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楼主 | 2017-07-20 19:38:31 共有3个回复
  1. 1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2. 2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3. 3爱情中应该如何相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同时写出了男子的暴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作铺垫,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热情幸福的,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17-07-20 19:36:26 | #1楼回目录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关雎和蒹葭中,我们同古人一起感受了爱情的甜蜜与幸福,今天,我们将要感受别样的爱情,让我们再次穿越诗经的画廊,走进氓,解读一幕爱情悲剧。

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氓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美男子。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三)难字难音

匪:fēi汤:shāng

愆:qiān徂:cú

将:qiāng裳:cháng

载:zài靡:mǐ

于:xū隰:xí

说:tuō角:jiǎo氓》这首诗是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来叙事的。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一章:写女子的定情。写出女子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我们可以从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写出女子的温柔。同时写出了男子的暴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作铺垫。

第二章:写女子对成婚思念之切,情深一片。通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句,女子的一悲一喜,感情专一,真切感人,又写出了女子的纯情和痴情。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热情、幸福的。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

春美丽;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告戒后人。

第四章: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三岁食贫"写出女子婚后的悲惨生活。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章,写女子婚后的辛劳和所受的虐待。先写女子的辛苦;再写男子无情,女子不幸;后写"兄弟不知"。更加痛苦。顾影自怜,伤心不已。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怨恨、沉痛的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明"躬自悼已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对于男子的无情,女主人公清醒地认识到了,毅然决定与男主人公决裂。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便可看出。这一章写女子的被遗弃和坚强。写出女子所受伤害之深。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剩女子通过反省,变得刚强。

从这部分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清醒、刚烈的

2.主题

作者顺着"恋爱热情幸福-婚变怨恨沉痛-决绝清醒刚烈"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

诗中的主人公“我”在婚约过程中是一个对爱情、婚姻很痴情的女子,在道貌岸然的“抱布贸丝”的伪君子小商人的追逐下,接受并轻信了对方的爱情,而且冲破了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在伪君子小商人“匪来贸丝,来即我媒”的追求中,主动“送子涉淇”,虽“子无良媒”,但还是同意了“秋以为期”,和后来的“负心郎”建立了恋爱关系并订下了终身,表现出了“我”对爱情的自由追求,这在

那样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但也由于“我”对爱情自由的追求痴情到了忘情的地步,未对伪君子小商人作过细的了解和考验,从而埋下最终悲剧的根源——婚约。“我”是一个对爱情十分投入而且情感十分丰富的女子。约会结束,伪君子小商人离去时“乘彼诡垣,以望复关”,登高而日送。约会时早早等待,而且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当久等看不到男方返回的车子时“泣涕涟涟”泪如雨下,一旦看到男方的车子返回来时又破涕为笑,而且边说边笑,痴情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

“我”追求的是——种自由纯真的爱情,表现在“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中的是不嫌贫爱富,不追求彩礼,虽然男方迎娶未带上任何聘礼,但自己带上自己的嫁妆就乘上迎娶的车子。到了伪君子小商人家“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为创建家业、创造幸福而天天早起晚睡、早出晚归操持家务,从无怨言,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贤妻型的女性的典型。但由于伪君子小商人是一个喜新厌旧的负心郎,所以“我”长得“桑之未落、其叶活若”似的年轻漂亮的时候,很是对“我”痴情迷恋。当“我”为操持家务多年劳苦而劳累成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样的时候,伪君子小商人则“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改初衷,反复无常,甚至“言既遂矣,唾于暴矣”,对“我”无端粗暴直至遗弃。

这一结局在当时社会不但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中,“我”落到的是“兄弟不知,哩其笑矣”的境地,真是雪上加霜。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脆弱一点可能就只有走向死亡之路,但“我”仍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冷静地对待这一切沉重的打击和不幸。对悲剧结局的态度是“反足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一个女子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的坦荡自信的坚强和反抗精神。是一个十分难得可贵的弃妇的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典型意义是伟大的。

氓中造成女子悲剧原因?

在那个时期,形成的是父系氏族社会,所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都由男性掌权,女性只处于附属地位。再有,氓对感情的不专一,也是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

氓中的女子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却给我们后世之人留下深深思考,我们从女主人公不幸的的遭遇中进行反思,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学会正确的去爱。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17-07-20 19:35:48 | #2楼回目录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爱情是什么?它特指男女间的情感,属于儿女私情。

古文人对于爱情无奈的叹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于是便有了张生和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绝唱。

德国诗人席勒说道:“真正的爱情是绝望的,这种绝望是一种无法逃避无法克服的命,爱情因绝望而更神圣”。别人爱你的时候,你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唯一,你爱别人,他是世间无可代替的奇迹,被爱的人扮演公主,爱别人犹如一文不值的奴隶,特别是爱上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其实每个人都在爱与不爱之间,一个人总是无可质疑的是另一个人的翻版。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想念时,自己舔着伤口疗养;憎恶时,反咬一口,更是撕心裂肺般疼痛;亲昵时,伤口结了疤,全然不顾及累累内痕,不经意间流脓肿痛,看上去那洁白如雪的绵羊般外皮啊,多么华贵雍容;伤害时,露出疵牙咧嘴狰狞的本性,死命拼杀,未达到血肉横飞的凄惨终不足惜,然后披着绵羊的外皮微弱地喘息着,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温柔地调和,因为无力嘶咬,这一刻没有了血腥只有那软茸茸绵羊的外皮在阳光下耀眼地晒着那情感呦正如噬咬心灵的狼,总是不断地斗争着想要更好,更完美、更忠贞不二的追求!就这样上演着痛并快乐着的点点滴滴情怀!影响人们一生的幸福天堂!我说,爱情是一种感觉。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交往如此频繁的时代,爱情的出现常常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来的突然,走的悄然,不要试图去延长爱情。爱情把男人和女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男人和女人又在爱情里纠缠不清。男人和女人都离不开爱情,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因为骨子里谁也不能逃避对爱情的渴望,因为欲望是他们无尽动力的源泉!

现代人爱情的基本形式。也许在某一刻,爱情会不期而至,在旅途中、在人海里,或者是你常常见面的朋友,也许是是你早已忘怀的同桌,忽然,她(他)那掠人魂魄的眼神,犹如上帝之手,拨动了你安静的心弦,在的你内心深处荡起阵阵回音,这就是爱情。

不管怎样。人类有了爱情,才会编织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爱情中应该如何相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17-07-20 19:35:54 | #3楼回目录

爱情中应该如何相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之前和谐无比的两个人,会像失衡的天平慢慢倾斜?难道恋爱中真的必然有一方是强势,有一方是弱势?真的必然会有一方要做出更多的让步?要爱就要接纳不公平么?

爱情的本质是“爱”,在爱里接纳不公平;在爱里容忍不完美;在爱里先低头说对不起;在爱里放弃更诱人的魅惑。因为在婚姻的结构中,在家里总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家是讲“爱”的地方。依稀记得前一阵子,有个电台让听众票选心目中最浪漫的情歌,结果那首“我认为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歌脱颖而出。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不是我们祖辈、父辈引以为常的事吗?哪一家夫妻除非某一方遭遇不幸或英年早逝,不都是两人一起慢慢变老吗?怎么到了现代年轻人的心目中,这个再正常不过的事就成了最浪漫的事了?我们的爱情或婚姻到底哪儿出了错了?时髦而独立的我们是不是忘记了那最初的感动,太工于心计地把爱情和婚姻都当作可以用计算器丈量的东西,在商业行为中,将本求利、控制风险是经营制胜的不二法门,但在爱情的行为里,将本求利、控制风险却是失去胜利筹码的败笔。

在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不是对立的关系,不是分别站在天平的两端,而是因为有感动、有爱,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体。如

果,两个人已经交融在一起了,怎么能分辨那一部分是你,那一部分是我,又怎么能分别放在天平上较斤较两呢?我认可婚姻专家的老生常谈:婚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并且女人所需付出的努力是更大更多的。风靡日本的都市爱情小说《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的作者柴门文曾如此形容男女看待爱情的差异:“恋爱之于男人,就像在空荡荡的心房挂画;对于女人,却像聆听音乐。”

一间房间可以同时悬挂好几幅画,却永远只能容许一首旋律流淌。这个不公平是父系社会下的产物,男孩自小被赋予更重要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爱情和婚姻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不是全部,男人在达到成家的目标之后还有更重要的社会使命,严格说是更重要的身份认同标准——立业,因此一旦爱情功德圆满,他们就转换注意力往下一个目标前进了。我常劝告受伤的女人,别“takepersonal”,这不表示爱情已经消失、自己已不再有魅力或遇到了骗子,只是男人把爱情挂在墙上收藏,把更多的精神放在完成另一幅图画上。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