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时间:2018-03-21 文化建设 我要投稿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关注安全、关生命”的良好氛围,按照《济宁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总体方案》,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一、开展安全发展理念宣教行动。以实施“安全文化助推平安校园建设”行动为主线,积极参与“我安全、我健康、我幸福”为主题的“安全济宁”行动。在每年重要节庆日、节假日等关键时期,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网络、标语、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开展“平安校园”公益宣传,播发安全公益广告,编发《平安校园建设简报》,广泛宣传市委、市政府加强安全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普及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典型,使安全教育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开展树立“三种意识”、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行动。面向全体师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全市教育系统树立三种意识: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的意识,学法守法、安全行为的意识,从我做起、互相关爱的意识;加强三种能力: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能力,自主保安、互相保安能力,紧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三至五年的宣传教育培训,广大师生“三种意识”、“三种能力”明显加强。

三、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树立“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在中小学幼儿园普及安全基础知识,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应急疏散演练,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应急避险、职业健康知识进学校活动,重点加强预防校园暴-力、自然灾害、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火防电、防拥挤踩踏以及法制、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把安全文化纳入素质教育、“六五”普法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每所学校幼儿园都要做到“三有一开展”:即有固定的安全教育宣传栏,关键部位有警示语,有疏散逃生示意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发动广大师生采取文艺演出、演讲比赛、技能比赛、安全培训、发放知识卡片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全面普及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积极推进安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四、开展“学校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新模式,充实内容,创新手段,三年内创建20所省级学校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安全制度文化的规范、安全行为文化的养成、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安全文化设施的建设、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五、开展学校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在2011年完成县直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安全培训的基础上,2012年在县市区开展乡镇层面安全培训,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安全培训全覆盖,并将培训情况计入个人培训档案。三年内实现校内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全覆盖。

六、开展校园安全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市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周”、“学校安全月”、“安全警示教育周”、“应急预案演练周”、“安全宣传咨询日”,“9.18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消防安全月”、“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日”等活动,学校幼儿园全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突出抓好以“预防学生溺水事故”为主题的汛期安全教育,以“警校联创零发案校园”为主题的治安防范教育,以“禁止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以“提高四个能力建设”为主题的消防安全教育,以“杜绝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为主题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篇2]

校园安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三明市中小学幼儿园》(明教安【2017】56号)及《宁化县中小学幼儿园》(宁教安〔2017〕6号)文件精神,为确实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为学生平安健康、幸福成长创造良好校园安全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使我校的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更加强化,安全设施更加完善,安全管理更加精细,安全制度更加落实,安全措施更加到位,达到“两提高一下降”:全体师生安防意识明显提高,学校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校园安全事故和师生伤亡人数明显下降。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校园安全物质文化做到“三达标”

1.校园建筑设施安全达标。无地灾隐患,无危房、危墙、危坎,有校门和围墙;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堂和厕所;有满足师生需要且符合建筑安全等级、抗震设防要求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和体育活动场所。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