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重点句子翻译

九上重点句子翻译 | 楼主 | 2017-07-16 16:28:57 共有3个回复
  1. 1九上重点句子翻译
  2. 2九上期末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3. 3九上文言文单元重点字词及句子翻译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感到痛惜遗憾的,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九上重点句子翻译2017-07-16 16:27:43 | #1楼回目录

九上句子翻译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为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本来是一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出名、显达

4、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后来遇到严重挫折,(我)在兵败的危难时刻接受了委托。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应尽的职责埃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诚的进谏之路。

7、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先帝不认为我出身卑贱,见识鄙陋,不惜委屈自己,三次到茅舍之中拜访我,拿当时的天下大事和我商议。

9、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感到痛惜、遗憾的。

10、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1

1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1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人认为他战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

1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

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博取崇高美好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15、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

16、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只可登门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17、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睢道歉。

1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1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2

九上期末文言重点句子翻译2017-07-16 16:26:57 | #2楼回目录

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前人之述备矣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7、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9、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1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4、以啮人,无御之者

25、永之人争奔走焉

26、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27、君将哀而生之乎

28、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9、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0、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1、谨食之,时而献焉

3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3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九上文言文单元重点字词及句子翻译2017-07-16 16:28:05 | #3楼回目录

马桥初中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2016年9月1日

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史记》)

一、解释加点字

尝与人佣耕(曾经被雇佣)辍耕之垄上(停止到去)怅恨久之(遗憾音节助词)......

发闾左讁戍渔阳(贫苦人民发配守边)苟富贵(如果)....

若为佣耕(你是)屯大泽乡(停驻)皆次当行(编次)....

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度已失期(估计)法皆斩(按照法律)...

今亡亦死(现在逃跑)举大计亦死(发动)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为而死).....

天下苦秦久矣(苦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封建君主即位是)...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屡次下对上直言劝戒缘故)上使外将兵(皇上派率领).......

今或闻无罪(有人听说)楚人怜之(爱怜)...

或以为亡(认为)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把假).....

为.天下唱.(对同“倡”倡导)宜.多应者(应当)然.足下卜之鬼乎(但是)念鬼(考虑)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罢了)乃丹书帛曰(用丹砂写绸子).....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固以怪...之矣(本来同“已”已经对感到奇怪)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驻扎)夜篝火(用笼子罩).....

狐鸣呼曰(像狐狸一样)卒中往往语(到处)皆指目陈胜(用手指用眼睛看).....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吴广素爱人(向来)士卒多为用者(被)...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忿恚尉(使恼怒)以激怒其众(来他的)....

尉果笞广(用竹板打)借第令毋斩(即使仅)夺而杀尉(表顺承)....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本来)死即举大名耳(成就)从民欲也(愿望)....

为坛而盟(筑表顺承盟誓)祭以尉首(用)收而攻蕲(表顺承).....

蕲下(攻下、攻克)将兵徇蕲以东(攻打)比至陈(等到)...

骑千余(骑兵)与皆来会计事(集会商量)...

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同“披”穿铠甲武器)....

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功宜为王(论功劳)皆刑其长吏(惩罚)....

诸郡县苦秦吏者(各、众苦于)杀之以应陈涉(来)陈胜王(称王)....

二、一词多义

1.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2.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

3.会: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4.将: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项燕为楚将(将领)出郭相扶将(扶)将功赎罪(拿,用)

1

马桥初中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2016年9月1日

晏子将使楚(将要)将信将疑(且,又)

5.为:为屯长(担任)为天下唱(向)士卒多为用者(被)为坛而盟(修筑)

6.书:乃丹书帛曰(名词作动词,书写)得鱼腹中书(文字)

7.数:广故数言欲亡(多次,屡次)卒数万人(几,概数词)以数谏故(屡次)

8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陈胜乃自立为王(于是,就)

9.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号为张楚(定国号)

10.以:以数谏故(因为)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祭以尉首(用)

11.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12.然: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13.欲:广故数言欲亡(想,想要)从民欲也(欲望,愿望)

14.从:从民欲也(依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从)

15.比:比至陈(及,等到)其两膝相比者(靠,挨着)天涯若比邻(靠近).

三、通假字

1.发闾左讁戍渔阳(同“谪”,发配)2.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

3.为天下唱(同“倡”,倡导)4.将军身被坚执锐(同“披”,穿)..

四、句子翻译

1.苟富贵,无相忘。

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3.天下苦秦久矣。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5.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消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缘溪行:沿着,顺着。落英缤纷:落花。复前行:向前。....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那。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才通人:仅,只。.....

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土地平旷:空阔,宽阔。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之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并怡然自乐:一齐,都。乃大惊:竟然。问所从来:处所,地方。...

2

马桥初中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2016年9月1日

具答之:同“俱”,完全,详荆咸来问讯:都,全;打听,探问。....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同乡,乡邻;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于之,从这里。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隔绝,不通音信。....

乃不知有汉:竟然。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同“俱”,详荆....

皆叹惋:惊叹。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辞去:告辞,告别;离开。.....

此中人语云:告诉。为外人道也:值得。既出:已经。..

便扶向路:沿着;原来的,先前的。及郡下:到。诣太守:晋谒,拜见。....

说如此:像这样。遂迷:于是,就。未果,寻病终:实现;不久。.....

后遂无问津者: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之意。..

二、通假字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三、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才通人:使通过。..

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耕种劳作的人。....

四、一词多义

1.中:晋太元中(年间)中无杂树(中间)..

2.其:欲穷其林(那)其中往来种作(它的,指村子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他,指渔人)..

3.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当作)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

4.之:忘路之远近(的/助词,无实义)渔人甚异之(代见到的景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具答之(指桃花源中问话的人)..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闻之(代渔人去过桃花源这件事)..

5.规:欣然规往(规划,打算).

6.志:志虑忠纯(志向)忠志之士忘身于外(有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做标记)..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这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外界的人隔绝了。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埃”

3

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都)净,天山共(相同,一样)色(颜色)。...

2.从(顺,沿)流(江流)飘荡,任意东西(随心所欲观赏景物使船所至的意思)。....

3.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表约数)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青绿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急湍(急流的水)甚(胜过)箭,猛浪若奔(奔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耐寒常绿的树),负(凭借,仗势)势竞(争逐)上(向上),.....

互相轩邈(比高远);..

7.争高直(笔直地)指(向上),千百成峰。..

8.泉水激(冲击)石,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作(发出)响(声响)。.....

9.好鸟相鸣,嘤嘤(鸟鸣声)成韵(和谐之声)。...

10.蝉则千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1.鸢(老鹰)飞戾(到)天者,望峰息(停止,平息)心;...

12.经纶(处理国家大事)世务者,窥欲忘反(归,还)。...

13.横柯(树枝)上蔽,在昼犹昏;疏(稀疏)条交(互相)映(掩映),有时见日。....

二、通假字

蝉则千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不穷窥欲忘反(同“返”,归,还)..

三、词类活用

⑴风烟俱净⑵任意东西..

⑶互相轩邈..

四、重点句翻译: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出和远处伸展。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捕蛇者说(唐柳宗元)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黑质而白章(质:质地、底子章:花纹而:表并列)以啮人(以:如果啮:咬)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但是而:表顺承以为:把作为)

可以已大风(可以:可以用来已:治愈)其始(其:助词,无意)

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之:代词,指蛇)专其利三世矣(专:独占)

吾祖死于是(于:在是:这件事)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继承为:做)

几死者数矣(几:几乎数:屡次,多次)貌若甚戚者(貌:神情若:好像戚:

忧伤)

余悲之(悲:同情)若毒之乎(若:你毒:怨恨)更若役(更:更换若:你的)

汪然出涕曰(涕:眼泪)君将哀而生之乎(而:表顺承生:使活下去之:我)

则吾斯役之不幸(斯:这)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若:如,比得上甚:厉害)

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积于今六十岁矣(于:到岁:年)

而乡邻之生日蹙(日:一天天蹙:窘迫)殚其地之出(殚:用尽出:生产出来的东西)

号呼而转徙(而:表修饰徙:迁移)犯寒暑(犯: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往:到处而:表修饰藉:压)曩与吾祖居者(曩:从前)

今其室十无一焉(室:家)非死则徙尔(非则:不是就是尔:罢了)

而吾以捕蛇独存(而:但是以:凭)悍吏之来吾乡(之:助词,无义)

叫嚣乎东西(乎:于,在东西:到处)隳突乎南北(隳突:骚扰)

哗然而骇者(骇:惊扰)虽鸡狗不得宁焉(虽:即使焉:语气词,啊)

吾恂恂而起(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而:表修饰)视其缶(其:那缶:瓦缸)

而吾蛇尚存(而:如果/表顺承)则弛然而卧(弛然:放心的样子而:

表修饰)

谨食之(食:喂养)时而献焉(时:到时候而:表修饰焉:代词,指蛇)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而:表顺承其:那之:助词,无义有:生产出来的东西)

以尽吾齿(以:来齿:年龄)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盖:发语词焉:语气词)

则熙熙而乐(熙熙:快乐的样子而:表修饰)今虽死乎此(虽:即使乎:于,在)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后:在后面)又安敢毒耶(安:怎么毒:怨恨)

苛政猛于虎也(于:比)吾尝疑乎是(乎:对于是:这句话)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信:真实可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孰:谁甚:厉害)

故为之说(故:所以为:写之:这)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来俟:等待)焉:(代词,指这篇说)

二、一词多义

1.而

黑质而白章(连词,表并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连词,表顺承)

君将哀而生之乎(连词,表顺承)而乡邻之生日蹙(连词,表转折)

号呼而转徙(连词,表修饰)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连词,表修饰)

而吾以捕蛇独存(连词,表转折)哗然而骇者(连词,表修饰)

而吾蛇尚存(连词,表假设,如果)则弛然而卧(连词,表修饰)

吾恂恂而起(连词,表修饰)时而献焉(连词,表修饰)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连词,表顺承)

2.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我)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助词,的)

悍吏之来吾乡(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结构助词,无义)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助词,无义)

今以蒋氏观之(代这句话)故为之说(这)

3.以

以啮人(如果)然得而腊之以(把)为饵,可以(用来)已大风

太医以王命聚之(用)而吾以捕蛇独存(靠)

以尽吾齿(来)今以蒋氏观之(从)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来)

4.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兼代词和语气词,即“捕蛇这件事了”)

今其室十无一焉(语气词,了)虽鸡狗不得宁焉(语气词,啊)

谨食之,时而献焉(代蛇)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语气词,啊)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这篇说)

5.为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做,当)

故为之说(写)

6.于

吾祖死于是(在)余将告于莅事者(对,向)

积于今六十岁矣(到)苛政猛于虎也(比)

7.其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助词,无实义)专其利三世矣(这种)

今其室十无一焉(他们的)视其缶(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那)

8.乎

君将哀而生之乎(吗)叫嚣乎东西(相当于“于”,在)

吾尝疑乎是(相当于“于”,对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语气词,呢)

三、词类活用

岁赋其二(岁:每年)余悲之(悲:怜悯)若毒之乎(毒:怨恨)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地)

殚其地之出(出:生产出来的东西)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有:生产出来的东西)

谨食之(喂养)

四、翻译句子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把他们家里收入的都拿出去。

4.了。

5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凶暴的小吏来到我们乡里,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那种喧闹着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埃

6.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8.苛政猛于虎也。

9.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0.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所以写这篇说,用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官员降职或远调)越明年(到)增其旧制(扩大)(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文章)气象万千(景象)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巴陵胜状(优美)横无际涯(边际)朝晖夕阴(日光)...

岳阳楼之大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完全,详尽)..

霪雨霏霏(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放晴)浊浪排空(冲)日星隐耀(光辉)...

樯倾楫摧(桅杆)(船桨)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春和景明(日光)波澜不惊(起,动).........

沙鸥翔集(群鸟停息在树上,栖息)锦鳞游泳(美丽的鱼)岸芷汀兰(小草)(小洲).....

郁郁青青(香气浓郁)宠辱偕忘(一并,一起)把酒临风(端)(当,对).....

尝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是进亦忧(这)微斯人(如果没有)...

吾谁与归(归依)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

三、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郡守)北通巫峡(向北)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

四、辨析下列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极南极潇湘(最远到达)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此乐何极(穷尽)

一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全,都)

备前人之述备矣(完备,详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防备,准备)

薄薄暮冥冥(迫近)妄自菲薄(轻视,小看)

居居庙堂之高(处于)不可久居(停留)面山而居(居住)

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因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而何时而乐(连词,表修饰)感极而悲者矣(连词,表顺承)其增其旧制(代词,它的)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助词,无实义)

其喜洋洋者矣(助词,无实义)其真无马邪(加强语气,难道)

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代这件事)览物之情(的)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五、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在这里集会,他们欣赏了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可能会有所不同吧?)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满眼都是萧索荒凉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起来了。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心里喜洋洋的。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高高的庙堂(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人民,处在僻远的江湖(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心君主。

8.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看来,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0.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