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备考总结

时间:2022-12-31 19:49:39 备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备考总结

中考语文备考总结

一、记叙文知识点

时间地点和人物,主要人物中心定;(中心:中心思想)

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要素要分清;

记叙顺序有四种,顺插倒补看事情;(顺插倒补:顺叙、插叙、倒叙、补叙)

第一人称以我写,局外人写三人称;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议抒描和说明;(叙议抒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人物描写有四种,肖像动作和言心;(言心: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环境描写记分明,社会自然要分清;

记叙文体多线索,时空物人和感情;(时空物人:时间、空间、事物和人物)

抑扬对比和陪衬,象征手法加拟人。(抑扬: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手法:写作手法)

二、说明文知识点

给人知识说明文,介绍事物阐事理;

基本要求抓特征,多用方法来表意;(特征:事物的特征;方法:说明方法)

图表数字和举例,诠释分类下定义;(画图表、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

还有比较和比方,阅读写作要注意;(作比较、打比方)

说明顺序只三种,时间空间和逻辑;

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洁平实求浅易;

总分并列和递进,说明结构细分析。(总分:包括总分关系、总分总关系和分总关系)

三、议论文知识点

表明观点和主张,以理服人议论文;

观点态度要鲜明,论据一定要充分;

例证引证和喻证,对比论证要分明;(四种论证方法)

提出问题是引证,分析问题即本论;

解决问题是结论,议论结构须分清;

议论语言要准确,更是要求严密性。

中考语文备考总结 [篇2]

2017年的中考已经早已结束,新一轮初三毕业生又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笔者经历了2017年一届初三毕业生升学复习备考的全部过程,现将语文一科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便于抛砖引玉。

一、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7年的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总体感觉是试题难易适中,题型及难易稳中有新。整套试卷既注重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还强调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1、题型板块及分值比例分析——延续传统,读写并重

201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依然是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积累运用,其分值为15分,占总试卷分值了12.5%;第二板块是综合运用,分值为9分,占0.75%;第三板块是阅读,分值为46分,占总试卷分值的48.3%;第四板块是作文,分值为50分,占总试卷分值的41.7%。

2、试题内涵分析——贴近现实,注重运用

(1)在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考查方面,整套试题知识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均有涉及。文学常识题注重对作品中细节的考查,能够引起学生对名著阅读的重视,学生在阅读这些名著的过程中,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益的启示。诗文默写新增了现代诗文的默写,引导学生在平时大量记诵优秀诗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2)综合性学习的题目设计是与十二生肖有关的知识,题型新颖灵活,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基本生活常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和过程性。

(3)阅读题的选文有关于大秦岭和秦腔,体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今年语文试题的一大特色。富有地方色彩的选材,有利于广大考生加深对陕西地方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家乡自豪感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对于宏扬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些都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营养”的理念相一致。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以启示,语文既要扎根于课本,又要紧密关注现实,这体现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一致的大语文观。

(4)今年的作文是提示型全命题作文,题目是“在这里”。从文体上还学生以自由,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种提示性命题作文减少了考生不必要的失误,提示语明确了范围,有利于考生把握中心,围绕中心行文;提示语内容对考生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了正确的导向,培养了考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考题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可从生活的细节和身边的小事中挖掘好的素材,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与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对比

1)稳中有新。在四大板块不变的基础上,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的第二小题有很大变化,今年词语考察单独成为题型,中考说明也强调中考语文试题的第一大题将成为试验田,将增加诸如标点符号,修改病句,仿写等题型。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分值有所变化,考题题型设计十分新颖且联系实际。

《中考语文备考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全面考察,重点突出。词语的考察不单局限于课内,也不仅局限于书写和词义-解释,将考察深入到阅读题中,既考察了基本的词语书写又考察了词语的运用。诗文默写不单单是古诗词的默写,还考察了现代文的默写。积累运用在题型上大大突破从前题型的老窠臼,题型灵活。阅读题分值的46分以及作文的50分又体现的语文知识技能、表达、运用的重点考察。

(3)难易比值变化。对比2017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的出这样的结论:2017年的陕西中考语文试题难度有所下降,其语文试题易、较易、难、较难比值为:4、3、2、1,而2017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其比值为:3、3、3、1。

总之,2017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中考说明的各项要求同时又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关注社会、关注考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二、2017年泾洋中学初三语文组复习备考策略——“四轮车轮战”法。

第一轮过教材,抓住基础不放手。我校语文总复习从2017年三月下旬开始。2017年中考语文大纲明确规定“识字与写字重点考察我省所使用的教材中涉及到的常用汉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优秀诗文记诵积累的考察中也明文规定:“准确识记教材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中的名篇(段)名句。”针对中考说明,在第一轮复习中依照课本为范本,参照2017年以来的历届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字、字音、汉字书写、词、词义、诗文默写的考察内容,梳理出常见的一百多个字、词的考察,常见的诗文默写的内容,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复习负担,也提高的复习效率。同时在复习课本时也就系统的复习了语文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方案、字、词、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的运用、病句修改、36个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第二轮分版块,授之以渔。语文知识看似多而又杂,其实细细分析只有四大板块:基础知识、语言交际、阅读理解、作文。分版块复习的好处是让学生知识归内化。学生不是没有学到知识,而是他们不善于将所学知识分类整理。我们复习的第二部就是将他们三年来所学知识分类,整理,使之能系统化。当然仅仅分类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在分类之后要教学生面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题型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它们,而不是死板硬套的为了做题而做题。比如说,语文试题中难做的语言运用题可以教学生找所给例句的相同点,可以是句式的相同点,可以是修辞的相同点,可以是语体的相同点。阅读题型可以从文章的体裁入手,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方法,不同的名词术语去读,去理解。无论做那种题型的题都要教学生找到每个题的突破口,只有找到了,就会像刨丁解牛一般了。

第三轮做套题,融会贯通。通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基本能将初中所学知识体系化了,也掌握的一定的做题方法,那么,第三轮就是要求学生在一套题中用这些方法来做题,通过做题来发现自己那些地方有漏洞,那些地方是自己的优势,那些地方还有待提高。同时在第三轮套题训练中,要教学生掌握每板块题的做题时的时间分配。不能将时间浪费在某一个题或者是某一版块中。

第四轮回归教材,补缺查漏。万变不离其宗,多么新颖别致的题,题型都来源于教材。所以最后的一段时间要让学生回归到自己的教材中去,在所学习的教材中感受语文。同时通过第三轮复习后学生能明白自己的优势以及弱势,在教材中补缺查漏,做到点滴不漏。

三、关于中考语文我的几点感受。

语文复习很辛苦,但是也不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我总结了这样几个特点:

1.基础知识考察的都是常见的一些字、字音、词,词义。没有出现过生僻的字、词的考察。所以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常常叮咛学生注意常见字、词的字音和词义。

2.诗文默写部分不能只追求名句的识记。很多学生出现给了上句会写出下句,但同样的诗文,给出下句他们就写不出来上句。追究原因是老师、学生在复习中走近路,只复习名句,对诗文整体没做理解。

3.注重陕西地方的民俗、民风、民情以及陕西的文化特点。近三年来考察的阅读题都与我们陕西有关。平时教学中可以加大这方面的阅读教学。

4.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初三复习中我们会做很多题,也会讲很多题。但是往往语文老师同样的感受是从来没有考到过原题。所以我在复习中讲题时只给学生分析答案是怎么来的,至于答案的具体内容则要求他们自己去整理。

5.训练学生用真,细,叙的方式写作。作文教学是重头戏,它占整张试卷的五十分。可是作文复习如同大海捞针,仿佛老虎吃天。但细细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中考说明》,无一不是这样规定的“能写记述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以及日常应用文”。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要么是半命题,要么是全命题,即使是话题也是很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而它们都倾向于写作记叙文文体。记叙文的写作出彩在于精细的叙述,再加上画龙点睛的议论。所以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记叙的表达方式的下功夫,学着精细的叙述一件事的经过,再加上自己对事件或者对人物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好文章了。文章贵在以情动人。只要学生能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再把话说得漂亮一些就应该是好文章了。

6.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要联系生活实际。今年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生肖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而命题者围绕生肖做到说生肖,写生肖,展示生肖。所以教学中做到认真活动初中课本中的36个的语文活动就足以!

7.加强文学名著的阅读。文学名著的阅读不能只让学生了解一点基本内容,看看复习资料的介绍而已。应该在三年的教学中贯穿始终,让学生真正的去读名著,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名著中的细节,才能谈自己的感受,评价名著的人物,否则都是无本求木。

8.读文字、读情感。我们读一篇文章往往只注重了读文字的含义,少了对文章情感或者是作者情感的阅读。文字和情感并重的阅读,我们不仅可以感同身受,更多的是一些开放性题目我们就可以偷梁换柱,游刃有余了。

以上是我对初中语文复习的粗浅感受,写出来和同仁们交流。贻笑大方!

【中考语文备考总结】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11-10

中考语文备考方案11-29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12-09

语文中考备考策略06-21

中考语文备考方案博客11-24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11-16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精选20篇)03-29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精选21篇)03-22

中考语文备考方案(精选18篇)12-27

中考语文备考方案(13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