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 楼主 | 2017-07-09 10:49:31 共有3个回复
  1. 1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2. 2高考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 3文言文复习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世杰的书信文天祥于是书写了过零丁洋一诗给了,信达雅这三点说白了准就是这也可以准借用通来作为好衡量,未定赵王与求人可大将军使报廉颇诸秦者大臣未得谋,把再准是示例最基对照本的要句译要求求准效果。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2017-07-09 10:48:32 | #1楼回目录

理教解并

教学目翻译文

教学重标:明言文

点与难确句中的句

点:译要求子,掌握句译方法,剖析句译误点,提高句译得分。误译译二一::文天所以(我)祥思不索了很能正确估计久很久,才自己的写下力量,了《过而用自零丁己的洋》一行动来诗给了对众张弘人宣示,范。期望天下将要有一

一学内

1、导入容与步课题骤:在语境

,明确中串通语意,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到位。听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译到消

他二。:(息就立张弘范)刻行固执地动的忠索要臣义招降张士。世杰的书信,(文天祥)于是书写了《过零丁洋》一诗给了

2、由

、文考点直

译信言文句接导

达子的入课题

雅翻译必。提示:先剖析误点,后对照正确译文,正误对照中,突出一个串。

三点须达作为到什么衡量翻样的译外标准或文好坏者说的标要符合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呢?严复以2、第8周周练题

3、《好坏廉颇蔺的标准相如。信达雅这三点,说白了准,,就是这也可以准借用通来作为好衡量。文言文句子翻把文朱邑言文阅字仲卿读材,庐料中画江舒人横线也。的句子……迁翻译北海成现代太守,汉语。以治行第一人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以勇气廉颇者闻于诸,赵之列传》

侯。良将也文中

。赵句子翻惠文王译示十六例: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旧,…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

未定,赵王与求人可大将军使报廉颇诸秦者,大臣未得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昔陈平虽贤,须魏征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

其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颂扬曰:大司农……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

诸译一:(廉颇)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或译:在赐邑及死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侯各

打译二:国出了想把这名)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以治,其子行第一葬之人为桐乡西大司农郭外,……从过来。的城,白白地受欺骗;想不给吧,就担心秦兵误译(1)因为举例:政治行为第一担任大司农(关键词所翻译

遗谓示例解准就读三是字要求:(2)凭借治理品行最好的人担任大司农(句误译内不,不通准))如漏、不歪曲、不句子望文生的每义,一个准确地构件表达原文的、每一意思点有,还有效信息句子表都得达的翻译准形式也确到要求位,不能准确多余体现、不,((34)任命)以治政绩行第和品行一人做第一上了的人为大司农大司(留农(句得不当外不,译通)所疑问

代谓通、被动就是语意、判断等;明白,结构规范,表达正译:凭借政绩和品行第一人的身份担任大司农得不透)所汉语

谓的表达通顺,句内与句外、内容与形式都没有疙瘩,符合现

好就习惯是要;讲究表达的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4

把、再准是示例,最基对照本的要句译要求,求,准效果,

比较正了,如简

误。通明、得

了,再体、求文笔优好。美之类。

误译

((1举例:

2)这果)这诚真是然是忠臣们忠臣用竭尽尽心全力思思充分考之发挥时。个人才干竭

文言

余太史公文阅读曰:材料《传中画横》曰线的:‘其句子翻身正译成,不现代汉令而行语。;其(身不正2002年高,虽考题)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正译:(这实在3)这实是忠在是臣为国忠臣尽尽心心尽尽力的力挽救国家的危急时刻尽其所。能的时候。士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韩信虽奇,)时候。(或译:报效国家)误大夫

误译一也?谚:那是曰:关于‘桃李李将军不言的说,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误译举例:赖萧公而后信正译二

正译一:到死:大概的时是说候,天李将军下知法吗?

的吧道和不?(或知道

译:的,都大概说是很的是悲痛。李将军吧?)

((1

(2)怎奈

3)但依先有萧公而后才会有韩信

)但必赖了萧何然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或:有所作为、成功成名)

痛译二

极了: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或译:都因为他的死而哀须依赖萧何然后才能得到证实(或:被后世确认)

正译:((韩信4)但必虽然须依有奇才赖萧何,)然后但必须才能信依赖任推萧何然荐他后才能被皇上信任。

即(谓评析:(1)句一……之谓也是个固定结构且全句为动宾倒置句,之是提宾标志,其赐邑子黄金百斤2)句李将军二天下知(与不知调);语其并无指代义,是个副词,表揣度推测,委婉中流露颂赞(串)。误译举例:5、探为这个介词后面省掉宾语,不可意的串漏译通是。(个难点串,知好句内是外)熟知,译为知道,不准确;他(正译或:天:(我子、)可皇上)要赐给就赐朱邑给了朱的儿子邑的黄金儿子黄一百斤金一百。(或斤译:我还是……吧、我该……)在上求句译

予增(面文方法

单音句的翻。

节词的译中扩展,我们和成份运用的添了一些加)如常用,的方法秦译,可成秦以几个国,句字加一中以概括主语的:添加(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

,句二欲误译(1)他就举例:被他的儿子埋葬

删秦(

(为璧)

留(了简洁;

主要作必

是古汉要的压(2)他的儿子将他埋葬在在桐乡桐乡的的西西墙郭外外(或:西村外)

语专缩)有词和如秦兵一些之来古今同;正译:(等到朱邑死后,)他的儿子将他埋葬在桐乡西面的城外。

调改((主古今要用于异义的语序的词和调整修辞))如闻如,于诸拜义的

侯、秦、词)如

城恐勇气,上

不可得不卿、诸

、求可得侯、

人可使;城;3、小结误点和译法:

报秦者;((12)补充误点:别字病句,语法不通。

之间的串(关系(特别是假设上下关系)句前后。文的串通)如拜为上卿的被动句式(前后文)、句二中句与句翻)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中,串是重点,串是关键。串就是要理解,理解是正确

(译的3)翻译的前提,原则真正是直译理解了,才能正确翻译。

巧提示方法:慎用的运用删是为与了达成留句子,重视翻译的调基本与要求,串。方法多样,不一而论,更不可拘泥于方法技阅读课四、文《信练习与交陵君窃符救流为主,意译为辅。

赵》1—4段,翻译文中的句子:

重,因

一点:为理解

二句话串才是

词不(1)句内关键。结构(语法成份),(2)句外上下文(特别是非完整句),士译无贤:士人无论不肖,是才皆谦能高的而礼交还是之,才能差不敢以的,其富他贵骄士都不得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凭借自己的富1下、高、研究考题选下列离句

项中考题,,句不

的误译依照句离段

项。译要。

求,演示句译方法,揭示句译误点。贵当(身

译是时份)慢待士人

:在,诸侯这个时以公候,子贤,诸侯由多客于公,不敢子的贤加兵能,谋魏十又有很余年多门客,十几年不敢兴兵谋取

列各

畏惧诛而(20个句子01年高考在文题中的意)田单思,闻之不正确,及纵反间的一项是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坐译定,:(公子从宾客)车骑就坐,虚左以后,,自公子迎夷门带着车侯生马,空出左魏国

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

B,惟不敢归,

文、惟恐恐他将他将之来以伐,即墨齐为名,残矣实欲。燕连兵南王以面间王为然,齐。使骑齐劫代乐人未附,毅。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故译久立:故公子车意使公骑市子的中,过车马久客,久地以观公站立在子,街市公子愈中,借恭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的态度却愈加恭敬军中是指其他的、之来,另外的即墨残,矣—他—只怕将是其他率领军队他的将领、到来,即墨别的将领就不,能保全B项了评却误析:译成他他率在领------ http://www.oh100.com 本文来源:我爱语 http://www.oh100.com 文[/]欢rticle/Class1迎光临最大4/Class的语文公益17/2006网站05/1!(队

质20

之帐下00。究其

都督年高,素考题)错误原因:

不相识威受之(

,先其将,辞1)句内归。结构没能理顺,(2)忽略前文内容。0736.html

归每,请假至客舍,还家自,阴放驴,资装取樵,百炊爨,余里要之食毕,,因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B、,又先其少进饮将归,请假食,行数百还家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与为伴答谢,每事佐而遣之助经。营要2回去评析:之前先,指其将归胡质帐是——早

下都难点,就要其带他回将归去,是谁于是请将归?假回家在阅读材料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

、提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迎候他。此句的关键是要串通上下文。求示常见误点举要:的错误点。(1)凭空想象(忽略语境),(2)丢三落四(信息遗漏),(3)只图三精确),(4)原封不动(该译不译)。大概(不1、点评模拟训练题,剖析句译病例。

把、盐城市联考题

文言

一义旦有德祐初,文阅读

急,征天江上材料

下兵报急,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诏天一人下勤王一骑入。关者……,吾其友深恨人止之于此,,故文天祥曰不自量:力第,而国家以身徇养育臣之,庶天庶三百余年下忠臣,

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索至潮阳,见弘范……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

误之固译一,乃书:所以所过我不零丁洋自量力诗与,愿之。意为国叛父母,可乎?

献身,天下的忠臣义士中将会有闻风而起的人。

1/1

高考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7-07-09 10:48:53 | #2楼回目录

高考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要点诠释

重点点击

文言翻译是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这类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而,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

高考要求直译,就是句句、字字落实。特别是一些虚词、实词的含义。但是,文言文的翻译从根本上讲,还是理解文意、句意的问题。要想翻译正确,必须要对此句前面几句话全面理解,这是做此题的诀窍。文言文翻译,一般赋8―10分。

难点解剖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第一类是全文翻译题,要求遵循行文顺序,从开头译到结尾。

第二类是择句翻译题,即根据考题要求,选取文言文中的某一句进行翻译。高考要求直译,即字字落实。

第三类是翻译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考题所指定的句子(或注释)进行翻译。

第四类是译文辩证题。这类题不要求考生翻译,而是要求考生从命题人所列举的几种翻译中,对照原文,辨识正误,选取正确的翻译。从实质上看,它属于选择题类型。

翻译的具体方法有: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匹夫之有重(重要作用)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2.解释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例如:而世之奇伟、瑰(珍贵)怪、非常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3.区别法。即对有些词的解释和翻译是不同的,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例如:今操得荆州,奄(解释是“覆盖、包妆,而翻译应为“完全、全部”)有其地。(《赤壁之战》)

4.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如:天下云(比喻用法,译为“像云一样地”)集响(比喻用法,译为“像回声一样地”)应,赢粮而景(比喻用法,译为“像影子一样地”)从。(《过秦论》)

又例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典故,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保留法。即文言文中的专名不必翻译。例如: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肴之战》)

6.改写法。即将文言文中的习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例如: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县学)。(《促织》)

7.补充法。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肴之战》)

8.调序法。即把文言的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例如:何施之为?(《肴之战》)译为:“算是什么恩惠?”

9.扩充法。对言简意丰的句子加以扩展。例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并序)》)可译为: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我便独自一人守着空船在江口盼等;船儿常在明月照耀下的清澈的江上漂来泊去,可哪有丈夫的踪影!

10.凝缩法。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二、借助注释阅读文章和解答题目

注释,大抵是为了便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要排除阅读中的障碍,就必须借助注释。

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释中。如有一题问“抽矢叩轮,去其金”的“金”指的是什么。据文后注释“叩轮去镞”,就可知“金”是指“镞”,《过秦论》有“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之句,可知“镞”是箭头之意。

诱思·实例点拨

2005山东高考,15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

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大困,寻死富阳。

(2)奇之,立许字以女。

(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4)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解析:句(1)关键词是“大”和“寻”。“大”在此译为“极度、非常”,而“寻”译为“不久”,曾在《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接触过。句(2)关键词是“奇”和“以”。“奇”在句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此译为“认为……非凡”,而“以”则是常见的“把”的意思。句(3)关键词是“剧”和“辄”。“剧”译为“繁多”,较为少见,“事剧而功寡”(《商君书?算地》),就是“繁多”的意思。“辄”在高中所学多为“总是、就”的意思,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和“一鸣辄跃去,行且速”,此处译为“才”。句(4)关键词是“已而”“或”“肆”。“已而”译为“不久”,曾在《虎丘记》“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中接触过。“或”作“有的人”较为常见。“肆”的本义是“商铺”的意思。

参考答案:(1)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2)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3)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4)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参考译文: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知县恽侯请我编写县志。还没完稿,恽侯奉命调离,我离开了富阳。富阳人高傅占,对我叙述的关于周维城的事特别详细。因此为他的事迹作传,用来遗留给后来的修县志者作参考。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家有资才。父亲叫周重章,火灾烧得他倾家荡产,流亡寄寓在富阳,精神郁闷无所寄托,越发消沉灰心,不再置办产业谋生,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周丰还是小孩时,有一天很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归来,就把父亲的脚放到怀中睡觉。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学习经商。早晨有位老人路过集市,和他谈话后,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周丰侍奉母亲,坐卧行走,都要先了解她的要求,饮食必定亲自看她吃过,自己才吃。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母亲有时候不顺心,端坐着不说话,周丰显得

非常害怕。看母亲的脸色高兴了,才快乐起来,又过了好久放心后才退下。后来遇到他的子孙,说周丰每次就寝前,必定呼唤他的母亲;将要睡醒时,也是如此。他自己一点也没意识到。周丰四十二岁那年,经过吴山,有个看相的人观察了他很久,拉着他的手说:“你的这只手纹理如丹砂,大概隐藏有很深的德行,命中当有子,家道富贵康宁,从现在就要开始了。”周丰做生意致富,生有子三人、孙六人,年纪八十四岁时死去,和相面的人说得一样。周丰在乡里表现出很好的德行,有长者的风范。曾经跟一起做生意的人回家,周丰已经资助了那个人,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周丰急让他像以前那样藏好,告诫不要说出来,像以前那样对待那个人。高傅占说:“富阳人多称赞周丰能施财给别人。然而周丰曾经说:‘我愧对吴翁、焦翁。’”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经商。每到年终时,夜里怀揣金子走到里巷,见到贫家,默不作声地把金子放到门里,不让贫家知道。焦翁是江宁人,挟带三百金到富阳做生意。当时江水暴发,焦翁呼喊渔夫,救一个人给一个金子。几天后,找到几个人,留在酒肆中,让他们饮食,等结束后送给钱财打发他们。这二人,现在问富阳人,却不知道了。周丰又曾经说过:“我有生以来,对人家了解我很是感激。”唉,市巷中也是不缺乏有德之士呀!

导引·规律技巧

复习技巧

一、在翻译上,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就是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与原文一致。意译,即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表达。如“下车”“视事”“山陵崩”“乞骸骨”等不好直译的表现古文化特征或特称的词语时,可按现在的说法用意译的办法解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应对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要做好这一类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如: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3.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如: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5.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6.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如: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

7.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如:(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2)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9.变通法。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点义法。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

例如: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意――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

11.凝缩法。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2.扩充浓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简,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

例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文复习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7-07-09 10:48:19 | #3楼回目录

文言文复习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说明》在古代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的词类活用);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于高考近几年规定不直接考查古汉语的句式,而是把它糅合在其它项中作间接考查,所以这里着重讲后一项。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其主要之点分述如下:

1.字字落实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原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脖、“毛脖,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的落实。

2.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

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活用的词类。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即译文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译为:(秦国)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

3.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所谓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

例4: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下天笑。(《屈原列传》)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是以”是“以是”的倒置,“臣未之闻也”是“臣未闻之也”的倒置,翻译时的都要顺过来。全句可译为:仲尼的门徒没有说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句②“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句可译为:(楚怀王)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在秦国,被天下人嘲笑。

句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全句可译为:主意拿定,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寻找到。

【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文: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译文:

2.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宓之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道路。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

译文:

(2)子亦有以送仆乎?

译文:

3.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译: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译:

4.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

①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虽骤胜,而骁

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曰:“老儒常语耳1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1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

②③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

B.征不谢去谢:告辞.

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图:谋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3)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1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译文: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译文:

附:答案及简析

译文: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战国策·燕策二》

寓意: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1.(1)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

(2)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mì

译文:宓子贱要做单父县的县令了,他去拜访阳昼说:“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我吗?”阳昼说:“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子贱说:“你钓鱼的经验是什么?”阳昼说:“钓鱼时,垂下钓丝,安好钓饵,马上迎上来吞食的便是‘阳桥垒’,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鲂鱼,此鱼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鱼。”宓子贱领梧了其中的道理,说“妙!”

宓子贱去上任,还没走到单父县,那些官员纷纷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贱催促手下人说:‘快赶路,快赶路!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到了单父县,他去请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单父县。

2.(1)宓子贱当单父的县令,去拜访阳昼。(过,拜访;阳昼,从下文可知是人名)

(2)您有什么(治民的办法)送给我吗?

(有以,有什么办法;仆,“我”的谦称。从下文阳昼回答看,“送”的不是一般礼物,而是“治民之本”)

译文: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3.(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王、霸,都用作动词,足,意动用法;莫之若,“莫若之”的倒置)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其,表推测的语气词;几,将近,接近;是以,“以是”是倒置)

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4.(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罄,尽,完全显现;类,像)

(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5.(1)C(卒,最后,终于)(2)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3)C(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4)C(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5)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6)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小时候死了父亲,家境很贫穷,放弃经营家产,胸有大志,精通写文章和治乱之术。隋末天下大乱,(为避乱)而假装成为一个道士。武阳郡的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做典书檄。李密收到了元宝藏的信,就说很好,不久听说信是魏征写的,就赶忙召见他。魏征进献了十项策略来劝说李密,李密却不使用。王世充进攻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颋对他说:“王世充的军队虽然一时得胜,但猛将精兵死伤迨尽;再加上府内没有现成的财物,打了胜仗却得不到赏赐。凭这两点就不可能坚持作战。如果能够加强防守(此处意译,若要直译,应该是这样的:使护城河疏通,使城墙坚固),时间长了,敌人的粮草耗尽将要退兵的时候,我们再追击他们,这才是获胜的办法。”郑颋说:“你这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离开了。后来跟随李密到了京城,很长时间里都不出名。魏征自己请求去安抚山东(崤山以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唐王就提升他为秘书丞,从驿道骑马到时了黎阳。当时李绩还是李密的太守,魏征给他写信说:“当初魏公(李密)起兵反隋,振臂一呼,响应的人有众数十万,他的威势震撼了大半个中国,但是一旦兵败不振,终于归顺了唐朝,本来知道这是天命所归。现在你所处的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及早图谋,那么大事就完了1”李绩收到了他的信,就决定归降唐朝,于是打开粮仓慰劳淮安王的军队。正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虏了魏征,封他为起居舍人。窦建德战败以后,魏征和裴矩跑到长太子李隐让他作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大,就暗中劝太子及早谋划(除掉李世民)。太子事败之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呢?”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点听了我的劝告行事,就不会有现在事败身死的事发生了。”秦王很看重他的耿直,对他再也没有怀恨之心了。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