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翻译十法

文言句子翻译十法 | 楼主 | 2017-07-13 14:08:57 共有3个回复
  1. 1文言句子翻译十法
  2. 2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3. 3用语法分析法翻译文言疑难句子

即将文言文中的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即把文言文的倒装句译为符合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的句子,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句翻译中就同时运用了解释法竖子小子足值得。

文言句子翻译十法2017-07-13 14:08:14 | #1楼回目录

文言句子翻译十法

根据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今年对文言文的考查与往年相比将有所调整,主要表现在对文言文段(句)的翻译考查上。前几年的考题类型是客观选择题,分值占3分。这类题不要求考生翻译,而是要求考生从命题人所列举的几种翻译中,对照原文,辨识正误,从而选取正确的翻译答案。今年考翻译不再是客观选择题型,而改为对文言文段落或文句进行笔答翻译,属主观题型,分值由往年的3分升至5分。要求考生在阅读原文,领会大意的基础上,遵循行文顺序,从某段开头译到段尾或根据考题要求,选取文言文中的某一句进行笔译。怎样做好这类题呢?考生必须掌握有关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着落,字字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具体方法有: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荀子·劝学》)

2.解释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也。”《(岳阳楼记》)

3.区别法。即对有些词的解释和翻译是不同的,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例如:“乡操得荆州,奄(解释是“覆盖、包妆,而翻译应为“占有”)有其地。”(《赤壁之战》)

4.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如:“大阉之乱,缙绅(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再如“天下云(比喻用法,译为“像云一样地”)集响(比喻用法,译为“像回声一样地”)应,赢粮而景(比喻用法,译“像影子一样地”)从。”(《过秦论》)又例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典故,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保留法。即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典章制度等)以及与现代词汇意思相同的词就保留原词,不必翻译。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兰亭集序》)

6.改写法。即将文言文中的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例如:“谨庠序(学校)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7.补充法。即先补上文言文中省略的成份,然后再翻译。例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译为“在”)(《石钟山记》)又如:“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令(之)坚。”(都译为“它”,代字印)(《活板》)

8.调序法。即把文言文的倒装句译为符合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的句子。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为“古时的人们没有欺骗我埃”又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译为“于是带领三个能够挑担子的子孙。”

9.扩充法。对言简意丰的句子在译时加以扩展。例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可译为“(我和你)同样是天涯沦落的人,(今日)相逢又何必曾经相互认识!”

10.凝缩法。即把用了繁笔的句子译为简笔。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当然,要译好一个句子,以上十种译法并不是孤立的,单独用的,一个句子往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才能将它翻译准确,例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要译为:小子不值得同(他)谋划。这句翻译中就同时运用了解释法(竖子:小子;足:值得。与:同),补充法(“与”“谋”之间省略了代词“之”,译时要补充出来),加字法(谋:谋划)。总之,只要掌握了上面十种方法,再灵活综合运用,翻译任何一个句子一般也就不难了;句句翻译了,若译整段,也会迎刃而解。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2017-07-13 14:08:20 | #2楼回目录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㈠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汝今得与李、杜齐名。《范滂传》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5.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词)

填然鼓之(音节助词)

去来江口守空船(助词,无译)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单换双)

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古今异义)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通假字)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⒈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

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

⒉秦时明月汉时关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⒈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⒊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

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省略介词)

㈥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是“意译”。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但是陈涉不过是个贫家子弟,又是被迁谪戍边的兵卒。

用语法分析法翻译文言疑难句子2017-07-13 14:06:43 | #3楼回目录

用语法分析法翻译文言疑难句子

采用语法分析法翻译难度较大文言句子,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确定句子的谓语。

1.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谓语是名词,则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一句的谓语“目”是名词,应翻译为动词:“以眼睛示意”或“使眼色”。

2.如果在句子中找不到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可能属于下述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1)如果是判断句,可能用“者”“也”,也可能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示判断。

(2)如果是无标志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则找不到谓语。

(3)有的句子省略了谓语,如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句子中,第二句“其”字之前就省略了谓语“择”。

【特别提醒】如果找出来的谓语处于一句话的开头,这句话可能是谓语前置句,也可能省略了主语。如果能在谓语之后找到主语,属于谓语前置句,反之则省略了主语。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句子的谓语是“宜”,主语是“百姓之谓我爱”,属于谓语前置句,整句话译为:“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了。”又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安在”(“安在”的意思是“在哪里”,谓语是“在”,宾语“安”前置)、《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的“甚”,都位于句子的开头、主语之前,属于前置的谓语。第二步:分析谓语之前的部分。

1.在句子开头部分找主语:

(1)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主语是动词、形容词,则属于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第一句中形容词“斜“大”处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二句中动词“至”处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到的人”。

(2)如果在句子中找不到主语,是省略了主语。如在“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中,“度我至军中”一句的谓语“度”处于句子开头的位置,属于上述“特别提醒”中所说的第二种情况——省略了主语(被省略的词是“公”)。

【特别提醒】找到主语后,要考虑是否存在主语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定语后置的句式一般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子的谓语是“倚”“和”,“客”作整句话的主语,“有吹洞箫者”作主语的定语并后置。

2.在谓语之前找状语:

(1)如果状语是名词,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如“相如廷叱之”的谓语是“叱”,主语是“相如”,“廷”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朝廷上”。

(2)如果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有可能存在介词的宾语前置的情况。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在“吾谁与归”一句中,谓语是“归”,主语是“吾”;介宾短语“谁与”作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与谁”,即宾语“谁”前置到了介词“与”之前。

(3)如果谓语之前出现介词,而介词之后无对象,这是省略了介词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谋”作谓语;“与”是介词,它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谋”的状语。

(4)看谓语动词之前是否出现数量词。如有数量词,翻译时视情译为状语、补语、定语。如:(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一鼓作气”一句,谓语是“鼓”,句中的“一”作状语,译为“第一次”。同理,“再”“三”分别译为“第二次”“第三次”。(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驽马十驾”的正常语序应为“骐

骥跃一”“驽马驾十”,“一”“十”作补语,分别译为“一次”“十天”;而在“不能十步”一句中,“十”作宾语“步”的定语(“不能”后面省略了谓语“跃”)。整句话译为:“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走很远),(它能)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第三步:分析谓语及谓语之后的部分。

1.在谓语之后找宾语:

(1)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宾语是动词、形容词,则属于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1)“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第二句中形容词“强”处于宾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翻译为“强大的势力”。(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第二句中动词“亡”“北”处于宾语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2)谓语后出现名词、代词时,它不一定作宾语,这时要考虑谓语之后是不是省略了介词(如“于”“以”等字)。如省略了介词,这个被省略的介词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往往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或成为后置的状语。如:(1)“今以钟磬置水中”,句子的谓语是“置”,它后面省略了“于”字,“(于)水中”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整句话译为“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战”字后面分别省略了“于”字,“(于)河北”“(于)河南”分别作“战”的状语并后置,整句话译为:“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3)考虑是否存在宾语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它的格式一般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子的宾语分别是“爪牙”“筋骨”,“利”和“强”分别作它们的定语并后置,整句话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看是否省略了宾语。在句子中找不到宾语,可能属于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①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本身不能带宾语,导致句子无宾语。如“赵尝五战于秦”一句,主语是“赵”,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战”,无宾语。②省略了宾语。如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中,“告”字之后就省略了宾语“之”。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是动词,很有可能省略了宾语。如“江万里隐草野间,为游骑所执,大诟。”“大诟”一句中的“诟”是及物动词,它后面省略了宾语“游骑”。

【特别提醒】有的句子会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这就需要考虑所翻译的句子是否存在宾语前置的情况。宾语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余”前置。(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沛公安在?”宾语“安”前置。(3)用“之”或“是”作为标志词(“之”“是”均无义,不用翻译)将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宾语“句读”“惑”前置,“唯兄嫂是依”中宾语“兄嫂”前置。

2.分析谓语:

(1)联系已找到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否要译为被动意义,即判断句子是不是被动句。如果主语承受动作,为被动句,谓语要译为被动意义。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谓语是“笑”,主语“吾”承受“笑”这一动作,“笑”应译为“被讥笑”。

(2)联系已找到的宾语,判断谓语是否属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三种特殊用法中的一种。如:(1)“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谓语是“绿”、宾语是“江南岸”,“绿”属于使动用法,译为“使绿”。(2)“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的谓语分别是“登”“斜,宾语分别是“泰山”“鲁”,其中“斜属于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斜。(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谓语分别是“哀”“鉴”,“哀”属于为动用法,译为“为哀伤”;“鉴”属于意动用法,译为“把作为借鉴”。

3.看句末:

(1)如果句末出现“介词+名词(代词)”的情况,有两种可能:①状语后置。如“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泰山”“于鸿毛”属于后置的状语,翻译时要将他们放回到谓语“重”“轻”之前。②作补语。如“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中的“于堂上”,作谓语“坐”的补语。

(2)看句末是否有“也”字。如果句末出现“也”字,且是判断句,在翻译时就要加上“是”“不是”一类表示判断的词。如前面所举的“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翻译时就要加上肯定判断词“是”。

上述语法分析法三步中所列的各条,涉及到文言文中的各种词类活用现象,涉及到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高考要求掌握的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基本涵盖了文言句子可能出现的各种句式情况,乍看有些难理解,但结合具体句子使用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做到熟能生巧,帮助大家提高得分率。

为帮助大家加深理解,现举一个高考题中的疑难句子用语法分析法进行分析。原题选文片段如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在要求翻译的画线句中,“遇偾军夺舟弃江中”一句翻译难度较大,需采用语法分析法翻译:

第一步,确定句子的谓语:“遇”“夺”“弃”。

第二步,分析谓语之前的部分:第一个谓语“遇”是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根据上述“确定句子的谓语”一步“如果谓语处于一句话的开头,这句话可能是谓语前置句,也可能省略了主语”的提示,可知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孙”。

第三步,分析谓语及之后的部分:(1)找宾语。根据上述“找宾语”一步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后出现名词、代词时,它不一定作宾语,这时要考虑谓语之后是不是省略了介词”的提示,分析后可知第二个谓语“夺”之后的词“舟”是名词,作宾语;第三个谓语“弃”之后的词“江中”虽然是名词,但这里省略了介词“于”,“于”字和“江中”构成介宾短语作“弃”的补语。补出省略成分后,句子应为“(孙)遇偾军夺舟弃(于)江中”。(2)分析谓语。第三个谓语是“弃”,根据上述“分析谓语”一步中“联系已找到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否要译为被动意义”“联系已找到的宾语,判断谓语是否属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提示,分析之后可知主语“孙”承受“弃”这一动作,“弃”要译为被动意义即“被抛弃”。

根据以上分析,这句话应译为:“(孙氏)遇上溃败的军队抢走了小船(并)被抛弃(在)江中。”整个画线句翻译为:(孙氏)遇上溃败的军队抢走了小船(并)被抛弃(在)江中,(她)(凭借)断木漂浮进入芦苇丛中的小洲,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