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 楼主 | 2017-07-13 17:49:22 共有3个回复
  1. 1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2. 2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3. 3文言文复习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掌握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保留对应更换,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根据近代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的观点文言翻译应达到信,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2017-07-13 17:47:24 | #1楼回目录

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目标要求]:

1、分析近年来文言文高考考查内容,特别是翻译题的变化

2、理解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3、明确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4、掌握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2)对(应)(3)(更)换

(4)(增)补(5)调(序)(6)删(除)

[具体内容]:

一、高考试题例析:

1、2001年全国卷: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部挖开,烧化死人。

d、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2、2002年全国卷:翻译两个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一)、命题特点:

(1)由客观选择到主观表达

(2)由3分一题升到5分二题

(二)、考查重点:

1、实词:(考试说明要求掌握120个)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词

(3)词类活用

(4)通假字

2、虚词:(考试说明的20个)

3、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附:古汉语常见的固定结构的虚词

1、表疑问: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等)

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

2、表反问: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的呢)

3、表设问: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4、表感叹: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

5、表比喻:若然、如然(译为“象一样(似的)”)

6、助词“所”的结构:所以(译为“的原因”“用来的凭借”)

所+动词=名词或名词短语

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根据近代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的观点,文言翻译应达到“信”、

“达”、“雅”的标准。

1、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2、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玻

3、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三、直译的方法:

1、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词语、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

留在译文中。

例如:(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3)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4)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逐路军马。................

2、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

接使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

例如:(1)《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2)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

意。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例如:(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臣所以去亲戚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今楚地方五千里可,持戟百万。..

4、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

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2)子曰:“隐者也1()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3)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5、调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整语序,以适合现代汉语的规

范化要求。

例如:(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2)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3)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宾语前置)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定语后置)

6、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

可以舍弃不译。

例如:(1)夫战,勇气也。.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

从而师之。

另外,意译时主要注意古汉语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委婉、用典

等。比喻要翻译出一定的文采,借代要译出它的代体,委婉应了解它的本义,用典要知道它的作用。

四、基本技能训练(注意句中加点的词、句子以及修辞)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夫晋何厌之有?....

5、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7、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11、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1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13、无乃尔是过与?....

1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4、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26、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27、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31、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32、项伯杀人,臣活之。.

33、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34、孰与君少长?..

3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7、范增数目项王。..

38、项庄拔剑舞,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9、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4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1、大王来何操?.....

4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4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9、古之人不余欺也。.......

50、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规律揭示:

落实字词为要着,明辨句式尤重要

区分辞格求文采,依据情境不跑调。

六、能力提高:

准确翻译下列各段中划线句子

(一)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物故莫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吕氏春秋》(二)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史记〉〉

(三)齐桓公好紫服,一国尽取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四)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一姬耶?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

(五)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1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

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2017-07-13 17:48:26 | #2楼回目录

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作者:彭忠勤

《考试·高考理科版》2016年第10期字数:2724字体:【大中锌

关键词:文言文

一、坚持两条原则,符合翻译标准

(一)信。忠于原文,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二)达。译文要语意顺畅,语气连贯,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玻

二、掌握六种方法。提高翻译技能

(一)留。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如“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的“永乐元年”为年号,可以保留不译。

(二)对。将文言文的单音节词用现代汉语对译出来。

1、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近义词或词缀,合成一个双音词。如“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的“恶”译为“憎恶”。

2、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上句的“从”译为“跟”、“亦”译为“也”。

(三)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分别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无论”是两个单音词,需拆开分别翻译,“无”翻译成“不”,“论”翻译成“说”。

(四)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1、句子的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以”“于”必须增补出来。如“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中“为”的宾语“之”省略,应增补译为“秦王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

2、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增内容。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中,数词“一”用作意动,应加上“以为”即“把看作”翻译,译为“我本来知道把死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

(五)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可删去不译。如“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焉”为语气助词,可删去不译。

(六)调。古今汉语语序不尽相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把文言文中倒装的成分调整过来。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的“莫己若”和“我之谓”均为宾语前置,应将宾语“己”和“之”移后,译为“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

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

三、遵循三个步骤,确保翻译准确

(一)审。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必须仔细琢磨,确保翻译到位。

(二)译。运用上文介绍的六种方法,先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把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准确翻译出来,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和固定结构的解释,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子,注意增删词语和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

(三)查。对照原文,核查译文,检验译句是否做到字字落实,是否有漏译现象,语句是否通顺,上下文是否连贯,以减少失误,增加得分。

[同步训练]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为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后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译文:

答案:(1)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注意实词“矜、见、徒”和虚词“以”的意义。)

(2)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又把他父亲的许多姬妾作自己的妻子,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注意“罢”的通假、“妻”的活用、“可以”的古今异义。)

(3)果真可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办!只是该怎么办呢?(注意实词“诚、顾”的意义、“何为”的倒装、固定结构“奈何”的解释。)

(4)为什么要这样办?因为匈奴贪图汉朝的丰厚礼物。陛下拿一年四季汉朝多余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多次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注意实词“币、鲜、遗”和虚词“者、因”的意义、“讽喻以礼节”的倒装。)

文言文复习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7-07-13 17:46:59 | #3楼回目录

文言文复习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说明》在古代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的词类活用);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于高考近几年规定不直接考查古汉语的句式,而是把它糅合在其它项中作间接考查,所以这里着重讲后一项。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其主要之点分述如下:

1.字字落实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原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脖、“毛脖,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的落实。

2.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

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活用的词类。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即译文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译为:(秦国)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

3.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所谓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

例4: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下天笑。(《屈原列传》)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是以”是“以是”的倒置,“臣未之闻也”是“臣未闻之也”的倒置,翻译时的都要顺过来。全句可译为:仲尼的门徒没有说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句②“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句可译为:(楚怀王)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在秦国,被天下人嘲笑。

句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全句可译为:主意拿定,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寻找到。

【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文: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译文:

2.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宓之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道路。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

译文:

(2)子亦有以送仆乎?

译文:

3.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译: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译:

4.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

①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虽骤胜,而骁

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曰:“老儒常语耳1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1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

②③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

B.征不谢去谢:告辞.

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图:谋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3)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1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译文: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译文:

附:答案及简析

译文: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战国策·燕策二》

寓意: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1.(1)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

(2)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mì

译文:宓子贱要做单父县的县令了,他去拜访阳昼说:“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我吗?”阳昼说:“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子贱说:“你钓鱼的经验是什么?”阳昼说:“钓鱼时,垂下钓丝,安好钓饵,马上迎上来吞食的便是‘阳桥垒’,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鲂鱼,此鱼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鱼。”宓子贱领梧了其中的道理,说“妙!”

宓子贱去上任,还没走到单父县,那些官员纷纷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贱催促手下人说:‘快赶路,快赶路!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到了单父县,他去请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单父县。

2.(1)宓子贱当单父的县令,去拜访阳昼。(过,拜访;阳昼,从下文可知是人名)

(2)您有什么(治民的办法)送给我吗?

(有以,有什么办法;仆,“我”的谦称。从下文阳昼回答看,“送”的不是一般礼物,而是“治民之本”)

译文: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3.(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王、霸,都用作动词,足,意动用法;莫之若,“莫若之”的倒置)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其,表推测的语气词;几,将近,接近;是以,“以是”是倒置)

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4.(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罄,尽,完全显现;类,像)

(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5.(1)C(卒,最后,终于)(2)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3)C(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4)C(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5)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6)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小时候死了父亲,家境很贫穷,放弃经营家产,胸有大志,精通写文章和治乱之术。隋末天下大乱,(为避乱)而假装成为一个道士。武阳郡的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做典书檄。李密收到了元宝藏的信,就说很好,不久听说信是魏征写的,就赶忙召见他。魏征进献了十项策略来劝说李密,李密却不使用。王世充进攻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颋对他说:“王世充的军队虽然一时得胜,但猛将精兵死伤迨尽;再加上府内没有现成的财物,打了胜仗却得不到赏赐。凭这两点就不可能坚持作战。如果能够加强防守(此处意译,若要直译,应该是这样的:使护城河疏通,使城墙坚固),时间长了,敌人的粮草耗尽将要退兵的时候,我们再追击他们,这才是获胜的办法。”郑颋说:“你这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离开了。后来跟随李密到了京城,很长时间里都不出名。魏征自己请求去安抚山东(崤山以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唐王就提升他为秘书丞,从驿道骑马到时了黎阳。当时李绩还是李密的太守,魏征给他写信说:“当初魏公(李密)起兵反隋,振臂一呼,响应的人有众数十万,他的威势震撼了大半个中国,但是一旦兵败不振,终于归顺了唐朝,本来知道这是天命所归。现在你所处的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及早图谋,那么大事就完了1”李绩收到了他的信,就决定归降唐朝,于是打开粮仓慰劳淮安王的军队。正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虏了魏征,封他为起居舍人。窦建德战败以后,魏征和裴矩跑到长太子李隐让他作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大,就暗中劝太子及早谋划(除掉李世民)。太子事败之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呢?”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点听了我的劝告行事,就不会有现在事败身死的事发生了。”秦王很看重他的耿直,对他再也没有怀恨之心了。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