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感言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感言 | 楼主 | 2017-07-29 11:38:30 共有2个回复
  1. 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感言
  2.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感言2017-07-29 11:37:04 | #1楼回目录

数学教师教学感悟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矗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

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

“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2017-07-29 11:38:12 | #2楼回目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课堂中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评价语言,实则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怎样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语言的品位和水准,关注课堂评价细节,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

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在

遇到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时,这些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使人一

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然后导致个人向某种目标前进的行

为,达到目标,获得某种生理、心理上的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完成。但是

人的需求具有无限性,一种需求满足了,又产生出新的需要和刺激,于是

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激励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动机需要刺激才能不断产生,

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不断激发它呢?于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1、尝试激励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1、“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你们谁是最勇敢的人,哪一个敢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某某同学指出了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一个小错误,你听懂了吗?那么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做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1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竞争激励法。“比一比,看哪一个同学最守纪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行、行、你真行,有谁比他还要行!棒、棒、你真棒,有谁比他还要棒1、“别大意,别人正

准备超过你们呢1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目标激励法。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臵可达到的目标,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经过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实现目标,这也具有明显的激烈作用。因为目标是刺激人们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它能给人带来希望,使人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人们不断去努力,通过努力以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榜样激励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小见大。

5、正强化激励法。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

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大家鼓励鼓励他,给点儿掌声1、“你的进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多大的惊喜呀1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二、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参与教学活动,但那是一种被动

的参与,这种参与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反而会强化学生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赖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只有主动参与,才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我们知道,学生正在成长之中,他们仅仅是一个潜在的发展主体,不会自发地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要使学生有潜在的发展主体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就必须介入教育的力量,给予适当而又必要的外在激励,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的发展主体,并获得主动的发展。激励性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教育策略激励性策略,即运用激励性的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身潜能,以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将激励性的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课前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不断地鼓励,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活动结束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评价中又注意引导学生评估

优点,往好处看,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和动机。另外,在课

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主动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

激励,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就是教师要主动走到每个学生身边,认

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主体。学生一旦感到自己被老师关注和认可,就

会出现主动乐学的情景,这种情景下进行教学,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

的教学效果。

因此,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对学生参与行为充满期望,多肯定,多

鼓励,坚持肯定性评价,从而产生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

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

三、能够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是这样一幅情景:教师有绝

对权威,教师意志决定一切,教学中存在强制、训斥、威胁和鄙视的现象,师生关系疏远、紧张,缺乏心灵的沟通,本来应该充满愉快和成功体验的

教学活动却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甚至会厌倦的。以激励为手段,以语

言为载体,采用激励性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中不良师生关

系的一次积极和彻底的纠正。

四、营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创设出充满情感、激励气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受到激励,进行积极思考,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比单纯的语言效果更佳。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给

学生创设发挥“为师”潜能的环境,使他们由一贯当学生的角色转化为教

师的角色,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创设出“人人

为生,个个为师”的氛围。如“谁来帮帮他?”

、“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

让大家都来学习”

。二是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氛

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

积极地思考,激活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也激活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

学效率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发挥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活泼有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实施素质教

育的要求,这必将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