐清龙档俗称“凳板龙”,是流行于浙江省乐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雕刻艺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传从明代开始,乐清人每年元宵节以龙档为道具举行群众性的游行表演活动,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地方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乐清西乡一带洪灾严重,洪水由瓯江上汇集而下,波浪滔天,水位急剧上升,淹没了堤塘和良田,农作物大片受淹,百姓深受其害。无奈的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于是,乐清龙档的滚舞游艺活动就越加频繁。当时,乐清龙档雕刻高手众多。特别至清代以后,乐清龙档的雕刻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

  乐清龙档以樟树和榆树为原料,采用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制作完成。每年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夜落灯。乐清龙档全长20-40米,制作一条完整的龙档需900多个工作日。乐清龙档整条龙身由档头、档尾、档背及挡板组成,其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山水花鸟活灵活现,飞禽猛兽神态各异,各类人物惟妙惟肖。雕刻完工后,整条龙档一律漆上朱红,贴上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色彩的箔纸。最后把灯笼放置在挡板中间,并在旗杆头和八宝枪上挂丝绣彩旗,在档头、档尾插上龙凤旗。龙档出游,金碧辉煌、溢彩流光,加之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气势一派雄伟。

  4.鱼行醉龙节

  鱼行醉龙节是澳门鲜鱼行独有的一项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又称澳门鱼行醉龙醒狮大会,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献记载中,舞醉龙的习俗距今已有逾400年的历史。明朝嘉庆《香山县志》(澳门曾隶属于香山县)中已有“转龙头”的记载:“四月初八,僧家浴佛,俗各,祭其祠神,曰转龙头。”到了清朝道光年间,这一描述更为清晰 :“四月八日浮屠浴佛,诸神庙雕饰木龙,细民金鼓旗帜,醉舞中衢,以逐疫,曰转龙。”醉龙舞作为一种祭祀仪式,寄托了民间对上苍神灵的感恩和报答之情。

  每到四月初八,澳门鲜鱼行全行会成员在澳门三街会馆举办舞醉龙醒狮活动。五种香料煎制而成的“五香水”淋沐龙身,由道士诵经作法,再经庄严而隆重的点睛开光仪式过后,舞醉龙队伍开始表演,并巡游澳门7个主要菜市。不同于传统舞龙,澳门的“醉龙”只有龙首和龙尾两部分,以坚实的柚木制成。

  舞姿亦有讲究,“醉”为最大特色。舞队中有人持龙珠引龙起舞,有人分持龙头与龙尾,另有人负责灌酒。“三分醉、七分舞”,微醺时的谐趣百出,配合着“腰”和“马”功夫,蛇形前进中,演出者口中喷薄而出的酒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格外有特色。

  “醉后提龙漫舞之,力疲亦有行行止。酒能壮神持啜瓯,神壮气力自可使”。舞者醉态可掬的舞姿和特别的技法让澳门的醉龙在我国的“群龙腾舞”中独树一帜。

  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鱼行醉龙节的意义已超出民间感恩、酬谢神灵的祭祀功能,更多的是鱼行对于故乡文化的坚守,传递出团结协助的精神。如今,为让街坊邻居都能感受节日气氛,每年节日期间还会有数万份龙船头饭在街头派发,延伸出团结群体、和谐共荣的积极意义。鱼行醉龙节已经成为澳门社会普遍认同和具有影响力的民俗节庆之一,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寄托。

  5.苏家作龙凤灯舞

  河南省焦作市的苏家作龙凤灯舞,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起源于清道光年间。

  相传,为在“大耍灯”习俗中夺魁,苏家作人毋黑旦根据民间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龙戏凤等传说故事,将“凤灯舞”融进了“龙灯舞”,融合为“龙凤共舞”节目,一举夺得博爱县大耍灯年的“耍灯魁首”。自此苏家作人创作的“龙凤灯舞”名扬博爱县城及周边地区。

  逢年过节,苏家作龙凤广场都会聚集一大批舞龙舞凤的人。上至耄耋之年的老者,下到垂髫之年的孩童,几乎所有人都会伴随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声,舞动龙凤灯。

  苏家作龙凤灯舞表演的主要题材取自于节令习俗、民间故事、历史典故、吉祥喜庆、祈祷保佑等。以龙凤灯舞蹈的形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太平盛世的礼赞,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对阴暗社会现象的鞭挞,堪称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其主要道具有龙灯、凤灯、太阳灯、蜘蛛灯、荷花灯、老虎灯、西瓜灯、宝莲灯、蚌灯、百鸟灯、鱼灯、火车灯、蝴蝶灯、彩云灯等,打击乐乐器主要有大鼓、战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等。

  其代表作品有传统作品《十二美女拉纤》《文王拉纤》《姜子牙钓鱼》《张羽煮海》《刘海戏蟾》等,近代作品《龙凤戏》《凤还巢》等,现代作品《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凤凰回头看牡丹》《龙飞凤舞庆盛世》等。

  6.宾阳炮龙节

  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宾阳县,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宾阳炮龙节发端于宋元时代,清末民初趋于成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相传宋仁宗皇祐年间,狄青率大军赴广西征剿侬智高,在宾阳昆仑关屡攻不克。当时正值元宵节,狄青令兵士以稻草扎成龙形,放火烧竹,在竹子燃烧爆裂后发出的炮仗般响声中舞龙大闹元宵,以此麻痹敌方。侬智高果然放松了戒备,最终为狄青所克。当地人据此认定舞炮龙能带来吉祥好运,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都要舞龙,后来相沿成习,舞龙活动固定在正月十一进行,逐渐形成独特的炮龙节。

  宾阳炮龙节活动由“游彩架”、“灯会”、“舞炮龙”三个部分组成,每部分各有特色。“游彩架”也叫“彩架游行”,游行队列由彩色台架、舞龙队、舞狮队等组成,长达半里甚至一里以上,中间彩架台上有数名孩童,分别坐立于特制的手指或伞、扇、剑、弓、刀之类的小道具上,装扮成特定情景下的形象造型,神气毕现,妙趣天成。“灯会”俗称“灯酒会”,包括乡饮、取灯等活动内容。乡饮以村屯和街巷为单位,由上一年生男丁的家长担任“头人”筹集“丁款”,每户派一男性到祠堂或村社商讨当年的农业生产问题,聆听村规民约,然后会餐。取灯有“求嗣取丁”之意,灯会当日,“头人”引领生有三男二女的“抱花岳父”和擅长山歌的“抱花岳母”同众人一道从村社庙宇或祠堂出发,为取灯人家送去“莲花灯”。舞炮龙是整个炮龙节的高潮,正月十一晚七时整,在庙宇或代表社稷之处为炮龙开光后,以龙珠、龙牌(龙灯)、锣鼓、文武场开路,举行热闹火爆的舞炮龙表演,舞到村头街尾的既定地点后,在会首带领下举行传统的送龙升天仪式。

  【5】龙的现实意义

  1.龙文化的另一大现实意义,便是它对中国统一的促进作用。

  中国要统一,是所有龙的传人的呼声,但由于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而很难用一种社会制度统一中国。为此,中国共产党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其实质是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议搁置一边,依靠各地华人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来统一中国,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其中,大家对龙文化的认同感起了关键性作用:首先,它促进了“一国两制”构想的产生。大家都是中国人,就有可能抛弃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议,依靠大家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来统一中国。在这里,统一中国已主要不是靠同一的社会经济制度,而是靠双方都具有的民族认同感。这就为“一国两制”在实践上的可行性铺平了道路。其次,它促进了港、澳、台地区与大陆的经济往来,而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成了港、澳地区平稳过渡和中国和平统一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大陆、香港、澳门等地区的经济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为港、澳回归创造了良好条件。

  2. 经济腾飞的精神支柱

  中国的经济腾飞,一靠改革,二靠开放,而龙文化在这两者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一大精神支柱。

  龙文化在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对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为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的步子迈得大,但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乱,就是因为龙文化强大凝聚力的作用。

  龙文化在开放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对海外华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人来大陆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首先是由于富有的海外华人企业家愿意在大陆投资。身为炎黄子孙,拥有着共同的文化、语言、家庭关系和历史渊源使海外华人在大陆投资很容易。同时,作为龙的传人,他们也想借助这种方式帮助祖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其次,是由于海外华人掌握着巨额资产。“根据较保守的估计,海外华人的流动资金高达2万亿美元,若将这些华人放在一个国家里,那么其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达到5000亿美元。”另外,中国政府的态度也起了重要作用,大陆欢迎发展外贸和投资的态度刺激了跨国华人经济的形成。“龙的传人”的信念在海外华人对大陆投资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更为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腐败、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经济。但应该看到,在龙文化的熏陶下,这些问题不是不可克服的。

  世界上,都习惯把中国称为“东方巨龙”。这条巨龙已经真正苏醒,开始腾飞,而中国人民也以巨龙腾飞作为经济发展的象征。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而中国作为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经济增长中心,将成为新世纪的“龙头”!

  【6】龙的文化起源

  龙之所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崇,是因为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五帝”第一帝的黄帝之前,有一位在位120年,传位8世,共历530多年的“神农氏世”时期。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正是其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的。而炎帝神农氏长得“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炎帝的神农氏部族与黄帝部族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以后,做为龙子的炎帝神农氏,深刻地影响了炎黄部落联盟的文明进程。

  在文明国家形成的前夜,即我国古史传说的“五帝”时期,那些推动文明因素积聚的“英雄们”——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等,无一不与龙有着这样那样的纠葛。请看下列史料:“五帝”之首帝黄帝,不仅长得“龙颜有圣德”(《易·系辞下》正义引《世纪》),还“令应龙攻蚩尤”(《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山海经》)。黄帝不仅平时“乘龙扆云”(《大戴礼记·五帝德》),就是在他辞世升天时,也是“有龙垂胡髯而下,迎黄帝”(《御览》卷九二九引《帝王世纪》)的。“五帝”之二的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巡行天下,无比威严;“五帝”之三的帝喾,“春夏乘龙”(《大戴礼记·五帝德》),也是离不开龙的。

  “五帝”之四的帝尧,把华夏部落联盟议事会改造成与民众相对立的“公共权利”,而他的出生与龙有着直接的关系,即其母庆都“出以观河,遇赤龙”,一阵“唵然阴风,而感庆都”(《易·系辞》下引《帝王世纪》)以致孕的。尧在唐地还曾“梦御龙以登天,而有天下。”(《路史·后记》中引《帝王世纪》)后来居然梦想成真,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第四任盟主;“五帝”之五的帝舜,也是生成一副“龙颜大口黑毛”(《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归藏·开筮》)的模样,他对龙的十分钟爱,赐姓善于驯养龙的人为“董氏”,专设畜龙之官,并在联盟议事会的“九官”、“十二牧”中封龙为“纳言”之职。

  进入阶级社会的第一个王朝——夏代(BC21~ BC16世纪)的奠基者帝禹,则与龙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禹是其父鲧死后,“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归藏·开筮》)的,即“大副(即剖)之吴刀,是用出禹”,鲧所化之黄龙即是禹。人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也充分利用了龙。“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注之也”(《楚辞·天问》王逸注)。“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禹对龙的脾性十分熟悉,有一次“禹省南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但禹镇定自若,说:“余何忧于龙焉?”结果是“龙俯首低尾而逃。”(《吕氏春秋·知分》)就是作为“夏民族的祖先大禹的禹字,是一条富有生命力的运动中的蛇。”(王宇信:《<史记>鲧禹的失统与鲧禹传说的史影》,《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而蛇正是构成龙的原始素材,也可以说蛇也是龙的一种。如此等等。

  这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国龙的形象:美角似麟鹿,迤身似蛇蟒,披鳞似鱼,健爪似鹰隼的“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能潜渊”(《说文》卷十一下鱼部)的神奇动物。

  1987年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用蚌壳摆的龙,此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1978—1980年,在相当于“五帝”第四帝陶唐氏帝尧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一座大墓中出了一件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的珍贵龙盘。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内城、外城遗迹,被学者推断为帝尧的“龙都”;而襄汾也成为举世闻名的“龙乡”;在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夏王朝都城遗址地河南偃师二里头,也在一件残陶器上发现了巨眼、利爪、周身有鳞的龙纹……自商周阶级社会以后,龙的形象更是屡有出土,不胜枚举了。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打败商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如将皇帝穿的衣服称为龙袍、皇帝坐的椅称为龙椅、皇帝睡的床称为龙床等。

  中国龙的形象古已有之,不同历史年代中国龙的外形发生着变化,然而不变的是“龙的传人”对中国龙文化的传承。

【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与羊有关的风俗习惯11-23

狗有关的风俗习惯08-17

有关日本风俗习惯11-24

有关尾牙的风俗习惯11-23

与马有关的风俗习惯03-29

与兔有关的风俗习惯08-03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09-29

和鸡有关的风俗习惯10-10

与虎有关的风俗习惯介绍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