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发言材料

第五单元发言材料 | 楼主 | 2017-06-29 19:59:16 共有3个回复
  1. 1第五单元发言材料
  2. 2语文五年级下期第五单元中心发言材料
  3. 3五语下第七单元中心发言材料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心发言材料,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

第五单元发言材料2017-06-29 19:58:46 | #1楼回目录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心发言材料

一、教学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

引导学生由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类推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

语文五年级下期第五单元中心发言材料2017-06-29 19:57:57 | #2楼回目录

语文五年级下期第五单元中心发言材料

黄娟志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书写“召集、商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4、学习缩写。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2、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3、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五、教时安排

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

外书屋”等2课时。

五语下第七单元中心发言材料2017-06-29 19:56:32 | #3楼回目录

第七单元中心发言材料

李国春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编排了3篇课文。其中《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首次采用从几个不同的作品中节选需要的段落,由这些段落组成一篇课文的作法,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编排这一组片断,与其他写人的文学作品不同之处是:重在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本组训练的重点就是: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是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前面第五单元“中国名著之旅”的学习中已经作铺垫。

在《人物描写一组》里,教材在每个片段前,都编排了一段关于该人物形象选自何书及该书大致内容的介绍,有的还交代了片段的大致背景。三个片段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从年龄上看,有儿童,有青年,有老人;从性别来看,有男的,有女的。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看,第一个片段侧重动作描写,第二个片段侧重细节描写,第三个片段侧重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三个片段基本包括了人物描写的主要方面。这样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多种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习到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这是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中难以做到的。

教学本组教材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拓展阅读,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因为教材的篇幅所限,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条件限制教师可以找出相关材料打印好让学生阅读。

二、单元目标概述:(第五单元与第七单元比较)

第五单元(中国名著之旅):理解主要内容,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第七单元(典型人物形象):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进一步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从教师视角出发,我们要能发现文本中独特的语言现象,发现文本的意义,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进行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

三、课文解读及教学策略

以上所说的人物描写方法,仅在《人物描写一组》一课中,就已经体现地淋漓尽致,首先我们要对这些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及特点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并运用。

针对本文特点,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策略:抓住细节体会内心丰满形象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课时。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