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心得

苏南招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7-05-09 18:51:37 考察心得 我要投稿

苏南招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4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的赴上海、昆山、苏州等地招商考察学习活动,真实地感受到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之速,观念之新,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近距离的接触和学到了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方面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用。

苏南招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4月24日上午,我们在沈局长的带领下,走进了苏汽集团,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9年8月1日,经过几代苏汽人的艰苦奋斗,企业规模快速增长,现己晋升为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交通部重点联系企业。目前己基本形成以道路班线客运为主,城市公交、出租客运、集散箱运输、综合物流等多元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在经验交流会上,聆听了单建华董事一番激情洋溢的报告,我感受颇深,道路运输企业大多与共和国同龄,创建年代比较久远,历史积淀比较丰富,苏汽从最初的成立,到现在大规模、多元化发展,企业始终坚持抓改革促发展的经营方针,确立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行、规范化管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尤其是一个以服务为主的城市窗口企业,只有不断调整管理、经营、服务和发展理念,方能进一步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效能。苏汽集团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重点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等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明确,同时,把企业的行政文化延伸为完善系统的制度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了企业文化融经营和管理于一身,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效益的理念得到充分显现。目前己形成了以信守“厚德承运,载道致远”的核心价值观,以弘扬“诚信、效率、创新、谦逊”的苏汽精神,以践行“车票是请柬,旅客是亲友”的服务理念,以推行“和畅、和善、和悦、和谐”的经营理念,以实现“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的愿景目标的文化体系。

我们此次参观的汽车北站,一进入车站,售票窗的双屏显示,候车大厅的背投彩电、多媒体自助咨询系统等,都让旅客感受到一种由硬件品质带来的浓浓的车站文化,另外,车站还有一个以客运班车与公交出租分层侯乘的方式,在给旅客提供便携的同时,又减少了非法车辆的营运。

近年来,面对铁老大的强势冲击,苏汽不断突破性地寻求发展,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联网售检票系统,实现了一站有班,全市有班,一站有票,全市有票的新格局,力求达到旅客与车站的利益共赢;每年的春运,都有大量夜间乘火车抵达苏州的旅客,只能露宿在火车站,苏州客运站开出了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首辆夜间免费接送车,把他们就近送往汽车北站,为他们提供免费空调,开水和休息服务,并在有条件的线路上开行夜间班车,用真情架起了行业与旅客之间绿色通道。

多年来苏汽文化发展的实践证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从实际出发,不断培植新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才能给苏汽文化注入勃勃生机,以更加卓越的文化促进全面工作。单董事说:“创新犹如骑自行车,前面的目标就是加劲冲刺的前进动力”。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是社会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苏汽在己有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全方位地开展了文化创新活动,实施“人才工程”建设,重视“拔尖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此推进服务效能的提高;创立了与社会、与旅客、与员工、与领导以及与合作伙伴的“五亲”文化;树典型示范,以典型引路,以先进带动,在全集团上下形成了立足岗位、学习典型、追赶模范的创优争先的文化环境。

当前,苏汽又开始了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比较性优势观、放大性危机观、人性化服务观、文化性品牌观“五大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文化实践,进一步形成具有管理、经营和服务的特色文化。

这次一路学习、一路交流,我们的精神得到振奋,心灵得到升华,虽然看到了差距,但同时,更深深地提醒了我,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树立形象,如何进一步改进自身的工作作风,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积极学习苏汽精神,在工作中讲究速度、质量、细节、纪律,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南招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2]

10月8日至18日,我参加了区委统一组织赴江浙沪地区为期10天的实地学习考察。在考察期间多次与三地各级领导座谈、共同探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经验借鉴等专题,并到昆山、张家港市、华西村、太仓、杭州市上城区等地参观考察学习了园区建设、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等专题。10天的学习,2600公里的行程,引发了我的思想触动,感慨颇多、感悟颇深——江浙沪地区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经济发展势头猛、实力强;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起点高、手笔大;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

《苏南招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